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他是继李白、杜甫之后又一位唐代大诗人,世称“李杜白”唐代三大诗人,白居易出生时李白已逝世10年,杜甫也去世2年。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大历七年(772年)正月二十日生于河南新郑县东郭宅。其先祖为太原(今属山西)人,出身于官宦之家,高祖、曾祖、祖父俱为官。后迁居下邽([gui1 龟]今陕西渭南北)。早年家境贫困,颇历艰辛。时代需要要大诗人,白居易适逢其时。他因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又绝顶聪明,五六岁便学写诗,九岁使能够辨别声韵,加之家庭和社会给予他很大的剌激和督促,他青少年时代读书特别刻苦。后来忆及当时读书的情况,他说:“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生疮,手肘成胝。”少年时代又曾经经过颠沛流离的避难生活,对社会各方面都有所了解。这些原因,造就了这位杰出的大诗人。贞元十六年(800年)29岁时,以第四名及进士第。31岁时,试书判拔萃科,与元稹等同时及第,32岁授秘书省校书郎,步入了仕途。随后又授周至县尉,次年,他由周至县尉调充进士考官,补集贤院校理。这年冬季,授翰林学士,一年后,娶杨虞卿从妹为妻,元和三年(808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当时任宰相的李吉甫对指斥朝政的牛僧孺等人不满,或黜或贬。初任拾遗的白居易《论制科人状》,极言不当任意贬黜,因此得罪了李吉甫及其子李德裕,不幸陷入当时政治斗争的漩涡之中。在此后几十年的牛李党争中,白居易始终为李德裕所排挤,由此决定了他一生仕途不顺利。他任拾遗期间,克尽职守,屡陈时政,难免使得皇上或权臣不满。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剌死宰相武无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二年(822年)任杭州剌史,避开了朋党残酷倾轧的朝廷,从此思想逐步消沉。长庆四年五月,在杭州任期满,至此为官20来年,他卜居于洛阳履道里,竟然凑不足买房钱,只好以两匹马抵偿,由此可见他为官之清廉。宝历初任苏州剌史,一年后官至刑部尚书,封晋阳县男。大和三年(829年)58岁那年春,白居易称病免职归,从此不复出。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享年74岁。从白居易一生仕途看,虽多为官,但总不顺利,老是处于一种忧愤不安的状态中。作为一个诗人,却成就极大,可以说是名动朝野,甚至妇孺皆知。大概因为他青少年时期的颠沛流离和以后的数次被贬,多为外官,经历极广,对社会有较深刻的了解,才便得他成为千古不朽的大诗人。白居易早期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诗经》“风雅比兴”的传统和杜甫的创作精神,反对“嘲风雪,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早期所作讽谕诗,如《秦中吟》、《新乐府》中的不少篇章,较广泛尖锐地揭发了时政弊端和社会矛盾,于民生困苦也多有反映。自遭贬谪后,意志逐渐消沉,晚年尤甚,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其诗语言通俗,相传老妪也能听懂。除讽谕诗外,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也很有名。和元稹友谊甚笃,与之齐名,世称“元白”。晚年与刘禹锡唱和甚多,人称“刘白”。其诗作对后代诗歌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流传千古。有《白氏长庆集》传世。====================================================================【白居易撰题联】杯中酒不满;店里客不依。——白居易题四川省忠州苏家酒店 白居易被贬到忠州做刺史时,心情苦闷,常到东成苏家小店喝酒,这家店有一川酒,用城门东的甘甜井水同祖传老窖酒“麦曲”酿成,叫透瓶香,此酒喝完半日才发作出来,为了防止客人醉倒,老板只用一两的酒杯卖酒。白居易初来酒店,见门上贴着一副对联:“杯中酒常满;店里客常新。”横批:“透瓶香”。白居易立即向掌柜道:“掌柜,来半斤透瓶香尝尝。”掌柜摇手道:“客官,本店规矩,只卖一两,多了不卖,因一两便醉。”白居易道:“管它利害,我今日一醉方休。”掌柜原执意不卖,但禁不住白居易苦苦相求,只好打了二两给他,白居易一喝之下,只觉香醇可口,好不痛快,连忙提笔写了这副对联。杯中酒不满,哪能过瘾;店里客不依,一醉方休。——白居易改题四川省忠州苏家酒店 不料白居易题了五言对联后,令掌柜大倒苦水,因客人以为掌柜卖酒不满,生意渐淡。此事传到白居易耳中,他却笑着说:“这个好办,加几个字就行了,便提笔将对联改成这样。从此,酒店的生意又再兴旺起来。====================================================================【白居易律诗联】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白居易题庭园村舍日沉红有影;风定绿无波。——白居易题天地风景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白居易题山水风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兰。——白居易题山水风景万丈赤幢潭底日;一条白练峡中天。——白居易题山水风景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题花木风景====================================================================【白居易合撰、应对联】白居易一时无对;(白 居 易)曹子健七步成诗。(居易舅父)——白居易应对其舅父 相传白居易七个月大时,口中常咿咿呀呀如同吟诗般,同时又可分辨有无二字,三岁时就开始跟父亲学联念诗,五岁起就能写出许多首诗来了,至九岁时,已经能掌握诗的韵律,且善于对句,十岁生日那天,亲朋好友都来祝贺,饭余,其舅父叫白居易到堂上对句,因出下联令白居易对。白居易稍一思索,便已有了腹稿,但他为了逗引大家,故意默然不语,舅父以为他答不上来,取笑他道:“神童,今日如虫。”白据易笑着说:“我早已对上,只未说而矣。”众人大奇,促白居易快说,白居易便说道:“白居易一时无对。”舅父听了大是高兴,后来舅父带了白居易到长安向当时的花甲名诗人顾况求教,顾况以调侃的口吻说:“长安百物贵,居不大易。”及后看到白居易的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立即收他为弟子,并道:“有句若此,居天下有何难!”====================================================================【集白居易律诗联】〖清·陈莲史集白居易律诗联〗未曾一日闷;(白居易)犹有五湖期。(李商隐)——陈莲史集白居易、李商隐句-----------------------------------------------------------------〖清·杨芸士集白居易律诗联〗知音在霄汉;(郎士元)时分占风烟。(白居易)——杨芸士集郎士元、白居易句云生涧户衣裳润;(白居易)窗近花阴笔研香。(曹 庚)——杨芸士集白居易、曹庚句-----------------------------------------------------------------〖清·黄之隽集白居易律诗联〗血色罗裙翻酒污;(白居易)白编柳席镂冰明。(张 贲)——黄之隽集白居易、张贲句刘家墙上花还发;(白居易)卓氏门前月正明。(韦 庄)——黄之隽集白居易、韦庄句饮罢更怜双袖舞;(韩 翃)灯前合作一家春。(白居易)——黄之隽集韩翃、白居易句情多最恨花无语;(郑谷)齿折仍夸笑不妨。(白居易)——黄之隽集郑谷、白居易句微波有恨终归海;(薛 逢)流水无情自入池。(白居易)——黄之隽集薛逢、白居易句-----------------------------------------------------------------〖姚清澜集白居易律诗联〗竹叶一尊酒;(刘 威)湖云薄似烟。(白居易)——姚清澜集刘威、白居易句三春蓬岛花无限;(谭用之)五字新题思有余。(白居易)——姚清澜集谭用之、白居易句风翻白浪花千片;(白居易)土蚀残碑字几行。(王廷珪)——姚清澜集白居易、王廷珪句岚气满林晴亦雨;(卢 琦)竹风吹面醉初醒。(白居易)——姚清澜集卢琦、白居易句瓮头竹叶经春熟;(白居易)溪上梅花压水低。(戴 昺)——姚清澜集白居易、戴昺句-----------------------------------------------------------------〖方于彬集白居易律诗联〗小担过门尝冷粉;(陆 游)深炉敲火煮新茶。(白居易)——方于彬集陆游、白居易句芙蓉叶上三更雨;(李昌符)芒荻花中一点灯。(白居易)——方于彬集李昌符、白居易句坐牵蕉叶题诗句;(方干)醉折花枝当酒筹。(白居易)——方于彬集方干、白居易句-----------------------------------------------------------------〖佚名集白居易律诗联〗和风细动帘帷暖;(白居易)胧月斜穿格子明。(元 稹)——佚名集白居易、元稹句题居室轩斋一树梅花数升酒;(元 稹)四轩泉石北窗风。(白居易)——佚名集元稹、白居易句题山水园林静里壶天人不到;(范成大)箧中文字绝无伦。(白居易)——佚名集范成大、白居易句题居室轩斋家酝满瓶书满架;(白居易)碧天如水月如钩。(温庭筠)——佚名集白居易、温庭筠句题居室轩斋酤酒醍盘饭霜粟;(李 白)红兰碧甃点银泥。(白居易)——佚名集李白、白居易句题居室轩斋爱听松风且高卧;(李 白)归来诗酒是闲人。(白居易)——佚名集李白、白居易句题居室轩斋湖水入篱山绕舍;(林 逋)林野为家云是身。(白居易)——佚名集林逋、白居易句题居室轩斋不知明月为谁好;(杜 甫)犹爱云泉多在山。(白居易)——佚名集杜甫、白居易句题居室轩斋日长似岁欢宜尽;(白居易)更邀明月作三人。(苏 轼)——佚名集白居易、苏轼句玉沙瑶草连溪碧;(曹 唐)石路流泉两寺分。(白居易)——佚名集曹唐、白居易句====================================================================【白居易祠堂、合祀祠、墓冢联】〖杭州白居易祠堂联〗但是人家有遗爱;曾将诗句结风流。——阮元题浙江省杭州白公祠-----------------------------------------------------------------〖忠县白居易祠堂联〗 忠县白公祠位于忠县城西长江北岸,系明崇祯三年为纪念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任忠州刺史而建的祠庙。白公祠现占地24亩,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祠内辟有白居易生平展室,历史文物陈列馆、雕塑馆、香山茶座、巴台月池、廊亭小径等参观景点。白公祠是与洛阳香山“唐少傅白公墓祠”齐名的全国仅有的两座白居易祠庙之一,是重庆市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正在扩建开发的白公祠生态文化旅游景区,占地3500亩,拟于5年内建成集文物博览、影视表演、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独具特色的生态文化旅游景区。多于贾谊长沙苦;莫作忠州剌史看。——沈幼岚集句题四川省忠县白香山祠-----------------------------------------------------------------〖九江白居易祠堂联〗枫叶四弦秋,枨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佚名题江西省九江白公祠 白公即白居易,唐元和十年(815年)五月,因罪权贵,被贬九江司马,因作《琵琶行》。此联即由此端发,引《琵琶行》语,叙缅怀之情,既有无限之感慨,亦足纪念白公矣。上联即从这里出发,简洁地交代了白居易在浔阳江头遇琵琶女,感触到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悲哀。“枫叶四弦秋”句,源自《琵琶行》中的“枫叶荻花秋瑟瑟”。“四弦”,指琵琶。“枨触”,感触的意思。下联以“千尺水”衬托无限别情,既包涵了诗人对琵琶女的同情,又表现了江州人民对白司马的调任依依不舍。联语精工细绘,不失自然浑成。爱与恨的对比描写富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苏州白居易祠堂联〗 杭州西湖的白公堤,一般以为是唐朝白居易任杭州太守时所筑。但从白居易所写的“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这两句诗来看,他也不知道这条长堤是谁开辟的。不过在苏州倒真 是有一条由白居易兴筑的白公堤。唐代初年,在苏州山塘街半塘以西一带地方,是一片湖沼。白居易来苏州任太守后,就在这里开塘筑堤,把东起通济桥,西至山塘底东西山庙桥的堤塘岸接通,并在堤岸两旁种了“桃李莲荷数千枝”,既便利了农田水利与商贾交通,又把这一带点缀得非常秀丽。白居易在《武丘寺路》一诗中曾描绘过这一路上的风光:“自开山寺路,水陆往来频。银勒牵骄马,花船载丽人。芰荷生欲偏,桃李种仍新。好住河堤上,长留一道春。”白居易兴筑的这条长堤使老百姓受益匪浅,因而在白居易离任之后,就把这条长堤称为白公堤,并把堤上的一座桥命名为“白公桥”,清嘉庆年间,为纪念修建山塘街的唐代诗人白居易改名白公祠。西部为明代文氏、顾氏两位园主时期的园林景观,东部为清代蒋氏塔影园景观,中部为白公祠和塔影山光、堤上留春景观。自从白公堤筑成以后,这条山塘街逐渐成为苏州最繁华的地方,在半塘以东,商店林立,即使晚上也颇热闹,有所谓“七里山塘灯船夜”之说。过了半塘又是另一番景象,山明水秀,如入画中。沿途除了著名的虎丘山以外,还有明代王稚登所作的《重修白公堤记》的石幢和纪念明代苏州市民运动的领袖葛成的“葛贤墓”以及“五人墓”。如今去虎丘游览,一般都不走白公堤了,但沿着这条路往虎丘,仍不乏其人,因为他颇能触发游人思古的情趣。湖山今胜地;唐宋古诗坛。——董国华题江苏省苏州白公祠袖中吴郡新诗本;襟上杭州旧酒痕。——清·何绍基集白居易句题江苏省苏州白公祠一序证前游,太白光芒神久在;三章怀绝调,牡丹时节我刚来。——彭春农题江苏省苏州白公祠讽谕岂无因,乐府正声熟人口;行藏何足辨,名山大川定先生。——清·梁章钜题江苏省苏州白公词祠分唐宋名贤,天为青莲留此席;节近春秋佳日,人来白社揖先生。——黄时敏题江苏省苏州白公祠唐代论诗人,李杜以还,惟有几篇新乐府;苏州怀剌史,湖山之曲,尚留三亩旧祠堂。——贺长龄题江苏省苏州白公祠-----------------------------------------------------------------〖苏州白居易合祀祠堂联〗天意眷耆英,同经宦海风波,二老当年皆上寿;臣心思惠政,重整灵祠香火。一堂太守尽诗人。——佚名题江苏省苏州韦白二公祠[祠祀韦应物、白居易]政绩在斯贤,溯唐宋明有五大夫,吴郡楷模二千石;馨香隆厥祀,立功德言垂三不朽,太守风规数百年。——佚名题江苏省苏州五贤祠[祠祀韦应物、白居易、孙冕、姚善、况钟]-----------------------------------------------------------------〖洛阳白居易墓冢联〗 白居易墓或称白园、白冢,在洛阳市龙门东山(香山)北端琵琶峰上。墓前石碑刻“唐少傅白公墓” 六字。白居易(772-846),字乐天, 祖籍山西太原,后迁陕西渭南,他却出生在河南新郑县,为唐代著名诗人,曾官左抬遗、刑部尚书等,任太子少傅。晚年寓居香山,自号“香山居士”。在文学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其诗作揭露政治黑暗,反映人民痛苦。琵琶峰状似琵琶,其上古柏葱郁,景色清幽,是龙门重点游览胜地。1961年,和龙门石窟一起,被国务院公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元刘之外无匹敌;李杜而下见诗豪。——佚名题河南省洛阳白居易墓心中犹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佚名题河南省洛阳白居易墓 白居易墓在河南省洛阳龙门香山(东山)的琵琶峰上。白居易晚年寓居香山,自号“香山居士”,死后即葬于此。上联“农桑”,借代农民。诗人少时家贫,对民间疾苦有深刻了解。诗作《采地黄者》、《重赋》、《轻肥》、《观刈麦》等都以“农桑苦”为主题。下联“饥冻声”,典出《卖炭翁》“心忧炭贱愿天寒”、“牛困人饥日已高”,承接上联,从内而外,化静为动,十分传神。联语高度概括了白居易一生写诗的主要方面,反映他深切同情人民疾苦苦遇的崇高品格。两州剌史千秋业;万首歌行八斗才。——龚依群题河南省洛阳白居易墓爱风岭上载松盖;无月潭边望石棱。——佚名题河南省洛阳白居易墓嵩烟半卷青绡幕;伊浪平铺绿绮衾。——王遐举题河南省洛阳白居易墓为生民忧,直言极谏;得山水乐,饮酒赋诗。——王遐举再题河南省洛阳白居易墓笔诤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堤建西湖,神归东洛,千秋永祀老诗翁。——龚依群再题河南省洛阳白居易墓白傅无私,搜来国恤民瘼,千载流传新乐府;青山有幸,邀得清风明月,一抔长伴老诗人。——周仁济题河南省洛阳白居易墓西湖筑白堤,龙门开八滩,倡乐府诗讽谕,志在兼济天下;履道凿圆池,香山卧石楼,援丝竹赋青山,乐于独善其身。——佚名题河南省洛阳白居易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香山上的白居易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逸闻趣事
白居易寓居洛阳
中华名胜对联·河南(6)洛阳
白居易晚年诗作:卖炭翁等民生疾苦退出视野(图)
白居易晚年的幸与不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