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特色|看看国外安全维修的基本准则


  案例一:

  1980年10月的某天下午18:30,美国特拉华河边的一个化工厂因为聚丙烯装置维修过程中的错误处理而被部分摧毁,该厂聚丙烯装置约有300名员工,聚丙烯产品经三级串联反应生成,串联反应器“A”的循环冷却管线产品浆液堵塞了,这种情况时有发生,被堵塞管线的标准处理程序要求设备工程师在工艺工程师的指导下疏通管线。在进行疏通维修操作前,根据维修操作规程的规定,需要关闭一个在DCS可以操作的4寸的气动阀隔离反应器,同时要求拆除气动阀门的气动驱动装置,以确保在清理过程中气动阀门不会被意外开启,由于不明原因,两名员工拆除了循环管线上阀门的螺栓,而不是拆除用以固定驱动装置支架的螺栓,1.03Mpa(表压)的系统压力顶开了阀门,释放出烃类和聚合物,形成了巨大的蒸汽云,微风将蒸汽云吹进建筑物,操作工立即手动开启了集水系统,在2-6min内,6-8t泄漏的物料形成了76.2m长,137.2m宽的蒸汽云,蒸汽云随后起火,据说引起的爆炸声在24km外都能听见,离装置所在地19.2km外的房屋也感觉到了震动。

  爆炸使整个系统的易燃液体管路破裂,还使消防系统的管道破裂,断掉了所有的消防用水,大火越烧越旺,并持续了将近11个小时,这次事故造成6名员工死亡,财产损失总计约4600万美元(按照1980年美元核算),人们感兴趣的是这次爆炸发生在下午18:30,正好在世界棒球锦标赛第六场赛事费城对与堪萨斯州皇家对比赛前不久,比赛场地距离该聚丙烯化工厂约56km,对该地区的很多人来说,这场比赛非常重要,有人推测可能是设备工程师可能是想尽快完成工作,也或许是希望不错过棒球比赛而工作不够专注进而操作时弄错螺栓。

  案例二:

  某化学品生产公司利用全厂停车机会进行检修,其中一个检修项目是用气割割断煤气总管后加装阀门。为此,公司专门制定了停车检修方案。检修当天对室外煤气总管(距地面高度约6米)及相关设备先进行氮气置换处理,约1小时后从煤气总管与煤气气柜间管道的最低取样口取样分析,合格后就关闭氮气阀门,认为氮气置换结束,分析报告上写着“氢气+一氧化碳<7%,不爆”。接着按停车检修方案对煤气总管进行空气置换,2小时后空气置换结束。车间主任开始开《动火安全作业证》,独自制定了安全措施后,监火人、动火负责人、动火人、动火前岗位当班班长、动火作业的审批人(未到现场)先后在动火证上签字,约20分钟后(距分析时间已间隔3小时左右),焊工开始用气割枪对煤气总管进行切割(检修现场没有专人进行安全管理),在割穿的瞬间煤气总管内的气体发生爆炸,其冲击波顺着煤气总管冲出,击中距动火点50米外正在管架上已完成另一检修作业准备下架的一名包机工,使其从管架上坠落死亡。

  事故给我们的启示

  以上两个事故都是在进行维修过程中发生的,由于维修工作有时必须在高架上、有危险物料、封闭的空间和恶劣的环境中进行,不正确地开启涉笔可能会释放出化学物质、电能或机械能。如果系统未经正确隔离处理或是未清除残余化学品,工艺装置其它部位存在的危险可以传递到维修工作所在位置,有时危险会在存在火源或是有延迟效应的情况下显现出来,CSB列出了炼厂和化工厂安全维修工作的基本原则如下:

  1.正确的维修工作要从工艺机械设计开始,装置设计应该易于检测和故障检修,必须考虑易接近的隔离点,足够的放空能力和有效的低位排空,例如,大中型装有危险物质的平底储罐应包括斜底设计、优先考虑从底部管口排空至装置放空系统;

  2.操作人员必须正确地进行维修准备工作,操作必须确保设备无残余物质,并且达到安全的温度和压力范围,关键步骤包括危险的认定、隔离点的正确选择、污染测定及工作进行过程中的安全隔离(一些关键技术包括正确的清洗程序、易燃或有毒物质的测定等);

  3. 确定潜在的危险并提前做好准备,正确的设备隔离和净化要进行有效的预处理。有计划地清空有害物质、清楚残余物质,检验装置的净化程度和核实装置的安全隔离情况也是成功的关键;

  4.良好的交流至关重要,在特殊情况下,如热出渣或是在危险物质不易清除的特殊条件下(如聚集的固体不易溶解),或是在危险物质不易清除的特殊条件下(如聚集的固体不易溶解),或是清除操作程序不能进行时,专业人员必须进行危险分析,并对情况重新评估,工人在安全性得到保障滞后才能继续按几乎进行维修工作。

  国内对检维修作业的相关规定:

  1.充分认识化工企业检维修作业的安全风险

  化工企业检维修作业通常涉及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又经常进行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盲板抽堵等危险作业,极易导致火灾、爆炸及中毒窒息事故的发生。

  2.落实检维修作业安全管理责任

  化工企业检维修作业的安全生产,由化工企业负主体责任,应当对检维修过程实施全面管理。施工单位对其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负责,对检维修方案及作业过程承担安全管理责任。化工企业和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是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检维修作业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分管设备、安全生产工作的负责人和分管其他工作的负责人,具体承担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化工企业和施工单位应明确具体负责检维修作业的部门、项目部以及检维修作业安全管理负责人,并明确安全生产责任。

  3. 建立健全检维修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化工企业和施工单位都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建立健全与检维修作业安全管理相关的检维修管理制度和安全作业管理制度。此外,化工企业还要建立健全承包单位管理制度,建立化工企业检维修作业安全生产激励和约束机制,提升检维修作业安全管理水平。施工单位要建立健全安全作业规程。化工企业要对施工单位的安全作业规程进行审查。施工单位作业时,要执行与化工企业完全一致的安全作业标准。

  4.加强检维修工程项目管理

  化工企业和施工单位应当加强对检维修工程的发包、承包管理。检维修工程实行总承包的,工程主体的施工必须由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总承包单位依法将承包工程中的分部、分项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分包单位的,须经化工企业认可,且仅限于危险性较小的辅助工程和特殊专业工程。禁止分包单位将其承揽的分部、分项工程再分包。禁止总承包单位转包其承揽的全部工程,禁止将其承揽的全部工程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包给他人。

  5.加强作业人员管理

  从事检维修作业人员,不论是化工企业内部的作业人员还是施工单位的作业人员,应当相对固定,并具有从事化工企业检维修经验,禁止临时雇用劳务人员从事各类危险作业。所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并持证上岗。化工企业要建立关键工种作业人员技术安全技能的确认机制,严把作业人员准入关。

  6.加强检维修作业前准备工作管理;

  工装置检维修作业前,化工企业要组织对检维修作业场所、设备、设施、生产工艺流程和作业内容开展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严格实施作业前风险分析。施工单位应派人参与风险分析。风险分析的内容要涵盖可能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作业环境特点、检维修作业过程、步骤、所使用的工具和设备以及作业人员情况等。

  7.加强作业现场安全管理;

  化工企业应当加强外来施工人员入厂管理,在对施工人员培训考核合格后发放入厂证,凭证进入作业现场。如施工人员需要变更,应提前提出办理入厂手续申请,在培训合格并经化工企业批准后方可安排上岗。

  8.加强对化工企业检维修作业的监督管理

  化工企业检维修作业发生事故的,其事故数据由化工企业统计。化工企业和施工单位应当根据事故调查报告及其批复承担相应的事故责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通知:建立化工企业安全承诺公告制度(附公告模板)
化工企业开停车检维修安全教育培训(50页)
80%检修事故都跟员工不安全行为有关!如何进行设备维修维护培训
检维修作业安全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检查标准(安全生产现场管理)
关于中石化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5·12”闪爆事故的通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