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样的“二十响”,真的能响?
userphoto

2023.05.10 新疆

关注

一支推动中国革命的枪,一支男孩子梦寐以求的枪!但是,驳壳枪,这支大家耳熟能详的枪,众多的影视、连环画作品中表现得都对吗?

驳壳枪是所有男孩子最初的“梦中情人”:在表现战斗题材的影视作品和连环画中,英雄人物手持驳壳枪,英气勃发,威风凛凛。

驳壳枪在中国有众多美称:因其威力大得名“盒子炮”,能装二十颗子弹被称为“二十响”,能单发能连发又叫“快慢机”,部分型号因为枪身没有减重槽显得光洁,人送外号“大净面”……

它是抗战片中最拉风的神器。

下插梭的二十响

各种型号的驳壳枪

加了枪托的快慢机

下图据说是1940年代两姐妹的合影。让人惊悚的是,左边的女子居然手持盒子炮对着姐妹。别害怕,手枪的机头没有打开,无法开枪。这应该是在开玩笑吧?

此图片来源不详,应该是在照相馆拍摄的。

所谓机头,就是大拇指碰到的这玩意儿(红圈部分。下面还有一个带孔的小装置是保险。并称为大小机头)。

借了一张玩具枪的图片来说明问题,并非真实比例。

所以,正常的待击发状态是这样的:

这样扣动扳机,手枪才会响。

这可以看得更加清楚一点

这样按下机头,手枪就处于一触即发的战斗状态了。

近来看书看电视,感觉表现驳壳枪这一细节时有时候还存在一定的瑕疵。主要是持枪近距离逼近对手时,居然没有打开机头,这实际上是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战争年代的人不会意识不到这一点的。

这是俄国人用驳壳枪的镜头。这样无法发射,很可能是在作秀。

作秀古已有之:这个德械师的士兵同样是在配合拍摄。

如此拿枪威胁对方,是在过家家吗?

这应该是配合拍剧照吧。

胖翻译在枪口面前居然吓坏了,不合理啊!

同样没有打开机头。太马虎了!

连环画中,对这一细节的处理瑕疵也不少:

这把枪画得不好。完全没有画到枪机。还以为是王八盒子 一看枪套还是驳壳枪。

这是要表现开枪的英武吧。可惜没有画出枪管。机头还应该按下来一点。

同样的失误。枪的细节不够精细。

枪的细节问题(或许是山寨的驳壳枪)。机头的位置不对。

人物神态好,但感觉机头没有按下。

好几把枪机头没有按下。持枪逼住敌人可能会遇到危险。

或许是角度问题,没有看到机头。枪的细节不够完美。

机头貌似没有张开

不是所有艺术家和画家都忽略了这一细节。我们也注意到,有的影片和连环画就表现得准确传神,让军事爱好者大呼过瘾。请欣赏:

李向阳的双枪,请注意准星和机头。

这个封面可能是画家画的,细节很赞。

游击队员正按下机头,坏人更加害怕了。

细节基本准确。

枪似乎有些偏大,但机头部分画得很好。

细节真实

小兵张嘎也没有忽略这个问题

机头位置再下一点就更好了。可以参照下图。

影视作品中的标准开枪画面。

战斗的青春,画得堪称精准。

上图也特别准确。

两个版本的南征北战,上面的人物神态好,下面的武器细节更完美。

这是相关的宣传画。驳壳枪的标准用法是要加上枪托的。图片中刻画得很到位。

上图也带来了一个问题:驳壳枪应该怎么打?竖直了打,还是应该偏转一定的角度?

竖直了打的有不少:

解放石家庄

双枪市长

黎明的河边

敌后武工队

草荡里的枪声

倾斜一定角度的射击方式更受欢迎:

古玛河春晓

血溅津门

血溅津门

铁道游击队

电影《铁道游击队》是同样的射击方式。

林海雪原

飞兵战盐城

连心锁

大闹水井镇

大闹水井镇

桥隆飙

渡江侦察记

有人说,这枪后座力大,枪口容易上跳,手腕偏转一定角度后,可以把枪口上跳的劣势,转为左右横扫的优势。

有人说,真的想多了。这样做,仅仅是为了防止弹壳跳出来打到枪手脸上,所以不得不偏转一个角度。

各位好朋友,您怎么看?也请大家留言教我。谢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把外来的驳壳枪,从民国战到八十年代,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
驳壳枪的威力到底怎么样?
中国人为啥这么喜欢盒子炮?
欣赏一支固定瞄具的120毫米枪管的驳壳枪
毛瑟C96驳壳枪
旧中国为什么有那么多的驳壳枪?别的枪不好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