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东援助汉阳医疗队队长魏春华:我所在的危重病区,患者零死亡

山东医疗队:1782人 驰援:武汉、黄冈

1月25日,正月初一,山东仅用20几个小时就派出首批医疗队援助湖北疫情防控一线。

一个月来,山东举全省之力,尽锐出战,连续派出十二批医疗队共计1782人奔赴湖北,其中包含呼吸、感染、重症、护理、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消杀、心理等专业的骨干精英,分赴黄冈、武汉、鄂州等地的抗“疫”一线。

作为山东人民的使者,他们全力投入医疗救治与疾病防控工作,用精湛的医术与高尚的医德护佑湖北人民的健康和生命,结下了深厚情谊。

57岁的魏春华是山东潍坊卫恩医院的主任医师、院长,师从钟南山院士,从事呼吸与危重症专业30多年。

新冠肺炎来袭,她带领潍坊卫恩医院医疗队,驱车1000多公里来到武汉。在她的车里,除了行李和泡面,其他位置都装满了武汉急需的防护物资。

她说,她来武汉是救人的。在武汉市汉阳医院支援的一个多月,她3天改造出示范病区,让55名危重患者一步步康复。

以下是她的自述:

武汉的疫情,比我预想的更严峻

1月20日,我84岁的老师钟南山院士赶赴武汉,发出了“新型肺炎存在人传人现象”的警告。我从事呼吸与危重专业30多年,出于职业敏感,判断这次疫情形势不容乐观。

春节前,我签下请战书。2月1日下午,医院发出消息:马上组建医疗队,次日出发前往武汉。

出发前,我在家吃饺子时,尽量不经意地说了支援的事,当时离出发不到两小时。儿子说:“您这么拼的个性,我早该猜到了。”

连夜交接完手头的工作,我便带上行李,第二天随医疗队启程。一路上,有同行发来消息关心,年轻人冲在一线,你57岁了去干什么?

2月3日,我们抵达武汉市汉阳医院,只见发热门诊挤得水泄不通,院子里满是举着杆子打吊针的患者。

交流时,医护人员眼睛里全是焦急和无奈。汉阳医院作为发热门诊定点医院,平均每天就诊和输液超过300人次,放射科CT工作量由日常每天100多次增加到每天400多次。随着就诊人数的不断增加,医疗防护用品频频告急。

此时,我才真切感受到,武汉的疫情形势,比我预想的更严峻。

我每天和病人拉家常,一个不落

到院第一天,我参加了专家组会议,提出病房改造。按照规范,普通住院区改造成“三区两分离”的隔离病区,所有病房设置为安全区、半隔离区、红区,并实现医患通道“两分离”。同时,对医护人员必须先培训再上岗,要求一定以最专业的水平和精心的护理去救治每一位患者。

3天时间,我们建成示范病区,并接手呼吸危重症三科,2月6日正式接患者。当时正是武汉“一床难求”的时候,55张床位,不到3天时间,全部满床,都是危重症。

第一次查房,我发现很多患者脸上写着恐惧,由于在家等待的时间太久,有的患者亲人已经离世,说起这些伤心事,这些患者紧张、焦虑,但真正能大哭出来发泄情绪的,只有极少数人。这背后,一定是经历了极大的悲痛,让我很心疼。

我记得,有位大姐,当我拉起她的手,她很紧张地往回缩。我拍拍她,安慰说:“不怕啊,有我们在,一定会没事的。”慢慢地,她精神放松下来。

在病房,我要求患者多喝水,多吃饭,每天想想开心的事。这一个多月,我每天8点到病房,查房时和他们拉会家常,一个也不落。聊天时,我会离他们近一点,手搭在肩上,哪怕隔着手套,也能传递温暖。

一早上查房下来,嗓子都是哑的。我累点没事,只要患者们心情好起来。我希望,医护人员能再近一步,走到患者床边,做一个床边医生,带给病人鼓励、温暖和爱。

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也没有被感染

汉阳医院近日转为非新冠病人收治医院,为数不多的患者也转去其他医院。令我欣慰的是,在呼吸危重三病区,新冠肺炎患者零插管、零死亡,医护人员也没有被感染。

但是,“指南”上的药物,医院品种不全,住院重症患者气管插管和呼吸机在技术上难以普及,ECMO(人工心肺)更是医疗稀缺资源,对于大多数确诊患者,如何有针对性的治疗?

这一个多月来,我和医疗队遵循国家诊断治疗指南,在钟南山院士团队交流指导下,合理使用抗病毒药物、激素、中药和经鼻高通气氧疗呼吸机,结合独特的中西医结合穴位封闭注射,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我有一位患者,62岁,高热5天,第4天开始呼吸困难、神智恍惚,血氧饱和度不到80%,CT影像“大白肺”。我用肺俞、定喘穴注入药物,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5分钟后呼吸困难症状出现缓解,半个小时后,氧饱和度升到95%,24小时后,CT检查肺部影像炎症吸收明显,血氧饱和度稳定在97%以上,呼吸功能得到了良好的改善。

从2月21日起,钟南山院士指导潍坊卫恩医院呼吸哮喘危重症医疗队,开始一项新的课题研究工作,15台氢氧分子吸入机全部安装到位,投入病区患者使用。有一个女患者用氢氧分子吸入机仅仅半个小时后就表示:胸闷明显减轻了,不觉得胸疼了,压在胸口的石头没了,比之前舒服多了。

2月22日,我们病区第一批7名新冠肺炎患者康复出院,这也是汉阳医院一次出院最多的科室。送他们出院,大家都舍不得。有患者说,如果需要他们的血液救人,一个电话,都可以回来报到。

的确,最初是我在鼓励他们,但武汉人的坚强和仗义,也温暖着我们医护人员。

每位患者出院时,有一份出院文书,我会再加一份出院指导书,上面有用药指导、隔离要求、生活饮食、随诊要求等。最后,我还写上我的心里话:我们是您的医生,您的朋友,您的家人!我用马克笔用力签下了我的名字——魏春华。只要大家有需要,我随时都在。

(楚天都市报记者 刘迅 通讯员 耿湘 赵林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 刘中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雷神山医院普通病区关舱,最后一批援鄂医疗队员撤离
白衣战士抗疫日记选:武汉,我们都想“让”着你
【最美中医药人】休舱待命,等我回家!
报告文学 | 重症医生
战地手记丨方寸之间显担当 平凡之中绽光芒
中医药人首次接管方舱医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