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志愿军伤亡人数与日俱增,彭德怀点名此人来朝鲜战场,扭转了局势

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结束后,朝鲜战场上的作战模式由运动战变成了阵地战。阵地战初期,我军主要依靠野战工事抗拒敌人的进攻。在美军重炮、坦克和飞机构成的火网下,我前线部队为守住阵地付出了很大的伤亡代价。当时美军的火力有多猛呢?我们举一个例子大家就清楚了。杨得志兵团进入阵地防御战期间,美军仅向他们投掷的炮弹就达778万发,这些炮弹要用51000辆汽车或4400节火车皮才装得下。

战火最猛烈的老秃山阵地,一平方尺就有278块弹片。如此密集的炮火轰炸,连坚硬的花岗岩都被炸成了深可没膝的沙状石粉。战士们走在阵地上,松软的焦土有时陷到脚脖子或陷到小腿。杨得志曾回忆说:“我们的阵地最好认,哪座山头、哪块高地光秃秃的,哪里就是我们的阵地。”如此密集和猛烈的炮火,给防守开城以南吉水里地区的65军制造了很大的伤亡。

为了解决前沿防守部队伤亡人数与日俱增的问题,兵团司令员杨得志和政委李志民冒着敌人的炮火来到了65军,召集团以上干部开会,集思广益想办法,解决在敌人密集炮火下生存的难题。会上有一位干部说:“最近发现战士们为了防炮,有的在阵地背面挖了防炮洞,效果不错。”杨得志一听,认为这是个好办法,立刻停止会议,带着大家上了前沿阵地。

一个四川籍连长带着众人参观了他的连队挖出的一人多深的战壕和防炮洞,这个连队的战士们已经开始将几个洞连在一起,形成小坑道,可以多藏几个人。连长介绍道:“美国龟儿打炮,我们躲到这防炮洞里去;龟儿炮火停了,我们再到战壕里去。”杨得志哈哈大笑,一伸大拇指说:“川耗子果然了得,很好,还可以沉住气,等敌人靠近了再开火,这样可以多歼灭敌人。”

随后杨得志又说:“能不能再挖深些?挖通它?再凿几个瞭望孔,挖几个射击孔,那不省得上下跑、来回跑了吗?”。四川连长大受鼓舞:“要得要得,马上就干!”之后65军的战士们立即动手,将单个掩体连在一起,组合成一条条巨大的坑道,大的已经可以容纳一个连了。敌军打炮,战士们进洞隐蔽;步兵冲击,战士们冲出杀敌。有了坑道的掩护,伤亡率也急剧下降。

杨得志随即将65军的成功经验向志司做了汇报,彭德怀敏锐地意识到坑道可能是对付美军火力优势的最佳办法。但要想在全军推广坑道战,必须要有一个技术过硬的专家指导才行。那么谁才是最合适的人选呢?彭德怀很快就想到了一个人,他就是王耀南。王耀南是我军著名的工兵大王,爆破技术十分精湛,红军时期多次凭借过硬的爆破技术立功。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王耀南又发明推广了地雷战和地道战,让日本鬼子吃足了苦头。当时彭德怀担任八路军副总司令,对王耀南其人其事十分了解。因此当杨得志汇报完65军成功的坑道经验后,彭德怀第一时间就想到了王耀南,并亲自点名让他来朝鲜战场指导和推广坑道战。王耀南到达战场后,经过实地考察后统一了坑道施工标准,规定坑道顶部的厚度在30米以上,坑道口的防护厚度在10米以上,坑道幅宽1.2米,每条坑道至少有2个以上出口。

按照这个标准施工的坑道,当时美军最大口径的火炮都无法将其轰塌。之后王耀南又提出了一整套的坑道战法:利用坑道隐蔽人员,表面阵地上少布兵,坑道内多屯兵,减少敌人火力袭击带来的杀伤;以坑道为依托,利用表面阵地野战工事阻击和杀伤敌人;表面阵地被敌占领后,退守坑道坚持战斗,保存有生力量;坑道内部队与纵深部队相配合实施反击,恢复表面阵地。

在王耀南的指导下,坑道战发挥出了巨大的威力,志愿军23军第67师在205高地防御战斗中,以1个连的兵力,利用坑道和野战工事,抗击美军1个加强营在30余辆坦克、100余门火炮和40架次飞机支援下的进攻,激战3小时,毙伤敌军150余人,自身仅伤亡11人,牢牢守住了阵地;64军一个连利用坑道,一天内不但扛住了美军3万发炮弹和几百枚炸弹的轰击,还击退敌步兵21次进攻,毙伤敌军700余人,自己只伤亡了21人。

有了坑道工事,志愿军在作战中伤亡明显减少。1951年夏秋防御作战时,“联合国军”平均发射40到60发炮弹就能杀伤志愿军一人;到1952年1月后,“联合国军”平均发射660发炮弹,才能杀伤志愿军一人。在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坑道更是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王耀南推广的坑道战,也成了战场上克敌制胜的法宝。1955年,王耀南被授予少将军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5万大军深陷重围,被美军重炮连轰7天,彭德怀巧施奇策化险为夷
同是坑道战,为何美军能拿下硫磺岛,却打不赢上甘岭的志愿军?
陈赓闻战兴奋,主席评价:打美国你病好一半,你要感谢杜鲁门
美军曾推演对志愿军发起全面进攻,李奇微看完伤亡评估,不敢批准
志愿军6位兵团司令员回国后,4位升职,2位降职,这究竟是为何?
美军被彻底打怕的一仗,被世界军校收编教材,范弗利特:太丢人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