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走的太近,是一场灾难

为了探究刺猬在冬天如何取暖,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试验:

在寒冷的冬天,有很多只刺猬被放置在空旷的地方。

刺猬被低温冻得浑身发抖,身体蜷缩在一起,为了取暖,它们想靠在一起增加温度。

但是,它们互相靠在一起时,会被彼此的刺扎得生疼,只得又分开。

严寒又迫使它们不得不重新靠在一起,最终经过多次尝试,它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距离。

这个距离既可以互相取暖,又不至于扎伤彼此。

这就是刺猬效应。

成年人的友谊就像刺猬一样,我们需要朋友的鼓励,又要保持一个让彼此舒适的距离。

有边界感的社交分寸,不会让朋友疏离陌生,反而是保持友谊长久的“特效药”。

弘一法师有言:“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在人际交往中,平淡如水才能细水长流,太过亲密的友情难以长久。

人与人的友谊应该有度,保留边界感。01

不追问

沈从文在《边城》中写道:“不要刨根问底别人的过去,那可能是永远不想触碰的回忆。”

每个人心中都有底线,当你扒开探寻真相时,发现友情已然变质。

不追问,不逾分外,才是成年人相处的法则。

小佳最近遇到了一个各方面都不错的男孩,两人确定关系后她在朋友圈秀了个恩爱。

朋友看到后立刻打趣,两人攀谈起来。

刚开始朋友说了几句祝贺小佳找到男朋友的话,询问了男友的毕业院校和目前的工作。

两人谈到后面,朋友竟然问起了她男友的工资。

小佳不想多谈,可好友并没有止步于此,又问起男友的父母工作,这让小佳倍感尴尬,几句话草草终结了聊天。

好友追问起来竟然连自己的隐私也不放过。

自那以后,小佳一直心存芥蒂,这位朋友的邀约也总是推脱不去。

朋友的追问已然越界,不仅一时让人不适,更是成为两个人渐行渐远的导火线。

成年人的友谊就像流沙,追问得越多,流逝的速度就越快。

《红楼梦》中,黛玉在行行酒令时不小心说出“良辰美景奈何天”。

薛宝钗心里清楚这句诗分明出自《牡丹亭》,而《牡丹亭》在当时是禁书。

她听到后,并未当场追问黛玉是怎么拿到禁书的,而是私底下找黛玉谈话,暗暗提醒她日后要小心言语。

宝钗从始至终不曾多问些什么,黛玉心里也感激她真心为自己着想,保全了自己的体面。

两人之间的坚冰溶解,友情从此复苏。

周国平老师曾言:“出言有尺,嬉闹有度,做事有余,懂分寸,知进退,大家才能过得舒心。”

把握适当的距离是对朋友的一种尊重,是对朋友现下心情的一种温润无声的体贴。

这种体贴和尊重并不低级,反而像春雨一般慰藉人心。

而追问就恰恰打破了这种距离,让人不舒服的同时也流失了友情。

02

不过度倾诉

知乎曾有个热门话题,你为什么和最好的朋友绝交?

匿名网友分享了他的经历,引起了无数网友的共鸣。

原来,由于压力过大,朋友经常找他抱怨,宣泄工作中的负面情绪。

难以合群的社交关系、强制完成的业绩、朝九晚五的日常生活…

起初,他还能感同身受,时不时地安慰朋友,给出建议,希望能够排解他的愁绪。

但谁知朋友根本没有听取他的建议,还是每天向他重复抱怨同样的内容,不是同事难相处就是老板难伺候。

朋友总认为自己的工作才辛苦,其他人的工作轻松,所以其他人每天剩下的时间都应该来陪他。

他总认为他过得艰难,所以需要人支持。可是明明我自己的生活也并不平顺,又有谁来帮助自己呢?

过度倾诉容易变质,一开始单纯的倾诉和吐槽容易变成不加节制的负面情绪的宣泄。

中国有一句古话:“满招损,谦受益”。

这句话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适度地倾吐心声是正向的、良性的交流,这代表着双方对彼此的信任。

而过度倾诉看似拉近距离,但是实质上只能让一场场谈话成为社交灾难。

不过度倾诉不是疏远,不是冷落,而是一种成熟的体贴。

《论语》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连自己都无法排解的负面情绪却要求朋友细心倾听,把对方当成情绪宣泄的垃圾桶又怎么不是一种自私的行径呢?

众生皆苦,在维持自己内心秩序平衡的同时也要多为别人着想,没有人有义务一直倾听你的苦水。

多少关系的问题都来源于过度倾诉,这种缺乏边界感的体现注定会令人逐渐厌倦。

把握分寸,方能久处不厌。

03

不强求

中国有这么一句古句:“人不强留,事不强求。”

倘若一段关系需要靠强求来维持,于对方于自己都是负累。

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公子重耳外出流亡,介子推为其割股煮汤,二者如君臣似朋友。

重耳深受感动,决定将来好好赏赐他。

后来重耳回国即位当上晋文公,封赏众人,却唯独忘了介子推。

有人劝介子推去讨要赏赐,但介子推志不在此,随后与母亲归隐山林。

晋文公得知此事,深感惭愧,亲自到绵山寻人。

可几番寻找,均无下落。

情急之中,晋文公下令烧山,欲要逼介子推重返朝堂。

但是介子推始终不愿出面,最终竟被活活烧死。

晋文公所为可谓是强求,变相地侵犯他人领地,不仅自己受累,更是让友人付出了生命代价。

人与人之间,社会地位不同,性格差异过大,就不要强融。

电视剧《守婚如玉》中蒋欣饰演的华莎在剧中有一个闺蜜乔思敏,乔思敏是一个白富美,经常帮助华沙。

但是因为华沙太自卑,而乔思敏说话太直接,华沙常常误把朋友的帮助当作是施舍。

终于华莎在一次争吵中将多年来对乔思敏行为的不满和内心的积怨一股脑地倒了出来。

她刻意扭曲乔思敏对她帮助背后的动机,认为对方所做的一切都是对她的施舍和怜悯。

她认为对方对自己的帮助只不过是为了凸显善良和高贵,毫不留情地把曾经的友谊无情地踩在脚下。

两人最终大闹一场分开了,场面很是难看。

《论语》有言:“道不同,不相为谋。”

身份性格悬殊的人难做朋友,哪怕一方迁就着一方,强求着在一起,也终究是要分开。

与其强求着成为朋友,不如随缘放手。

他有他的路要走,你有你的梦要追,彼此成全,各自体面。

成年人的友谊只筛选,不强求。

04

写在最后

《中庸》有言:“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要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他人,强行跨入他人的边境,也不要过度窥探他人的隐私。

对一段成年人的友谊而言,不追问是一种尊重,不过度倾诉是一种成熟,不强求是一种优雅。

只有把握好分寸,尊重他人的边界,友情才不会渐行渐远。

文章来源:京博国学原创(ID:jingboguoxue)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S与阿雅:成年人的友谊,需不需要分寸感?
成年人最舒服的关系,是保持边界感
人和人最好的关系,是熟不逾矩
所谓的做好朋友 就得求同存异
成年人的分寸感,是一种点到为止的默契
为人处世,赢在细节,美在分寸,没有“分寸感”,是一场社交灾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