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军统少将站长,1949年死在南京,16年后被国家追认为烈士
全职写作不易,您的赞赏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恳请各位把本文转发到朋友圈或微信群

周镐曾经是军统南京站的少将站长,戴笠身边的亲信和红人。1949年1月却死在国民党的大牢里。一直到1965年,他的家人才接到国家颁发的烈士证书。

周镐的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他到底有着怎样传奇的经历呢?为什么死后16年他才被国家追认为烈士?

误打误撞进军统


周镐又名周治平,1910年出生在湖北罗田的一个农民家庭。周家世代务农,生活拮据。虽然家庭清苦,但是周镐的父母却希望能让他读书,通过读书或许能改变一家人的命运。
周镐父母一路节衣缩食,供他读书。14岁那年,周镐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考入武汉成呈中学读书。
中学毕业之后,贫苦的家庭已经再无能力支持他继续深造。
这个时候,周镐面临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个重大抉择:是工作还是当兵?
兵荒马乱的年代里,周镐思前想后还是决定去投军,或许在乱世之中手中有枪才更有底气吧!
1928年周镐考入了中央军校武汉分校步兵科(该校前身为桂军第4集团军的随营军校)。
在军校的学习,让周镐接触到了先进的革命思想,一颗年轻的心开始憧憬着为国家和民族在战场上冲锋陷阵。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蒋介石全面掌控国民党大权。武汉分校也被蒋介石的亲信所掌握,蒋介石的亲信们在武汉分校大搞个人崇拜,强迫学生效忠蒋介石。
周镐对此十分不满,年轻气盛的他时时表现出反蒋情绪。教官多次敲打他,但是周镐拒不认错。教官见状,干脆拿他立威,以思想不纯为由,将他开除了。

被赶出校门的周镐经同乡介绍,到上海参加了第十九路军。在十九路军时候,周镐担任过下级军官,参加过“一·二八”淞沪抗战,在沙场上浴血杀敌。
淞沪抗战之后,周镐跟随部队调往福建。1933年,十九路军发动了“福建事变”,实行联共反蒋的方针。但是仅仅两个月,“福建事变”就以失败告终。
“福建事变”失败之后,周镐离开部队,准备从上海回老家。结果路上被国民党特务跟踪,到了武汉便被特务以“共党嫌疑”逮捕。
客观地说,这个时候的周镐不过是一个热血青年,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政治主张和信仰,要说他是我党的人这个时候还真不是。
然而在“白色恐怖”下,被扣上一个“通共”的罪名可是一件要掉脑袋的大事。也是周镐命不该绝,负责审问他的人有一个是他老朋友。
这个人就“开导”他,你是黄埔出身(黄埔为中央军校的前身),只要加入军统,不仅马上可以放出去,过去一切都可以既往不咎。
周镐稀里糊涂地也就答应了下来,1935年周镐正是加入军统,任军统武汉站站员。
刚加入军统不久,周镐又一次因为自己的激进言论被逮捕。这一次还是周镐的人脉救了他,军统局核心成员“十人团”之一的周伟龙出面作保,周镐才重获自由。
这一次牢狱之灾却成了周镐军统生涯的转折点。周镐是大特务周伟龙保出来的,而周伟龙与戴笠又是生死之交。有这样一层关系,加上自己工作努力,周镐在军统内步步高升。
1936年周镐出任军统贵阳邮电检查所所长,此后又出任广东税警总团查缉股组长,暂编第八师(由广东税警总团改编)谍报队少校队长。
1940年出任军统广东省督查,41年又出任重庆军统局督察室第一科上校科长。
这些职位无一不是军统里的肥缺,周镐也在一次次的升迁之中成了戴笠的亲信和红人。

潜伏敌营


1943年周镐被戴笠提升为少将,要知道戴笠的军衔一直都是少将,也就是死后才被提到了中将。而周镐为什么能和戴笠平级呢?
这是因为周镐在这一年做了一件大事:潜伏到了日伪内部,重建了军统南京站。
汪伪政权的三号人物,大汉奸周佛海此时对日军在战场上的颓势也有所了解,老奸巨猾的他开始考虑自己的后路了。为了避免日寇失败之后,自己被清算,周佛海开始暗中和重庆方面联络。
而周镐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被戴笠选中,前往南京潜伏。周镐去南京有两个目的,一是接近周佛海,从周佛海处获取情报;二是避免日寇失败之后,南京落入新四军之手。
1943年7月,时任汪伪政府财政部长的周佛海和周镐接上了头。虽然周佛海有“脚踩两只船”的想法,但是他总归想和周镐讨价还价一番,为自己争取更大的利益。
经过一番“交锋”,周佛海发现这个重庆来的人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他在日记里评价周镐:“人极稳重,且有见识”

在周佛海的掩护和安排下,周镐在汪伪政权内出任了军事委员会军事司第六科的少将科长。
有了这层身份,加之周佛海的刻意安排,周镐在伪政权内很快就混开了。他时常出入各种酒局,在伪军高级将领中频频活动。
周镐先后结交了伪军中的孙良诚、张岚峰、郝鹏举等人。周镐和这些人周旋的同时,也从他们和周佛海处获得了大量情报,并通过秘密电台汇报给戴笠。
在周镐结交的人之中,伪政府情报局上校军官徐楚光是一个特殊的人物。他和周镐是军校老同学,还都是湖北老乡,两人非常投缘。
但是这个时候的周镐并不知道徐楚光的真实身份是我党地下党员,他和周镐一样都是受命潜伏于敌营。而徐楚光在几年之后,将成为周镐踏上革命道路的引路人。
在为军统获取情报的同时,周镐还重建了南京军统站。军统南京站在南京沦陷不久之后便被日军破获。随后核心人员叛变投敌。后来军统在南京的情报组织规模小,也没有什么作为。
周镐在南京潜伏下来之后,重设南京站。周镐把南京站分为八个组,职责各有不同,且各组之间不得联系,只能喝周镐本人或副官联系。在1943年底,周镐完成了军统南京站的重建,戴笠对其大为赞赏,将其军衔提为少将。
随着日军颓势日显,周佛海也加紧了他和陈公博等人的争权夺利。在周佛海的安排之下,周镐还出任无锡专员,此举是周佛海为了巩固自己权力,客观上也让周镐掌握了更多的权力。


从军统少将到红色特工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周镐奉戴笠的命令,立即行动着手控制南京。胜利在望,周镐内心喜悦万分,为此做起事来也格外卖力。但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会为他带来牢狱之灾。
周镐行动迅速,一方面固然是他对胜利充满激情,另一方面他行动如此迅速还是为了和新四军抢时间。在当时的周镐心中,他对重庆还是很忠诚的。
日本8月15日宣布投降,第二天晚上,周镐就带着手下接管了汪伪的中央储备银行。随后周镐迅速部署,相继接管了伪政权的《中央日报》、广播电台、宪兵队的重要机关。
8月17日一大早,南京市民们就看到了张贴在大街小巷的《京沪行动总队南京指挥部布告》。在这份布告之中,周镐自称为中将。随后在周镐的指挥下,周学昌、梅四平等大汉奸陆续被捕。

而此时南京城内真正的大汉奸陈公博等人也计划成立“南京政务委员会”来过渡,等待蒋介石来接收南京。结果周镐的雷厉风行打乱了陈公博的计划,陈公博把矛头指向周佛海。认为这是周佛海在后面搞事情,于是他调集自己的亲信部队围攻周镐的指挥部。
双方人马在南京打作一团,南京城内一时间枪声大作,火光四起。南京市民们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能紧闭门窗,惶惶不可终日。
在这关键时刻,周佛海却出卖了周镐。他面对陈公博的质问,急忙和周镐撇清关系,竟然声称不认识周镐此人。
而更让人恶心的是,他们还求助于日军。日军随后出动包围周镐的指挥部,将周镐关押,解散了周镐的指挥部,释放了此前逮捕的汉奸。已经投降的日军,竟然还在南京城耀武扬威,实在为国人之耻。
历史上把周镐的行为称之为“三日政变”,仅仅三天周镐就从南京的接收者沦为阶下囚。
戴笠等人抵达南京之后,周镐还天真地期待戴笠能为他证明,自己一定会被释放。结果大出周镐意料,戴笠居然不认账,斥责他在南京是擅自行动,打乱自己的部署;
戴笠更怀疑周镐已经投向了我党,而且周镐以“中将”名义发布文告,更是让戴笠觉得周镐想爬到自己上面。这样一来,戴笠自然是要把周镐继续关押。

周镐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在敌营忍辱负重换来的就是蹲自己人的监狱,一时间万念俱灰,对国民党也彻底失望。
他在日记中写道:“抗战胜利之后,满拟可以稍休。第—大愿,回籍省亲,使老父老母晚景略为快活,竟被戴笠这个魔王打破……”
周镐被一直关押。直到戴笠飞机失事死亡,军统随后被改为保密局,经过熟人上下活动,周镐终于被释放,但是出狱之后国民党也不给他安排职务,让他赋闲在家。
这一次的牢狱之灾,让周镐开始怀疑自己这些年来的选择。出狱之后赋闲在家,目睹了国民党反动派接收敌伪财产时种种恶行,他也终于开始新梳理和审视自己,接下来要何去何从。
在周镐迷茫的时刻,他再次遇见了自己的老同学徐楚光。在几次长谈之后,周镐也知道了徐楚光的真实身份。
而经过徐楚光的开导,周镐也逐渐明确自己未来的人生道路。1946年10月,周镐被批准成为我党的特别党员,并担任京沪徐杭特派员,直接归徐楚光领导,成了一名红色特工。
终于要开启一个全新的人生,周镐和妻子激动万分。他们似乎看见美好的未来在向自己招手,这个未来充满了光明和希望。


迟来的烈士证


入党之后,周镐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任务:策反原西北军孙良诚部。
但是周镐此时是闲人一个,活动太频繁势必会引起国民党特务的注意。于是周镐主动向毛人凤提出自己想去上海搞佛教协会的工作。经过一番活动,周镐成了所谓佛教训练团的少将组长。
有了这个身份掩护,周镐搞起工作来就更得心应手了。但是没有想到,组织内部出现了叛徒。在叛徒的指认下,周镐又一次被关进了大牢。
在监狱之中,周镐经受了酷刑,咬紧牙关没有透露一个字。特务们只有叛徒的指认,找不到其他证据。加上周镐的好友黄逸公出面担保,周镐又一次有惊无险。
出狱之后,周镐还是被派回佛教训练团。原本经过这一次,组织上决定暂缓周镐对孙部的策反工作。但是没想到的是,蒋介石又把周镐派去调查孙良诚部。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蒋介石一直对孙良诚不放心,我军对孙部的策反他也有所耳闻,加上西北军高树勋部起义在先,蒋对孙良诚就更不放心了。蒋介石想起周镐潜伏日伪时,曾经做过伪军的总参议,因此点名让周镐去孙部调查。

周镐突然成了蒋介石的“钦差大臣”,这一下他可以名正言顺地接近孙良诚。
经过周镐反复多次的做工作,一直摇摆不定的孙良诚终于在1948年11月于战场上投诚。
孙良诚的107军在战场上的投诚,让开了徐州东南方向的门户,为我军牵制邱清泉、李弥兵团创造了有利条件。而这两个兵团被牵制后,黄百韬兵团也最终被我军全部歼灭,黄百韬也死在战场上。
策反孙良诚之后,周镐的下一个任务就是争取敌人第八兵团司令刘汝明的起义。
这个刘汝明和孙良诚都是河北人,一起在冯玉祥手下当兵,私交深厚。周镐决定利用孙良诚这一层关系接近刘部,再劝其于战场上起义。
周镐没有想到的是孙良诚此时并不可靠。原来当时孙部的投诚,只是碍于战场形势的不得已行为。孙良诚内心实际上并不是真心投诚,他一直在寻找机会逃跑。
而周镐的计划正好给了孙良诚机会。表面上,孙良诚按照我们的要求写信给刘汝明却他起义;
但是他私下却让负责送信的副官告诉刘汝明,信上写的都是假的,要刘汝明想办法把自己从解放军中想办法弄出去。
刘汝明知道这些情况之后,便谎称愿意起义,要周镐和孙良诚来共商大计。
而当时组织上曾经认为这件事情进展太过顺利,应当慎重。遗憾的是周镐立功心切,没有细究,还是跟着孙良诚一起去见了刘汝明。
见面之后,刘汝明立刻变脸,将周镐等人送往南京。蒋介石对周镐的“背叛”恨之入骨,毫不犹豫地指示“立即处决”
这一次,周镐没能躲过去,他牺牲在了胜利的前夜。他最终还是没能看见自己期许的那个光明未来。
临刑前,周镐高喊“中国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实践了自己“九死余生为革命而奋斗”的诺言。
周镐等人被秘密杀害后,尸骨被特务遗弃,解放后多方寻找也没能找到。
而当时战争年代,每一天都有人牺牲,每一天都有人离开,周镐等人原先的同事或是牺牲或是调离,周镐的身份问题便一直悬而未决。
祖国始终没有忘记为新中国而牺牲的烈士们。
1965年11月,上海向组织提交了一份报告。在这份报告里提到了周镐的事情,“1949年1月遭蒋匪军保密局杀害。根据上述情况,经我们研究,追认周镐(周治平)为革命烈士,其家属享受烈属待遇”
中央于1965年12月批复:同意追认周镐(周治平)为革命烈士。
1949年牺牲,历经16年,周镐的烈士身份终于得以确认。
回顾周镐的一生,他冒死潜伏敌营,为抗战胜利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是前半生的他始终没有找到自己的信仰,他迷失过、他彷徨过。所幸,最终周镐终于找到了信仰,明确了自己的方向,找到了自己能够为之奋斗的事业。
全文完
参考资料
“军统少将”周镐的革命生涯
为新中国牺牲的“军统”少将周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48年军统少将失踪,妻女成特务家属,17年后国家却送来了烈士证
军统南京少将站长,1949年在狱中身亡,死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军统少将被秘密处决,妻子发现“无字日记”:丈夫是烈士!
1949年国民党少将遭处决,临刑前毫无惧色嘱咐到:兄弟,打准一点
1965年,军统少将遗孀拿出一本日记,上海市长:你丈夫很了不起
1949年,军统少将周镐被秘密处决,16年后一本日记揭露其真实身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