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许世友上将去世后,灵车为何半夜入山,凌晨三点下葬?

1956年,主席带领众多元帅将领签署了一份协议,实行火葬的《倡议书》。可是《孝经》里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也就是说,按照以前老祖宗的规矩,人们必须土葬和大自然结合。

但是回过味来,仔细想想,众人都是新时代的将领,觉得新策也好,土葬也罢,人死了,啥都没了,其实人们也没必要在意那么多。

只有倔汉许世友坚决不肯,只见他态度十分强硬,面无血色,谁劝也没用。有人向前倒了一碗酒陪他喝,寻求缘由,他才开了口。听他说,他就是过不了他心里的坎,他对不起自己的母亲。原来他的母亲一直是心里的病,为了弥补孝道,身为儿子的自己绝对不火葬。

谁没有母亲?众人接受了他的请求。但是这件事必须让组织理解。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他甚至还亲自上书,请求主席批准文书,允许自己土葬。

主席十分诧异当年的老将为何如此固执,身为上将的许世友,这可是堂堂的一代杰出人物,能逼他做出此等事情,一定身不由己吧。

主席找到他谈心,两人一谈就是一晚上。在许世友各种解释之下,主席动了恻隐之心。虽然上书的人是许世友上将,一个新时代的将领,必须在人民面前做出表率,但是在主席相劝无果的情况下,他的请求实现了。

于是主席犹豫一阵后还是决定,为了不寒这位老将领的心,亲自批准许世友允许土葬,特此一例。

有人问,能让主席让步,这个许世友何许人也?他竟然可以带头不遵守组织的决策,原来他也有自己的故事和苦衷。

1905年,许世友出生于河南新县。早年就失去了父亲,母亲也不容易,带着他走街串巷工作端茶,总算把他养大。可是他家境过于贫寒,想要一身本领证明自己,必须出去生活慢慢来,就这样他离开了自己的母亲。

为了学习本领,许世友进入少林寺学习武功。1928年他凭借自己过硬的本领参加了红军,为党和政府抛头颅洒热血,1955被授予开国上将军衔。

可是就是这名老将,他一生中最大的遗憾就是因为祖国的事业,他没来得及好好地为母亲尽孝,就让母亲含泪走了。于是他写下“活着尽忠,死后尽孝”八个大字,以表决心。

直到1956年众人签署了协议,他才痛哭,表示万万不能。这是在撕毁他曾经的诺言呀,那个跪在母亲墓前的孝子诺言呀,于是有了开头请书那一幕。

1985年,许世友将军查出了肝癌,已经是晚期。知道时日无多的他想起了自己的后事,坚决不去北京接受治疗,却待在了离家近的南京。

同年10月,不听询问组织是否可以土葬的许世友倒下了,他离开了这个世界,可是轮到葬礼,朋友亲戚却犯难了。

主席已经离去,没人敢为这份将军执行火葬。最后还是邓公拍板,写下“照此办理,下不为例”的公文,让众人松了一口。

19851026日,同为上将的王震亲自赶往南京见老朋友最后一面,并传达了土葬批示:许世友是一位具有特殊性格、特殊经历、特殊贡献的特殊人物。

虽然公文拿到了手,可如何土葬却让众人犯了难,毕竟许世友将军作为我国高级将领,土葬影响不好。

就在众人商议的时候,两人毛遂自荐出现在他们面前。一位是曾任南京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的肖永银少将,一位是时任广东军区司令员的尤太忠少将,他们来送自己的老朋友老上司最后一面。

两人与众人商议,为了让老将军走的隆重点,他们选择了晚上出发安葬。他们与当地政府沟通商议,最后决定在通往新县的路上排一个工兵营为他们开路,就这样灵车安稳驶过新县来到了许世友将军母亲的墓前。

路上没有鞭炮锣响,没有音乐哀声,有的是亲戚朋友战友对他的敬意。为了降低影响,新县的人们甚至不知道“许将军回来了”,灵位就妥妥安葬。这位老将终于在死亡之后实现了自己的诺言,让自己可以陪伴在母亲左右。

即使如此,许将军安葬的事还是被有心人发现。大别山的百姓和他的崇拜者都赶往此地祭拜,只看墓碑上简单的“许世友同志之墓”成了万千人民心中的骄傲,此地香火不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唯一被特许土葬的开国上将,为陪伴母亲,生前曾50元自备一口棺材
【每天老照片】-1万-9285- 最有孝心的开国上将,说;活着尽忠,死后尽孝
党史」1985年上将许世友去世为什么要土葬?
许世友去世后,灵车为何半夜进入大别山,凌晨三点下葬?
他是开国上将之一,带出“万岁军”,许世友称他为不败将军
茅台酒一天喝一瓶的开国上将,逝世后老家安葬,墓前堆有万只酒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