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运河是如何贯通南北的


中国大运河与万里长城同为中华文明的标志性工程。自春秋末年吴王夫差开邗沟至20世纪初,在长达2500年的历史时期,以都城为目的地的大运河持续建设与经营,留下了各时期政治、经济、技术、文化形态的深刻印迹,实证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伟大创造力。

唐宋大运河(7-12世纪)示意图

元明清(13-19世纪)京杭运河示意图

由于地理环境、水系关系、水资源条件的复杂情况,京杭运河面临水源供给、地形高差、黄河冲淤、防洪安全等诸多问题,都关系到水运畅通与否。本期,让我们随小水滴一起,探索大运河是如何解决这些技术难题并实现南北贯通的吧!

中国地形总体呈西北高东南低,山系以东西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为主。由于我国主要河流大都自西向东流入大海,水系分隔的地理环境是我国南北向大运河开挖的基本背景。

大运河南北纵横贯穿于黄淮海平原、长江三角洲平原、两浙平原,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太湖、钱塘江及甬江几大流域水系,沿线最大地形高差高达50米,多年平均降雨量从500mm—1500mm不等。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穿越天然江河最多,路线最长的运河,地形条件、水系关系非常复杂。京杭大运河通过一系列水利工程措施,完成了大跨度的水系沟通和地形跨越,实现全线贯通。

京杭运河纵剖面图

晶晶

★首先要能够穿越多条自然河流

大运河南北纵贯中国东部平原,与运河直接相关的主要河流和湖泊有80余条(个)。古代运河穿越自然河流的方式都是平交,要解决好水位衔接、水量调节、泥沙淤积等问题,需要建很多工程设施。这其中以穿越黄河与淮河最难。

自1128年黄河夺淮后,运河与黄河、淮河交汇于淮安清口。为避免黄河淤积南北运口、保障运河水源充足,同时处理好黄淮故道河床淤积、洪水下泄等问题,清口成为水利工程设施最为密集的区域。见图:

清口枢纽水利工程分布图

水利工程还造就了一座巨大的人工水库——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

洪泽湖-清口水利枢纽

水滴老师

 还得战胜地形高差,跨越分水岭!

会通河位于大运河地势最高的一段,如何跨越分水岭,成为影响大运河全线贯通的关键。

通过元、明两代多位水利科学家的努力,建成了包括戴村坝-南旺枢纽与运河上40多座节制闸群在内的工程体系,通过远距离引水、科学分水、有效节水等多种措施,成功实现了在没有石化动力下运河对分水岭的跨越。见图:

戴村坝-南旺枢纽工程体系示意图(至20世纪前)

戴村坝

会通河上的水闸(引自(清)鳞庆,鸿雪因缘图记)

乐乐

运河没水可不行,水源工程是关键!

北京的通惠河位于大运河的最北段,地势西高东低,由于沿线没有天然河流汇入运河,只能人工引水进入运河。元代著名水利专家郭守敬规划,自昌平引白浮泉、玉泉等泉水,由白浮瓮山河(今京密引水渠)引至瓮山泊(今昆明湖)调蓄,再经长河将水引至积水潭(今北海、什刹海、中海、南海等的统称)再次调蓄,然后进入通惠河,使漕船能够直达北京。见图:

(元代)通惠河水源工程及路线图

昆明湖(2010)

紫竹院公园里的长河(2009)

小水滴们

 洪水来了怎么办?大运河是如何防洪的? 

大运河部分河段比如南运河、北运河,水运的同时还是行洪河道。防洪安全也是运河畅通的基本保障。为此,南、北运河上还开了好多“减河”,将汛期多余的洪水排泄入海。见图:

南、北运河上的减河

筐儿港减河

南运河哨马营减水坝遗址

小水滴们

最后,船只是如何通过运河上的闸坝,畅游南北的呢?

为了调节高差、节制水量,运河沿线拦河修建了许多闸坝工程,船只要想顺利通过,在古代可是颇费周折。

拖船坝又称拨船坝,使用人力或畜力将船只拖越过坝。如图:

运河上船只过坝图(18世纪英国访华团所绘)

牛拉船只过坝照片(20世纪初杭州地区)

1938年天津附近运河中等待过船闸的船只

“复闸”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水闸联合运用,使船只平稳跨越水位差,它的工作原理与现代船闸相同,但在宋代就出现了,这比欧洲早了300多年。

北宋元符二年(1099)京口复闸工程布置及工作原理示意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淮海行——运河古今——南船北马清江浦 
古代京杭大运河是如何穿越长江黄河的?今天运河穿黄难点在哪?
京杭大运河
中国大运河水利工程遗产概况
我城周刊丨行走上塘河
大运河最后一次漕粮北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