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巴黎美术学院硕士告诉你,怎么教孩子学绘画才不是误人子弟?
关于孩子的绘画教育,你以往的认知可能都错了。


  今天我来给大家说一说我对于我本行的一些见解,这些见解本身比较富有颠覆性,大家先听个乐,有机会再探讨。

  我大概是在初三开始学画画,之前只是感兴趣,经常画而已,后来初三的时候开始上了比较正规的美术高中。那个时候经常有些亲戚之类的来问我关于画画的问题,做关心状,他们一般都这么问,哎呀,你是画国画呀还是画油画呀,或者你是画素描呀还是国画呀?类似这样的问题。自然,我的亲戚都是些外行,但是他们的问题到底问错在哪里呢?

  其实这就是体现了我们平时对这个学科认识的不足。因为国画是一种文化概念,指的是具有某个国家特色的绘画,放到现在的语境来说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绘画。而油画则值得是一种绘画的技巧,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专业的称呼。而问问题的人说画国画还是油画,显然是将两者放在同一平台上比较。那这个问题如果这么问就比较正确了,你是画国画的还是画西洋画?或者你是画水墨画还是油画?

  可能会有人觉得,这样咬文嚼字没有太大的意义,但其实,这种概念上的澄清我认为反而是今天最重要的任务。因为实际上从某种角度来说,现代化本身就是一种西方化的历程,而我们今天所学习的绘画,或者我们称之为“视觉艺术”的这些东西,与我们传统的“中国画”大不一样。中国画有其非常特殊的产生环境,中国画的艺术家群体在社会中历史中的位置也非常独特。因此,我觉得在讨论艺术史和艺术概念的时候应该严格的区分中国的和西方的。因为西方很多的绘画概念是无法解释中国绘画的。我个人因为留学的关系,也因为并不是传统的文人家庭,所以对中国的美术史和理论,敬而远之,因此,我们今天的探讨更多的限于西方绘画,或者说现代绘画。

  那么在讨论现代绘画的时候,尤其是绘画教育,在尤其是中国的绘画教育的时候,有三个专业名词就不得不和大家谈谈了。

  这就是,素描,速写和色彩。这三个词汇是我们美术教育的三门“主课”也是必考的三个科目,还被认为是一切绘画的基础,这三个科目,从学画画开始的那天就伴随这我,一直到今天。鱼在水里游,但是不知道什么是水,人长期呼吸着空气,所以很晚才认识到什么是空气,对于自己从小就接触且司空见惯的东西,人们本能的显示出一种不关心。这种不关心建立在习惯上。而我敢说,大部分美术从业人员正是对这些都已经形成习惯的熟悉的东西缺乏应有的认识。

  素描、速写是不是舶来品?

  如果大家承认我们今天说的这些问题都是西方美术的内容而非中国的内容的话,那么对这些我们非常熟悉的内容的反思就应该要从语言的源头来谈起。

  先就素描来说,现有的美术应试教育中如何定义素描呢?新华字典的解释是“单用线条描写﹑不加彩色的绘画。是造型艺术的基础。”但如果这样定义,我们就无法在西方语言中找到一个可以与之完全相对应的词,以英文为例,我们常会用两个词来指代“素描”,一个是drawing,另一个是sketch,但是这两个词都与“素描”无关。牛津英英词典的解释,drawing是用硬笔画的画(比如钢笔铅笔或者蜡笔),这种画是与painting所指的软笔绘画相对应的;而sketch是绘制快速,未完成的,或者说为了完成某件艺术品而创作的准备性稿件,可以是硬笔画也可以是软笔画,相当于“草稿”。中文的“素描”虽然并不来自于西方绘画体系,却依然被认为是舶来品,这应该说是一种认识上的偏差。在西方绘画的概念中其实没有所谓的素描,速写,或者色彩的分类,而只有drawing硬笔画和painting软笔画的区别,这挺起来有点向我们说的硬笔书法和软笔书法。

  但其实这是与西方的美术史有着非常深刻的联系的。为什么要分硬笔和软笔绘画呢?其实使用软笔,蘸好颜料(包括呈色剂和粘合剂),在布面或者其他表面上,使用手腕控制而画出来的东西就叫做软笔画。软笔画有着非常非常复杂的制作流程和工艺性,以确保完成了之后能够永久存续,而在有近代美术教育之前,绘画软笔画的技巧就像是一门秘密传授的技术,夸张的说,没有一个画家知道其他画家是如何画画的。

  我这里有个很好的例子,是我当年选修的技术课程古典油画技法的一个笔记。


  这张图是制作颜料和媒介剂的笔记

  画这样的东西需要新鲜的现做颜料,在颜料干之前就要用完,并且没上一笔颜色,又要再用调配的媒介剂在颜色上罩染一笔,以后有机会看国外的油画作品的时候可以在画面前蹲下,就能从射灯的光线中看到油画作品的表面。古典的作品一定是非常光滑,没有笔触(笔蘸着厚厚的膏状颜料留下的痕迹)。这样的作品才具有工艺品特质。


  这张图则是如何制作绘画的表面,需要用快干的油料进行稀释和饱蘸,以防颜料中的调和剂被画板或者画布吸收,而改变颜色影响质量。

  真正懂行的收藏家在决定了想要买一张画收藏后都一定会去看看画的背面。看看使用的画布,如果棉纤维太多,则不会去购买,而看到里面大多数都是麻纤维甚至画布本身就是麻布的时候才会毫不犹豫的买下。这与我们平时选择衣服的布料完全不同。因为棉纤维在接触了油料之后会有腐蚀的问题,而麻布则不怕。

  说了这么多什么意思呢?简单的讲就是西方的软笔绘画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工艺技术,或者说工艺美术品。而相对的硬笔画呢?则是为了完成软笔绘画而画的带有实验性质的草图。它的绘制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研究过程,而画素描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和实验诸如光影,结构,和绘画性等一系列问题。

  现在我们就明白西方美术的这两种分类方法的原理了,软笔绘画是一种工艺品,或者说成品,也是合格的可收藏,保值(不仅是金钱上的)和长期欣赏艺术商品。而硬笔绘画是一种草图,研究过程。本质上来说“素描”不是一件艺术商品。

  有没有素描作品成交呢?也有,但是“素描”作品由于其未完成性,不易于保存,会随着时间流逝破碎和消失掉。所以称为艺术商品的“素描画”往往是出于其附加的价值,比如名人效应。但是在我们国家,素描被认定为“一切绘画的基本功”,继而登基为考试科目。建立起权威后,又被习惯性的视为一个与“油画”“水墨画”平行的独立画种,学生也往往也会把“素描画”视为自己的作品而像模像样的签上名字。

  色彩教育不应该缺少

  通过刚才的分析,其实我们看到,素描和速写一样,都具有相同的属性。而色彩本身又是个有意思的话题。


  这个软件的界面是WIN自带的画图软件中的编辑颜色窗口

  这里面可以在调整一些关键数据的情况下,任意编辑颜色。在这些数值中最重要的就是色调,饱和度和亮度这三个数值。在这里先给大家提一个有意思的小问题,假如我有一盒彩色笔,且我有点强迫症,想要按照赤橙黄绿青蓝紫的顺序来排整齐,那么棕色应该排在红色的左边还是右边呢?

  回到刚才的地方,通过排列色调饱和度和亮度,我们就可以编辑任意的色彩。那么也就是说我们用三个数字来定义任意一款颜色。有空间想象力的同志们应该很容易发现,这里出现了一个三维的直角坐标系。分为XYZ三个数轴。


  以这个窗口为例,横轴是X数轴是Y

  那么我们发现在调整X轴的时候变化最明显的是色调,从0到230,而在调整Y轴的时候是饱和度在变化,数值从0到240.旁边这个窗口是Z轴,在调整的时候变化最大的是亮度,也是从0到240。那么有没有人已经发现了有趣的现象呢?为什么X轴的极大值是239,而其他的两个轴都是240呢?

  从图中可以看到处在极大值的时候X轴现实的是红颜色,而处在极小值的时候还是红颜色,二者没有任何变化。


  那么这说明了什么呢?很简单,饱和度和亮度都是有最大值和最小值的二元对比,换句话说,非明即暗,或者非鲜艳即灰。而X轴则形成了一个闭合的环装物体。这种闭合的环就叫做色相,闭合的原因是人类无法看到电磁波普中的红外线和紫外线,所以被局限在了这里。那么色彩的三个轴形成的空间坐标系如果想要视觉化出来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那么现在回到刚才的问题,棕色的笔到底应该放在红色的左边还是右边呢?其实如果这么来分析,棕色和红色的色相是相同的,只不过是饱和度不一样所以应该放在红色的下面。

  使用二元对比的饱和度和亮度来画画的,我们就称之为用“颜色画素描”可以说成是彩色画,而用色相的三元对比(比二元对比复杂得多)来画画的才是色彩的绘画。这种色彩绘画是19世纪才出现的。我们熟知的色盲测试图就是只有色相的区别而没有饱和度和明度的区别。

  从刚才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现在的美术教育其实从根本上讲有很多原理上和学理上的错误。比如色彩绘画的培养完全没有理论,而是靠学生的天才,再比如刚才谈到的素描教学的误区。

  孩子多大学画画比较好?

  相信这也是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就我看来,国内的美术教育机构存在很大问题,尤其是在儿童绘画启蒙这块。但是这些机构有着这样那样的错误还能很好的生存至今,说明机构的出现是适应着中国美术教育或者说的更大是中国教育甚至是国情的。

  我的经验看来,孩子学画画的机会非常少,如果不走专业路线的话(指的是大学不会选择相应的绘画学科)那么一个学生可能学画画的时间就是初三之前,和高一高二两个阶段。而高中生如果不是真爱,高一高二这个阶段又会去学习其他很多东西,或者是去画喜欢的“漫画”漫画其实对绘画技术和观察的要求非常低,而更注重分镜头能力的和讲故事方法艺术形式。所以只剩下初一和初二这个阶段比较适合学习绘画。然而对于不从事相关专业的同学来说,学画画无奈是一种屠龙之技,既不能陶冶情操(中国画可能还有这个功能),又不足够能收获诸如“观察方法”,“耐心细致坐得住”这类的副产品。

  绘画并不是一种非学不可的重要技能,所以我的建议,不想走专业路线的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画,不用非得出去报个班专门学,只要保证自己爱画,不失去兴趣,那么任何时候都可以捡起来。而走专业的同学,必须要面对我认为是错误的这个教学体系,主要是评论体系。所以要参加各种类型的考试,为了这些考试要准备应试。

  我们的美术界最高学府是中央美术学院,实行的是基础部制度,比如你考上了中央美院,要在基础部练习一年的基本功,也就是素描色彩这些,然后根据你的表现,让你进入版画专业或者油画或者雕塑专业,然后在分配不同风格的工作室。而如果在国外,以我们学校为例,学校全面实行导师制,入学后即通过双向选择(聊聊天就可以搞定)让学生进入以导师名字命名的工作室,展开充分的交流、体验,实现个性化的继承或反叛;有趣的是,又并不存在“师门”的隔阂,跟导师的关系可以非常松散,允许方便地申请更换或者脚踩几只船;这样就给出了更加自由开放的发展空间,学生的定位没有院系差别,而是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课程、反思、技术打磨过程。没有方向的指(xiàn)引(zhì),由学生自己安排课表,最重要的学分是工作室导师给出的评定,另外还要在专门的技术工作室,比如版画、雕塑、壁画、马赛克镶嵌等,修够一定的学分,包括一些人文学科的文化课和语言课。

  我的很多法国同学、工作室友,“基本功”都非常的差,学校不以为意地招进来,也不开设所谓素描、色彩的强制训练,这在从考前班、本科基础部磨出来的中国学生看来,起初如果不说鄙夷、至少也觉得不可思议。但时间长了我渐渐领悟到,这所学校从来没有试图界定什么是“艺术家”的基本功,不是说不需要、或者有好坏高下之分,而是要看技术与自己艺术理念的匹配程度;学校需要学生自己去为创作掌握必要技能,遇到困难可以求助相应的技术导师,会得到绝对专业、前沿、有针对性的指导,避免盲目摄取一些落后甚至错误的理解和技法。“艺不压身”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文化的中庸态度,不留出短板的余裕,就难有长板的空间。

  小朋友们学画画的几个误区

  第一,把素描当作品,签上自己的名字,引以为豪。其实刚才分析过了,素描是一种研究性的稿件,如果你在上面花太多的功夫,会减弱他本质性的效果。

  第二,以画的像照片一样为荣。这里有个有趣的小故事,当年考中央美院的时候,考“素描”半身人像的时候做模特的是一些刚入学的女大学生,活泼好动,无法忍受久坐的折磨,所以小动作不断,这些看似微小的动作会造成模特姿势变动,考场中大家身心都高度紧张,因此这些变动造成的影响自然不比平常练习,考生们纷纷担心发挥不好,影响成绩,于是便粗暴地制止。模特也很委屈,她觉得活人是不可能不动的,双方你一言我一语地打起了嘴仗,模特最终情绪失控哭了起来,考试几乎无法继续进行。

  为什么会出现考生苛求模特的事情呢?心理因素放在一边不考虑,因为这些考生想要像照相机一样“把看到的东西画出来”,而模特乱动会让他们的所见不断变化,于是他们就无所适从了。

  但是无论如何人画不过相机呀,那么为什么摄影技术没有取代绘画呢?因为其实摄影只是一种光学技术,所以只能解决光学层面的写实,而除了光学层面的写实,我们画画还有很多其他的层面。比如我在让学生画猪笼草的时候,会让学生学习从立体直角坐标系的角度来观察和反应植物的结构。

  通过一系列几何计算来达到效果。比如说这样。


  而这正是摄影术这类光学技术所做不到的,美术课就不再只是枯燥的训练素描这样的屠龙之技,而是站在更高角度培养人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第三,将画画单纯视为一件浪漫的事,或者说“有范”的事。其实绘画是文学学科的,就和写文章一样,有很有艺术气质的“诗”,也有抒情的,同时也有非常理性和具有研究性质的文字。文字好理解,但是一到画上,就不太容易想象如何用绘画来进行研究了。其实像Scientific illustration”或者准确的说Naturalhistory illustration就是非常好的研究性绘画,要立足文字、吃透文字并切实插入其中,最终起到的效果不仅不会发生现代艺术中常见的意义晦暗、断裂,正相反,是绝对传统、忠实、全面、清晰的呈现。尤其是传统的手绘科学插画,更多地保留/要求以人为主体,将思维和操作过程延缓、深化。当观察理解对象、手脑眼协调绘制两个步骤不断交替进行,不仅可以采集到平面图像,还可以排除光影的干扰强调某些细节和比例、结构、空间等关系,包括排除个体差异以“理想视图”专注对象的整体、共性;更为可贵的是,手绘必然具有时间段而不是时间点的属性,于是可以纳入解剖图(cutaway drawings)、爆炸分解图(exploded diagrams)这类想象出来的特殊视图呈现对象的发展过程、内部结构和层级关系。

  提问&环节

  Q:作为没有任何绘画基础的家长,听了张老师的话真是醍醐灌顶。就如张老师说的,作为外行,可以先看美术史。想问下老师,有比较推荐的这方面的书籍吗?

  A:贡布里希是个英国的美术史大家,他的所有书都不错~而且好看。

  Q:张老师好!受益匪浅!目前国内有没有比较正规的学习scientific illustration 或者medicalillustration的学校?

  A:据我所知只有我这哈哈哈。

  Q:我们小朋友5岁多一点,我让他学了一年半的画,创意类的画画以及立体泥塑都有学,小的时候创艺宝贝,现在是番茄田。花了我近两万块钱,然后我觉得他和别的没有学习过的小朋友相比没有什么差异,除了有更多的爱好画画的表现,每天在画板上瞎图画或者画一些他想表达的东西。还有必要继续学习么?还是我自己在家引导一下就够了?他自己比较喜欢去上课,但我觉得没啥意思。

  A: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兴趣和胆量,兴趣持续下去就好,胆量则是敢于画这两点其实不会花很多钱,但是要真心的去鼓励和培养。

  Q:我女儿四岁现在也在学画画,非常喜欢画画,老师会教让他们去感觉色彩,您觉得没有必要去学么,到初一初二再去?

  A:如果不走专业路线的话学画画没啥大用。色彩感觉好是一种天才,天才可以自己成长。

  Q:(1)对于毫无基础的家长而言,可以从那几个方面判断老师的好坏?(2)现在开始学素描,老师说几何体的基础很重要,素描画好了,透视关系搞清楚了以后画什么都可以,这个是不是一个比较好的观点?(3)美术史的书有什么推荐?

  A:(1)没办法判断,但是我有限的接触到的培训机构都不太行。(2)我没有说透视的问题,但其实透视几乎相当于一个哲学问题了,我们队透视的解释有很多错误,为什么会出现透视?10个老师9个答不上来。反而是数学或者物理或者生物老师能给出更好的答案。(3)美术史入门的话贡布里希就特别好。

  Q:可否理解为初中之前孩子不用学画画,或者说学不出什么名堂?小学的孩子在画画方面适合的内容有哪些?

  A:孩子在国内的话建议初中之前就别学什么了,意义不大,自己画画就挺好,考级更是灭绝人性。小学就是作业本上和课本上天然的涂鸦,最宝贵。

  Q:小朋友画画总是小清新,不太敢用深色冷色,咋办?

  A:没关系呀。等他不小清新了,自然就会用了。

  Q:女孩8岁,喜爱画画多年。但一直是用硬笔(水彩笔,铅笔,碳素笔,彩铅等)画一些自己编的故事。偶尔也会稍加涂色。画的不够写实,但故事情节很丰富。应该如何引导?

  A:非常好的事情呀,恭喜您,这时候什么都不做,支持和鼓励她最好。

  Q:孩子8岁,从没上过画画班,他觉得同学画的好,他画的不像,有点不自信的,我觉得太小上绘画班容易毁掉孩子的想象力,这种想法对吗?

  A:您说的不完全对,但是这么想没啥问题,毁掉的不是想象力,想象力很难摧毁。但是会毁掉别的东西,艺不压身是错误的,学到什么东西的同时会毁掉另一些天性的原始的东西。

  Q:张老师,以后考大学走美术方向,是否有必要上艺术高中,还是可以到普通高中然后高三再选择?

  A:艺术高中会更好点,高三再考专业有点来不及。当然也可以上个普通高中,然后多上考前班。

  Q:几岁小孩子开始学习专业的绘画技巧为好?问这个问题是觉得太小的孩子现在学画画只是涂鸦,并没有什么专业性的方向。

  A:我觉得学习绘画技术的意义不大,就好比之前的摄影师都要学习光学呀化学呀这些技术才能成为摄影师,而今天买个现成数码相机就OK的道理是一样的,绘画的技术也越来越不重要。

  Q:孩子想走画画专业,该如何规划?

  A:初中就可以开始接触考前班,高一就可以跟着高考班的强度画画。

  Q:孩子6岁学画画一年了,机构喜欢知道孩子做出大色块颜色鲜艳的作品,但在家里孩子更喜欢用黑色笔画线条画,不喜欢涂色?这种做法需要保护吗?是不是可以不去机构学了?

  A:我觉得机构的教授意义不如心理意义大,所以如果很在乎上课外班的话机构也是不错的选择,无非是成本高些。

  Q:不是专业从事绘画的角度,如何提高审美?

  答:提高艺术洞察力从身边事物起开始注意观察,脑子过过,举例如果我要默写画棵树怎么画呢,再去看看真的树和想想的有啥区别。

  Q:刚才说到考生看到模特在动无法画下去,请问要怎么去画一个不停变换角度的人?

  A:理解了结构后,模特不动画家都会想去换个角度观察了。就好像3D摄像机,一台摄像机是无法做出3D模型的,需要两台以上通过不同角度的观察才能得到立体结构。否则和光影的相机没啥区别

  Q:儿子从6岁跟一个老师学习画画,现在11岁,老师不教技法,没有偏向某一个画法,说孩子就应当让他放开画就好,只有必要的引导就够了。现在别的孩子都画的好像,我们好像还是涂鸦,合适么?

  A:我觉得挺合适的,我是老师也这么教,除非孩子跟着我画植物。

  Q:女儿9岁喜欢儿童画,漫画,捏彩泥,可美术老师说9岁该学素描了,老师也是说几何体的基础很重要,女儿从线描开始到几何体,最近一段时间很不想去上课,问原因说就是不想去,一点都不好玩。是不是不用去课外班啦?女儿的随手涂鸦到处都是,课本上,作业本上,随手一张纸上都是作品。

  A:我觉得觉得画画不好玩是最不好的事,请尽一切可能避免这种情况出现。

  Q:想有美术方向,现在孩子初一,特别爱画漫画,专门买的本子大大小小画了好多人物,我们大人看着蛮有趣的,但是好像老师不提倡画漫画,是否要禁止?

  A:为啥不提倡呢,这些不提倡的人恐怕连漫画是什么都不知道。这就和父母不懂电脑所以要求孩子不许碰是一个道理。

  Q:幼儿美术教育,包括初高中生的美术或者设计教学如何能在提升孩子绘画的功底的同时又不扼杀想象力?

  A:其实扼杀的不是想象力,想象力也没那么容易被扼杀,要说在学习过程中有什么东西被扼杀了的话,大概就是武侠小说里那种练功到最高境界忘记了所有招式的状态吧。

  Q:绘画应该看作表达自己的工具吗?

  A:是的,绘画是一种语言。其实我认为每个专业都是一种语言(即看世界和反应世界的方法)而至于学到了语言说什么呢?则是别的专业或者是兴趣的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儿童绘画启蒙教育现状
花一万七,只退9000!我认了
画画进程
半年左右的时间,这8本书已出版完毕!丨“什么都能画”铅笔素描系列书讯
我的美篇
其实素描可以这样轻松,随意的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