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争,才是人生最大的赢家


点上方绿标收听主播诵读美文

《道德经》有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最好的德行,就如水一般,滋养万物、赋予万物以生机,却对万物无所求。

行走世间,做人也要像水一样,谦逊、宽和、有容而低调。

修德于自身,施惠于别人;敛而不争,是为人生最高境界。 

不争对错

 老子曰:“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有的人看似笨拙,其实是懂得巧用智慧,而表现得谦卑、谨慎;有的人看着木讷,其实是开口慎重、惜言如金,深谙说话的艺术。 

故而,有智慧的人,不会在口头上占上风、争胜负。

同时,思维层级不同、认知角度不同,加上人生阅历和环境,都会让人对同一事物,给出不同的见解。

因此,对错之间,原本没有定论,不过是个人观点不同,并非是简单的是非、对错。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镜面王让人准备了一头大象,又找来一群盲者。

吩咐侍从,让盲者每人只摸到大象身体的一个部位。

然后,带他们到皇宫前的广场上,并召来众多的臣民围观。 

镜面王要求盲者面向大众,逐一讲出大象的模样。 

结果,摸到象鼻的,说大象像绳子;摸到象尾的,说像扫帚;摸到象牙的,说像牛角;摸到象腹的,则坚持说大象像大鼓…… 

盲者们各执一词、互不相让,都说自己是对的,围观者见状,不由发出阵阵会心的大笑。 

民众与盲者,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其原因不在于对错,而在于各自的认知不同,这就是《易经》讲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生活中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有时候,会因为与父母的观念不同,争论不休,非但辨不出对错,反让父母满心不快。

还会因为与爱人看法不一致,针锋相对,争来争去输了心、伤了感情。 

莫不如,不争对错,学会倾听;不争对错,试着认同;不争对错,懂得尊重;不争,则能处处顺意。 

不与父母争对错,是为孝道;不与爱人论输赢,是为和睦;不与旁人争高低,是为谦和。不争对错,其实是一种高级修养。

不争名利

《道德经》中讲:“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越是踮起脚,想要站得高的人,反而站不稳;越是跳跃着前行的人,反而走不远。 

老子认为,功名利禄,强求不得;越想得到,越容易陷入名利迷局,反被名利所累;高境界的人,则是不求而得。 

卸下心头的名利重负,澹泊不争,则能心轻意远、求仁得仁。 

东汉后期,有位名叫法真的大儒。他生于官宦之家,博学多才,却淡泊名利、对仕途毫无兴趣。 

当地太守久闻他贤名,就请他做客,并劝他,要像孔子辅佐鲁哀公一样,出仕做官来施展自己的才德。 

法真却说:“我来做客,是因您有礼有节,若非得让我做官,那我就只好躲进深山隐居了。“ 

后来,他的贤名传到汉顺帝那里,顺帝四次征召,他都没去,真的隐居起来,逍遥地活到89岁,才驾鹤西归。 

法真最厉害之处在于:不想出名,名声却远播;躲避功利,功名却总是跟随。 

庄子,更是淡泊名利的典范。

看待名利,如猫头鹰手里腐烂的老鼠;而他,高洁如凤凰,非梧桐树不栖息、非竹子的果实不食用。对送上门的楚国相位,戏谑谈笑、断然拒绝。 

他终身隐居不仕,耽于山林之乐;没什么社会名分, 却给后世留下《庄子》经典,给我们揭示更多人生的大智慧。 

也正是他不慕虚荣、不争名利,才能做到,超然世外、“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这正是一个人的最高境界。  

有道是“名利为天下公器,唯有德者居之。” 

由此可知,名利是因德而得,争是争不来的;即便是争来了一些蝇头小利,德行不好的人,也守不住。 

不争以修德,厚德所以载物。 

不争名利,自有一份澹泊的从容。

虽麻衣粝食,也甘之如饴;虽平淡无波,却更能体会到生活乐趣,人生依然可以如诗如画、霁月清风。

不争得失

“得而不喜,失而不忧。”是庄子的人生态度。

也是在告诫我们:得到时,不必太开心;失去时,也不必太难过。 

听过一个故事。 

有人梦想得到一块土地,富人就对他说:“明天一早,你从这里出发,能跑多远,就在你跑到的地方插个标杆,插上标杆的地都归你,唯一的条件是,要在太阳落山之前赶回来。” 

那人一听喜出望外,第二天起了个绝早,撒开腿,就开始了玩命地奔跑。 

不知道跑了多久,虽然,已经跑出去好远,他却觉得还不够,希望再多一些…… 

太阳落山了,他却再也没有回来,原来,他已经累死在路上。 

人的得失心太重,就变成了贪婪,而贪婪往往带来祸患,这个人,正是为自己的得失心赔上了性命。 

我们不快乐,并非是拥有太少,而是想要太多;人最大的灾难,是不知足、太看重得失。 

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得失之间,原本祸福相互依存。

得到自己所想,固然可喜,然而,随之而来的,或许正是不幸。

而失去所爱,看是坏事,却极有可能是一种新的美好开始。 

我们在意的、孜孜以求的,终究会“六朝旧事随流水”、“万间宫阙都做了土”,到头来,谁也敌不过“一堆土馒头”。 

所谓得失,争到最后,也不过都是一场空罢了。 

不如珍惜当下拥有的一切,对于得不到、或者已失去的,不必强求,也无须苦留。

放下执着、澹泊不争,方能从容自在、安然平和。 

不争得失,是明澈、是看淡,如此便能生出清净心,洒脱、超然地欢喜生活。

    

《道德经》言:“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不争,不仅是一种胸襟,更是一种智慧和气度,只有不与人相争,天下就没有人能与他相争了,顺其自然,反而更容易成事。 

不争,是柔善如水,因其上善的大德,而无往不利。 

是以,不争的人,更容易得到生活的厚赏。人能做到不争,便是人生最大的智慧赢家。

作者:梅心如樾  愿意自己活成一道光,用温暖的文字,书写温暖的余生。 来源:老子道德经(ID:LZDDJ-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象像什么?
人生最大的赢家 舍得放下
360智脑谈论以平和的心态面对这一切
智慧人生要学会三看
人生乱弹琴之32:名利无非过云楼,笑看得失不用愁
人生最大的智慧:看淡人生得失,笑对世事繁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