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哪些历史知识,打死你都不信,但它确实是真实发生的?

有哪些历史知识,打死你都不信,但它确实是真实发生的?

抗战英雄仵德厚带领的17人被包围后、因英勇的大无畏精神又被日军放走;晋察冀县大队队长樊金堂和日军联队长在农村土炕上畅谈,日军联队长后来赠送樊金堂一挺歪把子机枪的故事,属于抗战时期绝无仅有的故事。可能打死你都不信。但这两个故事,我在前面的问答题里“历史上最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是什么”已经说过,就不赘述了。

今天我要说的是杨虎城将军的故事,同样属于“打死你,可能都不会相信”的事,但只要打不死你,你就得相信。

(千古功臣杨虎城将军)

我们知道,杨虎城将军属于西北军系列的国民党爱国将领,被我们历史教科书誉为“千古功臣”。他因和张学良将军发动“西安事变”,拘禁、逼迫蒋介石抗日救国而闻名天下。

西安事变,人们一直认为,张学良是主谋。因为在许多人的意识里,张学良当时开拔到陕西的部队是12万人,杨虎城的人马最多时也就6万人。双方力量对比悬殊,张学良又是名义上的国军副总司令兼西北“剿匪”总司令身份,杨虎城不过是一个西安绥靖公署主任、十七路军总指挥,是受“西北剿总”节制的。东北军又是从东北被迫流亡到陕西的部队,部队中大多数军人希望抗日、希望打回东北老家去。而东北军、西北军两支部队相处也不好。西北军认为,东北军就是来抢我们饭碗的。东北军是流亡部队,心情不好。因此,两支部队在西安城里大街上见面经常打架。不过,杨虎城很快就控制住了这种局面,使原来在他面前趾高气扬的张学良认清了蒋介石的为人,两人关系迅速好转,无话不谈,并达成了共识。那就是:只有枪口一致对外,我们的民族才有出路。

故此,我觉得,西安事变的主谋和最先出谋者,应该是杨虎城。当然,有些事没有解密,还不能说。

不信啊?咱们慢慢说。

杨虎城将军尽管是国民党队伍里的一个军阀首领,但我一直坚信,杨虎城将军骨子里,就是一个共产党人,或者说,他可能始终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共产党人,至少他个人认为,他和蒋介石一帮人不是一路人。

(杨虎城和他的两个孩子)

一,杨虎城出身贫苦,符合闹革命的先决条件

杨虎城1893年11月26日,出生于陕西蒲城县孙镇甘北村一户农民家里。父亲杨怀福,母亲孙一莲,以农业为主,父亲兼做木匠活。因家境贫寒,他只读过两年私塾,12岁被介绍到一个饭馆当杂工混饭吃,主要是拉风箱烧火。

1908年,父亲杨怀福因杀人被清政府绞杀于西安。14岁的杨虎城向会馆借了一辆独轮手推车,披星戴月一步步地步行200里将父亲的遗体推回甘北村。因无钱安葬,还是乡民凑钱才草草安葬了父亲。

二,杨虎城简历

1,武昌起义爆发后,杨虎城率“丧葬互助组织孝义会”会众参加陕西民军向字营与清军作战。

2,袁世凯上台后,杨虎城退伍,去姑母家所在的村庄,打死来收债的恶霸秀才李桢后,落草上山;又拦截了一批税款,买了一支曼利夏步枪,逐渐拥有六、七条枪,百十号人,成为同州一带著名的刀客。我们知道,刀客的宗旨,就是杀富济贫。

3,1915年,袁世凯称帝,杨虎城率众参加陕西护国军,在华县、华阴等地截击袁军。

4,1917年,孙中山在广州举起护法旗帜,杨虎城参加护法战争,任陕西靖国军左翼军支队司令。

5,1920年,直系军阀曹锟改编、分化陕西靖国军,靖国军大部接受了改编,杨虎城以“保存革命人格”为理由拒不接受改编。并重建靖国军总司令部,任第三路军司令。

(杨虎城、张学良视察部队)

6,1921年,冯玉祥入陕,设计杀害了靖国军中最有能力的将领郭坚,在陕西军人中留下了极其恶劣的印象。

杨虎城认为自己独木难支,遂自动离开了部队,后来,他解释说:“我这样一个人,率领着这样的部队,实际上等于废物,以这样的废物而勉强完成坚守西安的政治任务,已经算最高限度地发挥了作用,到此时不能不就此下台了。”

7,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杨虎城公开拒绝在自己的部队里“清除共产党”。

8,杨虎城主政陕西后,对整个中国形势认识很清楚,他对蒋介石的基本方针是,在其不危及根本利益时,以服从合作为主;政治上表面保持一致,实际上是另搞一套。

9,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杨虎城反对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积极主张抗日。同年6月,所部与川北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达成互不侵犯默契,签署了《汉中密约》。

10,1936年12月,趁蒋介石亲临西安催促东北军、第17路军“剿共”时,杨虎城与张学良于12日同张学良发动兵谏(西安事变),扣留蒋介石,并以八项抗日救国主张通电全国。经中共中央派周恩来等参与谈判,逼蒋达成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六项协议。

(杨虎城迎接蒋介石莅临西安)

11,西安事变后,杨虎城被蒋介石逼迫“出国考察”。

12,1937年11月底回国,准备参加抗日工作,随后被捕,先后关押于湘、黔、川等地。

13,1949年9月6日,国民党弃守重庆前夕,杨虎城及其幼子杨拯中、幼女杨拯贵,其秘书宋绮云和夫人徐林侠以及他们的幼子“小萝卜头”宋振中等一共8人在重庆戴公祠被杨进兴、熊祥、王少山、林永昌等4名军统特务人员用匕首捅死,并用硝镪水毁灭尸体。

三,杨虎城与共产党的交集

对于杨虎城是不是中共党员,历来有几种说法。真实情况是: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杨虎城看清了蒋介石的真面目,在部队里大量吸收共产党员。共产党的力量多起来了,便成立了个皖北特委。特委领导是魏野畴、南汉宸,都是杨虎城的朋友。这时候共产党提出要贯彻“八九会议”的决议,就是全面暴动。特委找杨虎城谈暴动。杨虎城提出的条件很简单:我要加入中国共产党,做第二个贺龙。

杨虎城的入党申请没有被批准。因为当时党内有人认为他入党“目的不纯”,后来他去了南京,不久得知老朋友魏野畴领导发动的皖北暴动,结果也正如杨虎城所料,暴动失败,魏野畴遇难。杨虎城沉默良久,流下了热泪。

因为杨虎城在日本的表现,共产党东京支部认为,杨虎城完全符合入党条件,就给中共中央写了份报告,报告被中共中央批准。

也就是说杨虎城并没有办理入党手续,造成了历史上永远的遗憾。再加上后来发生了一些波折,导致杨虎城和共产党有些误会。还曾经奉蒋介石之命,围剿过陕北红军。

根据解密材料显示,杨虎城入党的这份函件内容如下:

收到你们的来信,特答复如此:……杨虎臣(原文如此),中央已允其加入。交由你们执行加入手续,加入的手续如下:需三个同志的介绍,候补期为半年。再望你们与他谈一次话,指明两点:(一)目前大的任务主要的是争取广大的群众以准备暴动,而不是马上就要实施总暴动。总暴动是我党的前途,目前尚不是行动的口号,而是宣传的口号,尤不是每个同志一加入就要派回暴动。(二)每个党员加入后如在工作上有需要时,党仍须调其往他处工作……”

(杨虎城和妻子谢葆真、秘书米暂沉)

但不管杨虎城是不是共产党员,我认为,他灵魂深处或许一直认为自己就是,至少他认为共产党人是他忠实的朋友。这些,我们用以下事例说明。

1,杨虎城的妻子谢葆珍就是中国共产党党员。

2,杨虎城的秘书宋绮云,是共产党员。其妻子徐林侠,也是共产党员。同时也是小说《红岩》中天真可爱的孩子——小萝卜头的母亲。

3,南汉宸、魏野畴等人都是杨虎城的朋友,都是共产党员,曾长期在杨虎城部队从事秘密工作和统一战线工作。

4,杨虎城部队里许多中下级军官,都是共产党员。

5,杨虎城的宪兵营内,有中共秘密支部。营长金闵生、副营长谢晋生等都是共产党员。

另外,在现有的资料里,我们可以看到,杨虎城和延安接触也比较频繁。在对杨虎城开展统战工作方面,毛泽东曾在1935年11月就派遣密使汪锋潜入西安,建立杨虎城与中共方面的秘密联络。

1936年8月13日,毛泽东在陕西志丹县中央机关简陋的窑洞里,亲笔给西北军总指挥杨虎城写了一封信,全文如下:

虎臣先生(即杨虎城)勋鉴:

先生同意联合战线,盛情可感。九个月来,敝方未曾视先生为敌人 …… 目前日本进攻绥远,陕甘受其威胁。覆巢之下,将无完卵 …… 全国各派联合抗日渐次成熟,而先生反持冷静态度——若秘密之联系,暗中之准备,皆所不取,甚非敝方同志所望于先生者也。兹派张文彬同志奉诚拜谒,望确实表示先生之意向,以便敝方作全盘之策划。先生如以诚意参加联合战线 …… 具体办法及迅速建立通信联络等事,均嘱张同志(即张文彬)趋前商订。专此奉达,不尽欲言。

种种迹象表明,杨虎城和张学良在发动西安事变前,他自己已经在和中共联络方面做足了功课。杨虎城,就是西安事变的主谋。

1956年12月15日,张学良奉蒋介石之命回忆“西安事变”时,张学良回忆说:“西安之变,杨虎城乃受良之牵累,彼不过陪衬而已。”他在1957年写的《坦述西安事变痛苦的教训敬告世人》一文中又说:“我西安‘剿匪’一位主要的伙伴——杨虎城将军……他非常热衷于抗日而不愿‘剿匪’。”

到了晚年,西安事变已经过了几十年,时过境迁,张学良改口说:“‘西安事变’……可以说他(杨虎城)是主角哇,不过名义是我,我是主角了。当然由我负责任。

这倒符合张学良将军“仗义”的性格。

有人或许要问了,那为什么是东北军去抓的蒋介石呢?

根据后来许多当事人的陈述,捉拿蒋介石的任务,原本是张学良、杨虎城两人商定的,由十七路军担任。但杨虎城考虑到利害共担原则,便把“捉蒋”的任务交给了东北军来完成。

因此,也就有了后来蒋介石可以容忍张学良活着,但对杨虎城则采取了残酷对待、无情打击的态度。直至指使军统特务使用最野蛮的杀人方式:用匕首刺杀的方式杀害了杨虎城将军和秘书宋绮云全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安事变:他100岁了,还是少帅。|抗战系列
西安事变东北军
西安事变时东北军和十七路军的兵力及命运
1991年,张学良接受采访坦言:杨虎城是西安事变主角,名义上是我
1962年,一位出身国军的将军,在天安门感叹:毛主席还记得我
1936年,毛泽东决定进行第二次长征,张学良:建议熬过一二个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