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破译甲骨文字之一百十九:狼狈



 

狼狈为奸是今天常用的一个成语。据说狼的后腿短而狈的前腿短,所以狼和狈就一同出外觅食。狼用前腿,狈用后腿,前腿搭在狼的身上。这样可以跑得很快。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坏人相互勾结,一起做坏事。

这个成语中所说的狈其实只是一种传说。自然界里并没有狈这样一种动物。更没有狼狈为奸的实际事例存在。《四部备要·经部·玉篇》有“狽。狼狽。”的记载。《集韻》有“狽。獸名。狼屬也。生子或欠一足二足者。相附而行。离則颠。故猝遽謂之狼狽。”可见关于狈的传说一开始就有附会的性质。

但是在甲骨文中确有狼和狈两个字。它们的本义到底是什么呢?如图:

 

甲骨文
甲骨文良

因为在甲骨文中犬和豕区别不大,很多学者认为它们是同一个字。其实狗和猪驯养之处形象上区别可能确实不大,远古之人容易混为一谈,所以这里姑从其说。左图可以看出,甲骨文狼字的主体是犬。左半的意符学者们认为是甲骨文良字。所以狼被认定是形声字,从良从犬,良标声。见《說文》“狼。似犬。锐头白頰,高前廣後。从犬良聲。”

然而,甲骨文左边的部首真的是甲骨文良字吗?经过认真比对之后,我发现这个部首不是良字,只是有人为了将这个狼字解释得更加通顺一点而牵强了。甲骨文良字有两个突出特征:一是口中间有一横;二是上下的四根曲线是两两平行且弯曲的。甲骨文狼字中的左半意符这两个特点都不具备。所以它不是良字。其实,甲骨文两字本身的本字本义学界也存在着很大的争议。

甲骨文狼字本义当另有所解。我的破译是:首先它从犬,因为外形类犬。其次,左半的意符从甲骨文子。直译为:会吃孩子的狗。这个破译抓住了狼这种野兽的本质特点。这个狼字是会意字,不是形声字。

卜辞:“……允狼……”(前6·48·4直译为:是狼。

甲骨文狈字本义的破译要困难一点。这不仅因为它在自然界不存在,还在于它的甲骨文结构就很奇怪。如图:这是一只貝夹住(咬住)了一只犬的尾巴。在西周的金文中这只貝被移到了犬的右边,理解其本义就变得更加困难了。

 甲骨文狽     
  金文 狽

甲骨文狽在卜辞中是用如动词的,和犬、马连用。如:

卜辞:“買……狽牢馬……”(粹1552

卜辞:“狽犬告曰,又大……”(京津4408

依据上述卜辞,我们可以把狈理解成为一种针对马或者犬的一种动作和行为。这是一种什么行为呢?从上图可以看出,这种行为就是把一只活贝夹在犬的尾巴上。常识告诉我们,这只贝会紧紧夹住犬的尾巴,而犬会拼命挣扎想甩掉这只贝。

用贝夹在狗的尾巴上看起来很荒唐,令人不能理解。但是这样的事情在中国农村并不鲜见。母鸡每年至少有一次孵窝期,如果你不想它赖在窝里影响别的母鸡下蛋,农民有一个土办法,就是给这只鸡的鼻孔上横穿一根长的鸡毛,或者在母鸡的尾巴上拴一张红纸。这只可怜的鸡就会被吓得满世界乱跑。同样,给散放的小牛犊嘴巴上套一只专门编织的竹篓防止它吃庄稼。给绕磨转圈的驴戴上黑眼罩都是一个道理。就是影响它们的行为。

把一只活贝夹在犬的尾巴上,可能是为了驯化狗,使其在不停地挣扎中失去野性。晚商时代正是野生动物逐渐被驯化畜养的时期。《世本》有“胲作服牛……相土作乘马”《左传·昭二十九年》董父刘累豢龙只是驯服身高八尺的骏马而已。说明这一阶段的动物驯养技术已经比较成熟。狈应该就是一种驯服狗的技术。晚商墓葬常见腰坑殉狗,并出现了狗伴武士作为殉葬都说明晚商殉狗技术的出现。

【甲骨文字本义小结】

狼的本义:一种吃小孩的野狗。名词。

狈的本义:一种驯服狗的驯养技术。动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识读甲骨文|:和风
甲骨文字“女、母、毋、奴”辨释
识读甲骨文:殷商
狈字
“犬”、“狗”二字趣释
汉字探源:求与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