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母爱也会伤人!尤其是这4种
著名作家高尔基曾说:“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母亲,是孩子的孕育者,也是孩子言行的教导者;
母爱,是孩子的安全岛,也是孩子前行的助力者。
那么,你知道吗?
不恰当的母爱,会伤害孩子,尤其是以下4种母爱,可能给孩子带来长久的伤害。
有条件的母爱,给孩子种下自卑的种子
我们都知道要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却又在不知不觉间,让母爱,变得有条件。
你是否对孩子经常这样说:
“你再不听话,我就不喜欢你了!”
“你再不认真听讲,我就不让你上学了!”
“你再捣乱,我就不要你了!”
……
我们可能是无意的,但却在孩子心里种下了“有条件”的种子,孩子会质疑我们对他们的爱,认为只有自己做得好、听话,才会得到父母的爱。
不仅如此,大人们一时的气话,会让孩子内心不安,他们会担心,爸爸妈妈是不是真的不喜欢自己、不想要自己了。
慢慢地,孩子的心理开始发生变化,他们会通过不断地努力和成绩来证明自己,
以为只有通过这样,才能得到父母的爱。
一旦遭遇困难和挫折,孩子就会产生自我怀疑和否定,甚至自暴自弃,更严重的会以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花季雨季的生命。
新闻上,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事情发生后,父母无不后悔,但无论怎样自我谴责,也换不回孩子鲜活的生命。
正如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曾说的:“对孩子们只是爱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无条件地去爱,他说,爱他们本身,而不是爱他们所做的事。”
是啊,我们必须无条件爱孩子本身,而且,要让孩子知道,我们是无条件地爱着他们。
没有原则的母爱,可能创造了别人的“地狱”
说起“没原则的母爱”,可能我们首先想到的都是“孙小果案”,此案的恶劣影响,甚至拍成了电视剧,警示大众。
无论是孙小果妈妈原型,还是电视剧中的公安局长,对于儿子的违法犯罪行为,都没有及时地教导和制止,而是选择想办法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帮儿子脱罪。
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不认为自己做错了,即使法院一而再、再而三地给他判了刑。
母亲的纵容,让他觉得自己没有错,所以他一错再错,以至于所犯罪行罄竹难书。
而“孙小果案”的那些受害者,想到自己曾经经历的,无疑是生活在“地狱”里一般。
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过:“过于受宠的孩子在长大后,很可能会成为危险人群,其中有些人甚至会恩将仇报,表面装出'媚世’的姿态,私下却一直寻找机会攻击别人。”
这也告诫人们,不要毫无原则地爱孩子,否则孩子可能最终走向的,不是灿烂的未来,而是一条犯罪之路。
给年幼的孩子,树立原则,让他们知道,凡事都应该是有界限的,当孩子长大后,才不会去踩踏法律和道德的底线。
过度包办的母爱,终会让孩子失去自我
说起“过度包办”,很多人都有话要说,各大平台都可到人们的抱怨,而这些人里,很多已经为人父母了。
有的母亲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有个好未来,除了学习,包办了孩子生活里的所有大小事宜。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孩子不需要做家务,不需要购买商品,更不需要和任何人交往。
久而久之,在过度包办的母爱下长大的人,没有自理能力,也没有自己的主见,渐渐失去了自己的独立人格,最终,他们活成了妈妈想要的样子,却不知道自己该是一个什么样子。
成年后的他们渴望自由,却又觉得无力挣脱。
《爱是最好的良方》的作者海夫人致力于帮助抽动症家庭摆脱烦恼,她在分析这些“问题家庭”的时候,曾说:“过于精细的养育习惯:包办、限制、控制、干涉等。”
“包办是孩子的事情都大包大揽,包括吃饭穿衣服等等,不给孩子自己尝试、学习和行动的机会。孩子的自我发展被压抑。”
杨澜也说过:“一个妈妈最大的成功,就是让你的孩子成功地离开你。”
牺牲自我的母爱,是对孩子的感情勒索
现实生活中,牺牲自我的妈妈不在少数,她们往往对自己的物质苛责,把节省下来的,全都用在孩子身上,并且会把自己所付出的一切,常常挂在嘴边。
她们常对孩子说:
“我付出这么多,是为了谁?”
“我省吃俭用是为了谁?”
“我没白没黑地工作,还不都是为了让你生活得更好一点?”
这种以牺牲自我为代价的自我感动式母爱,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束缚,更是对孩子的一种情感勒索。
妈妈们用自以为对的方式,给予孩子负担过重的爱,她们的初心无可厚非,都是想让孩子更好。
但这种方式,给孩子的心上了一把重重的枷锁,也压了一块大大的石头。
前两天看到一条消息,一个妈妈怨她8岁的儿子“白眼狼”,不知道心疼妈妈。
这位妈妈是典型的对孩子大方、对自己小气的人。
她总是穿着看似舒适的休闲装,看起来没有一点精神气;又因为自己工作有时忙碌,没时间陪孩子而自责;更因为孩子的不理解而抱怨。
我们知道,没有自我的妈妈,并不会得到孩子的尊重和感恩。
作家沙拉在《特别狠心特别爱》里曾说到:“中国的父母给予孩子的爱,不是太少,而是太多。而每一个'吝啬鬼’、'白眼狼’孩子的背后,都有一对'自讨苦吃’的父母。”
正确的母爱,应该是无条件而有原则的。
就像蒙台梭利说的那样:“建立在规则上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愿你我同行,给予孩子正确的母爱,活出闪亮的妈妈,成就孩子的自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警察荣誉》:令人窒息的母爱有多可怕?请放过自己,放过孩子
当代散文‖【读《凶狠的母爱》有感】◆张庆
描写母亲的散文
母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母爱
男人的过往属于母亲,未来属于妻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