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到底在说什么》(十五)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温馨提示:阅读前,请点击右上角“关注”,就可以每天第一时间免费获取本头条号分享的国学、国学与管理、史学等干货,值得拥有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受宠受辱,都会惊惶失措。惊惶,于是忧心忡忡如临大患。过于看重这些宠辱,就如同过于看重自身一样。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什么是宠辱若惊呢?只有对居于人下的人来说,才有所谓的受宠。他们得宠了,会惊惶失措,失宠了,也会惊惶失措。这就是所谓的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什么叫贵大患若身呢?我所以会感到忧患,是因为我以己身为身,我就会算计得失对我产生的利害。如果我不以己身为身,而以天下为身,那么对于一己之身而言得失利害,对我还有什么意义呢。这样的话,我不再患得患失,惊宠两忘,我还会有什么一己的忧患呢?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所以,只有不以己为身,而以天下为身,看重天下的圣人,才可以将天下寄托给他。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以天下为身的圣人,他能做到以天下为己任,所以才可以将天下托付给他。
本章讲的是,圣人,身,和天下三者的关系。三者关系,在之前的第七章里,已经有所阐述。本章,进一步论述,什么样的人,才能有德行成为治理天下的圣人。
对于众人来说,以己身为身,利害不外乎一身之得失。得也患,失也患,所谓患得患失。宠也惊,辱也惊,所谓宠惊两惧。
对众人来说,但凡天下之内,外乎一己之身者,皆可致患于身。
而对于得道的圣人来说,非以己身为身,而已天下为己身。非以一己得失为得失,而以天下之治为得失。非以一己之务为务,而以天下为己任。所谓宠惊两忘。
对圣人来说,圣人无身以天下为身。天下之内,无有外乎天下之身者,故患无可患。
宠惊两惧者,则天下无不能宠之惊之。盖因其身为下。
宠惊两忘者,则天下莫能宠之惊之。盖因宠惊为下。
宠惊两惧者,无所不惧,惧则卑,卑则下,下则懦,故人皆可臣之。
宠惊两忘者,无所畏惧。无惧则贵,贵则高,高则上,故天下莫能臣。
故,欲行大事者,必先大其身。欲治大事者,必先去宠惊。
附:《道德经》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第十三章)
精读徐大椿《道德经注》:宠辱第十三
《道德经》第13章:3.“何谓贵大患若身”,解释什么叫“贵大患若身”。
道德经第13章解读
道德经大全深意 第十三章 超越名利得失 堪能担大任
宋龙渊《道德经讲义》——宠辱章第十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