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立冬的养生大全!
文章来源:灵接触-健康养生

“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


随着立冬节气的到来,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内守不露,做好以下准备,健康迎接来年春天。


早睡晚起,以藏阳气

起居调养上,应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中医认为入冬养生强调“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也就是说人在冬天,不要因扰动阳气而破坏人体阴阳转换的生理机能,早睡可以养人体阳气,保持温热的身体。


起床时间最好在太阳出来以后,这时人体阳气迅速上升,血中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含量也逐渐升高,此时起床,更能头脑清醒,机智灵敏。而上班族“晚起”可能很困难,但可尽量“早睡”、不熬夜。

灵机文化王德利医师认为:「寒为阴邪,常伤阳气。」人体阳气好比天上的太阳,赐予自然界光明与温暖,失去它万物无法生存。同样,人体如果没有阳气,将失去新陈代谢的活力。所以,立冬后的起居调养切记「养藏」。


穴位按摩,健肾养阳


1.在立冬前、中、后三天,将手搓热,并敷于命门穴及关元穴处。温煦命门及关元,即可温补一身之元阳及元阴,增加生命的动力。


2. 在立冬前、中、后三天,每日将脚入温水中浸泡6-12分钟;而后点按太溪穴、三阴交穴及关元穴各36次,以此达到保持肾、肝、脾脏腑经络功能的顺安通和功效。


3. 腰部适度常伸展,可使内脏得到按摩,促进新陈代谢。看电视时坐直,不倚靠,双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处,上下搓120次,以热为度。


保持安静与乐观


冬季养生应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称为“藏养”,即要调控不良情绪。因此,要注重于“藏”,藏的意思是人在冬季要保持精神安静。如遇到不順意的事情,要学会调节不良情绪,人人都会遇到不如意的事,要学会调整情绪,遇事节怒。

对于抑郁藏於心中的不良情绪,其实可以学习改变一些思维想法,保持良好心态,把事情淡化,以保持心态平。


同时,要多晒太阳。因为冬季天黑的比较早,日光照射的时间短,也是易使人产生抑郁情绪的一个原因,因黑夜来临时,人体大脑松果体的褪黑激素分泌增强,能影响人的情绪,而日光照射可以抑制此激素的分泌。


注意衣着,以减外邪

立冬后,气温骤降,身体一些部位对寒冷特别敏感,应当特别注意保暖。人的衣着过少过薄、室温过低极易感冒而耗阳气。而衣着过多过厚,室温过高则腠理开泄,阳气也不得潜藏,寒邪易于侵入。


所以,室温应保持適量,坚持开窗换气。衣着要根据天气情况而定,以保暖防感冒外邪为主。运动后要及时穿上衣服,以免着凉。


立冬饮食

灵机文化王德利医师还认为秋季进补适宜“平和”,冬季进补适宜“温补”。具体可参考APP「顺历」来进行有针对性地食补。


立冬后以温补养阴为主,多食黑色食物,不宜吃生冷食物,以免阳气受损。另外,要多喝温热水,如生姜红糖水。特别是脾胃不好,容易胃着凉、大便稀、肚子痛的人,喝点姜汤是不错的选择。


立冬适宜吃什么

具有暖性的肉食,如牛肉、鸡肉、羊肉、虾等;

蔬菜有黄豆、胡萝卜、韭菜等;水果有橘子、柚子等;

多摄入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如坚果、米面制品等。


此外,饮食养生根据不同的体质而有所区别:

阳虚体质的人,立冬可以多吃些温性的食物,如牛羊肉、桂圆等。

任何体质的人,冬天可以吃萝卜。俗语说“冬吃萝卜夏吃姜”萝卜甘、平 ,既通气又能排便顺畅,对身体有益。


灵机文化王德利医师推介以下一些食疗,以在立冬期间,以收暖身保健之效。


1、双雪南北杏鹧鸪汤

材料:雪梨1个,雪耳1两,鹧鸪1只,南北杏20克,姜1片,幼盐1茶匙


做法:雪梨去皮一开八件,雪耳浸水洗净剪成小件,鹧鸪开胸洗净内腔,拖过开水备用。炖锅放入鹧鸪、雪梨、雪耳、南北杏、姜片后注入清水,封盖,加火力炖上2 小时后,试味再调入幼盐,便可饮用。


功效:清肺热,祛浊痰,养阴化痰


2、黑芝麻粥 

材料﹕黑芝麻25克、粳米50克。


做法﹕黑芝麻炒熟研末备用,粳米洗净与黑芝麻入锅同煮,旺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煮至成粥。


功效﹕补益肝肾、滋养五脏。


3、虫草蒸老鸭

材料﹕冬虫夏草5枚,老鸭1只,黄酒、生姜、葱白、食盐各适量。


做法﹕老鸭去毛、内脏,冲洗干净,放入锅中煮开至水中起沫捞出,将鸭头顺颈劈开,放入冬虫夏草,用线扎好,放入大钵中,加黄酒、生姜、葱白、食盐、清水适量,再将大钵放入锅中,隔水蒸约2小时,鸭熟即可。


功效﹕补虚益精、滋阴助阳。


4、西红柿砂糖藕

材料﹕西红柿2个,藕1节(切片),砂糖适量。


做法﹕西红柿去皮,开水煮藕(3~5分钟),两者一并放入盘中,撒上砂糖即可。


功效﹕健脾开胃、生津止渴。


5、当归生姜羊肉汤

材料﹕当归2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


做法﹕羊肉剔去筋膜,放入开水锅中略烫,除去血水后捞出,切片备用。当归、生姜、羊肉放入砂锅中,加清水、料酒、食盐,旺火烧沸后撇去浮沫,再改用小火炖至羊肉熟烂即成。


功效﹕温中补血,祛寒止痛,特别适合冬日食用。


6、 蜂蜜蒸百合

材料﹕百合120克,蜂蜜30克


做法﹕把材枓拌合均匀,蒸令熟软。时含数片,咽津,嚼食。


功效﹕补肺、润燥、清热,适用于肺热烦闷,或燥热咳嗽、咽喉乾痛等症。


7、黑豆川芎粥

材料﹕川芎10克,黑豆30克、粳米50克


做法﹕把以上材料一起加水煎煮熟,加适量红糖少许便成。


功效﹕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中医进补,应因人而异,人有男女老幼之别,体质有虚实寒热之辨,本着人体生长规律,中医养生原则,少年重养,中年重调,老年重保,耄耋重延。故「冬令进补」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清补、温补、小补、大补,万不可盲目「进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日大雪,不懂规矩要吃亏,为了家人赶紧看看
大雪来临丨三件事做对了,春天不生病!
二十四节气之立冬养生
中华四季养生食疗宝典(冬季上篇)
寒冬腊月,合理膳食才能进补身体
【推荐】立冬后,进补or润燥,养生攻略请收好(含靓汤推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