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十日谈|爱是永恒,也与时俱进

近年来,我回头去看百年前的作品时常会觉得别扭,恐怕也是因为身为女性的年头越来越久了,对文学史上的女性形象渐渐有了新的看法。近一百年前,伍尔夫看过往的文学时就曾感叹:只有进入男性视野乃至被凝视、与之有爱或情时,女性角色才能成立,才有被描写的价值。女神不会有凡俗时刻,女奴不会有高光时刻,女巫不会有好下场,这就是女性没有自主权时在文学里的存在状况。而且,她们都没有职业,只能在家庭、农场、修道院里消磨一生,对比之下,现当代小说中的女性角色们就丰富太多了,因为她们可以受教育,有选择工作和生育的机会——这正是波伏娃在《第二性》中强调的。总之,百年前的女主人公们体验的爱情越来越可疑了。

年轻时,文科班的学生都爱读名著,同学们争相阅读《呼啸山庄》《简·爱》《巴黎圣母院》……有个女同学最喜欢《包法利夫人》,她是我们中间最早熟的女生之一。她把书借给我,我勉强读完,觉得乏味,不太理解她为何那么热衷于爱玛的故事。她自有一番解释:简·爱的爱情太卑微了,艾丝美拉达得到的爱太苦了,爱玛不断地追求爱情,最后决然去死,最轰轰烈烈,因而最浪漫。三十年过去了,我们早已失联,但我重读《包法利夫人》时,很想再找她聊聊,告诉她,现在我不仅能把婚外恋的情节撇清、看到福楼拜真正要写的现实问题,还能确凿地说:爱玛经历的不是爱情悲剧,而是经济悲剧,她把人生的希望寄托于欢爱的对象,太不明智,但我们没法怪她傻、怪她虚荣,因为她在那个年代所受的教育就是那样:女人只能依附男人得到面包和幸福。福楼拜要批判的是阻碍社会发展的浪漫主义思潮,爱玛只是作家思想的载体,在描写她和几任情人的关系时,作家显然更擅长用嘲讽的笔调揭露那些花花公子的谎言和残忍,但并不能深入爱玛的内心——她该有多少崎岖的心路啊,她的感官该有多么丰富的体验啊,但这并非技艺高超的福楼拜想要或能够描写的。现在的我会说,《包法利夫人》完全不是爱情小说,或者可以说是——被爱情的概念和标准流程误导的女性社会悲剧。

爱情的概念,小说里比比皆是。如今的霸道总裁和昔日的戎马英雄是一个类型,他们爱上的女性,比如美到引发特洛伊战争的海伦,比如爱吃荔枝的杨玉环,她们体验到的都必须是真爱。难怪二十一世纪的西方作家们流行改写经典,让珀涅罗珀、喀尔刻乃至海伦都从第三人称变成第一人称,吐吐槽,说点真心话。如果女人必须美,才配得到爱情,那这个爱情的概念就该被熟读《厌女》的新一代读者打倒。爱情和理财都有风险,爱玛却只知道奉献。从这一点上说,她真的比不上一百多年后某受过高等教育的明星前妻,知道奉献是有价的,投资是要保底的。

标准流程,小说里也教得够详细,从手绢的用法、幽会的时间规划到情话,都有。说到这个,我突然想到另一本被低估的经典,《红字》。赫斯特选择一生背负A字母,带着私生女,坚定地活下去。而私生女之父却龟缩在名誉荣光中不敢承认……这是爱情故事吗?也不尽然是。但这无疑是一个女人成长的故事,她自爱,也接受这个世界的真相,甚至独自承担了世俗情爱的必然结果——抚养下一代。这也才是爱情的真正流程:从迷乱的起点到负重的终点。

经典不朽,但观念与时俱进。我们必定不能从昔日男性小说家笔下的故事里寻求未来女性的爱情格局了。(于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一位女性都不能错过的一本好书,它把人性的弱点写到极致
30岁后再读《包法利夫人》,我看清了情爱的真相
包法利夫人的悲剧——对爱情不切实际的幻想
包法利夫人:她追求的其实并非爱情
虚荣之爱的代价--读福楼拜小说《包法利夫人》
读后有感:《包法利夫人》沉沦爱情的悲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