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神枪手魏来国:一人消灭一个连,6次登上天安门城楼,后来过得如何?

在革命战争年代,“冷枪杀敌”一直是我人民军队的传统战法之一。不过,在“抗美援朝战争”以前,我军战史上并未出现过专职的狙击手。

此外,由于武器装备的落后,尤其是枪弹的缺乏,因此早在红军时期,我人民军队就非常重视对射击技能的训练,特别注重培养“神枪手”,以最少的弹药,歼灭最多的敌人。

比如《游击队之歌》中的开头一句:“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就是当时我军最好的写照。

不过,与外军狙击手不同的是,我军中的“神枪手”,绝大多数都是普通的战士,没有经过专门的狙击训练,而且他们所使用的武器,也大都只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步枪,比如三八大盖、汉阳造、莫辛甘纳等等。

然而尽管如此,他们硬是凭借着坚定的信念、超人的毅力和顽强的斗志,取得了连职业狙击手都望而却步的战绩。

在我军战史上,就曾涌现过许许多多的“神枪手”,比如号称“上甘岭狙神”的张桃芳,决死队“第一枪”的杨长顺,以及我们本文的主人公——“革命神枪手”魏来国!

魏来国,1925年11月出生于山东省荣成市东山镇干占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

他幼年时期生活困苦,家里无田无房,父亲还患有严重的哮喘病,不能很好地干活养家。

在魏来国10岁那年,父亲不得不将年仅14岁的姐姐以180元卖给大户人家当童养媳。

所谓的“童养媳”,其实就是指由婆家养育的幼女或女婴,等到成年时正式结婚。

然而尽管如此,家中的生活条件并未因此而有多大改观,年幼的魏来国刚上了一年半的学,就因穷辍学了。

12岁时,魏来国就跑去给地主家当长工,尽管每天都是起早贪黑地忙碌,但一年干下来的工资,也只有区区的八升玉米而已。

后来,由于受不了地主的“虐待”,魏来国便从地主家跑了出来,去学泥水匠。

但其实,就是给泥水师傅当小工而已,本领没学到,一天到晚做的都是杂活。

当时正值抗日战争爆发,他的两个叔叔都参加的八路军,年仅14岁的魏来国在叔叔的影响下,也报名参加了当地的青年抗日先锋队。

有一天,日伪军一个名叫王国营的中队长带人来到魏来国家,逼他们交出参加八路军的两个叔叔,还威胁说:如果不交,就要把他们唯一的长孙魏来国抓去抵命。

爷爷被吓得从此不敢让魏来国回家,爷孙俩在村东头一山沟里挖了一个地洞住着。

魏来国眼看自己的亲人被敌人毒打、迫害,但自己却只能东躲西藏,有家不能回,心里充满了仇恨与愤怒。

16岁那年,魏来国毅然参加了八路军石岛大队,之后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从此,魏来国便跟着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四处征战,正式开启了他的革命生涯。

1946年6月,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国民党当局公然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命20多万大军向我中原解放区发起进攻,解放战争自此拉开了序幕。

其中,国民党第五十四军奉命从青岛登陆,企图一举攻占我山东解放区。

为此,山东野战军胶东军区部队,奉命赶赴前线,敌西进!

时任山东军区警备第四旅八团射击队排长的魏来国,随部在南泉车站以东的蓝格庄阻击敌人。

这里所说的南泉车站,位于胶东半岛三条铁路的交汇处,具有很高的战略意义。

谁要是能占领此地,那么就等于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住了胶东半岛的交通枢纽,从而直接影响到地区战争的进程和胜负。

而敌人想要占领此地,就必须越过蓝格庄的我军防线!

这天早晨,蓝格庄上一片死寂,七点半左右,敌人猛烈的炮火突然而至,他们的目标很明确——位于蓝格庄西边的战壕、工事,顿时间炮声骤起,火光冲天。

炮火覆盖结束后,敌人两个连的兵力开始向我军阵地发起进攻。

魏来国趴在掩体上,观察了一下敌情后,便举起手中的“三八大盖”,定好标尺,不慌不忙地向敌人瞄准射击。

他射出的子弹,就好像长了眼睛一样,每一颗都准确打在敌人的身上,一枪一个,转眼间就击倒了十多个敌人。

在我军战壕前一百多米内,已经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死亡禁区”。

我军阵地上有一支枪在射击,而每一次枪响,就会有一个敌人在冲锋时倒地。

此刻,敌人已经深深意识到,对面阵地中隐藏着一个危险而致命的狙击手,他们的进攻队形逐渐分散开来,并拼命往附近的庄稼地里钻,妄图干扰我军狙击手。

然而,此举并不能很好地掩护他们进攻,魏来国的子弹,还是对他们进行了挨个点名,每一声枪响都会伴随着一个敌人的倒地。

战斗中,卫生员崔忠庆紧紧跟在魏来国的后面,每看到一个敌人倒在魏来国的枪下,他就在旁边放下一块石头——22次射击,16个敌人倒下。

很快,敌人就发现了魏来国,于是便立即组织一批射击能手集中火力,朝着魏来国射击。

但魏来国丝毫不惧,在敌人向他进行密集射击时,他就静静地趴在战壕中,等到敌人枪声稀疏后,又举起枪射击。

不过,一旁的战友还是很担心他的处境,于是纷纷跑来,劝他说:“排长,我们来掩护,你往后撤!”

此时打得正起劲的魏来国哪里肯撤,他对战友说:“不要管我,我们继续坚守阵地”。话音刚落,叭的一声,他又击倒了一个刚露头的敌人。

尽管还能顶得住,但魏来国深知,这样打下去也不是办法,自己只有一杆枪,正面硬刚的话肯定占不到便宜。

魏来国稍加思索后,突然计上心头,他让全排战士摘下军帽,挂在玉米杆和步枪通条上,然后将它们插在地上,用来迷惑敌人。

这招果然有效,敌人看见这些戴着帽子的“士兵”,纷纷集中火力射击。

这样一来,原本聚集在魏来国这边的火力就分散了,他不慌不忙地继续压弹、射击,再压弹、再射击……

动作有条不紊,敌军出现一个,就倒下一个。打到最后,敌人再也不敢轻易冒头了,但东躲西藏,也只有挨打的份。

就这样,我军成功阻止了敌人进犯的脚步!

据战后统计:此次阻击作战,魏来国一共射出125发子弹,击毙了110个敌人。

很快,这个消息就传遍了警备四旅。不久后,旅长亲自下命令:提拔魏来国为77团4连连长。

然而,此次作战,只是魏来国“小试牛刀”的一战而已,在接下来的战斗中,魏来国又带领部下创下了一个个辉煌的战绩,尤其是在“白马关阻击战”中,魏来国和他的四连更是大放异彩。

1947年初,国民党军悍然向我陕甘宁边区和山东解放区发起了重点进攻。

为了保卫山东解放区的安全,同时配合陕甘宁边区的斗争,我华东野战军决定发起“蒙泰战役”,歼灭泰安守敌国民党整编第七十二师。

其中华野九纵某部二营奉命前往蒙阴白马关,阻击北上增援泰安的整编第十一师。

白马关,是蒙山主峰龟蒙顶向西北方延伸的第二道关隘,是敌军机械化部队,从平邑北进泰安的唯一通道。

此外,白马关的正前方是黑山,右前方是天台山,通往蒙阴和泰安的公路,就夹在两山之间。

这两座山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两座山既能封锁山下的公路,也能相互支援,为白马关形成了一道天然的门户。

按照部署:魏来国的四连负责驻守黑山和天台山,六连驻守位于黑山左前方的云头山,机炮连设在黑山,负责支援天台山和云头山,五连做预备队。

部署就绪后,魏来国深感责任重大,他立即和副连长王国田进行研究讨论,商量该如何御敌。

最后决定:由副连长王国田带领二排坚守天台山,连长魏来国带领一排和二排坚守在黑山阵地。

战斗如期打响!

当天早上九时许,我军很多战士还未来得及构筑好掩体,敌军就赶到了!

增编第十一师,号称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训练有素,装备精良。

战斗打响后,敌机开始向我黑山阵地进行狂轰滥炸,顷刻间,整个黑山阵地上焦土横飞,硝烟弥漫。

敌机轰炸完毕后,敌人的各种轻重型火炮又发出了怒吼,炮弹如雨点般向我黑山阵地压来。

炮火覆盖结束后,魏来国立即命令全连进入阵地。此刻,敌人的一个营开始朝着天台山阵地袭来。

尽管敌人来势汹汹,但也没有占到半点便宜,刚冲到我军阵地前,就遭到了猛烈的打击。

战至25日上午10点左右,敌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进攻!

这一次,敌人总结了之前的惨痛教训,决定先用火炮轰击,再用轰炸机轰炸,等杀出一条血路后,再度发起进攻。

轰炸结束后,敌军开始集结一个营的兵力向天台山发起猛攻,另外两个营的兵力也开始向魏来国驻守的黑山阵地进攻。

天台山阵地上,副连长王国田带领战士们多次打退了敌人的进攻!

但由于连续作战,导致弹药所剩无几,且又不得到补充,加上王国田副连长的右臂也负重伤,战斗进行得异常惨烈。

在弹药极度匮乏之际,王国田连长只好让战士们收集战壕中的石头,等到敌人冲上来时,用石头狠狠地砸。

战至最后,阵地上的石头都被扔完了,只好拿起刺刀,冲出阵地,与敌人展开激烈的肉搏战。

最后,王国田见弹药耗尽,敌众我寡,只好带着战士们背着伤员,迅速向黑山阵地撤离,准备等到天黑后再占领阵地。

在天台山激战正酣的同时,连长魏来国驻守的黑山阵地,其战况也好不到哪儿去。

除了猛烈的炮火轰炸之外,黑山阵地上还面临着敌军两个营兵力的攻击。

面对蜂拥而至的敌人,连长魏来国命令:等到敌人进入有效射程后,先使用掷弹筒轰击,再用枪瞄准射击。

不愧是“神枪手”,深谙射击之道的魏来国,此举果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敌军突然遭到我掷弹筒的轰击,顿时被打得晕头转向,侥幸活下来的敌人纷纷冲进我军阵地前的一条水沟里。

敌人的这一愚蠢举动,给我军射手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刚从水沟里冒出头来,就被击毙。

这样用掷弹筒赶敌人进水沟的方法,魏来国屡试不爽!据统计,黑山阵地上,仅被我军神枪手击毙的敌人,就达94人之多。

战至7月26日,阻击战已经打到了第四天!

敌人见天台山久攻不下,于是决定改变战法,以少数兵力进行佯攻,集结重兵进攻云头山,企图以云头山为跳板,攻占黑山。

结果,敌人的阴谋不仅没有得逞,反而损失惨重,战至第六天,敌人仍未能越过白马关阵地一步。

没办法,敌人最后只好放弃进攻天台山和云头山,集中全部兵力,直接向黑山发起猛攻,但皆以失败告终。

此次战斗,我二营官兵经过长达七昼夜的激战,将国民党整编第十一师死死地钉在了白马关前,胜利完成了上级交代的阻击任务。

据战后统计:此战中,魏来国和四连官兵,一共击退敌人7次进攻,毙伤俘敌达500多人。

其中连长魏来国,更是一人打死打伤敌人92名,当之无愧的“神枪手”!

由于四连官兵作战英勇,成功阻击了敌人的进攻,战后纵队司令部还授予该连“白马关战斗模范连”的荣誉称号,连长魏来国记一等功。

而从这以后,“神枪手”魏来国的大名,很快便在解放区传开了!

值得一提的是,当他的光辉战绩传到山东军区司令部时,以枪法好闻名全军的许世友司令员非常高兴,他曾激动地说道:“好样的,好样的,全军区都要向魏来国,向四连学习。”

但素来爱才的许司令才不会就此“善罢甘休”,他决定要向各军区宣传一下自己麾下的这个神枪手。

很快,他的机会就来了!

有一次,华东野战军召开各军区司令员会议!

在会议上,许世友大肆宣扬魏来国的“神”,他说:

“我们山东军区出了个魏来国,125发子弹,打倒了110个敌人。要是每个军区都能出一两个魏来国,那我们就可以省下一个兵工厂的人来上战场了!”

许世友将军在说这些话的时候,脸上不免还带有些许得意和高兴的表情,看得出来,他的确很高兴!

然而,其他军区首长听后,还以为是他喝酒多了'吹牛皮’,人人都不相信,反问道:“真有这事?”

谁知许世友一听,急了,大声说道:“陈司令员(陈毅)、粟副司令员都在这里,我许和尚什么时候打过诳语?”

这时,时任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的粟裕笑着说道:“山东军区确实出了一个神枪手,叫作魏来国。许司令员说的一点也不假!”

陈老总也笑了起来,对大家说道:

“魏来国的事迹告诉我们,只要我们的战士有高度的觉悟,精湛的技术,我们的劣势装备就一定能战胜国民党的优势装备,最终取得胜利!”

各军首长回去后,将陈老总的意见迅速传达下去,不久后,华东野战军各军区便掀起了一场规模宏大的练兵热潮。

图 | 陈毅元帅

后来,陈老总前往中央开会,向毛主席汇报了华野的工作,其中还特别说到了魏来国在蓝格庄阻击战中以125发子弹,歼灭110个敌人的英雄事迹。

主席听后,非常感兴趣,详细询问了魏来国的杀敌情况,最后高兴地说道:“一个人就消灭了敌人的一个连,了不起,了不起啊。”

接着,主席又说道:要是全军官兵都能像魏来国这样,那解放战争的时间,一定就会大大的缩短。

得到毛主席的赞誉后,魏来国在军中的名气就更大了!

时间来到了1948年,魏来国的家乡山东荣成县,县政府特地请工匠做了一块大大的匾,上面刻着五个烫金大字——“革命神枪手”。

那一天,县政府的领导和工作人员、群众,一路敲锣打鼓、前呼后拥,将这块英雄牌匾挂在了魏来国的家门口。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魏来国还被选为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和大会主席团成员,受到了毛主席的亲切接见。

期间,还出现了一个有趣的小插曲!

一天下午,毛主席参加主席团会议。陈毅指着魏来国向他介绍说:“主席,这位就是我曾向您汇报过的,用125发子弹打倒110个敌人的魏来国。”

毛主席一听,立即向魏来国伸出大手,魏来国急忙伸出手来紧紧握住。主席笑着问道:“请你谈谈对国旗、国徽有什么意见?”

此时的魏来国,激动地热泪盈眶,竟半天说不出话来!不过也能理解,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面前,谁能不激动、不紧张呢?

但让魏来国没有想到的是,毛主席竟然知道自己的事迹,还询问自己对国旗、国徽的意见,不得不说,毛主席真是一个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人。

新政协会议结束后,10月1日,魏来国参加新中国的开国大典,跟随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起登上了天安门城楼!

之后,魏来国作为全国战斗英雄,华东一级人民英雄,曾先后六次到北京参加国庆,并登上天安门城楼。此等殊荣,真是令人羡慕。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魏来国又随部队奔赴朝鲜战场,与朝鲜人民一起,共同抵御美帝国主义的侵略。

1952年,魏来国被挑选到北京长辛店坦克学校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解放军第20军第58师坦克263团任副团长,之后又到南京第十七速成中学,学习了两年的文化。

在战斗中,魏来国勇猛顽强、身先士卒,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战友们的一致好评。在学校学习时,他刻苦认真,取得了很多优异的成绩!

1955年,新中国举行首次授衔仪式,魏来国被授予中校军衔,并荣获独立自由奖章、三级解放勋章、独立功勋荣誉章。

1958年,魏来国调任装甲兵学院264团参谋长,之后又在装甲兵学院速成系第七期学习了两年半的时间。

其实,魏来国之所以要努力学习装甲兵知识,是因为他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有过切身的体会。

在朝鲜战场上,魏来国多次见到被击败的敌人,因为有坦克的掩护而得以逃脱。此外,我军虽然能缴获敌人的坦克,但却没有人能驾驶,只好将其炸掉……

凡此种种,都深深刺痛了魏来国的心灵!

早在那个时候,他就已经深知:现代战争,光靠顽强的意志和小米加步枪,是很难取胜的,必须得有先进的武器装备,以及多兵种配合作战。

图 | 魏来国老英雄

所以,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惨痛经历,他才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装甲知识,拼尽全力跟上时代的步伐。

很快,魏来国便从“神枪手”,转变成了“坦克通”,在训练和军演中,皆表现俱佳,深得部队领导赏识。

但魏来国并不满足,在学习坦克装甲知识的同时,他还努力学习炮兵、工兵、防化兵、航空兵等多兵种知识,不断提高自己合成军的军事指挥能力。

在“黑暗”那几年,一些人借机污蔑发展新武器装备,结果魏来国不仅没有沉默,反而顶风而起,坚持在各种场合宣传“武器也是重要的因素”、“勇敢与技术必须相结合”的道理。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次检验性反空降作战演习活动中,某摩托化师的师长因为生病住院,魏来国便临时被军部调来坐镇指挥,最后圆满完成了演习任务。

1978年7月,魏来国调任第二十七军司令部副参谋长,1982年8月,任副军长。

1985年3月,魏来国从副军长的岗位上离休。

离休后的魏来国,仍然保持着“普通一兵”的本色,从不居功自傲,期间还经常受邀到机关、学校、部队作报告、演讲,深受人们的尊敬和爱戴。

2014年5月16日,魏来国因治疗无效,在上海正式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享年90岁。

还是那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罢了!文章的最后,让我们一起为魏来国老英雄,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百战经典】“荣誉之战” 系列节目 之 阻击白马关
真实版“顺溜”!神枪手创奇迹:125发子弹干掉110个敌人
历史上实战中顶尖的狙击手可以多可怕?
魏来国用135发子弹打倒110个敌人
神枪手魏来国:一人灭一个连,6次登上天安门城楼,后来结局如何
传奇狙神魏来国,一人消灭一个连,为了爱妻放弃团长职务去农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