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成都政府统管地下管道 开全国先河关上“拉链马路”

与车水马龙的地面交通相比,星云密布的地下管网,更加纷繁复杂。作为驱动整个城市生活快速运转的地下核心,一度因管理单位过多,而导致安全隐患无法及时排除,“开膛破肚”现象突出,影响城市形象和市民生活,成为全国城市管理的“心病”。

随着成都市政府对地下管网的统一规划、建设、管理和维护,运营商在地下“动手术”的行为得到了有效控制。如今,地下管道由过去的“家家建”变成了政府统一建设,然后通过“零售”,由运营商通过租用或购买的形式,交付使用费和维护费后直接使用,避免了重复开挖,并强化管理效应,创全国城市首例。

“拉链路”关上又开,是市民的一大心病 

困境:管理单位多 信息不对称 管理难度大

城市地下管线系统作为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城市的信息传递、能源输送、排涝减灾、废物排弃的功能,如同人体内的“血液”和“神经”,是发挥城市功能、确保城市建设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

然而,地下管线系统每天都在新建、改建、扩建之中,管道种类繁多,承担的基础职能不同,管理单位也各不相同,出现多头管理的现象,从而使得信息不对称,管理权限分散,管理难度加大。此外,私自违规修建地下管线,破坏了城市管线规划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据了解,2009年11月,施工人员将地下光纤线挖断,导致庆云北街、庆云西街、天涯石街等周边地区电视信号全部无法传送。2006年,在一环路改造施工过程中,一根电力线缆被挖断,后经调查发现,此线缆属于擅自侵占道路规划通信管线位置,为违法乱建行为。

创新:“出租”地下管线 提供“保姆式”服务

为保证成都市规划区域内电力、通信地下管道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2004年,成都市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的制度,成立成都市蓉城电力与信息管线投资有限公司,负责对地下管道资源进行综合利用。

通过统一管理 降低运营商成本

2006年初,成都市对中心城区地下管网进行普查,历时近两年建立了地下管线基本情况数据库。据了解,该数据库从规划管理角度,对地下管线的埋置深度、工作井位置等做了详细统计,同时及时进行更新,为有序管理地下空间资源奠定良好基础。

“运营商购买管线的使用权,我们则提供‘保姆式’的服务。”成都市蓉城电力与信息管线投资有限公司维护部负责人王理告诉记者,通过统一管理,避免了重复开挖,运营商实际上也节约了成本。据他介绍,以往各运营商自己开挖管道,每公里的花费为12万元,现在每公里使用费为8万元,维护费为1500元/孔公里。

高密度巡视 有序管理14万口井

大城市,细管理。王理告诉记者,公司负责的电力、通信管道,目前已经修建了两千余公里,并管理着14万口井。一旦发现井盖塌陷、破损等情况,巡线员就会立刻通知呼叫中心,呼叫中心立刻通知抢险、维护队员前往事故点,进行现场勘查后及时处理,如无法立即解决,需要将情况反馈回呼叫中心,并设置警示带,由专人监管。“三环内3个小时到达,三环外2个小时到达。”王理说,对于普通市民而言,有事遇到管线问题,也不知道通知哪个单位,导致处理不及时,通过高密度的巡视,能够及时、快速处理问题。

60%冗余空间 运营商市民都受益

“现在的管线使用率其实只有40%,有60%的冗余空间。”王理表示,未来城市架空线下地,肯定还需要更多的地下空间,通过前期统一的规划和建设,为这部分管线下地预留了足够的空间。而旧城改造、道路整治等,都会同步建设统一的管线,满足通信、电力的需求。在王理看来,各自管理的结果其实是都不管,因此地下管网的统一管理,不仅为运营商服务,实际上也为市民提供了更大的方便。特别是通信管道的统一,为市民打造了自由选择运营商的平台,保证隐患得到及时处理。

目前,成都已经制定出《通信管道使用管理办法》和《电力管道使用管理制度》,加大管理力度和违规处罚力度。“管线下地让天空更美丽,让市民的出行也更安全了。”王理对于这项全国创新措施的积极意义,这样表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建纬观点】关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调研报告(二) 综合管廊的发展情况
大动作!阜阳城南地下综合管廊及路网工程开建
工程想创优?8个部位要重点策划!
看看国外如何建设和管理城市地下管线,不做“拉链马路”
别让城市“败絮其中”
【看点】期待城市马路不再有“拉链”丨国外经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