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枪把子烧成灰也认得出”:志愿军缴获的美军王牌飞行员罕见佩枪

在互联网上,包括轻武器领域在内的很多知识领域,信息的浏览与获取过程,往往会在不知不觉间带上“英美烙印”。这两个国家,一个是老牌列强,在世界各地都当过搞(jiao)事(shi)者(gun);另一个则长期作为轻武器的流转集散地,更是轻武器相关英文资料的主要输出方,这经常让人们的判断不自觉地出现偏差。

比如说,“鬼佬”认为很罕见的东西,我们有些人往往就会人云亦云地附和……其实在历经长期国内战争,以及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之后,新中国的各类轻重武器藏品无论是规模还是品类都非同小可——谁叫这些“鬼佬”及他们扶植的腐朽反动势力一意孤行,乃至不顾我们的严正警告而进犯,最终都逃不了当运输大队长的命运呢?

今天的主角,是美国柯尔特“M13空勤人员转轮手枪”。这是一支在美国叙事里“极为稀少”,但恰好又是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著名藏品的手枪

按照美国人的叙述,由于其苛刻的指标要求,这种转轮手枪的材料特性导致它是一种相当不安全的转轮手枪,所以服役几年后即被其用户美国空军大规模销毁,因此“非常、非常罕见”——然而中国不仅有,而且其中一把还是他们的王牌飞行员乔治·安德鲁·戴维斯(George Andrew Davis Jr.)的佩枪。

美国空军“特晋中校”戴维斯

狗牌当然也在我们这里

戴维斯于1920年12月1日出生在美国德克萨斯州都柏林,是美军王牌飞行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击落7架日军飞机,还曾参加美国陆军航空队特技飞行表演队(即今日“雷鸟”的前身)。从二战中幸存下来,这么一位不安分的人并不想结束自己的飞行生涯,1947年美国空军成立后,戴维斯自然也就成了美国空军的一员。1951年,戴维斯晋升空军少校,以第4战斗截击机联队(4th Fighter-Interceptor Wing)第334中队中队长身份参加侵朝战争。

1951年11月30日,戴维斯驾机升空,与第4联队当日出动的其他30架F-86一同拦截轰炸大和岛的志愿军空8师图-2轰炸机编队。当时为尽早拦截我机,美机编队掉副油箱,这使得燃油不足的F-86多在1-2次攻击后即返航,但戴维斯以其大胆而娴熟的飞技术3次进入攻击——不惜以返航时余油耗尽、只能滑翔着陆为代价,此战中我军被击落的4架图-2多与其攻击有关(戴维斯在美军中有“只打一次点射”之绰号,形容其射术精准)。然而仅仅不到两个月之后,1952年2月10日,戴维斯就在其的第59次战斗升空中迎来了他的末日

击落戴维斯的张积慧(时任空4师12团3大队大队长),为空8师大和岛15烈士报了仇,他也是志愿军空军唯一一位在世的“一级英雄+特等功臣”

还是说回戴维斯的佩枪,上个世纪50年代早期,刚刚成为一个独立军种的美国空军,正积极寻求一种超轻型的求生用随身武器,其战略空军司令部需求尤为强烈。不久后,美国空军将合同授予两个老牌大厂,即柯尔特+史密斯&韦森,由它们承制这种新型的“M13空勤人员转轮手枪”(M13 Aircrewman Revolver)。

全须全尾的柯尔特产M13空勤人员转轮手枪,但是比戴维斯佩枪更旧

史密斯&韦森产的M13空勤人员转轮手枪

M13的主要指标就是轻!轻!以及更轻!原因是初代喷气机的伞具和弹射座椅性能都比较有限,要尽可能减轻空勤人员携带的负担,也降低在跳伞过程中造成损伤的可能——毕竟求生用随身武器,是一种最好用不上(飞机不被击落),最好不打响(空勤人员毕竟不是步兵)的武器。

至于本文提到的这支M13,从展出的戴维斯飞行头盔碎片来看,他可能在空中就被直接打死了,故而这支结构轻小、威力很弱,更适合“自裁”而非战斗的转轮手枪,也就完全没用上。

戴维斯严重损毁的头盔残片,很可能是被米格-15的航炮炮弹打碎的

虽然在M13上,柯尔特和史密斯&韦森两家应用了相同的技术路线,武器性能指标也非常接近,但是因为传统思路与工艺习惯的不同,实际产品却是2种不同的转轮手枪,零部件是不通用的——然而它们居然不加区分,都叫“M13空勤人员转轮手枪”,那可是会导致后勤问题的,这锅美国空军自己得背好。

军博所藏的戴维斯佩枪枪管铭文特写,该枪的钢制枪管全长仅50.8mm(2英寸)

上图的铭文一看便知,戴维斯揣的这把枪是柯尔特产的,所以接下来说的也主要是作为两个老牌转轮手枪生产厂商,柯尔特与史密斯韦森此前都有相似的紧凑型产品推出,其中柯尔特所生产的M13空勤人员转轮手枪,基础型号是“柯尔特-眼镜蛇”转轮手枪(Colt Cobra)。

M13基础型号“柯尔特-眼镜蛇”转轮手枪

作为轻量化紧凑转轮手枪,“柯尔特-眼镜蛇”的框架已经是铝合金制造的了,而在此基础上为了追求极端的轻便,M13空勤人员转轮手枪不仅框架保持铝合金制,作为承受膛压的紧要部件,其弹轮也是铝合金制的

想必玩过类似儿童玩具的朋友都清楚弹轮在转轮手枪上的“分量”,这般减重也确实有效:“柯尔特-眼镜蛇”空重为430克已经是相当轻便的转轮手枪;M13装满6发弹药后的重量,仅有311.8克,减轻了1/4还多

柯尔特的M13生产时间不长,从1951年持续到1952年,而这正好是戴维斯前往远东参与朝鲜战争的时间——1951年2月15日戴维斯被晋升为美国空军中校,同年10月受命加入第4战斗截击联队调往日本,所以说这枪从发给戴维斯到随着主人一起栽了,很可能中间都不到一年,那是相当新了。

当然,作为缴获武器,并无军博数字馆3D扫描建模版本,所以枪管左侧的铭文并看不到

在这一年里,柯尔特总计生产了1189支M13空勤人员转轮手枪;1953年,史密斯&韦森开始生产他们的M13,从比例上说,绝大多数的M13都是史密斯&韦森生产的。该枪虽然是.38英寸口径,但为了匹配其铝合金弹轮弱于钢铁的特性,美国空军专门给M13空勤人员转轮手枪配用了一种低膛压轻弹,型号为M41。这是一种弹头重130格令(9.4克)的全金属被甲弹,初速为725英尺/秒(220米/秒);而常规的.38 Special弹药弹头重147格令(9.53克),初速为900英尺/秒(270米/秒)。

.38 Special弹药,公制称9×29mmR,也有9×29.5mmR和9.1×29mmR的名称

不过虽说是新弹,但由于M41尺寸与现有.38 Special弹药相同,M13手枪装入后者使用的可能性不低,但如果这样就有严重降低寿命、乃至炸膛的风险。最终到1959年,美国空军召回了这些M13转轮手枪,要么换成钢制弹轮,要么销毁——这是使得它成了“珍品”的重要原因。


虽然轻小,但M13还是有标准的6发弹轮

柯尔特产的M13空勤人员转轮手枪并无“M13”的具体型号铭文,但是在握把后方和底部有“美国空军财产”和具体的空军序列号。

“美国空军财产”与空军序列号(并非生产序列号)

当然这都需要保存品相好加上拍摄角度好才能看见,由于戴维斯跟着他那架F-86坠地后很是烧了一会儿,这支M13的木制握把护片自然也就烧了个精光,连带着镶嵌于握把护木片上的美国空军徽记也没了,要是没有握把后方和底部的图,这似乎就有点难以分辩它与其前身“柯尔特-眼镜蛇”的区别了。

其握把护片上并不是传统的柯尔特小马徽记(马牌),而是美国空军徽记

不过仔细观察戴维斯的佩枪照片,还是很容易识别出来这是一支M13,突破口则是其铝合金材质的磨损情况与钢质部件明显不同。任何武器的表面处理工艺,都会随着使用而逐渐磨损,在转轮手枪上,其磨损是有特定顺序的:

1.最先磨损的是膛口与准星部分的表面工艺,在M13空勤人员转轮手枪上,是膛口部分的烤蓝。原因很简单,膛口是使用时从枪套拔出或收回时,与枪套摩擦距离最长、力度最集中的部位。

2.随后磨损的是向两侧凸出的弹轮部分,如果轮上减重槽,那么减重槽边缘会是磨损最集中的地方。

比如,这支柯尔特-眼镜蛇转轮手枪膛口部位就出现了磨损,而弹轮(钢制)则磨损并不明显

3.随后是标尺部分,如果转轮手枪有这一零件,也是较为凸出的。

4.最后则是框架上的部分。

之前算过,戴维斯佩枪的整体成色还是相当新的,其膛口的表面工艺磨损相对不明显。然而,其弹轮上的表面工艺磨损极为明显,其弹轮定位槽更是有一般意义上“用的很旧的转轮”才会有的磨损,出现了一整条白线——其弹轮部分表面工艺的磨损速度,异于寻常地明显快过了膛口部分(钢制枪管)的表面工艺,正是因为其弹轮是铝合金的,本身材质相对软,表面工艺抗磨损能力差

戴维斯佩枪上的磨损痕迹,表明这确实是一支铝合金弹轮的M13空勤人员转轮手枪

而更旧的柯尔特M13上,可以看到弹轮表面除了减重开槽以外几乎完全磨到光,而对比之前枪管表面工艺的磨损程度就较轻

▲我们没法拍到枪的左侧,但是有期刊可以查——《军事史林》2016年第2期上明确记录了该枪左侧铭文,红框内为“空勤人员”,也对应了M13的铭文

回到开头说的情况,在美国的英文材料叙事里,M13空勤人员转轮手枪首先产量就少,因为本身多被召回或销毁而更为稀少;其中产量更少的柯尔特M13,自然更为罕见。这带来的不仅是“物以稀为贵”,还有随之产生的假冒伪造等“没有武德”行为——来~骗!来~捞钱!

▲咱们国内倒不止是戴维斯那一支——至于图里这一支握把完整的,就不知是从哪个美国飞行员身上薅下来的了

而戴维斯,无论他的飞行技术、射击技术如何高明,无论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立下什么战功,无论他个人意愿如何……当他随着侵略军来到西太平洋,作为爪牙进犯半岛空域、破坏和平之时,他就是强敌的急先锋。

▲军博陈列戴维斯佩枪的展柜里,还有其他一些美军使用的弹药等文物

这种在美国已经非常稀少的柯尔特造M13空勤人员转轮手枪,是美军极不情愿的馈赠,更是烽火中成长的人民空军与抗美援朝伟大胜利的无声证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M1917型转轮手枪诞生了
德国慕尼黑将拍卖珍贵古董枪械 一支手枪起拍价高达15万
深度挖掘:M1卡宾枪、高标USA H-D、S&W转轮手枪…扒一扒二战来自各国的大连警用老枪(1)美国...
柯尔特龙骑兵型转轮手枪
“柯尔特版白蛇传”加拿大华人枪迷如何演绎古典神话传说
柯尔特转轮手枪史上最传奇手枪,从不卡壳,西部牛仔的最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