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界悲凉 善良如玉——《阿长与<山海经>》这样读

张潮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随着年龄渐长,才发现读书的魅力也恰恰在“月”之变化。

鲁迅的《阿长与》已经不知道读了多少遍。在鲁迅的所有文章中,含有淡淡温情的作品寥寥可数,散文《朝花夕拾》可以算是吧,没有了一贯的剑拔弩张横眉冷对,字里行间多了些许暖意,或者称之为凡人性情,尤其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看惯了鲁迅的冷静而克制,不动声色的嬉笑怒骂,这两篇散文表现出的生活之趣,确实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鲁迅。从内容上看都与长妈妈有关。

第一次认识阿长,是小时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人倒是没什么印象,只是记住了神秘的美女蛇的故事,这些离奇古怪而又无证可考的传说,真真迎合了小孩子那种猎奇之心,听着,喜欢着,同时也害怕着。是自己忘了,还是老师没有说文章选自《朝花夕拾》,于是也没有机会读读其他故事中的阿长,只是在心里勾画着阿长的形象,想这位会讲故事的阿长一定是个胖胖的极可亲的长妈妈。

后来听宁鸿彬老师的讲座,谈到有学生问,老师,有美男蛇吗?在一阵捧腹大笑中,更是对美女蛇的故事加深了一层。想起在老家时,母亲带着姐姐家的小孩子,每次一哭闹,总是极为严肃的说:不要哭,不要哭,你一哭南墙头上就有小脑袋的出来了。每天临睡前听母亲讲这句话,我都会想到讲美女蛇的长妈妈,母亲的那神情,与长妈妈应该是极相似的吧,而这种唬孩子的方法,也是最中国化最大众最经典的。

等真正读到《阿长与》时发现,阿长确实是个胖子。“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这段精彩传神的描写,只要是读过此文,没有一个人不会记住举止粗俗在小鲁迅的床上摆个大字的乡下女工,记住她的招牌睡相,更有她的切切察察不停晃动的中指,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对于这样的动作和情景丝毫没有陌生感,农村的中年妇女大抵如此,许是如此,心中并无对长妈妈滋生厌恶之情,只是觉得她这样的人物有些可笑罢了。

今年于部编教材中又见此经典名篇,读着读着,似乎有泪想奔涌出来,不知是被鲁迅结尾的愧疚与悲怆所触发,还是被那句凝聚了鲁迅所有思念与深深祝福的”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灵魂“所感动。跨过近百年的岁月,今天,我们以一个现代人的眼光来读阿长。

过年时,她注重的就是那句“阿妈,恭喜……”,当小鲁迅问候之后,她连声说:“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一连串的重复和四个大大的感叹号,让我们想象到被祝福的阿长那份抑制不住的欢喜。一个身份低微的女工,连姓名都不被人知的人,可贵的是仍然拥有一颗明朗的心,她无知,却热爱着生活,也渴望着她人的祝福。她把冰冷的褔橘塞到小鲁迅的口中,给他讲一些古怪的仪式和长毛的故事,拨开愚昧,更多的是对孩子对自己一种最朴素的爱,让彼此在平安中成长,顺顺利利。

我更感触的是买《山海经》这一情节。

文中刻意表达的是《山海经》这本书的画面的丰富与耐看,突显的是一个孩子对它的念念不忘,至于念念不忘的原因,我觉得首先是叔祖对于这本书的介绍吸引了小鲁迅,那是私塾的课堂里所见不到的,更重要的是,在那些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中盛着只看到“四角的天空”的小鲁迅所有的梦想,那本书是一面窗,通往的是一个奇幻的世界,寄托的是孩子们的自由和无束。可是,当时家里有逼着自己读‘’四书‘’‘’五经‘’的父亲,学校里有古板迂腐的寿镜吾老先生,小鲁迅问他“怪哉”一虫是怎么一回事都要挨训,何况这样一本花花绿绿的所谓的不正经的书呢?至于那位叔祖,疏懒的一个人,也对小鲁迅的事不甚关心,也就在这个时候,有着伟大神力的阿长出现了——“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是啊,“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即使对她说了,又能怎么样呢?可是,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她竟然把书买来了,难怪,鲁迅接过书的刹那不是惊喜,不是激动,而是全身的震悚,“似乎遇到着了一个大霹雳”,很难想象,一个目不识丁的女子,连书名都记不清楚,在大街上一家书店一家书店地去找去问,走了多少冤枉路,受了多少白眼,挨了多少训斥,文中没有过多描写,作为读者,可以自己去丰富去填补。可是当她把书送到鲁迅手中的时候,没有抱怨书的难以寻觅,也没有哭诉买书的艰难,来博取鲁迅的同情抑或感激,试想,面对着这个恼怒她谋害了鼹鼠不高兴时称她为阿长的小小顽童,这是个多么好的邀功机会,可是,她没有,就是一份词不达意的表达,流溢着满心的高兴劲。她对于鲁迅的爱,至真至纯,也至深。

我们也见过鲁迅笔下的其他女性,如衍太太,搬弄是非,污人清白,实在让人厌恶;如杨二嫂,漂亮如西施,在生活的打磨下变得尖酸刻薄自私世俗;如祥林嫂,时时刻刻陷入苦痛深渊而不能自拔,裸露给别人的是永远的伤痛,最终丢失了自我,沦为一个可怜人。殊不知,人们的同情也是有限度的,用完之后便是深深的厌倦。有的虽是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但毕竟有生活的影子。在这一点上,阿长更为可敬一些。世界对于她来说同样悲凉,可是,看到阿长,我们心中升起的是暖,是爱,是希望。

一个人最可贵的是经历了生活的苦难,依然还会爱,与这个世界温暖相拥,她呈给世人的不是冰凉冷漠,不是狡诈势利,而是心怀美好的活着,爱着,爱他人,爱自己,那一种极为纯净的情感,情感的底色叫善良。

就是这样的长妈妈啊,用一颗明媚的心,如玉般的善良,在那个凉薄的人世间,焐热了一个孩子孤独岁月的记忆,这样的一份深情,三十年后的鲁迅终于读懂。

丁立梅说:一个人的存在,到底对谁很重要?这世上,总有一些人记得你,就像风记得一朵花的香。能够被鲁迅如此挂怀,长妈妈也必地下安息了。

即使邂逅过太多相互疼爱和不舍的故事,眼泪已经不能轻易流下,可是细品阿长的故事,还是让我难以抑制平静心湖下的汹涌波流,这就是经典,永恒,耐人寻味,永远给人以润泽给人以滋养。

做有信仰的教师 教能呼吸的语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鲁迅小时候的故事大全
那个油腻的中年妇女,凭什么赢得了鲁迅的好感?
阿长与山海经
古今名人喜读奇书《山海经》
《山海经》:让陶渊明鲁迅都爱不释手,它的魅力穿越千年!
鲁迅:阿长与山海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