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古代深夜为啥要打更,安静地睡觉不好吗?古人的智慧令人折服

在古代题材的电影电视剧当中,常听说一句话“天干物燥、小心火烛!”伴随人声出现的,还有两声铜锣声,或是敲木头的声音。

打更人总是行走在夜里,在寂静的街道上喊着更,给街坊百姓报时。

这不禁让很多人感到费解。

“大晚上不安静的睡觉,为什么要打更?”

要知道这个问题,首先需要知道打更的由来。

  • 古人为何需要打更

打更,最早出现在秦朝时期,它的出现一开始并非为了报时,而是起源于巫术。

蒙昧早期的人们,以为邪祟之物都隐藏在黑夜之中,认为敲更之声,能有驱邪镇魂的功效。

而且在秦时期,人们还都遵照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规律,到了晚上一般人家中也不点油灯,怕黑的人们,就希望能有人驱散黑夜中的恐惧。

这时候,就出现了手执木杠的巫师在夜间敲更,替民排除邪祟。

这也就是最早的“更夫”,而最初的“更夫”也必须由巫师担当。

传说进入汉代以后,“更夫”的责任除了驱妖邪退鬼神以外,也增加了不少职责。

其中之一,也就是大家常听到的“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这句话了。

  • “打更”的意义

一、巡夜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这句话响起,就代表着更夫开始了巡夜的工作。

大部分人都认为,更夫打更除了“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这一句不会说别的,其实并不然。

这句话只是更夫巡夜时,常说的一句“口号”。

因为古时人们所居住的,多是茅草顶或纯木质结构的房子,太易燃。

如若屋内人睡得沉,要是没发现着火,烧起来房子很快就烧完了,弄不好还要烧着人。

所以巡夜更夫这句话是提醒街坊们,注意吹灭油灯、熄灭灶火。

除了“天干物燥、小心火烛”以外,还有“防贼防盗、闭锁门窗”,“寒气袭来,加衣盖棉”一类的口号。

更夫巡夜,最开始并不受用于普通百姓,而是在城墙围护的都城之中。

在都城之中的更夫一般两人一班,他们的工作被称为“值夜”。

而工作的职责除了就是提醒城中居民小心夜间会发生的入室偷盗、火灾、韩流之类的突发之灾。

相传,更夫巡夜的方法来自寺院僧人夜巡,也有传是效仿军中持锣巡营的士兵,这两种说法也并非捕风捉影,因为功效大致一样。

有了打更人的存在,睡着的人们对于许多事情,都能具有一定防范作用。

二、报时

打更的字面意思就是报时,更夫每敲一次,大伙就知道了时间又过了一更。

只不过不少人费解,都睡着了,何必知道时间呢?

其实这里面具有大学问。

首先,古人的生活中没有钟表,没办法计时。

白天人们还能看着太阳来分辨时刻,但晚上,尤其是没有月亮的夜里丝毫没有办法分辨时间。

一旦睡过了点,农夫就会错过给庄稼浇水翻地,赶路的人就会错过最早的一趟车船。

军营中也时常说到“三更造饭,五更开拔”,要是没有时间,那打仗行军都要贻误军机。

这时候,打更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

有了更夫打更,人们就能知道时间到了几更几点了。

而更夫们又是怎么计算时间的呢?

这就能看出了古人的智慧有多么令人折服了。

最早的时候,更夫们用烧香来计算时间,一炷香为一更。烧完一炷香续上下一根,然后更夫出去打一圈更回来休息一会儿。

后来有了以滴水计时的“漏刻”以后,就以“漏刻”测量的一更为准。

这个“漏刻”,是古人们从漏水的陶罐,与时间流逝相对比研究出来的。

从一个漏水的容器中,能研究出时间的流逝,这真是古人出色智慧的体现。

  • 关于更的划分

大家都知道,我们古人计算时间,一天为十二个时辰。

一个时辰就是两个小时,而“更”的计算,则与时辰不同,一更的时间是三个小时。

一夜为五更天,从晚上七点开始,就进入了“更”的及时范围了。

“更”依次被称为“更时、更阑、更夫、更鼓、更漏。”这是最早“漏刻”的计量单位,慢慢的变成了夜间计时单位,这也正是“打更”一词的由来。

从古人对“更”的称呼,也能看出祖辈血脉中的文雅。

如一更开始的“更时”,也被称为“定更天”。

古人认为,日落而息的人,劳作了一天需要“安定”下来,所以才叫做“定更”。

等时间到了二更,也就是九点到十一点,古人称其为“人定”或“昏定”。

意思是人们都停止活动了,而“人定”的意思,也就是人静。

再往后三更时,就使人们常说的“夜半三更”,也有称这段时间为“中夜”的。

而这段时间,正是古人认为阴气最盛,邪祟出行的时候,而更夫也是从这段时间开始鸣锣敲鼓的。

到了四更,古人给它起名为“荒鸡”,这时候天已经开始转亮了,一些家养的鸡、犬也都开始活动了。成语“鸡鸣狗盗”一词,就是从“四更”的别称中来的。

意思这段时间人睡得最熟,也最容易发生偷盗之类的苟且之事。

有些地方还流传着过五更的老话“一更人、二更鼓、三更鬼、四更贼、五更鸡打鸣”。

以上所说的,就是古人为什么需要“打更”以及什么是“更”。

而打更就需要“更夫”,那这更夫又是什么样的存在呢?

  • “更夫”的由来

其实在古时当“更夫”的人,都是很苦的,一般很少有人愿意去当打更人。

或许不少人诧异,又不用干体力活,就是熬夜起来走一圈,回去接着睡,有什么苦的?

“更夫”,在社会中一般都是由乡里乡亲们凑钱,请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担任的。

凑钱的都是穷人,所以“更夫”的工资必然不高。

直到了唐朝时期,朝廷出面设立了专门打更的“谯楼”,“更夫”才算有了正式编制。

虽然有了正式编制,但“更夫”们的责任依然不小,不仅担任着报时的工作,还得身兼着保安,所以具有一定的风险。

在电影电视当中经常见到的桥段,不管是妖魔邪祟还是匪徒歹人,时不时飞身经过街道时就把一旁的龙套更夫“咔嚓”了。

而古时候的更夫也确实具有危险,巡夜的时候,敲更就是为了提醒百姓家中注意防贼。

而盗贼们如果正巧被打更人发现,为了脱身去灭口的事情也是有的。

工作除了担惊受怕,压力其实也不小。

要知道日夜颠倒对于几乎没有夜间娱乐的古人来说,可是很严重的,所以更夫巡夜都是十分疲惫的。除了工作累,还有来自街坊乡亲的压力。

敲更喊号的声音大了,就会吵扰四邻,轻则呵斥几句,重则莽夫来找更夫干架。

喊小声了吧,又怕大伙听不到更声,误了街坊四邻的事,所以这更夫也不是个容易工作呀。

只不过正是有了更夫,古人们才有了夜间防火防盗的能力,同时也能保证日出之前就能起来,去遵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规律。

提起这一点,不禁让人感叹,现代人早已没有了这种健康的生活规律了。

以上所说的,就是古人深夜为何需要打更,以及打更相关的事情。

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发展,如今“更夫”和“打更”早已慢慢退出了社会舞台。

但提及打更还是不禁让现代人感到了古人令人折服的智慧。

即便是在物资匮乏缺少科技的时代里,他们也能满足人们对于了解时间的需要。

这是何等才智。

试想一下,如今我们一抬手就能看到表上的时间,其实也正是来自于古人智慧的积累,一步步走到了现在。

面对古人的智慧,我们不仅要敬畏,还要抱着一颗学习的心,去继承先辈对于针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这种精神才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何古人深夜要打更?若没人打更后果很严重,古人的智慧让人叹服|更夫|火烛|驱鬼|烧香
为什么说古人会在深夜打更?难道仅仅为了报时吗?专家:没那么简单
古人深夜为啥要打更?若没人打更后果严重,古人智慧令现代人叹服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古代真的有打更这个行业吗?
古代晚上离不开的打更人,他们的工作人人受益,但危险程度也很高
古代深夜为啥要打更,安静地睡觉不好吗?古人的智慧让人佩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