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安徽有座小城人杰地灵,诞生了3000名博士20名院士,是在哪里?


清朝的王士禛在《将至桐城》里提到了安徽桐城的龙眠山。诗中讲的是,诗人王士禛在罢官归故里的途中,刚刚翻过桐城与舒城交界的北峡关,看到了太阳西斜,枫林如火。他偶然又看见桐城西北部的龙眠山,于是幻想自己是否也能像龙眠居士一样,隐居于此,终日过着把酒吟诗的日子,了却余生。
桐城龙眠山形如卧龙,盘桓与桐城之中,山中树木葱茏,无限风光,目不暇接。桐城龙眠河由山涧而出,抱山而行,沿河岸处,名胜古迹极多,灿若明珠,光彩夺目。因在此隐居的名人大家极多,所以桐城龙眠山在清朝乃至现代的文人墨客的眼中地位极高。
文人墨客无一不心神向往,期盼有一天到龙眠山畅快一游。龙眠山就位于安徽桐城,这座小城诞生了3000名博士20名院士,被称为“文都” 。
如此桐城,人才辈出
桐城,是安徽省的辖县级市,它古称“桐国”,原因为周朝时,其地适宜种植油桐,素享誉“文都”美名。桐城有座状元桥,清朝,数百名进士从这座桥上走过,当官入仕。桐城派的吴汝纶,因其博古通今,被委任为京师大学堂的总教习。桐城历史悠久,风景秀美,只因过于不图虚名,才没有被广为人知。
桐城派是清代文坛上的最大的散文流派,曾国藩曾在序中说,天下文章,其在桐城乎?由此,桐城派诞生,因其文论高深,著述广博,所以从康熙一直到清末,桐城派风靡全国,享誉海外。桐城作为江淮文化的发源地和聚集地,文化是桐城的最有特质的资源也是最宝贵的资源。
桐城派的文章多是宣传一些儒家思想,例如程朱理学。明清时期,世家大族多迁入此地,尊儒重教之风鼎盛,有“穷不丢书,富不丢猪”的民间传言。
1902年,江淮大地诞生了一所新式学堂,不仅学生们享有外籍教师,拥有英语、体育等课程,还可以男女同校。这样的创新,诞生了不少的杰出人士,其中朱光潜就是出自这所新式教育学堂,这所学堂的名字叫做桐城中学。
如今,我国桐城籍院士有近20人,桐城也被称之为“院士之乡”。用“文章满天下,冠盖满京华”这样的诗句,被用来形容桐城一点也不为过。
游六尺巷,品桐城美
来桐城,必不可少的,就是游六尺巷。六尺巷并非是多么豪华气派,只是因为它代表着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谦让、宽容、明礼的传统美德。走在六尺巷,感受着来自100多年前的古人的胸襟与度量,心里是佩服和自豪。
六尺巷位于桐城一隅,长100米,宽2米,建成于康熙年间。六尺巷之所以叫六尺巷,是因为从清朝年间流传着一个故事。清朝康熙年间,张英担任礼部尚书。他的老家的老宅与官宦吴家为邻,两家宅子中间隔着一条3尺宽的小巷,供两家人来回行走方便。直到一天,吴家要求将这三尺宽的巷子据为己有,供自家院落使用。张家不同意,两家因此失了和气,告到官府那里去。
官府的县官考虑到两家都是名门望族,不敢轻易下决断。张英的家人写了一封信送到京城张英那里去,请求张英出面解决问题。张英看到信后,提笔写了回信“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意在告诫家人,谦让邻里。家人看了信后,懂得了其中的含义,便按照张英说的,又让了三尺给吴家。吴家见张家主动谦让,羞愧难当,也把原来的三尺让了出来。就这样,两家中间出现了一条六尺宽的巷子,因此得名“六尺巷”。
小小的六尺巷,代表的不仅仅是张吴两家之间的礼让之谊,更是整个桐城崇文重教的风气体现。宽容礼让,是一种美德,从古至今,薪火相传。2016年的春晚,主持人向全国观众讲了“六尺巷”的故事,这个故事,几乎是历史上谦让邻里的最好的故事典范,倡导人们宽容待人,以德服人。
桐城文化,历史悠长
桐城除了六尺巷、龙眠山,还有许许多多的名胜古迹,下面由小编挑选几个介绍一下吧。孔城老街在桐城市孔城镇境内,已经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在清朝的时候,孔城老街的作用主要是作为连接长江地区的码头。2019年,孔城老街被国家授予4A级景区。整个孔城老街的建筑风格古色古香、极富特色,有青砖灰瓦,飞檐翘脚,木雕花窗,好一个怡人的江南水乡。
文庙,又称为孔子庙,顾名思义,就是纪念孔子的地方。庄严气派的文庙用它无声的语言诉说着这座城市的百年之繁华与崇文明礼之风气。走在市广场的文庙旁,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庙历经风雨洗礼的百年沧桑,和与现代文化交融的日新月异的文化变革,更加仰叹于这座城市的历史悠久,和我们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紫来桥,横跨于龙眠河两岸,名字寓意为“紫气东来”之意。紫气东来,是吉祥如意的征兆,古代官员官服大多为紫色。取名“紫来桥”,也为桐城这座城市带来了吉祥的兆头,从清朝的桐城派的诞生和兴旺到现在的各领域人才济济,走出的近3000名博士和20名院士,无一不暗示了桐城的人杰地灵。
美丽桐城,值得拥有
再繁华的城市、再优越的生活,都离不开人间烟火。想象一下,古色古香的小城里,夕阳西下,炊烟袅袅升起,伴着学生们放学回家的嬉笑声,吃上一口桐城的家乡菜,你那颗再浮躁的心都变的平静起来了,仿佛功名利禄与自己无关,置身于灵魂的净土当中。
夹一箸水芹菜炒肉,回甘的味道,久久在唇齿间荡漾;喝上一口桐城小花,清凉解渴,生津提神;躺在自家院落里的藤椅上,看着落日余晖,一种慵懒闲适的滋味慢慢涌上心头。轻摇蒲扇,倒也颇有几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自得。
桐城,一座人杰地灵的古城,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城,一座崇文明理的文化之都。如果你有时间,有机会,一定要来桐城走一走,感受感受这里的文化氛围,绝对让你乐不思蜀,不虚此行。



以人物带动人文,用文章传递文化”,徽脸文化,致力于发扬安徽文化,宣传安徽人物。为徽文化代言,打造安徽文化第一微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条长不过百米的小巷 为什么影响了一座城?
安徽桐城的六尺巷
六十年代的一天,安徽桐城双溪村村民将位于龙眠山的张廷玉墓挖开,开
王进:龙眠何日不再眠
皖南这个小地方走出3000多名博士、近20位院士
安徽桐城因为六尺巷传为佳话,如今因为3000名博士而闻名天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