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征明落花诗是最有名的吗

如果要了解明代的文化,那么有一个人物是一定不能错过的,他就是著名的“四绝”才子——文征明。这位才子诗文书画样样精通,是一位专家级人才,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创作了大量优秀诗文,也留下了很多书画珍宝,落花诗便是他的优秀作品之一。如今,一提起文征明作品,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落花诗。

文征明落花诗

其实,在文征明生活的年代,写作落花诗的有很多人,因为这在当时是很风行的。文征明之所以会写作落花诗,是因为他的一位朋友沈周。当时,沈周正沉浸在丧子之痛的郁闷情绪当中,偶尔看见了落花的情景,顿时有感而发,便写作了落花诗,以抒发内心悲痛。后来,其好友文征明等人便纷纷作同名诗作附和。

当文征明写下落花诗之后,便用簪花小楷书写在书册上,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落花诗册。文征明的这本诗册不仅诗写得好,书法也非常棒,在明代以及后世都是文书俱佳的典范,所以其流传范围非常广,流传时间也很悠久,远远超出了明代其他文人所创作的落花诗,而唯一能与其媲美的则是与他齐名的另一位大才子——唐伯虎。

在中国书法领域,文才子的小楷是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而这套落花诗册便很能体现其书法之精妙。在现代,很多人练习楷书时,都爱选择他的落花诗册,其原因也是与他在小楷书法方面的造诣密切相关,所以这套落花诗册才如此受书法爱好者的欢迎。

文征明书画的特点和价值

喜欢书法、字画、收藏的人都知道文征明这个名字,在一些展览馆、拍卖会上也经常能见到他的书画作品。那么,文征明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文征明书画有什么特点和价值呢?

文征明画像

文征明的原名是文壁,字征明。文征明是明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同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文征明可以说是才华横溢,他学多识广,在诗词上拜白居易、苏轼为师,在文学上拜吴宽为师,在书法上拜李应祯为师,在绘画上拜沈周为师。正所谓名师出高徒,文征明在诗文、书画上都有很高的造诣,在诗文上他是“吴中四才子”之一,在画史上他是“吴门四家”之一。

文征明的画虽然是师从于沈周,但是又有着自己的特色。文征明非常尊敬宋元朝代那些以自身遭遇作为素材的画家,而且又肯定明朝的画家,所以他很明白自己的实力,从而能独创出神气活现的作品,这是谁也无法模仿的。

文征明书画中很多都表现了光辉的形象,在他的作品中,能看到某种感性的激情。他画中的瀑布、黑枪树枝、断崖、连峰、谷涧等都能表现出一种生气勃勃,一种自然的律动。文征明是一个完全隐藏技巧而作画的文人画家,文征明书画中的光芒更是无法形容的。

文征明书画还具有一定的安定感,他根据自己的喜好,用他自己的形式强调着安定感的重要性。文征明的书画作品有很多都已经流传下来,他的创作风格也成为了现代艺术创作非常宝贵的经验。

文征明西苑诗释文的内容是什么

文征明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也作“吴中四大才子”之一。其他三位分别是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四人在书法、写作、诗歌等方面各有所成就。他们四人中,徐祯卿作诗有自己浑然自成的风格,也曾创作出许多佳作;而唐寅、祝允明、文征明三人除擅诗之外还擅长书法绘画,多才多艺。

文征明西苑诗

文征明学习书法师承他的岳父李应祯,也是明代一书法家。在此之后他还广泛学习前人并在篆书、隶书、楷书、行书等多方面习得成就。但他尤其擅长行书与小楷。《西苑诗》就是他行草书的代表作之一。

文征明在五十六岁时也就是甲寅即公元一五五四年写下《西苑诗》,此时他在京担任翰林院待诏的职位。诗所描述的是故宫皇城西边太液池为中心的御苑也就是现在的中南海、北海的景色。共十首诗,而且都是七律诗。这首诗成书于他八十五岁,是他的晚年佳作之一。

用我们现代白话文翻译过来大概是这样子的:万岁山坐落在子城东北边,它上面林木成群,特别是还有许多奇珍异果,名字叫百果园。太液池坐落在子城西边门外,周边林木都环绕着,还有石梁辅助,琼华岛则“盘踞”在太液池中,岛上建有广寒殿,传说这个地方是辽太后出游休息的地方。承光殿,被紧紧包围着。

芭蕉园在太液池的东边,里面种植着各种古老的树木,有山有水,特别的绮丽。乐成殿在芭蕉园附近,里面有石头包围的水池又有三座由梁沟通起来的三个亭子。上面是昭和殿,下面则有许多的村庄,在上面可以看到人们种植的场景。太液池的西边,建筑和植物高低错落,树木郁郁葱葱,使得山下水中呈现出龙的形状。

文征明小楷金刚经什么时候写的

对于文征明这个名字,喜欢书法、收藏的人们都比较熟悉,他就是明朝时著名的“江南四大才子”之一。文征明的本名是文壁,因为祖上是衡山人,文征明的别号是衡山居士,又被称为文衡山。

文征明小楷金刚经

文征明之所以能成名,并不是他的天资聪颖,相反的,他小时候并不聪慧,之所以有后来的成就,那是因为他所付出的艰辛努力。文征明的小楷作品很多,流传下来的也有很多,文征明小楷金刚经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那么文征明的小楷作品《金刚经》有什么特点呢?

文征明的书法老师是李应祯,他的书法继承了李应祯的艺术思想,又融汇了自己的特色。就像前面所说的,文征明幼年的时候并不聪慧,在他十九岁时因为书法不佳而停止了创作,然后开始勤奋的学习书法,在以后的70年中不停的练习临摹,直到90岁的时候执笔而逝。

文征明的书法作品很多,流传下来的作品也有很多,行草小楷作品都有。文征明的书法沉实劲健,他的作品中看不到有轻滑的地方。文征明书法不激不厉,沉劲入骨,而且笔力坚实,熟悉书法的人都知道,要做到这种效果不仅需要深厚的功力,还需要认真坚定的思想。

文征明的书法作品有题跋、墓志,还有佛经、道经等,《金刚经》更是他的小楷作品之一。文征明书写的《金刚经》端严肃整,一笔不苟,可以看出他极见敬谨的心境。

文征明滕王阁序书法的介绍

文征明是明朝著名的书法家、画家和文学家,是与唐伯虎齐名的江南四大才子之一。文征明不但善画山水,在书法上造诣极高,待他晚年之时,来收藏他墨宝的人络绎不绝,说是挤破门过来也不为过。文征明滕王阁序书法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滕王阁序出自唐初四杰的王勃之手,其中的秋水共长天一色成为千古名句。

文征明作品《滕王阁序》

文征明滕王阁序书法采用行书草书结合的方式,行字间流畅自然,既有行书飘逸也有草书的灵动。与历代书法大家相比,文征明的书法在气势尚不够雄浑,缺少锋锐,这是由他所在的和平年月决定的。虽然是四大才子,可文征明十次考举均以失败告终,直到五十四岁时,被人推荐才以贡生身份进入官场。所以,文征明的书法中更多的是老成和稳重。

文征明最擅长的就是小楷和行书,在书写滕王阁序时,文征明便采用了行书的方式。由于滕王阁序的背景是王勃的年少轻狂,所以文征明在书写之时加上少量草书行笔,使文章在稳重之时更多了一些狂野。文征明的书法可以体现出他的精神境界,少年成名却大器晚成,少了锋锐的他以稳重为根基,写出了自己独有的风格。尤其是在草书上,当时人们评价他临摹怀素草书的作品颇有大家风范,这不是简单的模仿学习,而是直接有了怀素的意境。这就是关于文征明滕王阁序书法的介绍了。

文征明北山移文的作者是谁

文征明的一生倾注了大量心血在书法创作上,他的书法作品有些是书写自己创作的诗文,有些则是书写别人创作的优秀诗文,但无论是书写什么内容,其书法都是非常出色的。在选择别人的诗文作品时,文征明是很重视作者的人品的,所以很多品格高洁的文人所创作的诗文便经常出现在文征明的书法作品当中,比如北山移文。

文征明北山移文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孔稚硅。这是一位生活在南朝的著名文人,非常善于创作骈文,而且对于为了名利而伪装高洁的人非常反感,所以便撰写了“北山移文”这篇传诵千古的优美骈文。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是很推崇真隐士的,而与真隐士截然不同的则是文中批判的对象,也就是周颙;这个人物之前也号称隐士,不过当他走上仕途之后,便完全抛弃了过去的伪装,显露了真实的利欲熏心的面貌。

文征明本人也是一位隐士,过去他也曾在仕途中发展,可是因为不能适应那种丑恶的生活,所以短短几年后便请辞回家,并且从此再也没有产生过回到官场的心思,而是把全部的心血都投入到书画创作活动中。而且,就算是在隐居期间,文征明也一直没有放弃过去的信仰,所以对于与自己信仰与原则相符的文章是非常喜爱的,北山移文便属于此类。

在书写这篇“北山移文”时,文征明心中肯定也是涌动着那股对伪善虚假者的批判与反感,而且也产生了难觅知己的情绪,就像孔稚硅一样。这些情绪都被文征明融入到其笔端之上,因此他对于自己写的“北山移文”是比较满意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征明 詠得落花诗
才子唐伯虎的书画艺术世界(4)之唐寅书法
劲健挺拔、瘦劲精匀:明代文征明小楷《落花诗册》书法欣赏
文征明小楷《落花诗册》书法欣赏
黄庭坚小楷书法《金刚经》
唐伯虎书法与文徵明相比谁更厉害?这件作品告诉你,至少在行书上是当仁不让,真是“大明第一才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