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艾灸补肾,一定要记住这两个穴位!

艾灸养肾、补肾阳,大家要记住关元、肾俞这两个重点穴位。

以前有个30几岁的女病人来找我,说自己特别怕冷,一到冬天就手脚冰凉,睡觉要盖两床被子,平时经常得抱个热水袋,月经周期也时常紊乱。我给她号脉,发现她的肾脉有些无力,用力按下去,越发没有力量,这反映出肾中阳气不足。我告诉她,她没什么大问题,就是有些阳虚。人体的阳气有温煦的作用,全身组织器官的温煦,都要靠旺盛的阳气。阳气不足,肢体就发冷,特别是远离心脏的四肢末端,这在中医里叫“四肢终末不温”。当时正值冬至已过,小寒将至,于是我没有给她开方子,而使用了艾灸的方法。

我拿了一个熟附子做成的药饼(熟附子切细研成末,用黄酒调和做成直径约0.3厘米,厚度约0.8厘米的药饼),中间用针传了几个孔,上面放上艾柱,放在她的关元穴(体前正中线,脐下3寸。将大拇指外的4指并拢,食指贴于肚脐正下方,小指的下缘处就是关元穴)上燃灸。每当她感到灼热的时候,我就把艾柱稍往上提一提,再重新放下,这样反复了一会儿,当艾柱燃到3炷时,她感到发烫难忍,才停止施灸,后来又用同样的方法给她灸了双肾俞穴。灸闭,我问她感受如何,她活动了下身体,兴奋地说:“感到体内有一股热气流窜”。

她问我为何要灸这两处,我又解释了一番。

关元这个名字的由来有两个说法,一个说法是,关元是人体阴阳元气相交通的地方,也是聚气凝神的所在。古人认为,这个地方是人体的玄关,玄和元是相通的,所以称作元关。古人又认为,这个穴位是人体的秘密所在,不可明白的告诉人们,人所在命名时,又将关元两个字颠倒了一下,就成了关元。另外一个说法,即“关”有关闭、封藏之意,“元”有元阳、元阴、元气之意。关元内应胞宫、精室,为封藏一身真元之所,所以称为“关元”。

不管哪种解释都说明,关元穴是人体元气生发的地方,有补充肾阳的功效。

关元又称“丹田”,说到丹,很多人都想到古代道家炼的那个丹,大家都觉得挺神秘,其实理解成元气、能量就明白了。关元穴就是储存元气的仓库,就像种庄稼需要田地一样,想要健康长寿就需要丹田的元气充沛。不少人锻炼身体的时候都知道要深呼吸,觉得对身体很有好处,其实当我们深呼吸的时候,就是在把自然界的真气吸入丹田,让丹田贮存更多的元气。元气充足,人体自然强健。

历来关元穴都是温补元气、延年益寿的要穴。《扁鹊心书》还记载,每夏秋之交,要灸关元千壮,这样能“久久不畏寒暑”,一年都不会生病。

肾俞穴位于督脉的命门两侧,命门之火正好位于两肾之间。而且这个穴位的位置也正好与两肾的位置相对应,所以肾俞穴是肾中精气在背部的聚集之处,艾灸这个穴位可以补充肾脏的阳气。

如果想要强身健体,不必用上附子,用艾条温和灸的方法在穴位上2~3厘米处进行熏灸即可,关元穴每次灸20~30分钟(未婚女性宜10~15分钟),肾俞穴5~7分钟,以小腹部有明显的温热感为度。注意在艾灸过程中要及时将灰掸落,并且不要用嘴吹艾条,要让其自然燃烧。

另外,艾灸时还可以加上大椎、神阙、膻中、涌泉等配穴,每次选2~3个穴位进行熏灸。大椎穴每次5~7分钟,神阙穴20分钟左右,膻中穴15分钟,或以感受到胸中顺畅时为宜,涌泉穴15~20分钟。

那位女病人后来一直用这个方法来保健,而且每年小寒左右都会连灸几天,她说她买了灸道堂专门调养肾脏的艾条,效果不错。

艾灸养脾胃,可以灸足三里,足三里是艾灸常用穴位之一,也是人体四大要穴之一。《黄帝内经》中说:“天枢以上,天气主之;天枢以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这个穴位可以用来调理腹部上、中、下部的各种病症,所以称作“三理”,古代“里”和“理”通用,所以又叫“三里”。又因为这个穴位在下肢,所以叫足三里,用来和胳膊上的手三里相对。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上的穴位,既可以在身体没有不舒服的情况下用于预防性保健,也可以用于调理和改善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比如胃痛、慢性胃炎、呕吐、呃逆、嗳气、肠炎、痢疾、便秘、胆囊炎、胆结石、肾结石绞痛等。艾灸足三里,可以使脾胃的各种异常运动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孙思邈先生曾把5个穴位作为养生保健的要穴,认为有延年益寿的功效,足三里就是其中之一。古代罗天益的《卫生宝鉴》里记载了这样一个病案:一名23岁的男子忽然患病,主要症状有发热、四肢困倦、嗜睡、盗汗、便溏,吃什么东西嘴里都没有味道,整天无精打采,也懒得说话。这个情况说是病吧,但也没什么大问题,说不是病吧,人又实在难受。陆续请了多位医生来看,都是吃点药就好,停药又反复,这样好好坏坏半年多,就经人介绍,到了罗天益那里。罗氏给他把了脉,说这种病要用补益的方法医治,不过由于病人的脾胃之气本来就很弱,这时候喝中药,只能造成脾胃的负担,于是罗氏想了想,便用艾灸足三里的方法来补益他的脾胃之气。然后适当配合中脘穴和气海穴,慢慢地病人的气血就恢复了。灸疗后,罗氏又嘱咐病人要吃多大米、羊肉,以巩固脾胃之气。这样治疗了一段时间,病人的那些不良症状就都消失了。

所以,足三里最大的功效就是补益脾胃之气,让脾胃恢复正常的运化功能。这个穴位在小腿外侧,取穴的时候先将小腿弯曲,找到膝盖骨外侧的凹陷处,也就是外膝眼,然后由外膝眼往下移动四指宽的位置就是足三里,按下去会有酸酸麻麻的感觉。

大家在艾灸这个穴位的时候,可以先将穴位搓热,使局部皮肤发红,然后点燃艾条,沿足三里上下移动,以感到酸胀、发热为度,注意不要烧伤皮肤,每次15~20分钟。

还可以辅以章门穴、中脘穴或血海穴(灸法同足三里)。章门穴是脾的募穴,是脾经经气结聚之所,有健脾和胃、调中补虚、益气养血的作用,每次宜灸10~30分钟。中脘穴是胃的募穴,也有健脾和胃、补中益气的作用,每次灸20~30分钟,要以整个胃部微微发热或有明显蠕动感为度。血海穴能治疗脾虚引起的失眠、健忘、疲倦乏力,每次灸15分钟左右。

大家好,我是执业医师张医生。如果您有疑问,可关注以下几个公众号,在输入框或评论里给我留言,我会第一时间为大家解答。咨询时间:早9:00~晚6:00,周一到周六 (其他时间不提供咨询服务),感谢大家支持。



艾灸大学堂:专为艾灸爱好者和从业者打造的精品阅读和学习平台,在这里,一个艾灸小白也可迅速成长为艾灸高手!一人知艾,全家享福,从此小病不上愁!赶紧拥入“艾”的大怀抱吧。



女子健康大课堂:专为女性打造的健康知识阅读和学习平台!各种女性健康问题,在线学习,免费指导,女性们不容错过!


艾灸视频教程在这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干货!艾灸养生重点穴位
三九灸最有效的四大穴位
立冬丨最重要的4节气之一!养不好,亏半年!
艾灸续命100问,艾灸的这些知识你要懂!深度好文,果断收藏!
给女生的建议:常灸这十个穴位对身体好
小寒养生|阳康恢复期遭遇一年中最冷的日子,不要忽视这5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