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毛主席一生37位秘书,有3位建国后担任省委第一书记,他们是谁?

从1928年开始,时任红军前委书记的毛主席,开始有了自己的第一位秘书。由于早期处于战争环境之中,毛主席秘书的任期都很短暂,因此一直到1976年去世的48年间,毛主席先后任用了37位秘书。

毛主席很善于识别人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在他任用的37位秘书中,有三位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担任省委第一书记,成为主政一方的一把手,他们都是谁呢?

“你出院后,就到前委来工作吧”

1928年,时任茶陵县委书记的江华,第一次见到了毛主席。在二人第一次谈话中,毛主席的平易近人,让江华丝毫没有拘束之感,而江华的稳重认真,也让毛主席喜欢上了这位敢想敢说的年轻的县委书记。

同年,黄洋界战役打响后,江华因病住进了医院。时任红军前委书记的毛主席,专程赶到医院探望,嘱咐他好好养伤,早日重返战斗岗位。临别时,毛主席郑重地对江华说:

“你出院后,就不要回县委,到前委来工作吧。”

图丨青年时代的江华

就这样,江华出院之后来到了毛主席的身边,成为毛主席的第二任秘书。当时毛主席大部分时间住在茨坪一家店铺里,前面是售货房,后面是存货房。为了方便毛主席工作,保证毛主席的安全,江华曾建议毛主席睡在里间,但毛主席没有同意:

“还是睡在外面好,外面有个柜台可以当床铺呢。”

在担任毛主席秘书的那段日子里,虽然工作总是很忙,但江华觉得忙得舒畅,忙得有价值,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不但增长了见识,也让他明白了很多革命道理。

1938年,江华离开延安前往山东敌后工作,离开前毛主席问江华,留在延安工作不行吗?江华说自己在写和说的方面都不擅长,做机关工作有些吃力,还是去部队工作比较好。

虽然毛主席舍不得江华离去,但见江华去意已决,便不再挽留,只是关切地询问他准备工作做得怎么样,东西买好了没有,诸如地图、红蓝铅笔等延安没有的东西,可以到了西安之后买一些。

图丨江华(左一)在东北战场

在山东工作了5年之后,江华终于又回到了日思夜想的延安。一见到毛主席,无比高兴的江华向毛主席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主席好!”

“什么时候学会了这一套?江华,你是从国民党部队过来的吧!”毛主席风趣地说道,然后拉着江华的手走进窑洞,详细询问了沿途地区群众的生活情况。江华回答之后表示一路上走马观花,没有深入了解,谈不出什么具体的东西。

毛主席爱怜地看着江华,说留心处处皆学问,我们的干部要学会察言观色,每到一个地方,要看老百姓吃得怎么样,穿得怎么怎么样,脸色怎么样,情绪怎么样。通过这些就能够了解群众生活的基本情况。

“察言观色”四个字,后来就一直深深铭刻在江华的心中,一直为江华之后的工作做指引。

新中国成立之后,江华先是担任浙江省委副书记,之后又担任浙江省委书记。在江华的主持下,浙江的各项工作得到了发展。三年困难时期,浙江调出大批粮食、副食支援全国,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领导的一致赞扬。

图丨毛主席和江华在杭州,江华站在毛主席身边

1958年春节前夕,毛主席再度来到浙江视察工作,见到江华之后,毛主席关切地询问他:“快过年了,给家里寄钱没有?”

江华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毛主席如此关心自己,感动得一时间不知说什么。毛主席见江华默不作声,又亲切地说:“你没有钱吧?我最近写了几本书,有些稿费,你拿去寄回老家吧。”

“主席,我已经寄过了,我有钱。”当时江华虽然没有寄钱回老家,但还是赶紧推辞道。毛主席也不再勉强,嘱咐他以后有什么困难,尽管告诉自己,自己还是有些稿费收入的:

“太客气,这可不像你江华哟!”

毛主席的一生虽然资助过不少人,但拿钱帮助党内的高级领导干部,却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

1974年,已经10年没有见过毛主席的江华,突然接到毛主席召见的电话。当江华来到毛主席驻地,见毛主席正安详地坐在书房里,赶忙快步上前,紧紧握住毛主席的手。刚说了一句“主席好”,便哽咽着说不下去了。

毛主席示意江华坐在自己对面,简单地聊了几句之后,毛主席对江华说:“你到法院工作吧!”

图丨法庭上的江华

当时江华正在等待重新安排工作,但毕竟自己没有学过法律,也没有做过法院的工作,担心会干不好。毛主席见江华有些犹豫,告诉他掌握政策就行了,然后吃力地挥了挥手:

“工作的事就这样吧!”

1975年,江华被正式任命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成为新中国第五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你文化高,很适合部队政治工作,留下吧”

1927年南昌起义爆发,18岁的李井泉毅然投笔从戎,随军南征。当起义军在广东被打散后,李井泉摆脱追兵,找到了当地农民自卫军,自此被安排在东江特委工作。

在此期间,毛主席和朱德井冈山会师,组建了红4军,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进军东江帮助东江特委发展武装,因此,李井泉对红4军十分向往。

1930年,东江特委派李井泉前往红4军前委送密信,当时红4军正在向闽西长汀转移,20岁的李井泉不顾道路艰险,披星戴月赶路,终于找到了部队。当李井泉将密信递到毛主席手上,毛主席看过密信,打量了李井泉一番,然后对他说:

“你文化高,很适合部队政治工作,留下吧。”

图丨李井泉旧照

就这样,李井泉被毛主席安排在红4军司令部政委办公室,担任秘书长一职,实际上就是担任毛主席的秘书。在毛主席的影响和熏陶下,李井泉的思想进步很快,政治上也日趋成熟。

一年之后,毛主席决定派李井泉去赣南,担任红35军政委。当时李井泉并不想离开毛主席身边,毛主席劝说他:“常言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你这个知识分子还不懂得这个道理?”

当时红35军是赣南地方武装刚刚改编而来的部队,李井泉去了之后,在将近两年的时间中,率领部队协同主力红军,参加了四次反“围剿”,为巩固和扩大根据地上立下赫赫战功。

1935年,红1、4方面军会师后,李井泉所在的红9军团划归张国焘领导的左路军。由于他和张国焘是江西老乡,因此张国焘对他进行拉拢,但张国焘的分裂行径却引起了李井泉的警觉。

一次在行军途中,李井泉和几个干部交流情况,对张国焘脱离群众,搞分裂等错误做法表示了不满。没想到这次谈话居然传到了张国焘的耳朵里,火冒三丈的张国焘立刻召开会议,对李井泉等人大加训斥。

由于当时张国焘忙着另立中央,没顾得上追究此事,因此只是将李井泉贬到了红军大学当教员了事。

图丨李井泉陪同毛主席下基层

在被冷落了一年多之后,李井泉被重新安排到红2军团担任师政委,转到了贺龙的麾下。

1950年初,李井泉被毛主席任命为川西区党委第一书记,接到任命后,李井泉立即领导四川军民,进行了剿匪和土改的伟大斗争。人民政权稳定之后,李井泉开始担任四川省委第一书记,并兼任了一段时间的四川省主席。

根据四川地区的实际情况,李井泉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发动群众改造旧河道,形成了网络化的灌溉系统,同时还主持重修都江堰,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让粮食产量不断提高,让四川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天府之国”。

后来,毛主席在视察都江堰水利工程时,握着李井泉的手连声称赞:“你干得很好,为四川人民立了一大功!”

1959年,很重视农村养猪的毛主席,专门写了一封发展养猪业的信,发出了“大养特养其猪”的号召。四川生猪生产有5000多年的历史,在清朝时期,生猪出栏数一度居于全国之首,但到了蒋介石统治时期,生猪养殖一落千丈。

在毛主席发出号召后,李井泉决心再创四川养猪奇迹。在李井泉的带领下,四川人养猪的传统得到发扬,改革开放之后,四川一直是全国生猪第一省,每年生猪出栏头数居全国之冠。

图丨李井泉陪同毛主席视察都江堰

1960年后,李井泉担任西南局第一书记,兼成都军区第一政委。后来虽然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但李井泉仍然坚持进行斗争。

1975年,李井泉当选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七年之后,李井泉主动退居二线,担任中顾委常委。当时有人劝他为当年受到的不公正待遇,请中央为其正名,但李井泉淡然地说:

“党已经对得起我了,中顾委常委还不够啊?”

“你成了承载几千万人的大船了”

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长沙召开万人声援大会,儿童团员周小舟虽然是湘潭县年龄最小的代表,但他在大会上的一番慷慨陈词,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同年,周小舟考入长沙明德中学,在学校里结识了一众共产党人,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教育。同时能说会写的周小舟还用自己主编的《明德校刊》,来宣传马克思主义。

“马日事变”爆发后,15岁的周小舟成为共青团员,并开始参加社会活动。为了普及平民教育,周小舟开始担任明德平民学校教务主任。

图丨周小舟旧照

1931年,周小舟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学习,在校期间担任中华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主要领导人之一,并于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6年,周小舟进入北方局联络部工作,并参加了同国民党的秘密谈判。他四上南京,在谈判桌上唇枪舌剑,表现的英勇机智。谈判结束之后,周小舟奉命将谈判资料送交延安,并第一次见到了仰慕已久的毛主席。

对于周小舟这位能写会说的小老乡,毛主席早有耳闻。在毛主席的推荐下,党中央将周小舟调到中央军委,担任毛主席的秘书。

毛主席的谦虚谨慎,不耻下问,给周小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毛主席的影响下,周小舟也养成了刚正诚实的性格,以及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这些后来影响了周小舟的一生。

而毛主席对于周小舟也十分器重,每当遇到问题的时候,毛主席总是征询他的意见,即使自己写好的文章,也会拿给周小舟修改。而周小舟对此也毫无顾虑,每次都畅所欲言,大胆修改。

图丨毛主席和周小舟(左一)在韶山

1937年,毛主席委派周小舟前往山西,与阎锡山协商合作抗日事宜。而周小舟也没有辜负毛主席的重托,在与阎锡山的多次商谈中,既讲原则又能很好地把握分寸,最终与阎锡山达成统一抗战的协议。

在与阎锡山地方当局形成统一战线后,毛主席再次委派周小舟以八路军代表的身份,前往迪化与盛世才就统一战线事宜进行协商。周小舟抵达迪化后,向当地的同志介绍了国内的形势,传达了中央关于新疆工作的指示。

在周小舟、陈云等人的共同努力下,盛世才接受了设立八路军驻疆办事处的主张,周小舟再一次忠诚地完成了党和毛主席交给的任务。

经过多次的历练,毛主席认定周小舟是一个可以造就的干部,但是缺乏革命战争的锻炼。因此,毛主席决定将周小舟派到最艰苦的敌后根据地工作。期间,毛主席两次写信,鼓励周小舟“切实努力,必有进步”。

在毛主席的教导下,周小舟在前线待了7年。在冀中的11年间,周小舟走遍了晋察冀。对于周小舟所做的一切,毛主席十分满意。

图丨周小舟陪毛主席回韶山

1953年,周小舟接任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兼任湖南省副省长,开始全面主政湖南。期间,周小舟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对湖南的经济建设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领导湖南人民成功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在以周小舟为首的湖南省委的领导下,湖南呈现了全新的面貌。1956年毛主席到湖南视察工作,看到湖南的大好形势后,高兴地对周小舟说:

“苏东坡讲'驾一叶之扁舟’,那说的是'小舟’,你已经不是小舟了,你成了承载几千万人的大船了!”

新中国成立之后,毛主席几乎每年都要回湖南一次,有时甚至一年要回来几次。毛主席每次回来,都是周小舟陪伴,由周小舟亲自安排毛主席在湖南的各方面活动。

周小舟将自己的一切,都置于人民、国家和党的利益之下,因此在后来受到打击后,周小舟并没有对自己因为坚持真理而感到后悔。曾经有人问他当过什么官,周小舟淡淡地说道:

“官有什么了不起!要不是党和人民给予权力,个人威望只能是一个零。”

图丨周小舟(前排左一)陪同毛主席在韶山接见群众

即使身处逆境,周小舟仍耐心说服他人,坚持了自己的真理和实事求是。可惜就是这样一位党的好干部,在1966年末离开了人世,那年他才54岁。

1979年,中央撤销了对周小舟的处分决定,随后在广州军区大礼堂,为周小舟举办了隆重的追悼会。追悼会上,一副挽联成为周小舟一生最好的概括:

精诚长夺晚霞丹,成也千古,败也千古;

壮烈永昭青史灿,生为人民,死为人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毛主席的秘书中,有3位担任了省委第一书记,他们是谁?
他是毛主席的秘书,名字也是主席改的,后来成为浙江省委书记
他曾是主席的秘书,主席给他取名,后来成为省委书记定下一条规矩
黄火青回忆1967年同各省委书记被保护起来住招待所
毛主席信任的李井泉,曾是八路军的旅政委,为何反倒没军衔
六十年前,父亲给省委书记李荒当秘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