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人都要学中医
          一  经方两千年

       谈起中医许多人都说我们中医不科学,不可信,甚至有的人说,一张桌子,二条板凳,三只手指,阴阳五行,胡说八道,那是骗人的把戏。所以我们身边的许多人都否定中医,不愿意接受中医药治疗。从有文字记载来看中华文明是从三皇五帝开始的,距今有五千多年的文化积淀,中华文明五千年,中医药对炎黄子孙的养生保健有着不可或缺的贡献,正是因为有中医药的护佑,我们中华文明才得以传承,走到了今天的繁荣昌盛。    

      相传《易经》为伏羲氏所画,当时还没有文字出现,六十四卦都是象,包罗了万事万物之理。《神农本草经》是有文字以来的第一部书籍,是药学专书,共载药365味,将药物分为养生的上品,治病的中品和攻病的下品药。详细记录了每一味药的气味与主治,是药学的鼻祖,但原书已经遗失。《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到西汉时期,它是现存最早的医学专著,它确立了天地人三才学术思想,创造了经络针灸学说。相传为轩辕黄帝与其大臣岐伯、伯高、鬼臾、雷公相互问答的言论汇总,分《素问》和《灵枢》两部。但它并非一时一人之作,是整个时代哲学思想的体现,以最朴素的阴阳观解读了人体内外,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当时的医学体系都围绕着《黄帝内经》的思维在发展。      

      东汉末年《伤寒杂病论》的问世在中医药界是一个划时代的历史事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创立了六经辨证论治体系,让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完美的结合。《神农本草经》只讲了药物,《黄帝内经》只讲了理论,而《伤寒杂病论》理、法、方、药俱全,是中医临床的实践指南。从此开启了我们后世对它的学习研究,无论晋.王叔和,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宋.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明.喻嘉言《尚论篇》,清.柯韵伯的《伤寒来苏集》、尤在泾的《伤寒贯珠集》以及我们现代的刘渡舟、胡希恕等等,包括我们在座的每一位都是为它做注脚。

      中医药的鼎盛时期莫过于唐朝、宋朝、元朝,金元四大家的学术思想也没有跳出《伤寒杂病论》的思维。温病学派的兴起,也是伤寒大家在此基础上的创新发展。所以说我们中医药又有近两千年的临床理论与实践经验,但是为什么会有今天的处境呢     

      有五千多年的文化积淀是事实,有两千年的临床理论与实践经验也是事实。但古中医学对人体的认知、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有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它完全不同于现代医学,虽然是一套完整的语言理论体系,但它毕竟时代久远与我们现代的思维模式和语言表述确实有着非常大的差异,长期以来不仅不能得到全球范围的广泛认同,就连我们炎黄子孙也颇有异议。因此,如何用现代科学技术,用现代医学的语言诠释中医药理论背后的深奥旨意,使其被更多人所理解与接受,这是实现中医药可持续发展和弘扬中医药优秀文化的关键所在。用一种大众能够接受的语言将古中医学展现于世人的面前是我们中医药工作者必须考虑的问题。今天我们的题目是《人人都要学中医》,就是用大众的思维和大家来探讨认知古中医学,内容涉及到《伤寒论》的方方面面。比如说什么是经方?这个问题也是各家学说。“汉代以前的医学经典中收录的处方就是经方,我们现在指的就是《伤寒杂病论》中的处方”,我个人认为是比较客观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张仲景先生“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而成《伤寒杂病论》”。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汉代以前以及同一时期的医学书籍很多,医经如《黄帝内经、外经、扁鹊内经、外经,白氏内经、外经,旁篇》。经方如《五脏六腑痹十二病方、疝十六病方,风寒热十六病方,五脏伤中十一病方,汤液经方,妇人婴儿方,秦始皇帝扁鹊俞跗方,客疾五脏狂癫病方,金创方,神农食禁》等。但由于时代久远,诸侯纷争,真正流传保存下来的医学典籍也只有《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了。虽然是残缺不全的是经过后人编纂整理的,但仍然是一部指导我们的经典专著。其中的药物80%多来源于《神农本草经》而方子有说来源于伊尹的《汤液经》,但也无法科学考证,但确实是汉以前的几千年来反复临床实践行之有效的经典方,它药味精少,药量大,疗效好。张仲景只是以六经辨证的方式分类、归纳、总结呈现给我们,就是经方。   

      《伤寒论》确立了六经辨证理论体系,那什么是六经?六经辨证又是在讲什么?对于这个问题百家争鸣。我们的教材认为伤寒论六经的概念,是在《黄帝内经·热论》所论述六经基础上发展过来的,它认为六经病证的实质是根据十二经脉所属五脏六腑的病理变化,结合各种临床表现证候,按照这些证候的部位、性质、病机、病势来进行证候分类,归纳出的六经病证。这种认知是建立在脏腑经络基础之上的,通过脏腑经络有机联系而进行的。这种解读使得中医的理论变得非常的完美,但与临床实践不符合,按这种理论用方效果并不好,所以这样解读是不正确的。     

      近代医家胡希恕先生从八纲辨证角度解读比较客观而简单,表、半表半里、里这是疾病的病位,在这个基础上又将疾病分阴阳,这是病性。病位在体表的阳性病就是表阳证,即太阳病;病位在体表的阴性病就是表阴证,即太阴病;病位在体内的阳性病就是里阳证,即阳明病;病位在体内的阴性病就是里阴证,即太阴病;病位在半表半里的阳性病就是半表半里阳证,即少阳病;病位在半表半里的阴性病就是半表半里阴证,即厥阴病。胡希恕先生的表就是指体表,里就是指体内,半表半里更多的指向了包裹脏器的三焦膜系统,范围非常局限。    

      经方扶阳法认为六经讲的是人体的结构,提出了三层表里观的概念,六经辨证体系的病位也是从表、半表半里、到里的结构。病性也分阴阳,但认知是从现代解剖医学,肌筋膜学说角度上来分析问题的。我们有一节课《科学六经观》就是来论述这个问题的。

      《伤寒杂病论》的学术思想没有脱离了《黄帝内经》的阴阳理论体系,只不过是从广泛而庞杂中理出了人体生理病理变化及临床治疗的阴阳观,这就是《内经》“阳化气,阴成形”。它认为生命就是生物体的气化运动,气化运动的本质就是化气与成形。“人秉天地之气而生,四时之法成”。天地之气就是阴阳二气,四时之法就是“阳化气,阴成形”的气化运动过程,遵循的是生、长、化、收、藏的自然法则。六经辨证体系的整个过程就是以改善人体阳气的升、降、出、入为目的处方用药,比如麻黄汤的宣通、桂枝汤的调和、白虎汤的肃降、承气汤急下存阴等等,其本质就是改善人体阳气的运行就是在扶阳。

      而谈到扶阳大家就会想到姜、附、桂的火神派或者添精补肾的命门学派,其实是错误的理解,经方扶阳法是围绕炙甘草、生姜、大枣扶助脾阳的过程。这些问题我们在后面有什么是扶阳?为什么要扶阳?如何扶阳?来详细解读。   

      “辨XX病脉证并治”是《伤寒论杂病论》的模式,开篇就给出了本经最具有代表性的脉象和主证,这就是提纲。“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是太阳病的提纲,是太阳病的基本特征。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一看到“太阳病”这三个字就要想到“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病是表证,发热、恶寒、身疼痛是主要的临床表现,但是反过来说,我们见到发热、恶寒、身疼痛这些症状可不能就此确定是太阳病。“有一分恶寒未罢,就有一分表邪未尽”,这也就是说六经各有表证,非独太阳病。

      桂枝汤是群方之宗,它为我们提供了汗法的范式,“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桂枝汤由桂枝甘草汤、芍药甘草汤和炙甘草生姜大枣这么三部分组成。桂枝甘草汤通心阳,芍药甘草汤和营,那什么是通心阳,如何体现通心阳?而和营又是在讲什么?用炙甘草生姜大枣的组合有什么深意?桂枝汤是太阳中风证的主方,如果倍芍药的用量就是小建中汤了,是用于太阴病的主方,从我们现代医学的角度又如何解读?小柴胡汤是我们临床上常用到的处方,105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肋下痞鞭,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它除了四大主症之外还有七大或然症。所以在113条中“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小青龙汤,44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后世医家据此提出了方证对应的临床理论。《伤寒杂病论》中只有“证”字,但它表述的意思却不尽相同,有的是“症”的意思。方证对应没错,但也绝对不可忽略了病和脉证的重要性。   

      乌梅丸是寒热并用的代表方,但它事实上体现的是经方中非温不补的主导思想。推而广之乌梅丸法是我们需要探讨的一个重要话题。我们在少阳病篇结合厥阴病篇进行详细的论述。少阴病以扶阳为要务这个大家能够理解,从少阴直中的麻黄附子甘草汤到麻黄附子细辛汤,再到阳气衰微的四逆汤我们如何解读?四逆汤、四逆散、小柴胡汤它们又是怎样的关系?扶阳要药姜、附、桂我们又如何认知把握?

                    2023年2月5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立足六经“三阳”探讨皮肤瘙痒的证治规律
《伤寒原意》三书已经出版!
第03 讲 《伤寒论》的内容和贡献
国学堂第七讲倪师谈五部经典及六经传变、六经辨症和经络阿是穴 主讲:倪海厦
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1)——各大家简论伤寒
关于温经汤的那些争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