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个困惑了80%家长的习惯培养问题




因为在咨询中时常听家长朋友抱怨,为什么同样的方法别人家孩子就能培养出好习惯,我家孩子就不行,问题出在哪?问的家长多了,我也开始琢磨这个困惑,为什么坚持正确的方法却得不到想要的结果?近来在自己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逐渐发觉这其中奥妙,而且似乎很少见有专家提及的。


上大学的时候接触最多的关于行为习惯培养的科目莫过于行为心理学。行为主义的方法在动物训练领域绝对是成效显著的。运用行为心理学的方法可以让鹦鹉学舌,可以训练优秀的导盲犬,可以让猫咪学习上厕所。我至今印象深刻的是教授行为训练课程的老师,她神采奕奕的讲她自己是怎么运用行为训练方法一步步把她家的猫咪引到厕所的猫砂上大小便。然而,行为训练在训练孩子行为习惯上却远没有训练动物行为那么好用。


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曾经有句名言:“给我十二个健康的婴儿,我可以保证在其中随机选出一个,训练成为我选定的任何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乞丐乃至窃贼,不用考虑他的天赋、倾向、能力,祖先的职业与种族”。他的理想和豪言壮志是一回事,但实际家庭教育情况却是另一番景象。两个儿子在父亲严格的行为训练教育方式下,都得了抑郁症,大儿子跳楼自杀了,小儿子自杀未遂,后来经过长期的心理治疗才逐渐走出心理阴影。


行为训练的方法是没有问题,但应用于孩子习惯培养需要扫清一个阻碍或者说需要一个基础。那就是情绪阻碍,习惯培养必须理顺情绪,必须以积极情绪为基础,习惯培养的过程中积极的情绪应该大于消极情绪体验,简单来说就是孩子在习惯培养的过程中总体而言还是高兴的。我们常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我们经常做的,如何在培养孩子过程中动之以情呢?结合心理学和我教育孩子的经验,给爸妈们分享三点感受。



一,孩子的好习惯是建立在良好的亲子关系基础之上的。


假如说现在需要你去完成一件违背你平时习惯的任务,分别让你的知己朋友和你讨厌的人来给你传达具体内容,你觉得让哪个人来说你会更愿意去做。很显然,你会选择朋友的要求去做,至于你讨厌的人别说照做没有对着干就不错了。这种逆反也是家庭教育中有些爸妈跟孩子关系的真实写照吧,爸妈说东孩子偏要往西。在这样糟糕的敌对的亲子关系下方法再好也不可能培养孩子的好行为习惯!


二,停止那些让孩子难以承受之重的唠叨,温柔坚定的细化你需要孩子做的具体事情。


爸妈爱唠叨背后的心理原因之一往往是要向孩子强调事情的重要性,所以说重要事情要说三遍。我是完全认同重要事情需要说三遍,但假如生活中你凡事都对孩子唠叨,那就意味着凡事对孩子来说都是重要的。然而,我们孩子的注意力和承受能力是有限,所能接受的重要事情屈指可数就几件。孩子教育过程中,你需要把握哪些是重点,凡事都唠叨那么孩子就会无所事从,于是你越唠叨孩子越茫然,长此以往面对爸妈的唠叨孩子从心理上就是瘫倒在地,最终导致孩子的拖延、被动、消极。


爸妈爱唠叨背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心理原因是“我有理,我是对的,你就得按对的来”。家庭教育过程中如果你坚持自己是对的,那就意味着直接否定孩子,孩子是错的。“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这是我们所期待的一种理想的优秀品质,但这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后天培养的。爱唠叨的爸妈需要知道,语言的力量恰恰不是在于声调大小和强调次数,而是在于信任。台湾有位著名作家在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方面,他只告诉孩子每次写完作文要给我检查,我只检查错别字,不检查你的内容。这位作家爸爸真是这么做的,因为他的父亲就这么做的。孩子通常是不愿意把自己作文给爸妈检查的,坚持一段时间之后,孩子受不了了,他开始主动跟爸爸探讨自己的写作内容和细节。这里面发挥出积极作用的就是源于爸爸对孩子的信任以及爸爸对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具体可操作的要求。



三,培养好习惯的捷径是要因材施教。


根据心理学的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孩子都有他们自己擅长的一些方面,比如有的孩子是对运动,有的是音乐,有的是数学,有的擅长于说,有的善于听。培养孩子好习惯过程中爸妈要善于观察,对于孩子喜欢的、擅长的,我们可以多投入些精力,对于不擅长的方面让孩子保持一些基本的水平,有一定的兴趣就可以。著名教育家、书法家启功先生在讨论书法培养的时候,他说过最快的培养书法的方法应该是结合每个人自己的书写特点,当然这也是要建立在基础练习之上的。培养孩子好习惯方面,一定要防止“别人家孩子能,为什么你就不能”的错误认知,每个孩子都具有孩子们的共性,但也有自己各自不同的一面。


其实,那些优秀的家长不是不愿意分享自己的成功教子秘密和关键,我觉得主要是因为那些幸福的爸妈们多半没有意识到这个事实,那就是正是自己跟孩子的亲密关系给予了孩子最大的成长动力。








张耀炎,清华大学临床心理治疗与人力资源方向研究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测评师,资深家庭教育和心理咨询专家。擅长领域:亲子关系与沟通、家庭教育、情绪与压力管理和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自控力比智商更重要!5个方法教你训练孩子的自控力!
再小的孩子也该懂礼让
关于养成教育的内容、原则和方法
怎样教育好孩子
如何管理叛逆期的孩子
《有效父母》(叶子的书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