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慈禧、溥仪及部分皇室成员服饰的浅析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由满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享国296年。顺治九年(1652),钦定《服色肩舆条例》颁行,从此废除了明朝的冠冕、礼服。


  满族入关后,推行满洲民族服饰。在中国服装演变过程中变化较大的一个时期。清代官服的产生是我国历代官服制度的延续和发展,是在坚守其本民族旧制度基础上并参照汉族服饰制度后加以发展的,是中国历史上服饰制度最为庞杂和繁缛的时期。


  吉服,是帝后妃嫔下至王公、文武百官及公主、命妇等举行“筵燕(宴)、迎銮”、冬至、元旦、庆寿等嘉礼、吉礼、军礼活动时所穿用。皇帝、皇太后、皇后、皇贵妃的吉服袍称为龙袍。吉服由吉服冠、吉服袍、吉服褂(也称龙褂或补服)、吉服腰带(男人佩戴)、吉服朝珠(男女皆一串)几部分组成,地位仅次于朝服。《大清会典》规定,依据身份,袍服的颜色、龙纹、开裾而有所不同。明黄色为皇帝、皇后、皇太后、皇贵妃所穿袍服颜色。夏天,考虑天气炎热,可以不穿吉服褂,俗称“花衣期”。



  坤秋,如其名,是女性在秋冬所戴的暖帽,多搭配便服穿用,晚清也用于吉服。帽体多饰如意云头,后垂两条飘带,亦可在飘带顶端垂穗。晚清习惯上喜欢在佩戴时左右装饰鲜花或假花。与之对应的男性便帽则不用飘带,而用大红穗。



  慈禧酷爱时装,穿着非常讲究,并且具有个性,尤其快步入花甲之年的时候。她对用料及制作环节精益求精、层层把关。中年以后她偏爱藕荷色和兰花花纹以及表现长寿的花纹。

  指甲套是套在指甲上的用于保护与装饰的。清代旗人贵族女性所用的指甲套一般是两个一对,套于无名指与小指,材质有金属、玳瑁等,或实地或镂空。



  马褂是短袖(长不及腕)、对襟的短上衣,长与坐齐。男、女均喜欢穿用。属黄色马褂最尊贵,非特赐者不得穿用(帝后除外),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黄马褂”。



  康熙二十三年(1684),清代首次纂修《大清会典》,清朝行政法典汇编。这次制订的主要内容是冠带制度和礼服制度,对身份、等级的划分和服饰纹样、颜色的规定都比较宽泛,没有更具体的规定。雍正二年(1724),重修《大清会典》,九年告竣。对皇帝礼服的颜色和纹样有了较具体的规定,为石青、明黄、大红、月白四色缎。乾隆十二年(1747),再度重修《大清会典》,将冠服细分为礼服、吉服和常服,并对四色礼服的服用场合作了具体规定。乾隆二十四年(1759)完成大型器物图谱-《皇朝礼器图式》的绘制,成为嘉庆朝(1796-1820年)首次绘制《大清会典图》的依据。可以这样说,清代冠服制度在乾隆朝完备确立,直至清末未有改变。



  衮(gǔn)服是最尊贵的礼服之一,有天子之服之说。是皇帝在祭天地、祭宗祖及正旦、冬至、圣节等重大庆典活动时穿用的礼服。

  朝珠,是清代帝后、大臣在穿朝服时所佩戴的串珠。是我国古代王公贵族佩玉的沿袭。其渊源于佛教的数珠。男朝珠不论皇帝还是文武百官皆为一盘。女朝珠为三盘,为左右斜交插各一盘,中间正挂一盘。每盘108颗珠。



  朝服,主要用途在于朝会,它是君臣百官的议政之服。在重大节日,如国家盛典、皇帝婚庆、祭拜天地、宗祖等场合也穿用。是最高层次的礼服之一。

  朝褂搭配朝服穿用,皇后、妃、嫔朝褂共有三式。其余人员只有一式。

  从皇后朝袍两肩的饰缘、袖口及披肩装饰上,不仅能找到象征满族的马鞍,马蹄和弓的身影,而且把清代“马上得天下”的辉煌历史一览无余表现出来。

  依据《大清会典》,清代服饰等级的区分,首先是颜色,其次是纹样,再是质地。帝后的等级最高,也是礼仪制度规定最繁缛的,其它如嫔妃、皇子宗室等依次递减。




  清代宫廷服饰所用的衣料大多由江宁织造局、苏州织造局和杭州织造局生产,极少部分由京内织染局织造。

  在清宫中设有专门保证帝后及宫眷们的服饰之需的造办处。每年有近2500名匠为帝后及宫眷们的提供服饰服务。御用品是在皇宫“如意馆”按照服饰典制与帝后的喜好,画好衣服形制、尺寸、纹样后,送到宫中“绣作”或“江南三织造”缂织。为满足统治者豪华生活的需要,集中最精良的技术力量,工艺精益求精,有的技术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


  清代宫廷氅衣是晚清后妃的便服,也是后妃服饰中最为华丽、工艺最繁复精致、穿用最频繁的服饰之一,是后妃们平时探亲访友、接待客人所穿的一种带有礼节性的便服。但氅衣并不是满族的传统服饰。由于宫廷服饰中,礼服、吉服尚有典章制度不可逾度,后妃便服开始时尚起来,道光时期出现了氅衣,到同治期已经大量穿用。氅衣,就其形式来讲与挽袖衬衣极为相似,只是衬衣纹饰、工艺相对简单,无裾。氅衣则左右开衩开至腋下,开衩的顶端必饰有云头,且氅衣的纹样也更加华丽,边饰的镶滚更为讲究。大约在咸丰、同治期间,京城贵族妇女衣饰镶滚花边的道数越来越多,有“十八镶”之称,从下张图中可以看出端倪。氅衣,纹饰丰富多彩,为历代服饰翘楚。



  在宫廷服饰中常见代表皇权与江山社稷的不同姿态的龙纹、海水江崖纹样。

  “领约”换言之就是现在的项圈,“金约”类似现在的发卡。根据清代官方规定,金约的等级从其装饰和垂珠来进行区分,而领约的等级也是从其装饰和绦色来进行区分。

  采帨的满语叫miyamigan fungku,直译为“装饰手巾”,可以窥见其原始用途。主要用在清代女性朝服、吉服上(清初亦用于常服)。形似领带,用时系于外褂第二颗纽扣之上。清代对于采帨的定制主要是图案与颜色,如皇后的采帨应为绿色,绦用明黄,绣五谷丰登图,不过实际使用上多与之不符。


  大(达)拉翅也有叫旗头、大京样、大翻车、架子头,在蒙古语中是“雄鹰的翅膀”的含义。是清晚期、甚至是清末的产物。上面的装饰都是插上去的,根据喜好搭配。

  大拉翅配便服,大拉翅本身并没有成文的品级划分。大体上就是身份高的可以多插些头面,身份低的少插些。在清末民初礼乐崩坏的年代,极个别的情况也能看到大拉翅配吉服,但这应该是不符合制度的,如下图。


  这身装扮与我们所看到的京剧扮相很相像,这与慈禧对京剧的喜爱、扶植和规范分不开的。同时,京剧服饰成形于清代,不可避免地带上那个时代的烙印。满族服饰中的许多传统工艺正是借助京剧艺术保存至今。

  吉服的马蹄袖平时挽起,一遇到行礼之时,敏捷地将“袖头”翻下来,然后或行半礼或行全礼。


  皇帝所穿称为衮服,皇子、太子所穿称龙褂,从亲王及以下称为补服。亲王、郡王等带有王字称号的为五爪龙纹,从贝勒开始用四爪龙纹。另外还有正龙、行龙、四团、两团龙纹,依据级别适用。


  常服,属于公务服饰,在非正式场合穿用。君臣用于大祀、中祀等活动和日常事务。形制与吉服相同。




  行服,与常服相似,只是右裾从下向上在一尺处剪断后,以襻扣相连,可分可合,以便骑马、打猎。专为出行穿用。

  上穿行服褂,也叫马褂。行裳是满族重要的、独有的、一年四季出行必备的服饰之一。


  满人皇室亲王、郡王之妻称“福晋”,妻妾称谓有,嫡福晋、侧福晋及庶福晋之分。侧室则称'侧福晋',婢妾俗称'庶福晋'。贝勒、贝子、镇国公及以下世爵之妻,只能称“夫人”。





  紧身,原为一种无袖紧身式上衣,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服饰之一。明清又有“坎肩”、“背心”、“马甲”及“十三太保”等名称。清代的紧身,一般都是立领,长与腰齐,有对襟、大襟、琵琶襟、人字襟及一字襟五种衣型。据记载,一字襟紧身,起初只有王及公主和朝廷要员穿用,故又称之为“巴图鲁坎肩”或“十三太保”。女紧身,镶边复杂、讲究,少则镶三道,前胸正中盘成一个大如意头。



  便服,为日常居家、走亲访友、接待客人所穿的衣服,区别于礼服。而与之相似的常服为礼服范畴内。便服在用料、用色、花纹上有一定限制。


  领巾的作用一为挡风,二为遮蔽,作用相当于现在的围巾。


  清代对于过膝的衣服,大襟的叫“袍”,对襟的叫“褂”。女龙褂均为石青色,绣八团龙纹或花卉纹。后、妃、皇亲国戚福晋穿团正龙纹、行龙纹、夔龙纹,依据级别有所不同。而镇国公夫人及以下朝廷命妇穿八团花卉纹。



  钿子,满语叫“?o?on i weren”,是八旗命妇在穿着吉服与常服的时候用来代替吉服冠与常服冠使用的头饰。形似簸箕,骨架由用铁丝或者藤编成,上加装饰。清代钿子在民间分成凤钿(有流苏),满钿(点满珠翠),半钿(不点满珠翠),到清晚期又出现了“挑杆”的形制。




  此照片中钿子外形较其它钿子夸张,俗称“挑杆”,是清代中后期流行的式样。京剧服饰中的“挑杆钿子”源于旗人的生活中的使用,但借鉴后有不同的发展。


  爱新觉罗·奕劻(1838年—1917年),晚清宗室重臣,清朝首任内阁总理大臣,满洲镶蓝旗人。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曾孙。光绪二十年(1894年),被慈禧封为庆亲王。1901年,他受命与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


  端罩,满语叫“打呼”,又称“翻毛”。是皇帝、诸王、高级官员等人在冬季时替代衮服、补褂套穿在朝袍、吉服袍等袍服外的一种圆领、对襟、平袖、长及膝、左右垂带的翻毛外褂。按质地、皮色的好坏及其里、带的颜色等内容,又分为八个等级,以此来区别其身份、地位的高低尊卑。文五品武二品以上,六品京堂科道并各等侍卫,均允许穿着端罩,毛色以貂为主,另有海龙、紫羔等,又有丧服时使用的银鼠,均价格不菲。

  皮褂就是皮补服,顾名思议是冬季有身份、有财力的人穿的补服,毛在里。而端罩只有高级官员才可穿用,毛在外。

  冬季,高级官员既可穿端罩,也可穿皮褂。而低级官员只能穿皮褂。

  女性只能穿皮褂,而不能穿端罩。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第二年溥仪逊位。从着新装的溥仪及其家人服饰、发式完全汉化上可以看出,封建王朝沿袭了几千年的帝制,就这样结束了,历史进入新的纪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甄嬛应该怎么穿?——雍正朝的宫廷女装-微信精选-明清史研究资讯
清代满洲女性的穿戴“经”
皇后的嫁衣
《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服饰解析(下):皇帝后妃篇
中国古代服饰介绍及欣赏
甄嬛应该怎么穿?——雍正朝的宫廷女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