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固态电池黑马,手握50吨固态电解质产能,将迎从0到1的加速发展期

●锂电池

自2020年开始,在多重因素共振的影响之下,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驱动了整个动力电池产业链的需求快速攀升,也正是在强劲的需求之下,锂电板块成为2020-2021年最为亮眼的题材。

但是自2021年锂电板块的高点来看,虽然2022年锂电板块相比2021年略显逊色,但是依然获得市场青睐,但是自2022年下半年开始至今,可以说整个锂电板块的走势可以说是大跌眼镜,市场一度谈“锂”色变。

从各大锂电产业链环节的企业来看,锂盐与锂矿成为了最大的吸金王,产业链公司动不动都是几倍甚至十几倍的业绩增速,然而虽然各大企业交出如此靓丽的成绩单,市场却也并不买账,总之一句话,先跌为敬!

另一方面来看,随着各大媒体经常性的披露锂电材料价格的持续下跌,对于整个锂电行业的市场情绪也造成一定的打击。

但是笔者认为,这些并不重要!

因为笔者在去年锂电备受追捧的时候,就明确提及一个观点,无论是锂矿还是锂盐,它们与电池厂商的利益深度捆绑,也就是说,无论你做的再牛,都离不开这些一线的电池厂商,例如宁德,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大型小型的锂盐企业几乎都与宁德存在交叉的合作关系,其中合资建厂尤为明显。

只有通过深度绑定宁德等电池大厂,才能获得稳定的市场占有率,自己的锂盐才能卖的出去,但是人家宁德凭什么去跟你合资建厂,其实核心逻辑就是量和价!

无非就是可以通过与下游的深度合作,获得稳定的原材料供应,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可以拿到大幅低于市场的价格获得稳定的锂盐供应。笔者早就提及过,虽然去年锂盐的价格一度超过60万/吨,但是与宁德深度捆绑的锂盐企业平均售价仅为市场价格的50%左右。

所以说,锂盐的市场价格与宁德深度捆绑的锂盐供给价格差异很大,很多人一致认为,锂盐价格的一路下跌必然会导致锂盐企业的业绩增速承压。

其实这只是一方面,真正的核心并不于此!

●锂电池的技术迭代

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一点,虽然最近两年整个动力电池供需关系发生着明显的改变,但是最为核心的底层逻辑就是通过不断的技术迭代而改变,更为通俗的来说,虽然现在现有的锂电材料需求依然强劲,但是未来却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为任何一种技术的迭代都将会使整个需求供给逻辑发生改变。

虽然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期也仅仅开始2年,但是动力电池却经历了多次的迭代,这就印证一个逻辑,动力电池的迭代速度是非常迅速的,而今年有望进一步加速。

从各大一线车企披露的车型上市规划来看,今年开始,将会有越来越多搭载半固态电池的车型陆续发布,这也就意味着固态电池的发展将会加速推进。

固态电池从技术端来看,它采用软包叠片的封装工艺,中后道工序变化大不需注液化成,整个技术迭代的周期较长,而半固态电池因为与现行锂电产业链重合度较高,所以半固态电池有望成为液体向固态电池迭代的过度电池。

笔者认为:每次的技术迭代都将会驱动一个全新的产业链形成从零到一的爆发性成长机遇,半固态固态电池也是同样的逻辑,其中固态电池的隔膜通过复合固态电解质涂层增加了价值量,电解液添加剂对于原位固态化合成复合固态电解质,固态电解质成膜工艺成为关键。半固态推动新型添加剂、复合涂层隔膜、凝胶态电解质、高性能正负极等关键材料体系创新。

●上海洗霸

这家公司想必很多朋友也是非常熟悉,从公司目前所处的行业以及所属行业未来的发展空间来看,虽然所处的行业赛道并不是夕阳赛道,但是未来并不具备高成长的爆发性特征。

从公司的战略发展角度来看,虽然登陆二级市场多年,但其市场价值因为自身所处的行业未来成长空间等因素,并没有获得市场青睐。

直至今年2月,公司的一则信息披露,引发市场围观。

自去年开始,公司通过外部合作的方式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合作研发固态电池电解质粉体材料,并且与去年9月下旬与硅酸盐研究所达成知识产权的技术转让,当年11月成立相关主体公司上海科源固能新能源,其中上市公司持股70%,硅酸盐研究所的张涛持股30%。

就在今年的1月下旬,公司加速推进了相关技术成果的商业化转化,并且顺利实现了锂离子电池固态电解质粉体先进材料吨级至拾吨级工业化标准产线的试产。

根据公司披露,经过一次性的试产成功,顺利的产出固态电解质先进粉体材料,经过相关测试,首釜材料相纯度合格,几乎无杂相,综合评价首釜材料完成度约95%。并且于当月将中试产品送至下游客户进行验证。

这里要重点要提及一下,截止目前依然有很多人在质疑公司是以固态电池为噱头蹭市场热点,以图炒高自家股票的价格然后进行减持套利,笔者想说的是,这些人几乎没有对于未来发展最基本的逻辑判断,依然停滞于数年的思维模式,必将被市场淘汰!

其一:公司大股东去年还在减持周期之内,但是就在固态电解质材料试产成功之前,主动披露终止减持,这就说明连他自己都从无望看到了希望。

其二:公司在试产成功之后,随后就抛出定增计划,通过定增来加速推进固态电解质粉体材料的商业化量产,通俗的来说,公司对于转型也是迫在眉睫,而这个定增计划一旦获批,相关技术成果的商业化转换将会加速推进。

除此之外,公司还通过外部合作的形式与复旦大学赵东元院士团队进行深度合作,推进百吨级/年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硬碳负极材料、钠离子电池软碳硬碳复合负极材料及锂电池级羧甲基纤维素锂(CMC-Li)导电剂等产线建设。

笔者认为:虽然很多人截止目前依然认为公司战略布局固态电池等新能源领域,就是画大饼讲故事,同时还有人认为,技术迭代的前沿技术应该都掌握在一线厂商手中,这个逻辑其实并没有错,而电池厂商的研发重点在于电池,像一些核心的原材料其实它们都必须依靠外部采购,所以从材料领域来看,一个从零到一的全新领域,就是一场前沿技术的竞争,与此同时,行业也将会迎来行业将迎来从0到1加速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技术|未来动力电池的前沿技术:固态电池还要多久?
“固态电池”将成锂电行业颠覆者,产业链上都有哪些投资机会?
CES迎固态电池 它将成为电动车未来的BUG?
宁德时代/天赐材料固态电池技术解析
固态电池是“引爆”电动汽车的催化剂吗?丨深度
电车! 续航黑科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