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脱下华服,我们只是律师而已



来源:律事通(yunfalvshitong)

转载已获授权



一说到医生就想起白大褂;一说到厨师就想起高帽子一样;一说到马云就觉得人家很有钱(当然确实很有钱);一说到周立波就觉得人家很会说(当然也确实很会说);那么当说到律师的时候你会想到什么?

番茄牛腩小火锅

律事通征文作品


脱下华服,我们只是律师而已


律师,一种职业,一种靠脑力靠服务的职业,一种看起来似乎高端大气上档次、光芒璀璨耀大地的职业。


当和人聊天时有人问起:“哎,你是做什么的啊?”

“哦,我是律师。”

“哇!律师啊!好厉害!”


此时仿佛自带背景音乐一样,阳光照耀,成群白鸽从广场起飞,而你就站在广场的中央。对,脑补的画面就是这么夸张。



虽然在公检法眼里律师只不过是工作中稀疏平常的存在,偶尔可以帮个忙,偶尔还能训几句,“法律共同体”的身份使得律师工作与他们的工作息息相关,不可分割,律师的存在自然没有什么可歌可泣的脑补剧情。


然而根据数据统计,中国目前法官数量约20万,检察官数量22万,公安干警不到200万,公检法人员一共也就250万不到,但是大家都懂,中国有13亿人哪!好,我给我们的公检法数量翻个倍,就算我们有500万的公检法工作人员,那么占人口比例也不过3.8%而已。还有96.2%的人民群众会带着他们的崇拜脸,说出也不知道谁规定的台词“哇你是律师啊!”几率就是这么高!


类似的“误解”还有很多,广大群众心中对律师的标签无外乎记性好、赚钱容易、出庭的时候很帅。那么事实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记性到底有多好?


首先来说一下记性好。中国的法律法规数量之大、种类之多,作为一个法律人也不能保证自己熟知每一部法律,何谈记住它们的内容?


有人如果和你谈起你参加司法考试的感受,对方流露出最多的想法大概就是“是不是要背很多法条啊?”“天哪!那么多法律你怎么背下来的啊?”


广大群众总是把律师认为是背法条的机器不难理解,在他们看来,律师就是遇到什么事情就能随口说出一句“我国的《××法》第几条是这样规定的……”,觉得这样才是一个律师应该有的样子:背法条,你一定要背法条,你不背法条怎么好意思说你是律师呢?还怎么跟人家打官司呀?


确实,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法律的规定是权利的基础,对法律的熟知理所应当,但并不意味着你需要背。况且律师对于法律的运用何止背这么简单呢?就算你背下一部《民法通则》,法官也不会折服于你的超常记忆力而支持你的全部诉讼请求。对,法条固然重要,但律师需要的何止法条这么简单?没有缜密的思维,律师要如何选择代理事务的法律基础;没有严谨的思辨能力,律师要如何找寻利己的切入点;没有得体的待人之道,律师要如何泰然处理与各方的和谐关系。


在一个信息技术这么发达的时代,如果真的有光靠背法条来工作的律师,我只能为你花出去的大把时间和精力感到惋惜;如果还有认为律师就是靠背法条而工作的广大群众,我只能说如果你要找律师,麻烦你请你不要来找我,我背不出你想要的法条。

钱来的有多容易?

接着来讲一下广大群众认为律师赚钱容易这回事。在广大群众眼里,一个律师代理了一个案子,开口就收费上千上万,准备个材料开个庭,之后判决书到手了任务就这么简单的完成了?天哪赚钱真是好轻松啊!我也要去当律师!


如果广大群众真的都有这个能力,那也就不存在律师这个职业了。且不说本科甚至研究生、博士生阶段投入的物质与精力成本,如果你参观一下刚从司法考试战线下来的人的房间,那些教材、讲义、法律汇编的高度一定会让你为法律人的投入感到钦佩。但是如果你认为通过司法考试、经过各种考核与程序终于拿到了律师执业证,成本投入就完了,就坐等盈利了,那你就错了,因为成本投入才刚刚开始。


法律虽然有一定的稳定性,不能轻易改动,改动必然经过严格的程序;但是法律一样具有可变性,法律的完善与进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也就意味着法律在被完善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或大或小的变化:修正案、司法解释、指导意见。光就司法解释而言,2015年4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汇编(1949-2013)》,收录的司法解释有700余件之多,时间跨度有64年之大。以一个文科生不严谨的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就是一年里你起码得学10件新的司法解释。这仅仅是司法解释哦,要是来一个刑法修正案、民事诉讼法修正案,那家里估计要置办新的书架了。


律师是一个需要终生学习、终生投入成本的职业,当然学习的远远不止前文提到的法律法规等,所有的物质与精力的投入都是为了更完美的完成一个委托。所以你说你的律师收了你好多钱,怎么好像也没做什么呢?他投入成本远在接受你的委托之前,正是因为加倍的努力才能让你看起来毫不费力,厚积薄发是一个最好的形容。


如果你的律师朋友会给你免费咨询甚至免费服务,好好珍惜,人家可是攒了多少心血才能给你帮助的,而且居然不收费!如果你请的律师工作起来不紧不慢,泰然自若,别嫌他贵,你永远不会懂人家是经过多少的成本投入才到这样的境界。


还要被剧骗多久?


那么下面就来打破一下广大群众对于律师出庭很帅的美好幻想。还记得本文开头我描画出的模拟场景吗?不记得的话翻回去看看,哎呦你这记性怎么好好背法条呢!


本文开头的场景继续下去就是“那你是不是都会去开庭,在法庭上辩论啊?哇好帅啊!”这个时候很多律师可能都要插嘴打破对方这种少女心的幻想。


大陆的律师开庭:律师走来走去是不被允许的;律师基本不会穿统一的服装(北京被规定要穿律师袍的法院除外);不是每一个案子都有证人坐在证人席被各种盘问;为了杀对方一个措手不及,当庭提出的新证据可能并不会被法院认可;法官不是坐在上面反复说几个词就能完成庭审的;没有十二人的陪审团坐在陪审席,更别说让陪审团来决定支持谁的诉求。所以,幻想破灭了吧,三观崩塌了吧,再也不相信这个世界了吧!其实都是各种港剧、美剧混淆了大家的视线,而大陆自己又只出一些后宫争斗剧,并没有谁出来还原一下大陆的庭审的实况,这个时候只能呼唤中央十二台来真实展现一下大陆庭审现场。


大陆的法院庭审的纪律要求很严格,各有各位,不能随意走动,没有法官允许也轮不到你发言,法官作为案件的主导者会根据审理程序引导双方律师发言。


此外,虽然法律对律师出庭的着装有所规定,但基本上是不会有律师穿律师袍出庭的,如果你实在想看,可以去北京市知识产权法院、东城区法院等看看穿着律师袍出庭的律师,因为2015年7月31日,北京市律师协会下发《关于在试点法院推行律师参加法庭开庭审理统一着装的通知》(下称《通知》),自8月1日起,在试点法院进行为期半年的试验,但是不会有那个白色的假发的啦!


至于各种剧中让广大群众对律师职业产生无比敬仰的双方辩论环节和询问证人环节,也并不像演绎的那样让人热血沸腾,好像分分钟可以翻案似的。很遗憾的告诉广大群众,大陆庭审证人的出庭率是非常低的。虽然《民事诉讼法》有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应当出庭作证。”但是!设想一下隔壁赵铁柱和王二花闹离婚闹到法院,赵铁柱的律师为了证明赵铁柱不与王二花共同居住已久、夫妻感情破裂,申请你作为证人,你会怎么办?是不是怕以后邻居关系处不好?怕别人认为你多管闲事?想想还是算了,反正不作证也不会被关起来,好,不去了,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于是赵铁柱的律师想要在庭审中英姿飒爽的想法被扼杀在了摇篮里。


至于把证据藏着掖着,开庭的时候准备潇洒的甩对方一脸的这样的行为,一般律师也不会去做的。法官大人给你发的举证通知书上载明了你的举证期限,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这个期限是不会少于30天的。但是呢你一定要拖到过了期限、正式开庭的时候再从包里掏出来,只怕你刚要甩对方一脸就被法官打回去了,举证通知书发给你你都拿去糊墙了吗?好了,哪有那么多杀对方措手不及的机会啊?我们的庭审程序都是准备充分、井然有序的好吗?


至于陪审团,和大陆的庭审更是没有关系,大陆的庭审中在组成合议庭时会有陪审员参与,两个最多了,十二个审判席也没有位子的啦。当然更不存在陪审团全票通过来定夺案件的情况,律师不用使出浑身解数来说服这十二个人采纳自己的观点,你要是真的觉得这样的庭审无法满足你,建议你去看《十二怒汉》满足一下你寻求跌宕起伏剧情的心理。


所以,童话里都是骗人的,大陆律师的工作也不是演电影,而只是踏实有序的完成应为之举罢了。戏剧效果并非助律师成功之道,真正的成功之道不在表面的花里胡哨,而在广大群众看不见的背后。以嬉笑写完此文,没有为律师业正名这么宏大的目标,谨以此勉励法律人,沉心向学;谨以此科普广大群众,律师并不是你想的那样,而是更有深度。


现在还记得本文开头我描画出的模拟场景吗?希望以后再次与人谈及职业时对方的反应不是那样的花痴崇拜脸,而是带着一些赞许、一些钦佩、一些鼓励的回答:“你是律师啊!好好加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治律师行贿法官还要从环境下手
我的职业生涯规划书(法律)
在复杂社会环境中运行的法律
如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论述
当庭打律师,扰乱法庭秩序该入罪
构建法律职业共同体,真的是妄想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