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闲章,闲章,闲情一箩筐

提起印章,无人不晓,

可文化君问你,

你知道印章中还有一种闲章吗?

闲章的意趣在于一个“闲”字,

简单来讲,

除了镌刻姓名、职官等等正式的

印章以外,都是闲章。

唐代宗时,

丞相李泌以其书斋名“端居室”入印,

由此开后世闲章流行之习。

而传奇的民国时期,

则将篆刻推向了繁盛。

此前已经有了三百年

基础的文人篆刻,

在此时正式登堂入室,

成了与书、画平起平坐的艺术门类,

也就有了后来俗称的“诗书画印”。

在民国,能写会画不足为奇,

你要是有真本事,那刻个印来看看。

如果不懂篆刻,不会刻印,不知欣赏,

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搞艺术的。

自清代以来,几乎所有的艺术大家,

同时也都是篆刻大家,

比如邓石如、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等,

名单可以列出一长串。

不过,闲章就是一种随性的趣味,

没有固定的用途,完全随手拈来,

不会像姓名章那样正式和严肃,

它可以人人赏玩,就是自己的小手作。

你一定听过乾隆皇帝喜欢到处戳章的故事,

比如王羲之的《快雪时晴贴》一共才30多个字,

却被乾隆帝戳了80多个闲章。

王羲之《快雪时晴贴》

自诩为“三百石印富翁”的齐白石,

认为其篆刻水平才是第一位。

齐白石衰年,为屑小所作伪品所扰,

无奈之余,刻有一印,

文曰“吾画遍天下伪造居多“。

齐白石印“吾画遍天下伪造居多”

“扬州八怪”中的清代画家汪士慎,

一目失明后,

作画用的闲章是“尚留一目看梅花”;

画家吴湖帆因一鼻孔经常窒塞,

不无风趣地篆刻一章,为“一窍不通”。

闲章里,更有大白话的,

书画家赖少其先生在年逾七旬之后,

自刻一枚闲章“来不及了”,日日勉励自己。

更有明末清初耿昭忠的“公”字印,

像不像一个“囧”字?有点可爱。

在材质上,闲章也是花样翻新,

从上古之时的铜铸铁凿、木刻泥雕,

到元末篆刻家王冕用花乳石治印,

再至各类田黄寿山、鸡血昌玉闲章,

不同的材质延续了中国人的审美情操。

如今,零基础的刻章小白,

也可以随手拿起一块橡皮,

篆刻简单的花纹或者文字。

或题在自己的书画作品上,

或印在书本的开篇之页中,

生活中的小确幸由此而来。

前不久,

文化君在“用现代语言讲传统”的

廉润初心文化传播推广中心内,

体验了一次篆刻的乐趣。

一块橡皮,一支刻刀,

一把尺子,一方印泥,

成就自己的匠人空间。

手作的意义就在于人与物的沟通,

也是了解内心发现自我潜能的过程。

即便一个简单的福字,

也需耐下性子,认真勾画,

精准用刀,反复雕琢。

想要做得一丝不苟,至少需要个把小时,

当看到自己的成品印于纸上, 变觉得不负苦功。

一枚简单质朴的闲章,为生活增添莫大雅趣。

闲章兴之所至,天趣自成,

能够完成这门苦寂的艺术,

并赋予它充满诗意的美感,

多么的好。

特别感谢:

廉润初心文化传播推广中心提供场地并教授篆刻技法

今日话题
你现在还有用章的习惯吗?

赶快在评论区跟文化君说说吧~

文/张卓(文化天津新媒体中心)
图/文化天津视觉中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墨缘之用印三讲究
《印章在书画作品中的作用》
闲章
“闲章”不“闲”——充满对人生和艺术的感悟
篆刻:书法作品中为什么需要闲章?
名家篆刻青田石印章欣赏,附作者、印石、印文、边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