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疆是个好地方(2)

新疆是个好地方(2

大江南北,老中青少

第三天,722号,六点半起床,七点吃早餐,七点半出发。

七点钟到餐厅一看,大家都精神抖擞,选着自己喜爱的餐食,似乎一来就融入到了新疆的作息时间。这里的餐食鸡蛋一人一个,馒头包子不限量,小菜几乎都是拌菜,小炒甚少。拌菜营养丢失少,原汁原味吧。

吃完早餐,出了酒店。两辆大巴在外面等候,找到座位,放好行李,等候了二三十分钟,游客们陆续到位。原来有的游客到乌鲁木齐时间较晚,没有看导游发来的短信。还是导游查看游客名单,电话通知未到的旅客。

人员到齐,三十八座的大巴坐了三十人,座位相对固定。游客来自大江南北。坐在我们左前方的是一对来自湖北武汉的母女,女儿四十出头吧,母亲七十多岁,女儿陪伴母亲出游,多么美好的事情。生活中有这样想法的人很多,能成行的却不多见。值得点赞。

我们前排坐着的也是一对母女,母亲四五十岁,女儿大概二十多岁吧,这是一对健谈的母女,尤其是母亲。她们来自天津,普通话很标准,口齿伶俐、表达清晰。两对母女对排而坐,时常交流着。

同行三十人,我们是二号家庭就有十人,八个成人,两个小孩。另外还有来自广东的两位六七十岁的老太太,来自重庆的两对中年夫妇,其中一位妇女特别强势,行程稍有差池,就会与导游理论,甚至发脾气。不过她倒是一位旅行达人,问了导游的行程安排,并希望每天提前通知,不同的景色她要搭配不同的衣服。还有三位来自眉山的年轻人,小伙帅气,两位姑娘年轻俊俏,皮肤白皙,眉目清秀,穿着打扮也十分时尚。让我们团显得朝气蓬勃的。还有一对结伴旅行来自湖南的小青年。我们团老中青少皆有,可谓完美。

景点多路程远

出发,导游在车上再次与大家核对了行程。并告诫大家,这是一次十分艰苦的旅程,要有吃苦的准备,不要掉队哦。十一二天,围绕天山南北,新疆著名的大景点都在游览之列,其次新疆由于地域辽阔,景点之间往往都是相距好几百公里。披星戴月是常态哦。大家怕不怕,都说不怕,出来就是玩的,多玩点地方挺好的。

惊人的植被变化

出了乌鲁木齐市区,因为还在天山脚下,大片大片的庄稼地,玉米、棉花、向日葵成行成列,整齐地接受着检阅。土块之间一些防风固沙的白杨树整齐列队一般,含胸拔背,高昂着头。齐刷刷展示着它们不屈的风姿。

一路向北,216公路渐渐进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边缘,没有了庄稼地,只有稀疏的杂草。再往前走,大地一片灰褐色,树木、杂草、鸟兽全无踪迹。

这时眼前的景象,天大大、地宽宽、土荒荒。真是只有到了新疆才知道天有多大,地有多宽,土有多荒。既感叹新疆土地之辽阔,也叹息大地之荒芜。这里是典型的温带大陆干旱性气候。年降雨量少,而蒸发量却极大,土地干涸,植被难以生存。整个大地了无生息。

地虽荒,风可用

大地一片沉寂,只有一排排巨大的风力发电机在那里发呆,一阵风吹来,扇叶开始转动,有了风儿相伴,它们仿佛才找到一点存在感,急忙挥舞着巨大的手臂(扇叶):欢迎大家来到新疆,祝大家旅途愉快!

我们似也感受到了巨大的风力发电机的热情。大家在车厢里谈论起来,要多大的风力才能让它们十几米长的扇叶转动起来,动能变成电能?地虽荒,风可用。真可谓因地制宜哦。

老鼠的反思

看着荒漠的大地,心想就是放几只老鼠恐怕也要饿死渴死。也许刚把它们放下去的时候,老鼠们会兴奋得不知所以,宽阔的大地任由它们乱窜、跳跃,再没有那讨厌的人类的喊打声。渐渐的,跑渴了,诶,怎么没有水喝呢?跑饿了,诶,怎么没有吃的呢?老鼠们开始四处乱窜,慌乱起来,它们耗尽了体力,开始绝望起来,弥留之际,大脑中泛起一种想法:“还把我们放到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地方去吧!”似乎人类也不那么讨厌了,因为人类能给它们带来食物和水。那里虽有挑战,却有生存发展的机会。这里可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绿洲

汽车一路向北,穿越了广阔无垠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突然,远处谷地出现了一片绿洲,那里一定有河流。汽车开近,果然有一条河流沿着谷地流过。我们穿过大桥时,有一牌子上写着“乌伦古河大桥”。原来这是乌伦古河,孕育了两岸的花草树木,时不时的出现一块一块的玉米地,养育了这一方人。

功勋卓著的“三号矿坑”

中午我们就在附近午餐。然后继续前行。

穿越乌伦古河,经过恰库尔图,到达阿尔泰山脚下。

首先路过了功勋卓著三号矿坑新中国成立后,苏联派出专家并借资帮助中国建设与发展。后来中苏关系恶化,苏联要求三年之内必须还清债务。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中国经济举步维艰,百姓生活十分艰难。就在这时,在阿尔泰山发现了矿脉,就此开采,命名“三号矿坑”,将开采出来的贵金属变卖,硬是在三年之内,清了苏联外债“三号矿坑”,中国的功勋矿坑!

可可托海没有“海”,却也绿意盎然

继续往前,到达富蕴县。路边开始有了绿色,仔细一看,花丛树木中水管密布,不时在喷灌着这些干渴的生命。

下午五点,终于到达可可托海景区。

买票,排队进景区,查看行程码、测体温、刷身份证。然后坐景区大巴车。

宽阔的额尔齐斯河在公路旁流淌,两岸绿意盎然,树木茂盛,一派江南景象。突然出现的绿色,让人喜出望外。走了大半天的荒漠,终于见到了绿色。难怪一首《可可托海的牧羊人》一时竟能红遍大江南北。

大巴车到了终点站,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块巨大的石头。不过这块石头形状特别,像一口巨大的钟,故名“神钟山”。

爬到山上的观景台,“神钟山”愈发的形神兼备!钟顶稍尖,然后圆弧向下扩展,颜色灰黑,酷似一口倒扣的“钟”。

这就是可可托海的主景点。可可托海没有“海”。

下了观景台,我们沿着额尔齐斯河继续往里走,两岸风光旖旎,河里巨石耸立。有的像巨龟,有的像俊龙。

路边两只巨龟嬉戏,相伴一生,情定钟山。

一株云杉与一块巨大的花岗岩相伴而生,长相厮守。故名“长相依”。

坐大巴车出来,再次感受额尔齐斯河的风光,这是一条流向北冰洋的河流。在这遥远的塞北,有如此滚滚而来的河流,实属难得。感叹在这我国西北的最北端竟然有如此美丽的地方。应该是北冰洋的湿润气流能够到达此地吧。

该地处在北疆准噶尔盆地的阿勒泰山区,盆地西北有缺口,来自高空西风带和北冰洋冷湿气流影响,可可托海成为新疆降水最多的地区之一。夏雨冬雪滋润着这里的绚丽山川,也滋润着阿勒泰新疆这片号称第二大的天然林区——阿勒泰林区;额尔齐斯河、乌伦古河两大水系,且位于我国境内惟一流入北冰洋的额尔齐斯河外流河上游,河湖众多,成为北疆沙漠中“湿岛”。因此人们称为“绿色的丛林”和“蓝色的海湾”。

这就是“可可托海”得名的缘由。

我们六点半出景区,七点钟左右出发,晚上十一点半到达北屯市,住北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醉美可可托海,昔日神秘功勋之地
绝密代号111,共和国功勋矿——新疆可可托海三号矿坑
中国唯一:一条流向北冰洋的河流
极度干旱的新疆也有运河 还是全长有4000多公里的大运河
山水情动 不可替代的美景 新疆可可托海
可可托海,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