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是农民,我告诉你:生产队时期农民的穷苦生活、有多累有多穷

穷富是相对的。生产队时和现在比,确实是很穷,但是和解放前比,又是很富。对于那个年代的贫穷,只有亲身经历者,才深有体会!而现代人,即使说破大天,他们也不会相信会穷到那种地步。那时是刚从旧中国走出来,白手起家,生活水平稳步上升,人民精神面貌积极向上!

当时所谓的穷与苦,是社会生产力相对落后,科学技术发展才起步。60年中期,农村那儿能见到拖拉机,更谈不上汽车,行走靠双足,干活靠双手,但是基本生活还是可过的。一般家庭六七个人都快乐的生活着,七十年代初,农村教育普及,五元钱报名上初中就够了!!!!

那个时候农民真是穷,我们村组,每月口粮,毛粮只有21斤,多少天没有早饭吃,我是50后,我最清楚。哪时肚里没油水。加上重体力劳动。确实不够吃是真的,我想各地条件不一样。情况自然有较大区别。我们生产队当时10分工30毛钱,要是赶上好年头分上5毛钱,社员高兴的不得了。很多人家一年也吃不上一顿肉,过年三十初一,基本上是粘豆包,冻豆腐。好一点的能包顿饺子。

我5O年代人吃过野草,下雪也光着脚提着竹筐去读书放学回家有2两汤红著吃。十二岁开始干活每天两个工分,一个工分值2分人民币。在6o年过年的时候集体伙食团煮了一大桶米粥里面全是油菜叶,无盐无油大伙吃得津津有味,吃了欢欢喜喜。

我觉得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反映的很真实,那就是那个年代真实的农村生活。小孩子吃煤的事是有的,但完全不同于莫言的描述。我和莫言同龄,小时听说煤可以吃,就偷着尝过,仅此而已。以前有家人穷的一家人有条裤子,谁出门才穿裤子,有块猪皮舍不得吃,出门用猪皮抹抹嘴。

饥饿贫穷的年代。我们都经历过。客观地说那时的确穷,大家都穷。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那时国家一穷二白,为了建设新中国,全国艰苦创业,忍饥挨饿也要支援国家建设。我也是过来人,那时人们的确克己奉公,艰苦创业,全国一盘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集体劳动,有说有笑,争先恐后,支援国家建设,从来没有怨言。

那时候是没有一点荒地的。连河边的草都会拔得精光,每到冬季小河沟都清理得干干净净,一担一担挑来当肥。说实话,人民公社的这几年是中国农业最极致的几年。过来的人应该最有体会。

现在只要求吃饱穿暖,应该没有任何压力,也没有任何负担。生产队那时候苦是苦了点儿。没有,现在穷富差距大。生产队人是吃不饱。穿不暖。社员干劲十足。生活平淡而宁静。因而过的快乐。社会是在发展的,解放初期,农业没有机械,土地贫瘠,粮食产量低。

六十年代,农村实行合作医疗,大队里有卫生室,村里有赤脚医生,这是事实。农民的生活也逐渐好起来。那个时侯贫穷落后,是由于缺乏科学技术,严重影响了生产力。生产队人是吃不饱,穿不暖,社员干劲十足,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一段难忘的日子当年的农村经济发展欠缺,农民生活水平低下,与现在的农村农业农民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所以我认为,那时有那时的特点,现在有现在的优势!!

包产到户确实增产。但生活水平大提高是改革开放的大好背景。不要把功劳都归到单干。解放后,从一个非常贫穷的旧中国逐渐发展,生活逐步提高。解放后也是单干,并不是一下子富了。改革开放,国内外大量资金建厂,才有农民走出去,打工富。坚持走改革开放的道路前程似锦!

那个年代是很艰苦,但人们的精神面貌却十分饱满,因为他们已是国家的主人。这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的一个崭新的世界。广大人民群众心花怒放,斗志昂扬,以创建美好的未来为目标,以苦为乐以奉献为荣耀,齐心协力,共同奋斗。这样的社会(主流)氛围,没有经历过的人们是无法想象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生产队时期每个社员一年分多少斤粮食?
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
60~70年代农民生活回忆录系列之·挖河
知青与农民
票证年代的农民生活
中国70年代生产队的状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