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金五年,从毕业生到财务专家的两件事

【索沃内推】:提供留学申请、工作求职、背景提升一站式解决方案,指导过近千名学生成功求职,以内推形式帮助百名学生进入投行、券商、咨询、四大、快消等。

从一个毕业生转变为专业人士,大概需要几年?通常答案是,5年

比如,很多大型会计事务所,要求从小朋友到审计经理需要熬够5年,很多企业招聘财会岗位也需要5年工作经验,这背后的原理就是“1万小时定律”。

平均来算,一个会计师每周工作40个小时,每年实际工作2,000个小时,1万小时就是5年。

所以,进入社会大学的前5年,通常是我们毕业生向专业人士转化的黄金阶段。这5年的历练将帮助你成为专业人士,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夯实基础。

但简单的熬够这5年时间,你一定能成为专业人士吗?

不一定。

结合我的带人和看人经验,一个财务从业者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专业人士,必须要做到两件事:

1、入模子,培养好的职业习惯;

2、用心做好100个CASE,不骄不躁。

我们本期,就说说这两点。

入模子,培养好的职业习惯

大家应该都见过做饼干用的模子,任凭怎么奇形怪状的面团放入模子,出来后都会变成一个样子。

有人可能会挺抵触入模子这个说法的,这不是让人失去个性、变得和别人一样吗?

但从财务行业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模子首先意味着稳定性、可预期、够靠谱,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谈个性发展的问题。

模子就是好的职业习惯,它们将潜移默化地改变你的职业生涯,让靠谱成为你的职场标签。

对于财会人生,我着重讲讲4个重要的职业习惯:

1

持续学习的能力

之所以把持续学习的能力摆在第1位,是因为在这个行业里,不学习,就会被淘汰。我们会计行业发展实在太快了,财税政策月月变,会计准则年年改。

讲个小故事,曾经有一个会计,她经常抱怨老板吝啬,给的工资特别低,自己怎么怎么辛苦,干了多少多少活儿。

但实际上,她用的是手工账本,没有电子账套,时间主要花在核对加总数据上,但这些活儿都是财务软件就可以干的。

所以,从老板角度来看,她的人工成本7,000元/月,找2,000元/月的外包服务反而做得更好。

很明显,这一状态的内在原因是她没有持续学习,工作效率太低。

后面,企业发展壮大需要融资,她也未能主动了解这一块的知识,也未能提供出符合会计准则的报表。企业老板不得不找外援,同时自学财务类的知识。

说到这里,我想说:如果财会人士没有持续学习的能力,最后发现你的老板/甲方比你知道的还多,那他还用你干嘛,你还有什么专业知识可向他贩卖呢?

疫情期间,就有一篇CEO骂HRD的爆文,其中就提到HRD只知道背法条、搞一些花花绿绿的雷达图,不懂公司本质,相关国家政策没有CEO了解的清楚、相关法律政策又没有律师搞得明白。

其实在我们财务行业,也有同样的情况,很多会计师没有持续学到“干货”,只是卖弄书本知识,做数字游戏,这些都是假的学习能力。

关于保持持续学习的能力,我有以下4点建议:

  • 投资自己的同行圈,多交流和分享专业实践,持续学习别人的好经验。每个细分行业,我都会认识几个会计师,他们都是我最好的老师。

  • 关注税务局的公众号和网站,实时跟踪最新的税收政策和优惠文件;

  • 关注新技术、新工具对财务工作的影响,主动学习提高工作效率:比如电子发票、带数据接口的财务软件、自动生成会计凭证的方案、提高数据整理分析效率的Excel功能/插件等。

  • 关注软性知识对财务工作的影响,特别是经营管理层面的思想,比如阿米巴思想、平台思维。这些企业未来演变的大趋势都会对财务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也是未来财务核算体系发展的方向。

2

换位思考

不管你身处乙方还是甲方,财会工作都是一个辅助者的角色,我们需要通过别人的工作来实现自我的价值,也需要换位思考来理解相关方(甲方、老板和同级其他部门等)的需求和想法。

我们经常看见一些会计,屁股坐在财务这把椅子上,奉行部门主义,对相关方有一种特别强的排斥。无论老板让做什么事,都本能地说不行,口头禅就是法律要求怎样怎样。无论业务部门出什么情况,都一概不行,有种官老爷的架势,更谈不上什么换位思考。

长期来看,这样做显然不利于他们的职业发展。

在推进一些项目和规划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财务和业务经常吵架。吵架的原因就在于双方没有换位思考。在财务这一侧,就是财务不考虑业务方面的需求,也不考虑公司整体面临的压力,只机械地考虑手里财务工作的“一亩三分地”,多一点都不会管。

这种人往往会因为缺少大局观和换位思考的能力,往往会上不去,职业发展遇到严重的瓶颈。

同样的情况也在事务所里发生,很多刚入职的小朋友经常觉得上级在压榨自己,心里总是觉得,怎么又要让我干活,你就不能自己干吗?

想当年最经典的一句话就是“you can you up,no can no bb(你行你上啊,做不了,就别逼逼)”。这种心态往往含有一种超级的抵触情绪,更别谈理解上级的想法和难处了。

当然,确实很多时候领导会犯错,会让小朋友干些冤枉活。但大的概率是,你的领导比你掌握的信息更多、专业能力更强、资源更丰富,你按他的需求干活不会出错。即便错了,也是领导来担责任。

说到这儿,我想起前同事的一句名言,他评价小朋友好坏只有两个标准:

第一是听话儿,

第二是出活儿。

现在看来,依然非常实用。

具体到执行层面,换位思考第一是要学会倾听,是真心地听,而不是虚心假意地听。

什么是虚心假意地听呢?就是不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比如某些会计师听完需求之后,总是给出一堆政治上正确但不能落地的方案,让人哭笑不得。

第二是根据对方的关切,在会计职业底线范围内,找到满足对方需求的方案,调整自己的职业行为。

3

沟通汇报

同样的道理,作为一个辅助者,财务工作,你不沟通汇报可以吗?当然不行。

之前,我经常发现一些会计很容易就觉得哎呀,老板不懂会计啊、老板不懂税法啊,自我感觉良好,就很容易轻敌,很容易自作主张。时间长了,该汇报的不向老板汇报,老板也不知道财务平常都在忙些啥。

同样,在事务所里,我们也发现很多会计师捂着项目自己干,既不汇报、也不咨询,遇到疑点,要么自作主张,要么猜测推断。憋到最后,出来的项目交付,往往有很多“硬伤”。

时间长了,总是不沟通汇报,甲方/老板会觉得你很难驾驭,心里没有底。除非你能力特别特别强,从心理上彻底征服你的甲方/老板,否则我建议还是得多沟通汇报。

很多人平时不和上级沟通,一沟通就被领导骂,特别害怕汇报。这种情况通常说明你的沟通还是不够。

记得读MBA的时候,一位老师说过,“沟通本身就是一种激励”。

如果你经常和老板沟通,对老板来讲,他认为你认为他很重要,对于员工来讲,员工会认为老板认为他很重要。

在这样一种肯定和尊重的环境下,你的财会工作也会更容易开展。

回到财会工作层面,毕竟我们只是辅助者,要有辅助者的姿态,大的事情只有老板才能做主,不是说老板多厉害,而是说他是最终承担风险的那个人。

另外一方面,财务很多事情是模棱两可的,很容易犯错误,比如交多少社保,交多少税的问题。让老板参与进来,能明显降低犯错的风险。即便错了,也是公司团队一起决策的错误,而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

4

认真仔细,不放飞机

关于这一点,我就不展开讲了,因为“认真仔细”是最起码的行业品质,没有啥可质疑。但可惜的是不认真这种毒瘤在我们财会行业十分普遍。

在事务所,很多人没有认真执行审计程序,俗话说“放飞机”。“飞机”放得多了,审计失败的新闻便层出不穷,回过头来让整个社会对我们注册会计师产生了信任危机。

曾经有一个投资人抱怨一个会计师团队,说他们的审计报告里,这个公司的资产只有1,000万,最终他们要投资的时候,评估师盘点了所有资产,又发现了1,000万资产,以致于严重影响了后期交易。

这中间的原因就在于,这个会计师团队并没有认真盘点。可见,小朋友不认真工作,对集体信誉的打击是非常大的。

在企业里,不认真记账的会计也很多。

比如说:

1、会计科目不设明细,稀里糊涂一锅炖,没法看;

2、银行真实余额和账面的资金余额经常对不上,很多银行交易没被记录,报表严重失真,差异越滚越大;

3、费用报销有假发票,或者存在虚假报销套现,不少人也会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认真核查。

这些细节层面的疏忽积累下来,可能的结果就是税务局给企业老板打电话,严重点的就是税务稽查和罚款。也可能是企业对外融资的关键时候,财务却给不出一套真实的报表,财务资料混乱,严重阻碍融资工作,制约公司发展。

上面说了这么多,其实,这四个习惯说到底,核心都是两个字:“自律”。

自律地去学习,自律地去做沟通汇报、做换位思考,然后自律地去认真执行工作,不放飞机。

后面三点习惯偏软性一些,没有捷径可走,需要大家不停地践行这些原则,直到这些理念深入骨髓,变成你身体的一部分。

用心做好100个CASE,不骄不躁

像我们前面一系列文章讲的,一个财务从业者,要是有了好的职业习惯,有了正确的目标,有了CPA证书,还具备了完整的知识体系,性子也磨得差不多了,那么你离专业人士就近了很多。

这个时候很关键,因为这个时候的人很容易焦躁,觉得自己了不起,盲目自信,恨不得要上天。

这种状态最容易出现在工作第三年,这也是我们财会人士最容易跳槽的时间段。这种致命的自负,会严重阻碍我们的成长。

怎么应对?方法就是,无论你多聪明、多优秀,哪怕你是人精,也要做好100个CASE再说,在没有用心做好100个CASE之前,不要谈你有多厉害。对企业内部会计来讲,如果你没有轮完岗,熟悉会计的各方面工作,也不要自以为是。

因为这个世界上真的没有所谓的会计天才,连巴菲特也是在研读了1,000份公司财报之后,才开始走向股神之路。在咱们这个行业,高手如云,厉害的角色多的是,没有100个case作基础,你不可能是专业人士,因为你看得太少了。

不是说你做100个case就行了,还要强调下是用心去完成这100个case,用心去思考每个case,用心去分析case里遇到的每个人、每件事,用心去研究,用心去讨论。因为每个case都是真实的商业环境,内涵丰富,都值得全心体验。

怎样才算得上用心?我给大家列了个清单,大家每做完一个项目都可以问问自己?

1、这个Case整体对外的意义是什么?

2、在这个Case中,自己扮演什么角色,应该发挥什么作用?

3、自己真的帮到别人了吗?

4、自己使出多少功力来做这个Case,60%还是100%?

5、上级对自己工作的评价怎么样?优、良还是及格?

6、自己的工作有没有改进的地方?

7、除了金钱,自己有没有收获,得到历练?如果有,都有哪些?

在成长为专业人士的阶段中,我建议大家多实践多思考,尽量把姿态放低一点,避开自负的陷阱,谦虚谨慎更有利于成长。

【索沃内推】:提供留学申请、工作求职、背景提升一站式解决方案,指导过近千名学生成功求职,以内推形式帮助百名学生进入投行、券商、咨询、四大、快消等。

关注公众号:【索沃内推】。查看券商、投行部(IBD)、研究所(行研)、证券、基金、VC、PE、四大、MBB咨询最新可内推实习岗位List。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财务管理要考什么证?
会计人员访谈报告
CPA考试经历(续)
会计的出路在哪?
财务机器人问世,会计人该怎么办?会被取代吗?
这几类人群,一定要考CPA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