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啥?“磷虾”竟然不是虾?!

出处\Ocean Weekly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有一些生物明明不属于某个物种,但名字中却染上了这个物种的色彩?简直“名不副实”。例如,鲸鱼不是鱼,海马也不是马,“路虎”更不是虎(路虎:关我啥事)。

 

谈到这个话题,有位小朋友要代表它们整个族群发言了,它就是磷虾。

什么?照这个逻辑,难道磷虾叫虾却又不是虾吗?可是从外观上看,磷虾确实很像虾,如果不是虾,它们又是什么呢?

从分类上说,磷虾其实不是虾,而是介于浮游动物和游泳动物之间的一种甲壳类生物。全世界已知的磷虾有85种,中国产量最大的是黄海的太平洋磷虾。不过,要说名气最响亮的,还是南极磷虾。

南极磷虾又名大磷虾或南极大磷虾,是一种生活在南大洋的磷虾。它们的身材及其娇小,大约1~2厘米长,重约2克。

虽然体型不占优势,但人家可是自带“闪光点”的!南极磷虾有生物萤光器官,可以产生光。这些器官分布在身体的不同部位,能每隔2~3秒发出黄绿色的光。

除了自带的“闪光点”,小小的南极磷虾还有很多小秘密呢。

南极磷虾虽然长相类似虾,但人家的外壳接近透明,可以看到它们的食道呈绿色,由此可知浮游植物是它们的主要食物,尤其是细小的硅藻(约20微米)。

另外,熟悉的朋友都说它们“眼高于顶”。这并不是批评南极磷虾太自傲,而是人家的眼睛真的长在头顶上……因此,座头鲸在捕食前总是先下潜,然后由下而上发动攻击。谁让南极磷虾只能朝上看而不能朝下看,从而暴露了它们的视觉盲区呢。

聊到这里,有的小伙伴可能会疑惑了,南极磷虾个头那么小,座头鲸那庞大的体型吃它们还不够塞牙缝呢,估计瞅见都费劲啊。唉,这是南极磷虾群居的习性“惹的祸”啊……

是的,南极磷虾不会“单打独斗”,而是以群居方式生活,有时密度达到每立方米1~3万只。从远处看,以为海水变颜色了,游近一看,原来是密密麻麻的磷虾群。

南大洋磷虾的储存量极大,约有4~6亿吨。它们是南极洲生态系统的重要物种,并且为鲸、海豹、海狗、企鹅、信天翁等生物提供了重要的食物来源。就像座头鲸,大家都是一口一口吃饭,可它却能一口吃下几十万只磷虾,嘴巴上两排板状的须像筛子一样,可以将海水和磷虾一齐吞下,然后嘴巴一闭,使海水从须缝里排出,只剩下营养又美味的磷虾大餐了。

不过,这样的大型动物每天“海吃海喝”的,磷虾们撑得住吗?据生物学家们估计,如果每年磷虾的捕获量不超过5000万吨的话,就不会影响南大洋海域的生态平衡,磷虾会正常地生长与发展。没错,人类也逐渐发现了磷虾的优点,从上世纪开始大规模商业捕捞,甚至一度造成磷虾数量骤减。

不过,即使磷虾的数量再多,也是需要时间进行繁衍发展的,如果没有合理的规划,它们迟早会被人类捞光。到那时,南极的动物们也会遭殃,特别是鲸类,没有死在人类的捕鲸叉中,也会因人类过度捕捞磷虾的行为而饥饿致死。

来源:亲海、网络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极磷虾:名字叫虾却不是虾,被称为“海上金矿”
南极磷虾和人类,哪个物种更庞大?| 新知
蛋白含量高达20%的南极磷虾,为什么很少出现在餐桌上?
南极发现10亿吨磷虾,堪称“海中黄金”,中国或成最大受益者?
【农业视角看流浪地球】这个小小的透明生物,或成人类最后的动物蛋白质来源
南极磷虾:3.8亿吨“海上粮仓”,全球捕捞50年,中国地位崛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