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丁香园论坛

肉毒杆菌毒素(botulinumtoxin,BTX)也被称为肉毒毒素或肉毒杆菌素,简称肉毒素,肉毒素是毒性最强的天然物质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毒的蛋白质之一。纯化结晶的肉毒素1mg能杀死两亿只小鼠,对人的半致死量为40IU/kg。肉毒素首先用于临床是治疗颈痉挛、脑神经疾病和眼肌痉挛,在美容方面也用于治疗眉区的中、重度皱纹(动力性),注射到表情肌使其麻痹,舒张皮肤。肉毒素或可治疗轻度乳房下垂,Perez-Atamoros医师的个人临床经验表明:90〜180u的肉毒素可以治疗35〜50岁女性的轻度乳房下垂。流行的Botox A是经美国FDA批准应用在眉区的产品。

一、肉毒素历史

肉毒素注射除皱和肌肉塑形是微整形美容注射的另一个主要方面,人类对肉毒素的研究已经有近200年的历史,早期一直作为生化武器而被研究,其美容作用的发现具有相当的偶然性。

肉毒素医学相关研究的时间列表:

1820年:Justinus Kerner推测“腊肠毒”作用原理,并提出应用治疗的可能性;

1895年:比利时Ermengem报道了一起因吃火腿引起的中毒事件,他从尸体和火腿中找到了一种革兰阳性、厌氧性、产芽胞的梭菌。因在厌氧的条件下,菌的一端产生梭形芽胞,故称厌氧性肉毒素梭菌,并发现肉毒梭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土壤中;

1920年:H.Sommer首次沉淀纯化A型肉毒素;

1944年:Schantz开始研究其特征性和应用;

1946年:Lammanna首次分离出A型肉毒素结晶;

20世纪50年代:V.Brook证实,A型肉毒素的原理为阻断乙酰胆碱的释放;

20世纪60年代:Duff和Schantz对肉毒素纯化过程进行优化;

20世纪60年代后期:小儿眼科医师Scott设想通过肌肉麻痹方法治疗斜视,后与Schantz合作开展肉毒素的临床研究工作。

1973年:Scott等发布了动物试验研究结果,用A型肉毒素注射到猴子眼轮匝肌外侧肌肉,结果该肌肉完全麻痹,后来开始在志愿者体内注射BOTOX,治疗痉挛性斜视,并获得成功。

1978年到1989年12月:第一商业用肉毒素药物由A.B.Scott和E.J.Schantz合作研制、开发成功,美国FDA于1989年12月正式批准A型肉毒素,商品原名为Oculinum,后改为BOTOX(Allergan公司),用于治疗眼睑痉挛,面部抽搐、斜视等眼科、神经科和耳鼻喉科肌肉痉挛疾病。这是美国FDA第一次批准用于注射的微生物毒素制剂;

1980年以来:美国研究应用肉毒素治疗面部的皱纹收到了较佳的效果,此法很快的风靡欧欧美,大手好莱坞明星的青睐;

20世纪90年代:A型肉毒素传入我国,并在国内快速推广应用;

1993年:我国同类产品BTX-A问世;

1997年:BTX-A正式被国家批准“注射用A型肉毒素”投放市场,商品名为“衡力”,从此肉毒素在我国临床神经科及整形外科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1998年6月:中国SFDA批准保妥适(BOTOX)用于治疗眼睑痉挛、面肌痉挛及相关病灶肌张力障碍;

2000年12月:美国FDA批准Myobloc(肉毒素B)注射液用于治疗与所谓颈部张力障碍有关头部位置异常和颈部疼痛,第一种B型肉毒素进入市场;

2009年5月:Mysport得到美国FDA认证;

2011年7月:XEOMIN得到美国FDA认证;

截至2012年1月,各类肉毒素产品已在83个国家得到批准,共22个适应症的应用。

技术不断进步,注射美容材料的更新,对于求美者而言是莫大的福音,因为这一系列的突破,可以在未来求美当中更加的放心安心。

二、肉毒素产品的发展现状

早在2002年,美国FDA年就已批准了Allergan公司的保妥适(BOTOX)用于眉间纹注射。而根据美国整形外科协会对保妥适的使用统计,2002年前,保妥适已经应用于美国整形美容行业,1997~1999年,每年以超过100%的速度增长,2005年,保妥适使用人数超过了320万。最近几年,使用人数略有下降。

图 / 各肉毒素平牌的市场比例

2009年5月,美国FDA批准了Medicis公司的肉毒杆菌素Dyspor用于颈部肌张力障碍、眉间皱纹(65岁以下中度和中度眉间皱纹暂时改善),从而打破了Allergan公司保妥适多年的市场垄断地位。

在我国,SFDA于2003年12月仅批准保妥适用于治疗偏侧面肌痉挛和眼睑痉挛,2009年7月才批准保妥适用于注射眉间纹的暂时性治疗。

当然,更多产品的竞争对消费者来说绝非坏事,尤其是对于某些长年使用BOTOX,并且对因抗体而产生耐药性的患者来说,能有更多更安全的选择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

三、肉毒素生物特性

(一)肉毒素杆菌与肉毒素

肉毒杆菌(hacillushotulinus)即肉毒梭菌(clostrirliumhotulinuni),两者为同义词。梭菌为芽胞杆菌科的1属,是能形成芽胞、厌氧生长的革兰染色阳性的大杆菌,因其芽胞常比菌体大,致使菌体呈梭状而得名,又称厌氧芽胞杆菌属,为避免歧义,此处均统称为肉毒杆菌。

肉毒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中,在家畜肠道内也常可找到,其菌体大小为(0.8~1.3)x(4.4~8.6)μm,周身鞭毛,无荚膜;芽胞呈椭圆形,比菌体略大,位于偏端,专性厌氧。

图 / 肉毒素杆菌(光镜下甲紫染色)

可能涉及到敏感图片,点击后可查看
查看

图 / 肉毒杆菌(电镜下)

肉毒素,为肉毒杆菌毒素(hotulinumtoxin,BTX)的简称,也常被称为肉毒毒素或肉毒杆菌素,它是由肉毒杆菌在繁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细菌外毒素。

肉毒素并非由活着的肉毒杆菌释放,而是先在肉毒杆菌细胞内产生无毒的前体毒素,在肉毒杆菌死亡自溶后,前体毒素游离出来,经肠道中的胰蛋白酶或细菌产生的蛋白酶激活后,方始具有毒性。

肉毒杆菌芽胞抗热性强,煮沸5小时以上才能被杀灭,但肉毒素耐。热性较低,80℃30分钟或100℃10分钟即可被破坏。肉毒素对酸有特别强的抵抗力,胃酸和消化酶短时间内无法将其破坏,故可被肠胃道吸收,人误食含有该毒素的食物(通常未充分煮熟)后可发生复视、眼肌麻痹、吞咽困难、膈肌麻痹等特殊神经症状,并常因呼吸困难和心力衰竭而死亡。

引起肉毒素食物中毒的 食物要满足三个条件:①被肉毒杆菌芽孢污染;②在肉毒杆菌容易产生毒素的条件下保存;③进食 前未经适当加热烹煮。引起肉毒素食物中毒最常见的是家庭自制的植物性食物,但动物性食物亦可。

不同的菌株(如Hall株,Bean株)可产生不同亚型的神经毒素,可分为A、B、C1、C2、D、E、F、G共8个抗原型,除C2属于细胞毒素外,其他都为神经毒素。能引起人类疾病的有A、B、E、F型,以A、B型最为常见,其中A型肉毒素的毒力最强,研究最多,应用最广。通常,我们在美容临床实践中所用到的肉毒素,都是A型肉毒素。

A型肉毒素是一种150kD的多肽,由100kD的重(H)链和50kD轻(L)链通过一个双硫链连接起来,是目前所知的毒性最强的天然物质之一,纯化结晶的肉毒素lmg能杀死2亿只小鼠,对人的半致死量为40U/kg。临床药用的A型肉毒素是神经毒素、血凝素和血凝素蛋白的复合体,神经毒素起治疗作用,血凝素能维持毒素的形态和空间结构,使毒素保持稳定的毒力。

图 / 肉毒素的结构示意图

(二)肉毒素毒力单位(U)

有一些药物,如维生素、激素、抗生素、抗毒素类生物制品等,它们的化学成分不恒定,或至今还不能用理化方法检定其质量规格,往往采用生物实验方法并与标准品加以比较来检定其效价。通过这种生物检定,具有一定生物效能的最小效价单元就叫“1单位”(unit,U);经由国际协商规定出的标准单位,称为“国际单位”(internationalunit,IU)。因此,在某些场合两者可以通用。

肉毒素的毒力以生物鼠单位来表示,以体重为18~22g的Webster瑞士雌性鼠腹膜内注射半数致死LD50(即Lethal Dose, 50%)为1个单位(U)。猴的LDW为40U/kg,以此推得一个70kg重的成人的致死量为2500~5000U。

(三)作用机制

肉毒素是目前已知在天然毒素和合成毒剂中毒性最强烈的生物毒素,它主要抑制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引起肌肉松弛麻痹,特别是呼吸肌麻痹,是其致死的主要原因。

在正常情况下肌肉收缩过程是:神经冲动——乙酰胆碱(Adi)——终板电位——肌肉动作电位——肌肉收缩。

肉毒素可作用于胆碱能运动神经的末梢,通过拮抗钙离子的作用,干扰乙酰胆碱从运动神经末梢的释放,从而阻断神经冲动向肌肉的传导,使肌肉麻瘦。

图 / 乙酰胆碱的作用

可能涉及到敏感图片,点击后可查看
查看

图 / 正常神经递质释放过程

1.中毒过程

(1)结合(binding):A型肉毒素的重链与运动神经终板上的乙酰胆碱受体高亲和结合。

(2)摄入(internalization):毒素通过受体介导的胞饮作用进人细胞内。这一过程中,神经末端细胞膜将毒素包裹,在神经末梢内形成毒素囊泡。摄入后,肉毒素的轻链从囊泡中被释放到细胞质内,现在已非常明确,轻链具有阻断神经递质的功能结构。

(3)阻断(blocking):A型肉毒素通过裂解胆碱能神经末梢突触前膜内SNAP-25而阻滞乙酰胆碱的释放,SNAP-25是一种在细胞膜上促使神经末梢内囊泡与突触前膜顺利融合并释放乙酰胆碱的必需蛋白质。这一过程阻止肌肉收缩,但并不影响神经递质的分泌和储存,也不影响电信号沿神经纤维传导。

可能涉及到敏感图片,点击后可查看
查看

图 / 肉毒素的阻滞作用

2.恢复过程

(1)神经芽生(sprouting):机体对抗化学去神经作用的主要方式为神经轴突芽生,即在乙酰胆碱酶的作用下,运动神经轴突的末端旁生、芽出、分支,形成圆葱头形膨大。肉毒素介导的神经肌肉接头的化学去神经化作用并不影响终板区域,也不影响轴突的生长,因此,芽神经与终板结合连接后,即可释放神经递质。

(2)神经再生(regeneration):“芽生”的连接是暂时的,随后逐渐消退,与此同时,原始的神经肌肉接头开始恢复功能,最后形成神经肌肉,连接新的终板,并在该处释放乙酰胆碱,令肌肉重新收缩。

这种再生行为即是肉毒素的临床作用一般只能维持3~6个月的原因。

因为机体的神经在中毒后仍能传导正常冲动,其效应器在直接刺激时仍能收缩,所以认为,毒素作用于突触前的神经膜,而不是突触后的效应器肌肉上,即A型肉毒素不阻断神经兴奋的传播,对神经和肌肉都没有兴奋性和传导性的损伤,这种作用叫做化学去神经作用。

不同型的肉毒素作用原理相似,但作用耙位不同,A、C、E型肉毒素作用于突触相关膜蛋白(SNAP-25),C型肉毒素作用于突触融合蛋白(syntaxin),而B、D、F、G型肉毒素则作用于突触囊泡蛋白(synaptobrevin)。

3.抗体的产生

A型肉毒素本身是免疫源性蛋白,为了提高其稳定性,商品化的A型肉毒素中又加人了人血清蛋白,其注入人体后,就会产生相应的免疫球蛋白G(IgG),即A型肉毒素抗体。

一旦机体内产生抗体,患者再注射A型肉毒素就会产生抗原抗体结合,从而失去肌肉麻搏的临床疗效。

以美容为目的,仅注射微量(两位数以内)A型肉毒素,很少发生产生抗体的病例。据国外学者报道,7000余例接受A型肉毒素注射者,只有12例体内产生抗体,通常只有当一个月内接受数次肉毒素注射或一次注射200〜300U以上时,才比较容易产生抗体。

若因种种原因患者体内已产生A型肉毒素的抗体,从而致治疗失败,可以改用BTX-B或BTX-C,因为肉毒素不同型之间,基本无交叉免疫性。

4.安全性

在临床中,行美容注射的A型肉毒素多在25U左右,一般不超过100U,属于微量水平。此外,由于A型肉毒素具有选择性,对神经细胞有着很强的亲和力,有限的毒素多结合于神经终末受体上,很少能有多余的毒素进人血液,更不能通过血-脑脊液屏障。

因此,只要掌握正确的注射方法,在安全的剂量下行A型肉毒素美容注射是非常安全的,不会产生全身性的不良反应。

四、主要型号

(—)A型肉毒素

目前,临床广泛使用的商用A型肉毒素主要有美国的B〇TOX(保妥适),100U/支;英国的Dysport(丽舒妥,现由法国Ispen公司生产并销售,美国上市的产品原商品名为Reloxin,现已统一称Dysport),500U/支;以及我国产的衡力(BTX-A),100U/支。

图 / 目前的商用肉毒素

严格意义上,各产品效力很难换算,临床实践中得到的经验大致可以认为:1U BOTOX≈IU衡力(BTX-A)≈4U Dysport。

图 / 各型肉毒素效力对比

其中BOTOX与衡力得到了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的批准,在我国临床上已经广泛使用多年,Dysport目前尚未得到SFDA的批准,国内市场上较为少见。

最新还有德国的XE0MIN,于2010年7月新上市,2011年获得FDA批准,它是一种无辅助蛋白的新A型肉毒素,是目前唯一一种在重新配制前无需冷藏的A型肉毒素,可以简化药品的运输和储藏过程,并能确保药物注射时的有效性,不久之后也可能会进人国内市场。

(二)B型肉毒素和C型肉毒素

B型肉毒素(BTXB,即Myobloc)是一种精制的无菌液体,目前有3种规格,分0.5ml(2500U),1.0ml(5000U),2.0ml(10000U)。它与BTXA效价比约为50:1。存放在2〜8℃冰箱中可保存30个月,在室温下可保存9个月,使用前无需稀释。

BTXB虽然没有正式批准用于治疗皱纹,但国外的一些美容皮肤科学医师已开始使用BTXB注射治疗面部和颈部各种皱纹,并取得了一些初步原始的经验。

C型肉毒素(BOTOX-C)的应用资料更少,国内外只有少数几家的临床试验,也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其除皱适应证、用法、用量等与A型肉毒素基本相同,使医师和患者能有更多的选择,尤其对于已产生A型肉毒素抗体的患者来说,意义更大。

五、临床应用

(一)适应证

自1979年开始,美国FDA就已允许使用BOTOX治疗12岁以上的斜视和眼睑痉挛。随着研究的深入,A型肉毒素现已被广泛应用于眼科、神经科、骨科以及整形美容外科等多个领域,其主要适应证有:

①眼睑痉挛;

②疼挛性斜颈;

③面部皱纹;

④颈阔肌束带;

⑤眉毛下垂、上抬或不对称;

⑥下眼睑肥厚;

⑦单纯性咬肌肥大;

⑧耳颞神经综合征(腮腺切除术后);

⑨面神经异常再生(Bell麻痹之后)导致的面部畸形;

⑩辅助治疗,即用于激光除皱术、软组织填充术的辅助治疗等。

在我国,最早使用肉毒素行眉间纹的除皱治疗,然后逐渐推广到鱼尾纹和额纹等面部上1/3的皱纹,现扩大范围已适用全面部、颈部、胸部和小腿等处,以及痤疮、多汗症及腋臭等其他病症的治疗。

如今,使用肉毒素注射治疗的适应证仍在继续扩大,更多的潜在适应证被开发,如秃发、瘢痕治疗、胃肠道疾病、与帕金森病相关的便秘、肛裂甚至肥胖,但这些应用目前仅在少数治疗中心试验性开展,尚待观察其远期效果,还无法提供准确注射技术及剂量方面的资料。

(二)标示外用药

标示外用药是指某种药物获得上市批准后,医师根据研究结果和临床证据,在患者充分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将其用于获批适应证之外的其他疾病。

BOTOX等肉毒素产品还未在所有国家获准应用于美容适应证,另外,即使有应用批准,也通常仅限于眉间区,因此我们在临床上使用肉毒素进行其他部位的注射时,不得不面对标示外用药的情况。

美国FDA对新药上市前的审批非常严格,然而,对上市后药品的使用却采取了相对宽松的态度,并不要求医师必须在审批的适应证内用药,同时FDA认为医师的标示外用药常常是适宜的并可能代表标准的治疗方法。

而在有些国家,问一品牌常会有标所应用和标外应用两种产品,例如在德国,BOTOX的适应证被列为各种神经疾患,但不能应用于美容,然而,Vistahel可用于眉间区治疗。两者事实上为同一产品的不同包装,BOTOX为100U/瓶,Vistahel为50U/瓶。

在我国,在相关的医疗法律不是很完善的情况下,可参考国际上的惯例,也应在用肉毒素行美容治疗时,事先告知患者其效果及不良反应,在患者充分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

六、肉毒素的配制及储藏

肉毒素在使用前需要自行配制。

(一)试剂的选择

1.生理盐水在使用30G及以上的针头进行面部肉毒素注射时,疼痛度较小,临床上使用普通的生理盐水进行配制最为便利,也最为常用。

2.2%盐酸利多卡因有不少医师偏爱使用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进行配制,认为可以显著减轻注射时的疼痛。但由于在肉毒素注射时的疼痛主要是在进针阶段,以及注射药物刚进入组织时的肿胀感,在这些阶段,使用利多卡因组与生理盐水组的疼痛度并没有明显区别,在注射完成后,利多卡因才能发挥局部浸润麻醉作用,因此在散在的点位注射肉毒素时,使用利多卡因进行配制和生理盐水配制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但在对于多汗症等密集点位注射时,使用利多卡因可明显减少疼痛度。

也有医师竭力反对使用2%盐酸利多卡因,认为其弱酸性会对肉毒素进行一定程度的破坏。

3.0.9%苯甲基乙醇生理盐水国外有些专家则偏向于使用含防腐剂(0.9%苯甲基乙醇)的生理盐水进行配制,并有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含防腐剂的生理盐水配制能减少54%的注射疼痛,而不影响效果。

(二)药物的配制及选择

1.不同浓度的配制法

医师们在配制肉毒素时所用的盐水量差别很大,每瓶制品盐水量可从1ml到10ml,即配成100〜10U/ml。

近年研究表明,在注射剂量相等的情况下,0.02〜1U/ml的溶液在效果和作用上并无明显差异,但低浓度(高稀释度)的毒素更易弥散。

肉毒素有多种配制方式,使用传统1ml注射器进行注射时,以往多直接将100U的肉毒素配成2ml或4ml注射液,这种方式在配制时较方便,但不方便计算使用量。

图 / 肉毒素常用配置表

使用一个合理的稀释度在临床使用中保持一致性,把关注重点放在注射单位(U)上,而不是注射浓度与体积上是非常必要的,可以避免给药混乱而造成的不足或过量。

为更方便在连续注射时计算注射量,Allergan公司推荐将100U的BOTOX稀释成2.5ml使用,在使用lml注射器进行注射时,注射器上每0.05ml的标记点,即为2U;在使用40U(lml)胰岛素注射器进行注射时,注射单位量与注射器刻度相一致,更方便计量。

图 / 40U和30U胰岛素注射器

图 / 不同注射器的刻度和肉毒素单位读数

若注射时使用更小的30U(1/3ml)胰岛素注射器,可将100U配成1ml溶液,注射器上的数值标记也可直接对应BOTOX的单位数,无需换算(实际为近似值,读数的1U实为1.1111……U,但考虑到瓶壁、注射器管壁及针头残留的损失,这些误差几可忽略不计)。

2.关于浓度的建议

关于稀释比例和注射容量,目前一直存在着争议,尚无完全统一的标准,主要还是依照注射医师的习惯偏好以及需注射的部位及单位量而定。在用于面部治疗时,大多数医师以1~3ml盐水稀释肉毒素(100~33.33U/ml)。

一些医师主张,使用浓度较高的溶液,以提升毒素注入的准确性,并降低扩散风险;另一派意见则认为,较高浓度溶液的操作难度较高,且易造成材料浪费;还有人认为,扩散有助于使用更少毒素单位量达到更好的效果(如额肌部位注射)。

各国不同的文献报道的稀释比例差异高达10倍(10~100U/ml)。在10~100U/ml稀释度区间,较高浓度(100U/ml)的效果可能稍微高于较低浓度(20U/ml),但两者差异甚小,持续时间则基本相当;当前额等较大面积注射时,低浓度注射(稀释度高),作用范围更广,但较高的注射容量会增加疼痛感。

总的来说,归纳为如下原则:

(1)对于较小的肌肉群,可高浓度(低容量)注射;对较大、分布较广的肌肉群(如额肌、咬肌),可低浓度(高容量)注射。

(2)注射较高浓度溶液时,使用30U的胰岛素注射器,可提升注射的精确度,减少浪费(自带连体的30G短针头,接口处无残留空隙)。

(3)在经验有限的情况下,尽量使用厂家推荐的100U/2.5ml的稀释法使用。

3.配制操作法

早期很多文献中提到的高分子肉毒素蛋白和血凝素的结晶复合物,很容易因配制过程中产生的气泡所变性。但最新的报道发现,BOTOX配制中的气泡产生与否,注射后效果并未有统计学差异。但在平时操作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尽可能避免气泡的形成,还是很有必要的。

正规的配制方法如下:

(1)选用21G的长针头抽取适量(肉毒素常用配置表)的生理盐水。

可能涉及到敏感图片,点击后可查看
查看

图 / 抽取生理盐水

(2)以45°的角度将针插人BOTOX瓶内,瓶内真空会将生理盐水自动吸人,为避免产生过多泡沫,请稍用力持住筒芯,使生理盐水缓慢进人。这一过程能检验瓶内是否真空,若为非真空则弃用。

图 / 真空负压自动吸入

(3)将注射筒从针头上拔下,让空气通过针头进人瓶内,中和负压。轻轻地旋转小瓶,使BOTOX在生理盐水中溶解,不要翻转震动瓶子。

图 / 轻晃混匀

(4)用另一新的无菌注射筒接上针头,从瓶底一角抽出配制好的肉毒素溶液,勿将小瓶翻转。

图 / 抽取溶液

(5)将用于配制的21G针头拔下,换上与所注射适应证相应的30G或32G小针头;如需肌电图引导定位,要使用专用的涂有特氟隆的针头。

可能涉及到敏感图片,点击后可查看
查看

图 / 更换针头,临床备用

(三)配制后的储藏

关于配制稀释后的肉毒素多久内失效尚无明确标准,学界也有不少争议,BOTOX厂家建议在配制后4小时内用完,其主要目的是保持无菌,而非失效。

肉毒素再配剂后,其安全使用期(存储和多次使用)至少长达7周。有临床实验表明,配制好的肉毒素在2〜8T的冰箱中冷藏2~4周,对疗效并无明显的影响。必须注意的是,当使用一般无防腐剂盐水时,溶液保存时间越长,细菌污染和增殖的风险越高。

使用含防腐剂(0.9%苯甲基乙醇)的生理盐水配制,对长期的保存能起到关键的作用。

六、肉毒素注射后的不良反应

1.肌无力导致的一般不良反应

目前为止,合理使用的国内外正规产品均无严重全身中毒的报道,肉毒素的不良反应多是由于不正确的操作致注射剂量过大,导致耙肌的过度无力以及注射层次不正确,毒素向邻位肌肉的弥散而造成的。

常见的并发症有眼睑下垂、视物重叠、畏光、睑裂闭合不全、面部肌肉肌力减弱、表情不自然、口角歪斜,甚至轻度的吞咽困难和颈肌无力等不良反应。

肉毒素不良反应的高峰一般出现在注射后的2〜4周,然后可自行缓解和消失,不良反应的消失比疗效的消失时间要短得多,一般无需特殊治疗。

如皱纹重现,需要再次注射治疗,必须在第一次注射后4个月以上,不能短期反复注射,否则可能会产生相对永久性的肌肉麻痹,造成面部表情僵硬不自然。

2.过敏反应

只有极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过敏性皮疹等一过性反应,大多无需治疗,严重者可少量注射类固醇类激素。

3.皮肤干燥

面部较大范围注射较多肉毒素后会出现这一反应,适当使用一些保湿类的护肤品即可。

4.吞咽困难及通气危机

为颈、喉、下颌部注射不当时可能出现的严重并发症,最常见于使用A型肉毒素治疗痉挛性斜颈后,发生率取决于剂量、注射肌肉、术者的注射技巧、患者的期望值和症状的严重程度,小剂量注射发生率为10%~28%,多次及较大剂量注射时发生率可达50%。

吞咽困难还可由于肌肉无力的扩散或自主性神经功能障碍,通常程度较轻,少有感到咽喉干燥,吃饭喝水采取坐姿,用水吞送食物;中度吞咽困难的患者则要改吃半流质食,以便于咀嚼和吞咽;严重吞咽困难者可引起通气困难,并可能引起肺炎和阻塞,少数患者需要住院鼻饲治疗。

对原有肺部疾病患者,颈部注射有相当大的风险,应尽量避免。

5.注射过量与肉毒素抗毒素的使用

若不慎注射了过量的毒素,而这些毒素尚未与浆膜结合,及时使用抗毒素治疗效果较好。而注射一天以后或时间更久,此时的肉毒素已经内化,已不能接近抗毒素,并已阻滞了乙酰胆碱的释放,产生了一系列副作用,此时抗毒素的效果就较有限了,只能以对症治疗为主。因此,抗毒素的注射应越早越好。

还应注意,目前常用的肉毒素抗毒素是马源性的,易引发过敏反应。

6.抗体的产生

一般出现在有两次较大剂量使用的患者身上,为了减少免疫抵抗或抗体产生,Greene和Jankovic建议:

①使用最小的有效剂量;

②合理地延长治疗间期,至少3个月;

③尽量避免加强注射,只有在用量非常小(<10U)的情况下才可偶尔在短期内重复注射;

④若患者有多种适应证,最好同步治疗。

相对进口的BOTOX,国产的衡力含有更多的生物蛋白,因此诱发抗体的产生的概率要高一些。

抗体产生后,患者最好停用肉毒素一年或更长时间,若急于行肉毒素治疗,也应改用其他品牌或其他型号的产品,而非一味加大剂量。

目前研究表明,B型肉毒素对于产生A型肉毒素抗体的患者有明显的疗效,而C型肉毒素尚缺更充足的临床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节生姜| 皱纹和抑郁,有个共同的敌人?
肉毒素的故事
治疗成人上肢痉挛!美国FDA批准艾伯维肉毒素Botox(保妥适)标签扩展:新增8块肌肉!
肉毒素
健康饮食药物安全[965]-肉毒素瘦脸安全吗?安全性高可信赖
变脸术:婴儿肥如何变鹅蛋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