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冯柳:投资体系完整版(八)---赔率第一

投资与投机

投资之道

你问投资时买的是什么,我可以告诉你,买的是赔率,不是什么研发、品牌、管理层,这些都是书生之言,我们是投资者,性价比及投资回报率及风险考评才是关键,而研发、品牌、管理层只是提升赔率的要素而已。定性分析非常关键,这需要行业知识和积累,但对投资数据及时机的评估同样重要,而大部分专业人士往往过于看重前者,导致其能找到行业最好的公司却总在不能产生高回报的时候进入。

我这里想说的是,投资和做学问的态度有时是一样的,要吃得冷猪肉坐得冷板凳,我过去经常喜欢对自己说:一年250个交易日里,只要有3天上涨,你就有超越巴菲特的可能,换句话讲,就算你的股票在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不动,也不代表你投资业绩的低下,坚持与自信是投资者必备的品德,哪怕你因此而遭受过损失。记得有位老者的话,大意是“年轻人拥有无穷无尽的时间,但却缺乏最重要的耐心,我虽然时日无多,但却拥有无穷无尽的耐心”。用一两天与大盘涨跌的对比来衡量自己的选择,是世界上最愚蠢的投资方法。虽然目前确如你所说没有看到资金拉高股价,但其中暗流涌动,买卖有序,未尝不是可喜之局面,其实,涨跌的完成只是一瞬间的事,基础的垒实才是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讲,再跌一次才是好事呢。呵呵!另外,请允许我再对你的仓位观念发表点评论,就我看来,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习惯,仓位感会降低对股票的敏感度,也容易令人在操作时过于随意,易错过机会,更易积小错为大憾,心理麻痹和随意是仓位感的产物,我们应该牢记的是,一分钱也是投资,全力以赴才是投资者应选择的正道。

在股市里时间是最不值钱的,方向和可能的变化才有价值,所以我不太追求效率,长时间的等待是我一直以来的经历,这并不影响回报。

但因为这个世界是复杂且多可能性的,很多事情即便你对了也可能会有不好的结果,结善缘开恶果的情形并不少见,何况有可能是真的错了,所以有一个提醒和纠正的机制是必要的,但这和耐心等待与坚持并不冲突,区别就在于有没有感到意外和不理解。(sunbird点评:时间是投资中的核心要素,所有的投资逻辑都需要时间来验证,抛开时间要素而想速胜,犯了兵家之大忌。)

我不去应对,就在里面不动,对我来说波动不是风险,虽然会影响点心情和机动性,其实很多市场风险都可以通过选股来化解,我大部分收益都是在熊市中完成的,你把个股想清楚就好了,当然碰到08年那样的系统性熊市就会比较受伤,但即便重来一次我还是会选择不躲避。

这样看上去有点蠢,但可让我处于一个简单的心理及思维环境中,降低投资的复杂度,很多人其实都是在各种纠结中错过机遇却没有如愿规避掉相应的风险。市场的方向简单但过程复杂,正是这种简单与复杂结合的特点才会导致人们去做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举动,只有承认自己不具备挑战复杂的能力及心性,把系统性的损失当作理所应当的义务来面对,就能平静安心下来做好个股,自然能够更坦然的去面对波动及考验,同时获得超越他人的情绪与心智力量。

投机  

投机是什么?有人说是脱离价值进行的价格思考,是搏傻。我觉得不对,那是自杀,没有讨论的意义。真正的投机应该是在价值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是搏得不是傻子的钱,而是投资者的钱、貌似聪明的钱。是通过充分的价值理解后,将其在不同人群或环境下进行切换来获益。它认识到价值有主观倾向性和个性化的特点,它可以在其中扮演资本商人和权益贩子的角色,做能够理解价值与交易之道的中间商。它知道价值不是个稳定具体的东西,也不存在用什么方法推算的公允值,它明白价值会在不同条件下产生出迥异的差别和波动,因为资本以及资本后面的人是丰富不同的,他们有着不同的成本和收益预期,在各种市场环境下也会有着不同的预期因子和贴现率,而这些在乘数和复利计算的基础下就会有着巨大的差异。这也说明了为什么理性且信息充分对称的人之间也可以产生交易并实现双赢,其原因就在于他们有着不同的价值观、需求特点和满足感。  

拿简单点的房产市场来讲,有人觉得月租2000元的房子在38万以下可以投资,也有人认为在47万以下也是可以考虑的价格。其区别就在于前者是以整体进行收益盘算,后者仅以按揭部分进行衡量,而首付现金的成本处理就成为了其中的分歧所在。至于我来说,由于机会选择的存在,使得这个房产要低于30万方能吸引我进行该领域的投资,这就是个性化和主观概念下的价值感,还有其他像楼层位置等问题的考虑上就更体现出各人的偏好和迥异的心理定价了。回到股市就更复杂了,其中涉及繁杂的定性、定量因素。理性并以价值为念的投资者同样会有着千差万别的定价。越跌越买的叫投资,越涨越买的其实也是投资,为什么?因为过程中有些环境在变化,相应的价值体会也自然在进行调整嘛。这样,在各个层面都会有着投资者理性并中肯的价值体会,他们扮演着供应者和需求者的角色。而投机者要做的就是用价值的理念武装自己,理解并体会出不同类型和不同情况下的投资者对价值的感受程度和界定范围,像商人对待商品一样,拥有价值但不消费价值,以技巧、方法和灵活的思路在供应者和需求者中间周旋。  

当然,这里的投机是相对的,或有调侃之义,但商人般的思考习惯是值得倡导的,要在价值和市场中、理想与现实里、抽象及具象间寻求平衡,以免脱离市场和被边缘。要知道过分拘泥于计算很可能会导致更无效益的投资,因为把资源配置在现金资产上是不产生任何回报的。高估就卖低估才买的做法会导致过早出局或无货可买,所以要充分认识到估值只是一个非常主观而且极其宽泛的区间,我们要做的应该是,把握这个区间、理解自己以及他人的不同,寻找那些符合你财富观和价值理念的定性定量研究,不拘泥于估值与计算,认识到全垒打的产生根源是理念和对未来的感悟,计算式的价值投资决不该成为重点,否则,我宁愿做一名投机者。其实我想表达的主要是,以低估、高估或者说是价值计算为标准的投资行动不能称之为投资,而是我文中所说的“投机”(区分的目的是为了投机思考的更直接进行)。投资必须是大尺度和极端意义上的衡量,就是巴非特讲的“如果你不愿意拥有10年以上,那么你连10分钟也不要考虑”。它必须立足在卓越的基础上,是以拥有与自己价值理念产生共鸣的公司为立足点,其中以定性为主,定量环节是为了更好的定性。它虽然可以有大致的范围,但这是非常宽泛和需要依靠感觉的,不可能做得出高估和低估的价值依据来。

为什么要这样,因为如果以价值计算为行动依据的行为叫投资,那就容易忽略财富成长过程中真正该去把握的价值内涵,容易陷入因利而困的局面。 

至于为什么要阐述“投机”的概念,是想保持行动的纯粹性,与其关注价值,不如在其基础上多关注估算价值的人群变动和预期演变来的更直接和纯粹一点,也不会为自己心中的“价值”所误,搞的首鼠两端。在与预想不一致时,被蝇头鼠利的价值所牵累,把个人有限的资源放在平庸的配置上,而忽略了更伟大的机会存在。像尘浪兄提到的6019,我相信它在计算上是有价值的,但你真的会愿意拥有它10年以上吗?如果是,那对你来说确实叫投资。如果不是,那我们不如把精力放在市场对其价值认识的波动上做个彻底的的价值商人或资产贩子,这样或许能更简洁和深入地做好对它的操作,自己也不至于在过程中出现不稳定和机会选择上的摇摆。至于580,你可以说是投机,但我认为那是另一个意义上的了,不是我所要求的“投机”。     

另外,我并不是要区分出“投机”与投资的优劣,两者都是正道,但重要的是你要清楚自己走的到底是哪条路,应该依据什么来决策,如何贯彻思考过程中的逻辑一致性。当然可以结合融会这两种方法,但关键是在切换时要清楚思考其中的行动基础。

解读  .....假设说有A、B、C三个项目在不同的市场中交易,各市场是处于割裂状态,它们的回报值也不同,分别是15%、10%和5%。那么一个资金成本为12%的投资者就只有选择15%的A市场方能实现其满意的回报,对于他来说,只有A才能称之为投资。但突然有消息说,B市场中的项目或许可以转移到C市场去,那么B市场的利得回报就有可能会达到100%了,这个时候该投资者就可能会选择B,也就是从投资转为投机,做个进取的价值商人。所以说,我并不是要区分投资和投机的优劣,因为有的时候投机或许是更正确的选择。但重要的是,你要明确自己的立足点和行动的纯粹性。选择A,你可以在任何情况下都获得回报,你可以不考虑项目之外的因素,因为你的立足点是项目本身。选择B,你的立足点就是市场的连通和价值的重估,但你需要牢记的是,该项目并不是你选择的初衷,因此你必须把注意力和操作原则放在项目之外的因素上。有的人通过各种计算得出低估的结论,说什么光分红就超过利率多少,然后就一头进去等待市场按他的逻辑进行价值发现,而当市场的发现机制始终未能启动的时候就说自己是在价值投资,然后把自己宝贵的资源和时间耗费在或许他并不真正想要的项目和回报之上,这就是因利而困。对我来说,投机在很多时候是非常值得考虑的东西,但它的行动原则必须是要紧贴市场的,如果市场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走,你必须要纠正自己,哪怕该项目在某种逻辑下确实被严重低估了。思考与行动的纯粹性是我所倡导的,忽左忽右的思维是一种自我欺骗和安慰。投资是寻找价值的制高点,这个“高”足以让你抵御其他干扰,它根据各人的水平和眼界差异呈现出不同的主观性,但极端情况下的内心满足是其衡量标准。投机是投资的进化,从理论上来说,好的投资者也会成为一个好的投机者。...

感谢大家的捧场,这篇帖子最初的动因是源于自己今年的几个操作,熟悉我的朋友知道,我会用一个非常小的仓位比例做频繁的操作,也就是追热点、跟题材以及发掘大众可能会强烈改变看法的板块和股票,结果令人惊讶的是,该种操作形式在今年得到了比投资仓位更大得多的利润率,并且,这些操作并不是在极大风险下获得,虽然它们从投资的角度看确实也是不应该被选择上的。

就像我上面的那个跟贴中举的情况,从投资的角度上,B项目本身是低于我们的资金成本和收益预期的,但从市场估值和其他人的价值理解方式的变动中,B的阶段性回报又会是远远高于A的,这就是因为A和B的实现基础是不同的。因此,投资是从长期的、极端情况下的、绝对安全性的角度上考虑的,投机则是事件和市场驱动性的,但阶段性的回报也会大很多。

另外,有些朋友不屑于投机,但事实上他们却经常在做投机的行为,比如上面讲的以价值计算为基础的低估买入方式实际上就是投机而非投资,但他们却往往没有认识到这点,以为是在做价值投资,从而没有关注该类行为所真正应把握的方法。我认为,除非你已经找到了价值的至高点、找到了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让你满意的收益,否则你就应该用我上面讲到的投机的方法来指导自己。

从这个意义上说,价值投资的鼻祖格雷厄姆其实就是个投机派,他以计算的方式买入那些可能没有满意回报的企业,希望能够通过清算或市场转暖等多种手段来实现其收益,而他却没有把精力放在真正需要关注的实现阶段。这一点上,索罗斯做的比他更纯粹和直接些。而巴菲特才是真正的投资派,他认识到财富是通过创造和积累而来的,买入优质和成长性的资产,关注标的物本身的情况,而非是其市场实现方式。所以他的业绩更稳定和持续,但却没有索罗斯的爆炸性。

manandgod兄不要误会,我非常欢迎有不同意见的交流,这样对完善自己的思考会有很大帮助。只是我希望你能仔细点,这样可以明白我帖子的意思和动机。你说的以差价为回报的叫投机,这句话除了完成其名词解释的任务外,对操作会有什么帮助呢?我不是要弄名词,而是要明确怎么去看待机会以及机会过程中的原则把握,投机不是胡来,你说做差价就做的出差价么?如果你不能在充分理解价值的基础上把握其变化过程的市场基础和逻辑演变,你怎么去体会机会。所罗斯不会靠一个名词去做投机,他会有其思考的过程和操作的立足点,我贴中的动机也就在于此。其实市场机会的呈现是多种形式的,但大体像我上周六例子中B的情况,因为价值的感受和理解确实会有时间、人群、信息等原因引起的割裂,而消除割裂的因素就成为投机过程中的事件性动因。当然,这种动因大部分只是一个过程,也包括人群情绪的变化,像最近的地产由冷转热,也就是预期和情绪转为乐观的过程,你能在不同情况下感受出其变化,你就可以得到我案例中B的回报了。至于你说的投机为主投资为辅的观点,我认为正好相反。当然你的理由是说大部分股票不具备价值,这就又回到我们的定义了,因为你指的投机在我看来不能算是投机,就象我上面案例中C一样,即不具备投资价值又不具备投机价值,做它的人纯粹就是犯混。其实投机是很神圣和理性的,完全脱离价值基础的搏傻怎么能冠以投机之称?你看到所罗斯的操作后你会对投机有更崇高的感觉,这也就是我大费笔墨要阐述的东西,因此在这个定义的区分上你就可以看到你所认同的“以差价为回报的叫投机”的定义是无意义,甚至会让人走入歧途。所以深究一下还是很有必要的,你说是吗?呵呵!

在阶段性投机中,有两种机会,一是涨出来的、一是跌出来的,就我个人的偏好来说,我不太喜欢后者,因为空间是由跌出来的幅度决定,相对有限。而前者呢,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那种越涨越低估的股票,因为在20进入的时候,我们的预期是不到20%的增长,这样的目标价一般在30元,也就是50个点不到的空间,而一旦涨到30以上的时候,由于趋势加强导致对预期的更乐观推动,市场开始憧憬50%的增长速度,估值定价往往可以到75乃至100以上,这样就变成了原先50个点的利润目标在涨了以后反而扩大到2到3倍以上,而且由于趋势与预期的加强和明朗,后期目标的实现往往比前期更迅速快捷。当然,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会有个极限值,在75目标实现后,理智的人会发现,如果说20%到50%增长率在理论上有实现可能的话,超过50%的增长则是很难预期的,这样在没有新增预期来推动趋势继续加强的情况下,趋势就会变的相对平缓,从而在技术上呈现顶部特征,继而引发重新思考和趋势与预期的反向共振,负反馈就开始发生。所以说,能否产生新增的更高预期来维持趋势进一步强化是我们参与游戏的关键。就像前段时间有朋友对我说,通货膨胀这么厉害,他也想入市保值,我回复说,你过去已经犯了不入市的错误,现在就别再犯入市的错误了,因为当全世界都想通过股市来对抗通货膨胀的时候,也许拿着现金让其自然贬值会是更好的选择,除非你能找到明确的新增预期,否则凭什么指望别人以更高的价钱来购买已经给他人提供过保值机会的资产呢。当然,如果你选择的企业足够好,能够用时间换来更高的预期则另当别论,但这和之前信奉的理由又是两回事了。

再谈下参与者的交易行为,这是比较容易影响人持仓或空仓心态的方面,很多朋友对我说,自己是真的看多或看空,但有的时候看见无数坚决的买单或卖盘的时候就总受影响以至无法坚持,否则为什么那么多资金在坚决地做和自己判断相反的事情呢。我觉得不断审视并随时准备修正自己是非常好的习惯,但为了让自己不过于敏感就必须把短期行为放到大情景下去理解,牛市里的卖出是为了更好的买入,熊市中的买入是为了更好的卖出,牛市的阻力位与熊市的支撑位都是最容易坑害人的陷阱,同样行为后面的动机和后续补救是完全不同的,你只看到了他买的时候坚决,也许之后卖的会更坚决呢,所谓看大势挣大钱、辨别牛熊再投资是非常正确的经验之谈,这样可以不为细节所遮蔽。当然,有人会说牛熊的判断才是最难的方面,其实只要看这个市场大部分股票是否已透支其极限预期就好了,不过这样需要对整个市场都有良好的认识,如果不具备这样能力的话,那么我的建议就是只关注确定性高成长的票,它们在牛熊中都不会有太坏的预期,主要取决于其自身的成长率和时间,与市场估值关系不大,这样比较省心但要考虑错判后的风险承受问题。我认为,资产就是金钱在不同时间下的不同属性,本质就是现在的钱和未来的钱之间进行交换,买入是用现在换未来,卖出则是把未来换现在,关键要想明白未来和现在谁更值钱就好了,牛熊市就是这样的一个判断依据,当然,对极少数的优异公司来说,未来总是会强过现在的,这就是比牛熊大势更大的大势。

在我看来“持续性令人激动的增长”却是卓越企业的常态,好的企业必须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增长再增长,这不仅仅意味着股东财富的增加,更是企业优异竞争能力的检验和体现,否则它的优异从何谈起?我可以忍受个人财富的缩减,但不能忍受投资对象有任何平庸的表现,它必须是最强大、最不可战胜的。像个别股票的市场失效之机会仅是中线而为,达到预期获利目的后即可出局,虽然尚可关注,但在尘埃未定之前应不会再次介入,除非又出现足够安全和打动人心的中线机会。所以我认为商业的和谐之道应该是财富与核心竞争优势的不断增长和积累的过程,除此之外都会与我心中的追求不“和谐”的。

这个世界是不断变化的,而这些变化绝大部分是在人们的认识和控制之外的,所以我们要尽量避开多决定因子的投资,降低变化的复杂性,尽可能让自己处于不被变化伤害的位置。寻找无须卖出的优质投资标的和时机,然后时刻思考是否需要卖出。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自由老木头: 《聪明的投资者》第二讲 投资与投机以及聪明的投资者的预期收益 《聪明的投资者》第一章投...
股票供需关系,才是股价涨跌的奥秘?
「投资语录十五」如何判断个股的天花板?
我们到底如何从股市中赚钱?
投资与投机的区别
8大法则教你正确投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