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临时抱佛脚到十年磨一剑:印度身边的这个中国战机买家,不寻常

【上期内容:新枪被本国专家揭出“二十一宗罪”,枪厂的“高强度对线”更精彩

无论您是否选择回家过年,又是一年春节将至。就在此时,一批中国航空修理人,却从冰天雪地的白山黑水,前往此时不仅天气炎热而且疫情严重的孟加拉国。

▲此次援孟专家组成员,主要来自航空工业吉林航空维修有限责任公司(5704厂)

在1947年印巴分治后,东孟加拉地区被英国人分给了远在2000千米之外的巴基斯坦管理,当时称为东孟加拉省(1955年更名为东巴基斯坦省)。历经二十多年的累积,无论民族、语言还是文化上都与巴基斯坦差异巨大的东巴基斯坦不甘再被统治下去,于1971年3月宣布独立,爆发了与驻扎东巴的巴基斯坦军队之间的战争。

▲大英末代印度总督蒙巴顿弄的这个印巴分治方案啊,深谙搞事精髓

在这场独立战争的后期,东巴基斯坦在印度的暗中帮助下建立了一支由一架DC-3运输机,一架“双水獭”通用飞机和一架“云雀”直升机组成的小规模空军,这些临时加装了武器的飞机于1971年12月组织了几次夜间轰炸。不过没过多久印度就借机在苏联的支持下发动了第三次印巴战争,促成了东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在1972年的正式独立。

尽管1972年为反对印度和苏联干涉巴基斯坦内政,中国作为常任理事国曾否决了安理会关于孟加拉国加入联合国的决议草案;但在1975年10月巴基斯坦承认孟加拉国并与之建交后,中国也同意孟加拉国加入联合国并与之建交。从1976年开始,中国向孟加拉国空军提供援助,到上世纪80年代初,共提供了歼-6/歼教-6、歼教-5和初教-6等各型军机(均为新生产的)61架。

孟加拉国空军的歼教-5和歼教-6,后者一直服役到2014年左右才退役

不过在这一时期,正如在孟加拉国其他领域的影响力那样,印度仍然在孟加拉国空军的建设中占据主导地位。在中国军援到来前,除了巴基斯坦空军遗留在当地的若干架美制F-86之外,孟加拉国空军的大多数战斗机飞行员都是在印度提供的二手米格-21上成长起来的。

▲到了70年代,这些F-86自然也是作为对地攻击机使用了

但印度提供的这些二手机一来寿命本就打折、二来缺乏随机技术文档,加上在当时动荡政局的折腾中,年轻的孟加拉国空军也称不上有什么像样的保障力量,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这些又用了10年左右的米格机故障频发,逐渐全部停飞。孟空军反而要靠航材等保障条件更为充足、机龄也更短的歼-6作为防空主力。

▲现在这二位那是已经在博物馆里“相依为命”了

虽说这时候歼-6的生产质量已经不错了,援外的更是精挑细选,然而毕竟一架要当两架用,加上孟加拉国当地湿热的天气,也加速了机件寿命损耗,结果是仅1984年一年,就有三架歼-6在降落时冲出跑道,其中两架受损严重。既然实在修不明白,就只好丢着,这一丢可就是一年多。

眼见着空军要没战斗机了,孟加拉国驻华武官只好向我国求助。在1985年,修三架歼-6,对于咱们来说那确实不叫个事儿:即使5704厂派出的技术专家组到了现场发现,孟空军在事先沟通时声称自己拥有的——就是印度当初送的那些个维修设备,那确实也不叫个玩意儿,没法用;他们就硬是在当地自行加工出临时设备,用时三个月,把三架几乎“撂荒”的歼-6送上蓝天。

▲飞行员威武雄壮的pose背后,那都是保障人员的默默付出

见识了中国航修队伍本事的老孟也算是食髓知味,赶紧请他们顺路看看这些个“撂荒”更久的米格-21还能不能救。咱们初步勘察了一番,发现这些米格-21其实不需要花多少工夫也修得好,无非是一些航材之类需要航修厂定制;等到国内在1986年又派出7名专家带着设备过来,这些带着咖喱味的二手米格-21也能用了。

▲最起码阅个兵应该没问题嘛!

靠着咱们的帮助,孟加拉空军机队“一夜之间”又兵强马壮起来,然而来得太快就是不知道珍惜,更不要说体会维修保障的重要性了。比如说1987年12月11日上午10时,就在距离胜利日阅兵(孟加拉国将第三次印巴战争停战日——1971年12月16日定为“解放胜利日”)还有5天时,孟驻华武官突然要求订购8个用于米格-21的主轮胎,因为“突然”发现有四架用于受阅的飞机轮胎不合格……

这事儿以咱们阅兵保障的标准来看,简直是太过荒唐。吐槽归吐槽,我方迅速联系了对口厂家调拨库存,当天下午1时就从仓库发货并空运到孟空军机场,随机人员第二天完成了4架米格-21的主轮更换工作,成功保障这些飞机顺利受阅。被这种效率折服的老孟,啥也不说了,买吧!1989年,孟加拉国紧随巴基斯坦之后,引进了16架歼-7MB(歼-7M的小改型,B代表孟加拉国)和4架歼教-7B。

这批新机的到来,使得老旧的米格-21终于可以下岗了,这让孟空军的飞行员和地勤都松了一口气

有了在孟加拉的这番“吃螃蟹”经验之后,中国航修在东南亚迎来了一段黄金时代。1993年年初,中国驻老挝大使馆武官在与老挝人民军空军交流中得知,其服役10多年的米格-21机队已经处于实质瘫痪状态。国内相关公司了解到情况后,展开了可行性调研论证,5704厂派出三人小组前往老挝机场查看后,决定接过这个试修任务,同年两国签订了对其中7架尚能飞行的米格-21比斯的大修合同,这些飞机飞到昆明后分解装车,转运至吉林5704厂后再进行大修。

杨跃录老同志回忆的这次从西南到东北的“比斯飞机万里长征记”,刊载于吉航官网

由于国内没有飞行员接触过米格-21比斯,上级选定由1993年我国首批赴俄培训的优秀试飞员之一,特级试飞员卢军负责米格-21比斯的出厂试飞。1994年3月9日,卢军驾驶首架完成大修的米格-21比斯一飞冲天,并进行了包括低空盘旋、滚转和倒飞在内,一连串精彩的单机特技动作展示。

首批3架飞机在3月底完成出厂试飞后,被再次拆解运抵昆明,在当地机场完成复装后由老挝飞行员进行验收试飞并转场回国;其余4架米格-21比斯也在1995年全部交付。有趣的是,老挝空军对大修后的米格-21很满意,只是觉得我们的收费标准有点高(没查到具体合同价格,但考虑到当时还是“军队一律不得XX”之前,大概也许可能是有那么一点点“资本主义”),因而他们在打算修理其他米格-21的时候,就找上了开价更低的印度斯坦航空公司(HAL)。

▲在HAL组装的米格-21比斯

今日HAL的赫赫威名,我相信读者朋友们都懂。不过这时候的HAL还是颇有B数,印度技术代表到了老挝一看,剩下这些飞机的情况实在不容乐观,没敢答应接活,而是赶紧找俄罗斯原厂进行技术咨询;那边虽然正赶上最困难的时候,倒也厚道,发来了善意的提醒——我们查啦,这些飞机已经到寿喽,劝你们还是别折腾了。

于是乎老挝空军的米格-21比斯里头,只有5704厂修理的7架服役到了新世纪。然而由于此时老挝空军钱袋子已经见底——连唯一一架米-26重型直升机都养不起了,歼击机机队自然也在废弃之列。咱们工人师傅当初加班加点群策群力大修这些飞机的时候,那可是奔着修后再飞至少10年甚至15年的目标去的,实在是可惜。

▲在老挝人民军博物馆中展示的一架外观良好的米格-21比斯,很有可能是吉林5704厂“妙手回春”后的一架

这是后话,在完成老挝米格机大修任务之后,1996年8月,5704厂接到了新任务,承制缅甸空军航空修理工厂项目,作为对缅军援军贸“119工程”的一部分。虽然此前有过承建援助巴基斯坦空军歼-6修理厂的经验(代号P721项目,1972-1983年),但5704厂此次给缅甸建的修理厂不仅要求具备对强-5、歼-7等机种的修理能力,军援与军贸相结合的模式,难度有所提升。

“119工程”为缅甸空军维持一支型号庞杂的机队奠定了基础,也为5704厂后来承接孟加拉国的类似项目积累了丰富经验,图为缅甸空军2019年12月庆祝双座“枭龙”JF-17B、雅克-130和米-35P列装部队的场面

就在5704厂忙于老挝和缅甸项目时,孟加拉国已经引进了米格-29。迈入三代机时代、机队品类日趋复杂的老孟,逐渐体会到了航空保障这玩意儿,“一靠飞机耐操、二靠中国支招”实在是不具备可持续性的;特别是由于孟加拉国与我国并不接壤,导致飞机无论是送去中国大修还是大修后送回来都颇为不便,还多花不少钱。

2009年,孟加拉国开国总统穆吉布·拉赫曼之女,有着“孟加拉铁娘子”之称的谢赫·哈西娜,在2001年卸任总理后时隔八年重返总理府。第二年,已经年过六旬的哈西娜第二次以总理身份访华,在她为期4天的访问中,中孟两国敲定了以10年为期,在孟加拉国建立一个综合性航空修理企业的计划。

▲哈西娜每次当选总理后都会在同年或第二年访华,这是她2014年访华时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发表演讲时所摄。当时她表示,“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作为一个亚洲国家,孟加拉国对此感到骄傲。”

一般说来,第三世界国家能以10年为期制定计划的并不多见。而继承发展其父“自力更生”理念,于2014年、2019年两度连任的哈西娜,为孟加拉国规划的愿景甚至安排到了2041年——届时将是孟加拉国独立建国70周年。体现在这个名为孟加拉国航空中心(BAC)的修理企业上,那就是不急于一口吃成胖子,从基本功做起。

▲作为最后的单座歼-7,孟加拉国2013年引进的歼-7BGI近年来经常外挂雷石系列卫星制导炸弹上镜,充分挖掘这些航电设备较为完善,具备一定多用途能力的“终极歼-7”潜能

2011年11月4日,BAC在邦戈邦杜空军基地正式启用。虽然5704厂按期为BAC建成了孟空军第214修理厂,但BAC投入运营的前几年,214厂并未实际投入运转。和BAC的其他部门一样,他们在中国援孟专家组的指导下,从基层航空修理厂(类似我军航空兵旅自身的修理厂)的一般性工作做起。

▲这差不多就是第一期工程了,第二期工程则是在5704厂的指导下完成歼-7大修;图为2019年夏天,5704厂派驻的技术代表在孟加拉国空军歼-7的座舱里进行检查

作为第三期工程的里程碑,2018年9月3日,214厂独立完成了第一架歼-7MB的大修并移交部队;随着该机按程序完成了为期半年的试用,证明各项指标确实符合我军同类飞机大修标准,2019年4月23日,5704厂和歼-7MB的“娘家”——成都132厂,分别为214修理厂颁发了歼-7飞机大修授权证书和歼-7飞机维修质量证书。

▲5704厂代表为孟空军214厂代表颁发证书,包括哈西娜总理的安全顾问在内,孟加拉国政府和军队有多位高官出席此次仪式,重视程度颇高

此次赶在年前开始分四批派遣66名专家前往孟加拉国,则是5704厂援建BAC任务的第四期工程,计划实现歼教-7和K-8两型教练机的“包教包会”,目标是在2021年(原计划是在2020年,受疫情影响推迟了一年),让孟加拉国空军具备对其装备的中国飞机的大修能力。

▲2014年12月,哈西娜总理登上刚刚到货的K-8W教练机参观

而随着孟空军早期型歼-7和歼教-7的老化,目前正在为首个外贸用户生产的FTC-2000G(目前传言称这个客户是柬埔寨——也是一个在米格-21退役后,空军长期缺乏超音速战机的用户),正是一个非常有竞争力的换代机型。对于已经具备“山鹰”系列飞机大修能力的5704厂来说,只要有合同支持,完全能让已经有了歼-7系列航修能力的孟空军“无缝接装”FTC-2000G。

▲2010年以来,5704厂逐渐扭转了世纪之初的不利局面,建立了多型新机的修理能力,目前正主抓航修质量提升工作

一如我们老生常谈的那样,尽管国产高端外贸装备几乎尽数是巴基斯坦采购的,但中巴军售中的诸多特殊性,仍然使得巴基斯坦这个客户在很多方面没法作为其他军贸客户的参考例子。而近年来经济发展势头良好,陆海空各军种都引进了不少中国装备,且在军备发展上贯彻“量力而行、均衡发展”的孟加拉国,或许会是中国军贸为第三世界国家打造的另一款“样板房”。

▲只不过在疫情时代,变数实在是太多了……

欢迎使用(支付宝)赞赏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超级大单?阿根廷买FC
大国出手,巴基斯坦再获百架先进战机,印度苏
中国军贸人员正和某国洽谈合同,上头却传来指示赶快免费赠送?
印度官方确认一架米格
印度空军“IAF”米格-25超音速战斗机(图集)
伊朗媒体报道:外援断绝“自力更生”大修米格-29战斗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