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寿山石之薄意雕刻

  薄意是寿山石雕的专用名词,也是寿山石雕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因薄意浅刻如画,所以也称“刀画”。薄意是从浮雕技法中逐渐衍化而来的,它比浅浮雕还要“浅”,因雕刻层薄而且富有画意,故称“薄意”。薄意雕品素以“重典雅、工精微、近画理”而著称,它融书法、篆刻、绘画于一体,是介于绘画与雕刻之间的独特艺术,正因如此,优秀的薄意作品往往具有超凡脱俗的艺术魅力,特别富有欣赏价值。

  薄意雕刻有几个特点。一是选材要严:多选优质石材,如田黄、芙蓉、鹿目田、荔枝冻等,有皮者尤佳;二是技法要高:许多田黄石珍品多出于寿山石雕大师之手;三是相石要精:寿山石中的冻石、田黄、芙蓉等名贵稀少的石种,价值极高,雕琢之前,必须认真研究石材裂痕的走向、表皮利用、疤点处理等等,因此有“雕人眼视不敢琢,审曲面势争分毫”之说;四是清石要细:根据腹稿设计,作甄别去留,完善雕件。五是作画要美:即用笔在石材上画稿,要求画面精美。六是勾勒要轻:以尖刀代笔,在画笔线上,浅勾勒线条定位。七是核稿、磨光,要尽善尽美:校对效果时,有皮者用水,无皮者以粉末核之。只有通灵之石加上高超的技艺,薄意作品才能真正达到“心开一境技不薄,清新隽永意无穷”的境界。

  薄意始创于清初周尚均,周氏在印台四周雕刻浅浮雕锦褥纹和环边不断纹或其他图案,开创薄意艺术的先河。潘玉茂秉承其法。至清末,西门人林清卿以刀代笔,将中国画的画理和墨韵融于薄意创作之中,开创独特的艺术境界,成为一代薄意艺术大师。

  在发展“薄意”艺术进程中,还有一位与林清卿齐名的东门人林友清。他秉承家学,把浮雕技法与薄意艺术的结合推向新的高度。其作品矫健华丽,清新隽永,很有创意。因此人们誉林清卿为“西门清”,称林友清为“东门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林清卿薄意艺术的五大特色
寿山石雕的7种技法<二>
浅谈寿山石雕的薄意技法
林文举的寿山石薄意技法鉴赏
薄意雕刻大师 林文举的薄意百品雕刻艺术展
寿山石雕的精髓——林文举薄意艺术作品与拓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