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门庆的“狮子补”、“萌金带”
      《金瓶梅》第三十一回描写:“每日骑着大白马,头戴乌纱,身穿五彩洒线猱头狮子补子员领,四指大宽萌金茄楠香带,粉底皂靴,排军喝道,张打着大黑扇,前呼后拥,何止十数人跟随,在街上摇摆。”
       西门庆给蔡京送“生辰担”,获得蔡京欢心,被委任为“金吾卫衣左所副千户、山东等处提刑所理刑”,从布衣商人一跃而“居五品大夫之职(第三十回)”。上任之后,每天身穿官服,骑着大白马招摇过市。
       所谓“金吾卫”,实际指明代锦衣卫,锦衣卫有锦衣中所、锦衣左所、锦衣右所、锦衣前所、锦衣后所等,《明神宗实录》记载,万历三十三年三月庚子,“荫少保兵部尚书李化龙男李不盈为锦衣卫衣左所指挥使……兵部尚书萧大亨嫡长孙萧友贤于原荫百户上加一级,并授衣左所副千户,俱世袭。”《金瓶梅》第三十回里,西门庆曾高兴地对吴月娘说:“太师老爷抬举我,升我做金吾卫副千户,居五品大夫之职,你顶受五花官诰,做了夫人。”明代副千户为从五品,而文职官所授散官中,从五品初授奉训大夫、升授奉直大夫(六品以下则为承直郎到登仕佐郎),西门庆以文官作比,认为自己官阶已列大夫之位,颇为得意。
       明代官员的常服为乌纱帽、圆领袍、束带(革带)、皂皮靴等。圆领在前胸后背处饰有方形的补子,以不同图案区别文武、品级,文官用禽纹: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鶒,八品黄鹂,九品鹌鹑,杂职官练鹊,风宪官则用獬豸;武官用兽纹: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五品熊罴,六品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束带依各自品级使用不同材质的带銙(带板):一品玉带,二品花犀带,三品金钑花带,四品素金带,五品银钑花带,六品七品素银带,八品九品乌角带。

明《徐显卿宦迹图》中的官员常服形象

       《金瓶梅》的故事背景虽为宋代,但作者完全按照明代的现实生活进行描写。根据西门庆的官职,他应该穿熊罴补子圆领,束银钑花带,但小说却写作“五彩洒线猱头狮子补子员(圆)领、四指大宽萌金茄楠香带”。这并非小说作者不了解官员的冠服等级,也不是故意避开现实制度,这段描写恰恰是反映了明代中后期出现的服饰僭越、违制现象。
       各级武官僭用狮子补的情况在明人笔记里常被提及,如丘濬《大学衍义补》:“惟武官多有不遵旧制,往往专公侯伯及一品之服,自熊罴以下至海马,非独服者鲜,而造者几于绝焉。”王世贞《觚不觚录》中也说:“独《会典》所载服色,武职三品以下,有虎豹、熊罴、彪、海马、犀牛之制,而今则通用狮子,略不之禁,此不可晓也。”到晚明,情况就更严重了,不但武官滥服狮补,就连执役军卒也敢使用,沈德孚《万历野获编》补遗卷三“武弁僭服”条云:“今武弁所衣绣胸,不循钦定品级,概服狮子……至于狮子补,又不特卑秩武人,今健儿荷刀戟者,无不以为常服。偶犯令辄和衣受缚,宛转于鞭挞之下,少顷,即供役如故。孰知一二品采章,辱亵至此。”

明代武官狮子补

明代斗牛纹金带銙

       束带(革带)带銙的混乱也是很典型的问题,制度规定的材质只有玉、犀、金、银、角五等,后来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材质,《觚不觚录》记载:“世庙晚年不视朝,以故群臣服饰不甚依分。若三品所系,则多金镶雕花银母、象牙、明角、沉檀带;四品则皆用金镶玳瑁、鹤顶、银母、明角、伽楠、沉速带;五品则皆用雕花象牙、明角、银母等带;六七品用素带亦如之,而未有用本色者。”王夫之《识小录》曰:“以轻便取适者,用伽南、水沉、班竹皮、玳瑁、黄白纱为鞓质,而以本品宜用金或银镶之。三品之金鞓,五品之银鞓,皆突起花样,余则否。”王夫之认为使用其他材质的主要原因是取其轻便。明代常服革带的带銙数量达到二十枚甚至更多,带銙之间还需保持一定距离,使得革带的围度要大过人体腰围,不具备束腰功能,仅靠衣服所缀带襻来悬挂在腰部,较轻的带銙会稍觉方便一些,因此三品到七品官员的金银带銙往往改用轻巧的材质。
       西门庆腰中束“四指大宽萌金茄楠香带”,“四指大宽”指带身及带銙有手掌四指并拢那么宽,“萌金”即蒙金,“茄楠香”又称伽楠(南)香、奇楠香,属沉香类,非常珍贵。明中后期五品官员使用蒙金带已经成为惯例,《金瓶梅》第三十九回:“西门庆从新换了大红五彩狮补吉服,腰系蒙金犀角带。”第七十回写何千户“腰系玳帽蒙金带”。明代小说《三宝太监西洋记》第五十三回描写:“王明听见国师许他一条金带,他心中暗喜,说道:‘若只是条蒙金带,是副千户,吃三石八斗米;正千户,吃四石二斗米。若还是条光金带,就是指挥佥事,吃五石八斗米;转-个指挥同知,就吃六石二斗米。若是天地可怜见,挣了一条起花金带在腰里,就是指挥使,就吃八石四斗米……’”说蒙金带“是副千户”,恰与西门庆吻合。王樵《方麓集》中也提到:“我一生止是香带,五品时一用牙花蒙金而已。”
       丘濬在《大学衍义补》里指出武官不遵旧制乱用补子后,接着说:“伏请申明旧制,违者治之如律,盖本朝无金紫之赐,所以辨章服者,实有在于斯。”针对明中后期的服饰乱象,朝廷也一再颁布禁令,甚至提出了各种严惩措施,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并未得到有效执行,即使是皇帝本人,也常常会滥赐冠服,从而带头“破坏”制度。于是各级官员、士庶男女毫无顾忌地把僭乱服色变成一场“潮流运动”,一直持续到明朝灭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商人与官场水乳交融
金瓶梅30回7:文官泛滥我们见多了:清河县为何这么多武官岗位?
探秘狮子楼景区中西门庆的千户府,一件事情看出潘金莲才是最狠的
西门庆有两种死法?
《金瓶梅笑传》
金瓶梅348 夜宿西门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