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紫砂壶的泥料如何千变万化,你知道吗?

我们常常看到市面上的紫砂壶有些是朱红色,有些是棕色,有些却是土黄色,这让刚开始接触紫砂壶的人难免会有疑问,紫砂壶不就是紫砂做的吗?怎么那么多颜色呢?

其实紫砂泥也俗称“富贵土”,其颜色变化多彩,有紫色,绿色,黑色,黄色,天青色,红棕色等等。总而言之紫砂泥料可以分为三大类:分别是紫泥、本山绿泥和红泥。

紫泥

也俗称天青泥、红棕泥、底槽青泥和大红泥,是烧制紫砂壶的主要原料。它们深藏在黄龙山岩层百米下。

其中天青泥相传矿岩时成雨过天晴之色,烧后会有紫里透红的感觉,有黯肝色之说。而底槽青泥烧制到1160-1180度时成粉红色,1190-1200度时成深紫色,并有发青的感觉,在古龙窑里可成青灰色、青黑色、黑色、墨黑色。

是不是很神奇呢?

本山绿泥

古名为梨皮泥。矿土呈淡绿色层片状,烧成陶后出现梨皮冻色(米黄色)。产于黄龙山岩层与紫泥共生矿层中,位于紫泥土上层与岩板间,俗称“龙筋”。本山绿泥矿岩时呈绿色、浅绿色,在特定的烧制过程中,能生成多种颜色,像是梨皮颜色、棕绿色、七彩星色、雪花色、紫红色等等。

本山绿泥是紫砂原料中最为稀少的泥料,一般很少能单独成型。因为其开采困难,可塑性较差、烧制过程中容易开裂,使用久也容易出现龟裂现象。所以现在市面上想找到纯正本山绿泥制作的紫砂壶可是很难哦。

红泥

俗称“朱泥”、“朱砂泥”、“石黄泥”。烧制成陶后,色是“朱砂红”故名。产于宜兴任墅赵庄山嫩泥矿层底部,质坚如石,其含铁量高,但原料稀少。

红泥烧成温度在1160度左右,在烧制过程中最具表现力,根据各种窑温、气氛,可出现各种各样的颜色,如紫红色、紫青色、墨黑色、草绿色、宝兰色等等。

当然还有一些天然共生矿,如红麻子,白麻子,段泥,团山泥,也都是由上述三种基础泥料所组成的哦,所以在紫砂壶的世界只言片语是说不完的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壶说八道之一:紫砂泥料(上篇)
紫砂壶泥料不可不知的基础知识
紫砂泥料
辨泥识紫砂亦有大学问
紫砂壶按照材质为六类
底槽清、红泥、段泥,这三类紫砂壶适合泡什么茶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