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4)木工技术学习(二)传统木工工具和使用

前言:
   本人曾经在少年时为学木匠手艺,分别拜过四位师傅。最终,学业有成,以后靠木匠手艺生活多年。有欢乐也有辛酸,没有入过这行的人是很难有这般体会的。总之,木匠这个行业伴随了我大半生。
   现在有了些许的闲暇时间,我上了网,并且遇到了【木工爱好者】这个网站。在这里,我对老李表示忠心的感谢:你为广大的爱好者提供了学习和消遣的平台的同时,还继承并发扬了木匠这门传统手艺。在这里,我认识了那么多的想要学习木匠的网友,了解了他们对木匠知识的渴望。在这里,有好多的经典的帖子,可以说是创意无限可圈可点。当然也会有一些有争议的帖子,这种帖子对老手来说还无所谓,但是对新手来说就有些无所适从了。在这里,本人想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从实际的角度,用理论的方式告诉大家怎样学习传统木匠手艺。
   这个帖子要很长,时间会更长。希望大家要有信心和耐心,大家的支持是我写下去的动力

木匠的历史与现状:
   众所周知:木匠的祖师爷是鲁班。有资料记载,鲁班,姓公输,名般。又称公输子、公输盘、班输、鲁般。鲁国人(都城山东曲阜,故里山东滕州),“般”和“班”同音,古时通用,故人们常称他为鲁班。大约生于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于周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由此可以看出,在2500年前我国的木匠手艺就已经步入辉煌了。现实中,木匠的历史更长。我国的考古工作者以前曾在更早的古人类遗址上发现过木建筑的遗迹,证实那就是我国古建筑的雏形。
   在古代,木制品应用于各个领域。建筑业的楼台亭阁,交通运输业的车轿和船,农业的犁和各种农具,军事上的战车战船和兵器,纺织业的纺车和织机,日常生活中的家具,即使到死还得用木制的棺材送走每一个人。总之,古代人的一生离不开木制品。因此木匠在古代是一向比较重要的职业,由于木工没有三到五年是学不成的,所以大家对木匠比较尊重,往往在称呼后面加上个“师傅”二字。
   在现代,由于水泥·金属和塑料的大量使用,木制品逐渐被淘汰。比如:钢筋水泥代替了过梁和檩条。铁车铁船代替了木车木船,铝合金和塑钢代替了木制门窗。由于木材的大量减少,家具类的也被大量的合成材所代替,木匠的重要性逐步被淡化,这个行业逐步被边缘化。

   由于网络的发达,此类的题材很多。所以本人不想出现雷同,本人只想随心所欲天马行空般的从本人的角度写出一些东西来,想哪写哪,难免有不足之处。望同行指出,拍砖也欢迎。误人子弟不是我的初衷。睡了
    声明一下:文字原创,图是网上借的,特此声明。

木工的基本要求:
     1 四肢健全,身体健康。
     眼神好使,思维敏捷,动手能力强。
      3初中以上学历

木匠的学习期限:
     过去是学徒三年。以前没有电锯,解板需要人力,因此学徒的头一年的主要工作就是解板。通过一年的解板,能够熟练掌握锯的修理和使用。第二年才能学习别的工具使用技术,第三年全面接触木工工艺,满三年后后出徒。实际出徒后徒弟的手艺只能说是会做了,但是,要说是精还达不到。但是,出徒了就可以单飞了。这段时间很关键,如果徒弟的翅膀真的很硬,那么,它会飞的很好。如果徒弟的翅膀不是很硬,撞到墙上,折了翅,那么他的木匠事业可能也就夭折了。有些徒弟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发生,在出徒后继续留在师傅那里做二年,出徒后这两年,师傅会给发工钱,但是工钱不会太多。实际上,这两年还是学徒,待把师傅的全部手艺学到后才选择离开。离开师傅后,会遇到更多的师傅,他们各有所长,很多的师傅都有自己的绝活。真正的木匠是干到老学到老。记住这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

工具的认识:
细说工具之一:锛子

过去木工主要分两种:一种是大木匠,也叫外作木匠,主要搞房屋建筑。因为其加工的基本都是大型木材,所以叫大木匠。另一种是细木匠,主要从事家具制作,也叫内作木匠。因为其加工的材料相比之下比较小,要求比较细致,所以叫细木匠。
  锛子主要为大木匠使用,用于房梁和檩条等大件的初期加工,比如,把圆木砍成方形,把弯的砍成直的。大木匠使用的锛子把比较长,大约一米左右,分量比较重,需要双手使用。还有一种是小型的锛子,单手使用,效率稍低,但是方便灵活。
  锛子的主要构造由锛头,锛体和锛把组成。奔头是熟铁打造,刃部下面铺钢。前面薄而宽,是加工木材的主要部分。后面厚而窄,并有一眼用于安装锛体。锛体是一个300毫米米左右的圆木,略有弯度,两头上翘。前面的下部有一榫与锛头连接,中间有一长眼用于安装锛把,为防止锛体开裂,用三个铁箍将其箍上。锛把长约一米,下部断面长方形,与锛体连接,上部断面呈椭圆形,末端常常制作成向后弯曲形状,以方便用手握持。
 锛子的操作方法:木工的工具有一些是分左右撇的,比如斧子,左撇的人就使用不了右撇的斧子,而锛子则不同,左右撇全行。如果你哪一天见到别人用哪个手都会使锛子,不要认为出奇,因为那是正常的。
  锛子的使用方法大体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站到需要加工的木材上面。以右撇为例【左撇则反之】,右脚在前,脚尖微抬,左脚在后,右手握在锛把中上部,左手握在锛把末端,握在锛把中上部的右手在负责完成举起和落下时起着重要作用。如果右手落下的速度慢点,锛子的力度就小点,如果右手落下的速度快点,锛子的力度就小大点。另外锛子落到哪也是右手说了算。右手完成一次动作的运行轨迹是:身体的中部-身体的前上部-身体的中部。左手,随着右手的运动也跟着小幅运动。左手掌握锛子加工木材的深浅,锛子锛到木材的时候,左手低则锛的深,左手高则浅。锛子的落点在右脚的下面,脚尖微抬就是为了防止锛到脚,这种方法只要锛子落到脚下,就不会伤到脚,是比较安全的方法。以下二图右侧工人姿势可供参考,由于所加工木材比较软,不需大力,两脚距离较近。如果所加工木材比较硬,需要大力,两腿要岔开,来保证身体平衡。见下图:


2012-4-25 23:36 上传
下载附件(68.3KB)


     与上图少量有点区别的方法,区别在于锛子的落点不一样。锛子的落点在后脚的前面。这种方法比较不安全,但是也有很多人使用,适合比较软的木材。所加工木材比较软,不需大力,两脚距离较近。防范方法有两个,一是控制力度,让锛子在没到脚的地方时停住。二是脚后退,让锛子的行程不在脚的位置上。见下图:

2012-4-25 23:36 上传
下载附件(45.84KB)


    另一种方法人站在需要加工的木材旁边,这种方法左右换手比较容易,对自己比较安全。但是,如果用力过大,有时锛子易飞出。防范方法有两个,一是握紧锛把,二是锛子的运行方向不许站人。见下图:

2012-4-25 23:36 上传
下载附件(68.58KB)


    锛子实际使用:把需要加工的木材用墨斗打线。如果需要锛掉的过多,先把需要锛掉的地方用截锯截成若干段,每段十多厘米长,如果木材纹理不顺,可以再短一些,下面距离墨斗线3-5厘米。如果需要锛掉的不多,可以用锛子直接砍断,注意不要过线。接下来就可以用锛子按线来加工了。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加工两头时,尽量从里面向两头锛,这样更准确些。如果是比较宽的面,要时刻检查平整度,以防中间凹陷。及时清走加工面上的木屑。以防挂到锛子上,造成锛子飞出而伤人。
     
细说工具之二:凿子

   这里所说的凿子,是个统称,包括凿子,凿铲,扁铲。它们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下面都有可以切断木材的刃部,上面都有木把【当然了也有塑胶的】,不过也有一些区别。怎么区别呢?凿子一般比较厚,大约一厘米左右,木把上有铁箍。扁铲一般比较薄,大约半厘米左右,木把比较长,上面没有铁箍。凿铲介于凿子和扁铲之间,下面铁的部分是扁铲,上面把的部分是凿把,有铁箍。
  两厢与三厢:如果把凿把与凿箍算一件的话,把凿子卸开,如果是两件的话叫两厢。如果是三件的话就叫三厢。两厢的凿子凿刃与凿库是一体的。凿把加工成锥形就可以安装到凿库里了,安装便捷。三厢的凿刃与凿库是分体的,制造与安装都比较麻烦。早期日本人比较青睐三厢的制作方式。现代市面上见到的大多数是两厢的凿子了。
  先说凿子,凿子是木工打眼的主要工具。由凿刃,凿身,凿库,凿把和凿箍组成。凿刃是凿子的主要工作部分,材料一般是高碳钢,贴于凿身的前面。好的凿子是接近三面包钢。凿身和凿库为熟铁制作,起着加固凿刃和连接凿把的作用。凿把一般为硬木制作,是手持部分,顶端还要承受锤子的敲击。凿库就是防止凿把开裂而套的铁箍。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凿箍要比凿把略低一些,这样才能保证锤子只能凿到凿把而碰不到凿箍。如果凿到凿箍上,那么凿把离报废也就不远了。

凿子的尺寸:有1分,2分,3分,4分,5分,6分,8分和1寸的都有,凿子1分大约3毫米。但也不尽相同。比如3分凿子,8毫米9毫米10毫米的都叫3分凿子。1分和2分凿子制作比较精细的家具和制作刨子时使用,3分凿子制作家具常用。4分凿子制作门窗用。5分凿子制作门窗框用,6分以上大木做使用
  凿子的使用:把需要凿眼的几根木方并排放齐,需要凿眼的下面用木方垫平,可以放到坚实的地上,也可以放到案子或条凳上。姿势:坐的姿势,人的左臀部把木料坐稳压实,木料太短时也可以左脚踩稳蹲着凿眼。凿眼的姿势,左手握住住凿子,保持凿子垂直于木方,不能前后或左右倾斜,右手握斧,确保斧顶一端向下,对准凿子进行捶打。凿眼人的身体腰背部立直,头部略向左偏,以防右手用斧锤打凿子的时候,给身体造成伤害。

 运凿:如果想把凿子一下子准确的放到线上是很难的,所以一般放到附近就可以了,之后通过运用凿子的两个方角像人走路一样呈之字形运动的方法把凿子运送到准确位置,这种方法就叫运凿。
   凿眼:开始时,凿刃朝前,1距离眼的后线一厘米左右下凿,打入,前后晃动后拔出。2前行半厘米或一厘米下凿,打入,要比第一凿要深,前后晃动凿子后把后面的木屑排出,拔出凿子。3在第一凿子的位置下凿,打入,到第二凿子的位置后,晃动拔出。4 重复2和3的动作。5在前线的内边缘【准确位置应该是完成后,到线而不伤线】下凿,绝对垂直下凿,打入,向后晃动【注意不要伤线】后排屑拔出。6翻转凿子,凿刃朝后,在后线二厘米处下凿,打入,前后晃动后排屑拔出。7  凿刃朝后,在后线一厘米处下凿,打入,前后晃动后排屑拔出。8在后线里缘绝对垂直下凿,打入,前后晃动【注意不要伤线】后拔出。如果是透眼,把木方翻过来,重复以上动作,打通即可,中间交汇处不应有错台,内壁要平整。反面与正面唯一的区别是背面不留线,也就是说完成后,背面的眼比正面的眼大一毫米左右。“前凿后跟,越凿越深”是对凿眼的真实写照。
  掐腰:有时为了结实,把眼打成掐腰形状。也就是说比方正面眼30毫米,中间29毫米,背后31毫米。这样的眼安装后相当结实,但是不好安装,容易破裂。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自己的能力酢情处理。
  凿铲:实际上是可以凿的扁铲。由于刃部比较薄,所以不能凿深眼。只能凿浅眼或切掉多余的木材。由于可以凿,力度比扁铲要大一些。下图中间的两把是凿铲:

扁铲:扁铲与凿子和凿铲的最大区别是扁铲的把比较长,没有库。不用锤子凿,用两手或身体的推力来加工。形状各异,宽的窄的,圆的方的,直的斜的都有:

细说工具之三:斧子


   斧子是传统木工的必备之物。老话四大娇气是这样讲的:“木匠的斧子厨子的刀,光棍的行李大姑娘的腰。”这句话说的就是斧子的重要性。如果让老木匠拿一件工具来证明自己的身份的话,木工斧子应该是首选。有一些老木匠上下班的途中在工具兜子里装一把斧子,这是因为斧子乃自卫防身的绝佳利器。另外斧子乃避邪之物,做木匠的很少惧怕鬼神。把斧子放到枕头底下,有驱鬼辟邪之用。现在市面上卖的桃木斧子,也是出自此原因。
  斧子从刃子上分有单刃和双刃之分。单刃斧子是木工专用的,刃子的一面只作为砍削木柴使用。木工的斧子的斧顶比较大。几乎见方,斧顶带钢,兼做锤子使用。双刃斧子是非木工使用的,百姓家用来劈柴砍排骨之用,过去放树也可以用这类斧子,公家的消防斧也属这一类。
  斧子从样式上分有传统的和洋式之分。传统的样式是刃子的上下对称,这种斧子的特点是在打制时可以不考虑左右撇,只有在安装斧把时才决定左右撇。如果正常安装是左撇,那么把斧把卸下,从斧眼的另一端安上,那么就变成右撇了。另一种样式是洋式或叫日式的斧子。这种斧子的刃子左右不对称,安装斧把只能在一面安装,所以这种斧子在打制的时候就已经决定左右撇,以后不可更改。
  斧子的制作工艺:斧子的斧身是熟铁打制,因为熟铁有一定的韧性,并且好磨。斧刃和斧顶是高碳钢,打制成型后经淬火和回火两道工序。淬火是让斧刃和斧顶有硬度,以确保不卷刃并且特别锋利。而回火是让其有硬度的同时,还要有一定的韧性,以保证在使用中遇到硬物时不掉碴。双刃斧子是把斧刃的位置劈开,再把刚夹到中间打制而成。所以双刃斧子磨制时要两面磨。单刃斧子是把钢铺到斧刃的一侧,所以磨制时只磨铁的一面,这也是单刃斧子的由来。如果是一把好的斧子磨快了可以刮胡子,可以一下砍断一根8毫米的钢筋而斧刃无损。斧顶在正常使用若干年后无掉渣,并且棱角分明。
  木工斧子的作用:一个是砍,另一个是砸或者说是钉。古话说“千日斧子当日锛子”,说的是锛子可能一天就学会了,而斧子要想学好要很长时间。
  先说说砍,也就是用斧刃砍木材。在砍之前,先划线。为保护斧刃,把需要砍的木材底下垫上木板。斧子所砍的木材一般来讲都不大。如果长度在一人以下,可以直接把木材立起来,用左手扶住,把需要砍掉的一面朝向右面。手不要超过线的右面,以防伤到手。先从底下往上砍,大约10厘米的距离,深度不超过线,砍出若干个斜口。砍到距离上边10公分左右停止,开始按线向下平砍,直至到底。到底后,把木材上下翻转,把原来上边留下的部位砍掉,完成。如果木材比较大,把木材放平,需要砍掉的一面朝右,人蹲在上面,脸朝下开砍。

   木工斧子不适合平砍。因为木工斧子是单刃。不管锛子还是斧子,在锛砍得时候,都是刃子的平面在木材留下的一面,而刃子的斜面在木材需要砍掉的一面。由此看出,问题来了:因为斧子是分左右撇的。如果你是右撇,当然用右手砍,这时你会发现,斧子的平面在上面,斜面在下面,如果你一定要砍,你会发现,你不只再砍,而且在砸。这时,进度也不快,效果也不好。此时如果换成左手,斧子是好使了,但是手又不好使了。所以说木工斧子不适合平砍。如果您一定要平砍,最好找一把反撇的斧子或者是双刃的斧子,效果会更好。
  再说说砸和钉。斧子的砸是指凿眼和安装。凿眼时,要确保斧顶朝下。胳膊的上半截基本不动,以胳膊肘为轴,手和斧子做弧形运动,确保每一下都要砸到凿子的正中间,这是必须的。如果是老手,眯着眼睛都不会凿到手上。安装时,斧子不要直接砸到材料上,下面要垫上木方,以防有斧痕,其余的就可以随心所欲了,不砸坏就可以了。斧子的钉是指钉钉子,斧子是一物两用,还可以当锤子使用。钉钉子时左手拿钉子,右手拿斧子,开始轻敲几下,待钉子站稳后,大力敲入。这是需要注意的是,要确保每一下都是斧顶的正中心打到钉子上,并且斧顶落下时斧顶和钉子保持垂直,否则容易把钉子打飞或打弯。钉硬木和水泥墙更应注意。

细说工具之四:锯


  锯是木工必备工具之一。主要用来开料,截料和开榫等。从样式上分可分为框锯和板锯两大类。从功能上分可分为截锯和顺锯两类。
  先说框锯。顾名思义,框锯就是带木框的锯。因为框锯的锯条比较窄,没有硬度,所以必须用木框撑起锯条才能使用。框锯由锯条,锯扭,锯拐子,锯梁和锯绳等组成。
  在过去,一个木工至少有七把框锯。第一把是大顺锯,也称二人抬。从名字看就知道是大锯,也确实大,因为在过去没有电锯,不管多大的料都是用这样的锯手工开,此锯需两人操作,特点是锯齿比较大,锯齿向两面倾斜,此锯只用来开料。第二把是大截锯。这把锯用来截断比较大并且略微比较精确的料。第三把与第二把大小相当,是顺锯,可以开料,也可以开比较大的榫。此锯单人双人均可使用。第四把锯是第二把锯的缩小版,主要用来断肩和截小料。第五把锯是第三把锯的缩小版。主要用来开榫和开小料。第六把锯是偏脸子锯,多半是截锯比第四把锯大小相当或更小。此锯最大特点是前面的锯拐子上不用锯扭,而是把锯拐子前面截成大约45度,把锯片的一头直接钉到锯拐子上。此锯主要用来断肩,由于有时需要断斜肩,所以也有一部分人制作成顺锯。由于结构的特殊,可以代替刀锯或背锯,重新锯断已经安装的有误差的榫肩。第七把是曲线锯,主要进行各种曲线的切割。

下面是框锯图

再说板锯。这种锯锯板比较宽,比较硬,在锯板上安装个锯把就可以用了。板锯包括很多种,比如戗锯,鱼头锯,刀锯背锯等都属于这一类。主要特点是灵活方便。
  下图是戗锯,也有叫手锯,板锯,或者叫欧式板锯,叫法不一。此锯为截锯,锯齿朝前,以推为主,使用灵活,精度一般。木工主要用来截料和要求不高的断肩。由于方便使用,造成泛滥,现在已经成为很多家庭的必备品。

2012-4-29 23:31 上传
下载附件(8.91KB)


2012-4-29 23:31 上传
下载附件(8.92KB)


    下图为鱼头锯。为截锯,锯齿比较大,锯齿朝后,以拉为主。无精度可言,木工很少使用。过去用来放树或做粗活用。

2012-4-29 23:30 上传
下载附件(12.07KB)


2012-4-29 23:30 上传
下载附件(9.9KB)


     下图为刀锯。此锯两面齿,一面截锯,一面顺锯。锯齿朝后,以拉为主。精度尚可,可以开榫和段肩。

2012-4-29 23:30 上传
下载附件(24.5KB)


    下图为日本式背锯。为增加硬度,背面加了一个铁条,所以叫背锯。此锯为截锯,精度特好,可以段肩,或者锯一些精度比较高的平面。
 

下图为钢丝锯。用来锯弯度比较大的曲线。

下图为龙锯,也叫快马子。主要用来放树,或锯断直径比较大的木材


  锯的修理和使用:
  一把锯好使不好使,它的材质只能占三分,修理却能占七分。不得不承认,日本和欧美的炼钢技术要好于我国。但是要说我国连一把好的锯都制造不出来,确实不让人信服,但是精品卖给国外,次品用于内销,确是不争的事实。所以说进口的锯普面要好于国产的。锯的挑选:听声音,用指甲盖弹一下,声音清脆的是好的,声音沉闷的不好。弯一下,放开后变直的是好的,有弯的不好。使用,同样使用的情况下,耐用的是好的,不耐用的不好。同样使用的情况下,感觉轻快的是好的,感觉沉闷的不好。另外锯是用锉来伐的,同等情况下,也就是有硬度的同时,用锉要伐的动。说白了就是软硬要适度。
  有些锯买回来并不能使用,需要自己修理。先掰料,截锯是左右分齿,顺锯是左中右分齿。掰料可以用专门的掰料工具,也可以自己制作掰料工具,比较简单的是,用一块3毫米厚的铁板,或者是刨刃子用钢锯条锯一个锯齿长的缺口即可。掰料时力度要均匀,不可过力,以免掰断锯齿。如果有能力,用锤子砸料效果更好。砸的料均匀,不易掉齿,使用时间长。
掰料以后的锯齿,角度要一致,从一头看截锯是两排齿,顺锯是三排齿。每一排的锯齿都要成为一条直线。再说伐锯,伐锯用三角锉或菱形锉,大齿锯也可以用小型砂轮。如果是旧锯,锯齿不齐,先用板锉在锯齿上面平锉几下,使之所有齿尖高低一平。锉锯齿时,先可一面开锉,到头后再锉另一面,这样容易使锯齿的角度保持一致。如果是顺锯,可以从一面锉完所有锯齿。但是,截锯必须从两个方向开锉。要顺着斜坡锉。锉完后的锯齿要大小一样,锋利度一样,角度一样。否则锯就会出毛病。
   锯的常见问题:

1 不快。原因:锯板质量不好。解决办法:换好的。
        原因:使用时间太长。解决办法:伐锯。
2夹锯。原因:锯没料了。解决办法:掰料。
3向一面偏。原因:一面锯齿长,一面锯齿短。解决办法:长的锯齿锉掉,伐锯。
           原因:一面锯齿快,一面锯齿不快。解决办法:重新伐锯。
          原因:面料大一面料小。解决办法:重新掰料,使之均匀。

4前面向一面偏,后面向另一面偏。锯条两面方向不一致,解决办法:旋转锯扭,是指方向一致。
      原因:锯条两面锯料方向不一致。原因:解决办法:重新掰料使之方向一致。
      原因:锯条的前后或左右的锯齿的锋利度或大小不一致,解决办法:伐锯,使之一致。
      原因:手法问题。解决办法:多锻炼
5锯口不光滑。原因:锯料大小不一,解决办法:掰料,使之一致。
             原因:锯齿大小不一。解决办法:长的锯齿锉掉,伐锯。
6各种问题综合发生。解决办法:按以上方法,逐项解决。

 细说工具之六:刨子
   木工的刨子是样式最多的一种木工工具,没有人能够确切地说出有多少样。这里也只能大致说一说。按作用分可分为:平刨,园刨,裁口刨,槽刨,倒楞刨,线刨等。

  

 先说平刨,平刨的作用是把木材刨平,刨直,刨光。平刨细分可分为,精刨子,二刨子,大刨子,拼缝刨子,梆克等。
  精刨子:尺寸较短,长度大约15-18厘米左右。主要作用是最后一道工序的刨光 。
  二刨子:尺寸略长,长度大约25-30厘米左右。主要作用是毛料的大致刨直,刨平。
  大刨子:尺寸比较长,长度大约50厘米左右。主要作用是长料得刨直,刨平。
  拼缝刨子:尺寸更长,长度大约50厘米以上。主要作用是拼板缝。有时也可以用大刨子代替。
  梆克:实际上也是大刨子或拼缝刨子。只是样式上有一些区别,应该属于欧式刨子,单手使用。梆克一词可能是音译的外来语。这种刨子只有少部分老木匠使用过。没用过的有些玩不转,不过上手后,效果还是不错的。

园刨:
   园刨分内园刨和外圆刨两种

槽刨

边刨

日本辣刨

应大家的要求,详细讲一讲刨子。
   在过去没有电刨的时候,手工的刨子是木工常用的工具。平刨主要作用是把木料加工平整和光滑。专用刨子也可以把木料加工成槽型、圆形、坡形等特殊形状。刨子的加工方式通常叫刨或刮。如:刨料、刮料。专用刨子有叫倒棱、裁口、扒槽、启线等等。在这里,先主要给大家说一说普通的平刨。


    刨子的尺寸:
    在我国,木工刨子都是木工自己制作,没有统一标准,所以大家的刨子尺寸各异,这里所说的尺寸,是大家比较接受的使用最多的尺寸。
  平刨正常使用时是大、中、小3把。大刨子主要的作用是把毛料刨光、刨直和刨平,所以一般比较长,长度在500毫米左右,刨刃子宽51毫米(俗称1寸6),也有少量的45毫米(俗称1寸4),比这宽的和比这窄的就使用的少了。新的厚度在40-50毫米之间,低于35毫米基本就要报废了。有一种拼缝的大刨子长度在600-800毫米之间,其余尺寸与普通大刨子相同,也可以当普通包子使用,就是笨重了些。还有一种只能拼缝的刨子,形状就如同大的边刨,长度也是600-800毫米之间,刨刃子的宽度是1寸到1寸2左右。
   中刨子也叫二刨子,俗称二虎头。二刨子如同过去的先锋官一样是打头阵的。主要作用是把特殊不平整的毛料刮到基本平整,一般长300毫米左右,刨刃子宽51毫米,也有少量的45毫米,新的厚度在40-45毫米之间。
   小刨子也叫精刨子,主要是对即将完成的作品进行平整和刨光。因为有时只是局部刨光,所以这个刨子不需要多长,长度150-200毫米就够了,厚度是35-45毫米之间.刃子宽51毫米的比较多。
   专用刨子,如倒棱、裁口、扒槽、启线用的刨子,大多是在成料上再次加工,不需要找直,所以一般都比较短,200毫米多就可以了。歪嘴子稍长一点,300多毫米就行。
刨子的材质:
       刨子的床身是木质的(铁刨不在此范围内,此处不讲),材质以不易变形并且耐磨的硬木为好。柞木,全国分布广泛,硬度不错,使用的最多,柞木里以南柞为好,过去商店里卖的刨子大多数是南柞。色木,无明显纹理,色泽微红,光滑度好,硬度尚可,过去老木匠比较喜好的刨子材料。黄檀,色泽微黄,纹理细密,硬度好,是不错的刨子材料。楮榆,产于东北地区,硬度高,芯材红色,纹理细密,是不可多得的高档刨子材料。铁力木,色泽好,硬度高,分量重,是难得的好材料。枣木,全国各地均有,是果树类里面比较硬的木材,边材黄色,心材红色,无棕眼,硬度高,也是制作刨子的好材料。但是在实际上,枣木的刨子很少见。曾经听过不少木匠说过枣木的刨子烧刨刃子,实际上这是无稽之谈。刨刃子退火要加温600摄氏度以上,这样的温度早就着火了。不过枣木确实有缺点,因为是属于果树类,很少有顺直的木材,一般情况下不做大刨子,以免变形。枣木还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没有顺碴,不管你怎么刨都会戗,如果没有拿戗的刨子想刨光枣木并非易事,这也是很少见到枣木刨子的重要原因。
   另外,我国各地还有很多硬木,和东南亚和非洲的很多进口硬木制作刨子均可。此处就不一一列举了。

1的位置是指刨底到中间凸出部位的一段距离,也有的地方管这个地方叫‘寿’,以为这个地方的长短直接关系到刨子的使用寿命。这个地方若磨没了,刨子也就寿终正寝了。
     2的位置是刨刃子的安装角度,一般是45度,大于45度拿料,不易戗,但是,费力。小于45度,易戗碴,好打滑,省力。总之没有十全十美的。
     3和4是指进花口的两端,3的宽度要大于4,这样才能保证出花顺畅。
     5是刨刃子和刨盖之间的夹角,夹角过大容易自动退刨刃子,夹角过小不好卸刃子。
     6是刨刃子的刃磨角度与刨底之间的虚角。这个角度大约5度左右。过大刨刃子不耐用,过小刨刃子打滑,刮不下来料。
     7是指刨刃子的刃部到刨底的距离,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刨刃子出多长。

实际上,比较简单的并且使用的盖铁形式就是单个自制盖铁。盖铁的制作很简单:用3毫米的铁板裁成与刨刃同宽度,长度8-9厘米,以刨盖打到底上面露出3-4厘米为宜。不宜太短,否则不易调节。
     使用铁盖铁的好处是:铁盖铁使用寿命长,基本不坏,使用简单容易调节。最大好处是:遇到纹理不顺的木材的时候,可以把盖铁打到底,这样就可以拿戗了。
     如果想拿戗的话,就要把盖铁打到底。但是正常的单铁刨盖是很难打到底的,即使打到底了,把刨铁提上去又不紧了。为什么要用一木一铁两个刨楔,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但是用一个铁盖铁,调节盖铁上下活动5毫米范围内,正常使用,又不损伤千斤就需要一些技巧了。

看下图:

2013-2-12 20:11 上传
下载附件(42.5KB)


     实际上是很简单的事:就是把千斤的上下弄松一些受力点在中间部位,下部以能把盖铁打到底即可,上部在刨盖到底时要见不到缝隙但是不要受力为准,中间的部位以盖铁打到底和提上7-8毫米都能夹紧即可。
     这种方法很简单,就是把千斤的夹紧面制作成微微的弧形。靠长盖铁的弹力能够涨紧刨刃。此方法有一个缺点,普通的盖铁一锤子就敲下刨刃子,这个如果刨铁打到底的话,须要2-3下才能卸下刨刃子。如果不把盖铁打到底,与正常盖铁无异。

如何才能做到拿戗?
      很多人都知道把盖铁打到底,实质上只是这样是不行的。刨膛与刨刃接触面的严密结合才是最关键的,很多的刨子不拿戗多半是这个原因。

2013-2-13 08:00 上传
下载附件(45.7KB)


     2盖铁与刨刃之间的平整程度也是相当重要的,如果盖铁与刨刃子不能严密结合,那么与没有盖铁没有什么区别。
      盖铁与两个千斤之间的松紧程度要一致。
 以上几条做到,基本就可以拿戗啦

在过去南方的木匠要出去上千里地去谋生,所以刨柄是可拆卸的,而北方人就在家门口谋生,根本就不需要拆卸,所以,在北方的老木匠使用的刨子即使是名贵的刨料,也是用两个大钉子固定的,这种方法绝对的简单实用。这就好比航空公司的飞机,不管是多么好的飞机哪怕是A380,机翼也是固定的。但是在航空母舰上所有的机翼都是可以折叠的,道理是一样的。

 刨木料时,要有一个下压力,和一个向前的推力。这两个力,缺一个都完不成工作。两个力合在一起就变成大约斜下方的推力。实际上在推刨子的时候,伸出胳膊的方向也是这个方向,就是向前下方。
      很多的刨柄是弯的,弯的方向必须朝向受力方向,由此得出以下结论:

2013-2-13 20:55 上传
下载附件(23.75KB)


      刨柄45度安装是正确的。

刨底的磨损位置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图说老式传统木作工具
【木工工具顺口溜】让手艺传承下去
木工下料口诀木工板尺寸
《木匠的一只眼皮皱纹多——故乡纪事094》
32、想当回木匠-岁月划痕之七十七(2)
我们不能忘了传统木工工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