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秋天的散文|若无闲事,便是人生好时节
userphoto

2022.10.06 安徽

关注
为何秋季易伤感?

在甲骨文中,“秋”上半部分是一个昆虫的样子(郭沫若考证说是蟋蟀),下半部分是一个火盆的样子。通过分析甲骨文的写法,郭沫若给出的解释是:秋收的时候蟋蟀等害虫都出来了,为了避免粮食受损失,就要用火去烧死害虫们,所以说火烧昆虫为秋。

秋季的肃杀、悲凉之气让一代代文人墨客在这个季节,抒发着更多的悲欢离合,悲秋也由此而来。描写或感悟秋景的文学艺术作品确实对后人有一定的影响。

辛弃疾说:“而今识尽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以前课本上学习,觉得这个意境好,但好在哪里,说不出来。这是因为不懂点儿文字学,就难以理解“秋”和“愁”之间的关系。古人为了表明“悲秋”的心态,就造了个“愁”字,表示秋天生出来的郁闷之气。

鲁迅写道:“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这指的是秋分之后,气温回落,身体的毛孔也在收敛,体内的热量一时散发不出来,所以就会莫名伤感、情绪低落,有的人也会暴躁不安。这也是许多人“EMO”多发期。然而,秋天就真的一定和“悲愁”联系在一起吗?

秋月无边际,凉风有诗情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百花煞。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根据明代郎瑛《七修类稿》的记载,此诗是黄巢落第后所作。黄巢在起义之前,曾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但没有被录取。科场的失利以及整个社会的黑暗和吏治的腐败,使他对李唐王朝益发不满。考试不第后,他豪情倍增,写下了这首《不第后赋菊》。此诗运用比喻的手法,赋予菊花以英雄风貌与高洁品格,把菊花作为广大被压迫人民的象征,以百花喻指反动腐朽的封建统治集团,形象地显示了农民起义领袖果决坚定的精神风貌。全诗辞采壮伟,设喻新颖,想象奇特,意境瑰丽,气魄雄伟。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这首诗是诗人被贬朗州司马时所作。永贞元年,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刘禹锡也参加了这场革新运动。但革新遭到宦官、藩镇、官僚势力的强烈反对,以失败而告终。顺宗被迫退位,王叔文赐死,刘禹锡被贬。                                 可贵的是,诗人在遭受严重打击后,并没有消沉下去。刘禹锡贬到湖南常时三十四岁,正感到春风得意,却被赶出了朝廷,其苦闷是可想而知的,而秋天的气象又自古有悲愁之意,但他做事都想与众不同,不肯人云亦云。战国时期的美男子辞赋家宋玉在他的《九辩》中开篇即写道:”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登高》中有:”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而刘禹锡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

看红尘沧海桑田,一时一事本无定数,可作为生命个体的人,以怎样的态度面对这一切,完全由自己掌握。起起伏伏间,让我们扪心自问:可以更厚重从容一些吗?

我言秋日胜春朝。应了那句“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生好时节”

          (配图来自500px摄影社区,侵删)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秋日偶成》---程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禹锡写在秋天的诗,短短28个字,豪气顿生,一扫心中的阴霾
刘禹锡写了两首《秋词》,都很经典,大多数人只读过第一首
解读刘禹锡《秋词》:罕见的写秋美诗,刘禹锡一改文人悲秋风格,写出积极乐观豁达之情
古诗词日历 | 刘禹锡《秋词》
刘禹锡很豁达的一首诗,短短二十八字,读后心胸开阔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 《秋词》(其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