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韦贵康主任医师脊柱损伤性疾病整治手法
脊柱损伤性疾病整治手法
一、颈椎损伤性疾病
1.调骨手法 适用于脊椎骨关节轻度移位者。
(1)坐位单人旋转整复法
①适应范围:多用于上颈段颈椎轻度旋转移位者。
②手法步骤:以颈2棘突偏右为例。患者端坐位,医者左拇指置于棘突右侧,右手置于头顶部,使颈部前屈35°,侧屈35°,右旋转45°,医者左手其余4指置于右侧头颞部,右手换置于左侧面颌部,向右旋转时,瞬间稍加大用力,拇指同时用力向左侧轻推,常听到“咯”小声,手法完毕,颈部恢复原状。
③注意事项:颈部旋转幅度不超过45°为宜,旋转极限时间不超过15秒为宜,以免颈部过度扭转,使脑部缺血,出现头晕等症状。
手法后2~3天不宜做颈部过度转动,停止治疗3天后可做颈后伸位左右旋转活动,可以巩固疗效。
(2)坐位角度整复法
①适应范围:多用于中颈段颈椎轻度侧方或旋转移位者。
②手法步骤:以颈4棘突偏右为例。患者端坐位,医者左拇指置于棘突右侧,使头部前屈45°,左侧屈45°,并向右侧旋转45°,右手拇指与余四指分别置于患者两侧下颈部,瞬间稍加大用力,左拇指同时用力向左侧轻推,常听到“咯”小声,手法完毕,恢复原状。
③注意事项:如有颈曲反张,手法操作时,颈部屈曲角宜小,一般不超过30。手法后不宜过度做颈部后伸活动,以免颈椎再移位。
(3)坐位侧旋提推法
①适应范围:多用于下颈段颈椎轻度侧方移位者,尤其是椎间隙变窄或软组织粘连者。
②手法步骤:以颈6棘突偏右为例,患者端坐位,医者右拇指置于偏移棘突右侧,左手掌托住下颌部,颈部前屈15°,医者背胸部稍屈曲,使患者头部紧靠医者胸柄处,左侧旋转45°,左手稍用力向上提,同时右拇指瞬间用力向左侧轻推,常听到“咯”小声,手法完毕。
③注意事项:手法关键在于向上提力要适当,旋转提力与推力同时进行。手法后不宜过度做颈部前屈活动,以免颈椎再移位。
(4)坐位头部微屈提推法
①适应范围:多用于颈3、4、5轻度后移位。
②手法步骤:以颈3后移为例。患者端坐位,医者右拇指置于后移的棘突上,左手托持下颌部,颈部前屈15°,医者背胸部稍屈曲,使患者头部紧靠医者胸柄处,左侧旋转30°,左手稍用力向上提,同时右拇指瞬间用力向前轻推,常听到“咯”的小声,手法完毕。
③注意事项:操作时向前推的力量不直过大,以免纠正过度。手法后不宜过度做颈部前屈后伸活动,睡枕不宜过高。
(4)坐位头部后伸斜拉法
①适应范围:多用于中颈段颈椎钩椎关节轻度移位者;
②手法步骤:以颈4钩突右移为例。患者端坐位,医者右食指置于颈4钩突右侧,左手托持下颌部,颈部后伸15°,左侧屈15°,右旋转15°,此时,左手稍用力向左上方牵拉,同时右食指瞬间用力向左上方轻推,常听到“咯”小声,手法完毕。
③注意事项:手法操作时,颈部角度应适当,角度牵拉时产生的合力以到达钩突为宜。手法后不宜做颈部侧屈扭转活动,以免钩椎再移位。
(5)仰卧位单人旋转整复法
①适应范围:多用于上颈段颈椎轻度侧方或旋转移位者。
②手法步骤:以颈2棘突偏右为例。患者仰卧位,头垫低枕或不垫枕,医者左手穿过患者颈后部,触到颈2棘突右侧,右手把持患者左侧面颊部,使患者头部向右侧旋转45°,保持右旋转并稍用力向头部方向牵拉,同时左手食指稍用力将颈2棘突向左侧推,常听到“咯”小声,手法完毕。
③注意事项:仰卧位操作欠方便,其偏移棘突主要依靠触诊感觉,推力与旋转力应协调适当。如颈后肌痉挛明显,可使患者俯卧位,用捏拿点按手法使肌肉放松后再进行手法,疗效更好。
(6)俯卧悬位推按法
①适应范围:用于下颈段或上胸段小关节轻度后移位者。
②手法步骤:以颈7后移位为例。患者俯卧位,头部中立位,下颌及上胸部置放薄软枕,头颈部与两上肢悬空,医者左手托持患者下颌部于水平位,右拇指触及颈7后移,掌根大小鱼际部置于棘突上,与床面成45°向前下轻推2~3下,手法完毕。
③注意事项:手法操作时,向前下推按的力量不宜过大。手法后不宜过度做颈部前屈后动,以免颈椎角度移位。
(7)颈椎牵引下四步整复法
①适应范围:多用于中颈段颈椎间隙变窄或深部粘连,或颈肌痉挛明显者。
②手法步骤:以中颈段椎间隙变窄为例,按常规进行坐位,颈椎布带牵引,重量为5~10kg,10分钟后再进行四步手法:左右旋转;左右侧屈,后伸,点推风池。
每步手法做3~5遍。四步手法完成后,再牵引10分钟。
③注意事项:牵引重量以不超过10kg为宜,各方向手法应在颈生理活动范围之内,角度不宜过大。颈曲成角或反张,不宜做前屈手法,避免过度旋转。反之,如颈椎前滑脱,不宜做后伸手法。
2.理筋手法 适用于无骨关节移位的软组织损伤者。
(1)点按法 常用穴位:风池、风府、耳门、太阳、鱼腰、肩井、肩髃、曲池、内关、外关、合谷等。操作时用拇指垂直点按加压,反复操作3~5分钟。    
(2)疏理法 于颈、肩、上肢等处肌肉进行捏拿、揉按、斜衮、分筋理筋,反复操作3~5分钟。
(3)牵拉法将上肢向上呈180°内外旋转牵拉2~3次。牵引双手指向远端理拔。
二、胸椎损伤性疾病
1.调骨手法 适用于脊椎骨关节轻度移位者。
(1)掌根推按法
①适应范围:适用于胸椎中下段后关节紊乱。
②手法步骤:患者俯卧,胸前垫一软枕,两上肢置于身旁,自然放松。医者站于患者左侧,左手掌根部按压患椎棘突,右手放于左手背上,嘱患者作深吸气,在呼气未时,医者手掌与脊柱呈45°方向、向前上方推按,此时可听到“咯”的一声,手法告毕。
(2)提拉膝顶法:
①适应范围:适用于胸椎上段后关节紊乱。
②手法步骤:患者端坐低凳上,双手十字交叉置于枕后。医者双手置患者两肩部腋前,右脚置于低凳上,嘱患者略后仰背靠医者膝前。医者上身略前俯,右膝顶往患椎棘突,双手用力向上提拉,右膝同时往上方顶推,此时可听到“咯”的一声,手法告毕
2.理筋手法 适用于无骨关节移位的软组织损伤者。
(1)轻柏法:用手掌或半握拳,于局部作轻拍3~5下。
(2)揉按解痉法:用手掌根,于局部揉按1~2分钟。
(3)疏理通络法:用手指或手掌,局部由内向外顺肋骨行走方向推按1~2分钟。
3.胸椎损伤性疾病整合手法的注意事项:
(1)由于胸椎间关节属微动关节,其关节突关节呈冠状位,两侧还有肋椎体关节与肋横突关节,所以,胸椎活动度有限,手法宜轻、稳。
(2)手法后加强扩胸锻炼和悬吊活动
三、腰椎与骶髂关节损伤性疾病
1.调骨手法 适用于脊椎骨关节轻度移位者。
(1)斜搬法
①适应范围:适用于腰椎有轻度侧方移位者。
②手法步骤:患者侧卧床上,位于上面的下肢屈髓屈膝80°,位于下面的下肢伸直位。医者一手扶持患者肩前侧,另一手扶持臀部,两手用力斜搬,方向相反而力量相等,注意交叉点在患椎上,当遇到阻力时,突然加大推拉力,常听“咯”的一声。患者改另一侧卧,按上述操作进行手法。手法告毕。
(2)双连椅旋转整复法:
①适应范围:适用于腰椎旋转移位者。
②手法步骤:患者坐双连椅前椅,医者坐后椅。医者一手拇指触患者偏移棘突并固定之,另一手自患者腋部上肩,把握对侧肩部,使患者前屈60°~90°,同侧屈45°,在拇指推挤棘突向对侧外上方的同时,另一手向后上方旋转,常听到“咯”的一声。然后在对侧的棘突定位,按上述操作进行手法。手法告毕。
(3)动态推拉法
①适应范围:适用于脊柱侧弯畸形者。
②手法步骤:以胸椎侧弯向左为例。患者俯卧,用一宽带置于其膝关节上方,固定双脚。医者一手置于患者侧弯一侧,另一手扶持固定下肢的捆带,令患者下肢后伸30°,左手推挤弯側同側,同时右手提起下肢向相反方向摆动3—5次。手法告毕。
(4)单髋过伸整复法
①适应范围:适用于骶髂关节后错位。
②手法步骤:以右侧为例。患者俯卧,医者站立于患者左侧,左手掌根按压患者右侧骶髂关节处,右手托起其腿膝上部,先缓缓旋转患肢3~5次,接着用力上提大腿过伸,同时左手用力下压,两手向相反方面搬按,此时可听到“咯”响声,或手下有整复感。手法告毕。
(5)仰卧推压法
①适应范围:适用于骶髂关节前错位。
②手法步骤:以右侧为例。患者仰卧,助手固定其健侧髂前上棘,医者左手置于患者患侧髂前上棘,令患侧下肢伸直抬高30°,同时右手用力向后推压2—3次。此时常听到整复声,或手下有整复感。手法告毕。
(6)侧卧挤压法
①适应范围:多用于耻骨联合分离者与骨盆旋转上移位者。
②手法步骤:患者取侧卧位,下位的髓膝关节伸直,上位的髓膝关节屈曲。助手把握上位的踝关节,医者站于床边,双手置于患者上位的臀部外侧,在嘱助手反复伸屈膝关节时,医者用力往下压,操作数遍。
对侧再按此步骤操作数遍。最后嘱患者双手抱住下肢极度屈曲,医者协助作起伏动作,反复数次,手法告毕。
2.理筋手法 适用于无骨关节移位的软组织损伤者。
(1)压搬腰骶部:患者俯卧位,医者一手托持其膝关节前上方,使下肢伸直位抬起20°~30°,另一手按压下腰部与腰骶部3~5遍。
(2)点按穴位:于第3~5腰椎脊突两侧翼3cm处,点按1~2分钟。于两侧梨状肌投影区处,点按1~2分钟。于委中下3cm处,点按1~2分钟。
(3)推髂胫束:患者侧卧,上位的下肢伸直,下位的下肢屈曲,医者用掌根于髂腰脊从上至下推按1~2分钟。
(4) 牵拉抬高下肢:患者仰卧,医者一手把持患者踝部后侧,一手扶住膝关节上方,使下肢伸直位,逐渐提高,尽可能达到70°~90°。
3.腰骶椎损伤性疾病整合手法的注意事项
(1)腰骶椎损伤性疾病的整合手法,注意使用力学的杠杆与旋转的原理,不但省力而且容易整复。用力应适中,避免用暴力。
(2)腰推间盘突出症,手法时应避免腰部过屈活动。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较大,压迫硬膜囊>1/2时,应慎用手法治疗。腰椎滑脱,手法时应避免腰椎过伸活动。骶髂关节错位,手法影响到髋关节时用力应填重,以防止损伤股骨颈。
(3)功能锻炼,应注意避免进行与病理相同方向的活动。如腰椎间盘突出,避免做腰前屈活动。腰椎滑脱,避免做腰后伸活动。
第五节 脊柱相关疾病对症手法
一、颈椎相关病症
适用于一些突出的症状与阳性体征者,进行调骨理筋手法后,根据临床症状进行。
1.头痛
(1)痛点点按:在头皮找到2~3处痛点,作局部点按,每穴位1~2分钟。
(2)穴位反射:于风池上lcm处,用拇指向头痛方向点按,使头部有“得气”为度,反复点按1~2分钟。
2.头晕
(1)头额部轻摩法:于头额部用两手手指作轻摩,反复操作1~2分钟;
(2)耳部“鸣天鼓”:两手掌贴按两耳,各手指置于头颈部,中指紧贴头皮,食指弹于中指5~7下,反复操作1~2分钟。
3.心惊心悸
(1)按摩星状神经节反应点:选该反应点(即胸锁乳突肌下1/4前2cm处),使头部偏向同侧30°,用拇指腹于局部向内按压l~2秒钟,反复操作1~2分钟,以胸部感到“得气”为度;
(2)点按脊旁穴:于胸椎2~6棘突两旁2cm处,选择2~3个反应点,用拇指点按1~2秒,反复操作1~2分钟,以胸前“得气”为度。
4.血压异常
(1)高血压:在颈上段多做点按疏理手法1~2分钟,并于天鼎穴(相当颈动脉窦处)揉按1一2分钟。
(2)低血压:在颈下段多做点按疏理手法1~2分钟,并于天鼎穴(相当颈动脉窦处)揉按1~2分钟。
5.上肢麻木
(1)顺推法:沿上肢神经走行方向,从近端向远端进行推按,反复操作1~2分钟。
(2)穴位按压:于缺盆穴、天宗穴点按,一般手部会有麻感。
二、胸椎相关病症
适用于一些突出的症状与阳性体征者,进行调骨理筋手法后,根据临床症状进行。
1.胃脘痛:于第6~10胸椎之间,弹捶操作10~20下。
2.胸闷:用拇指于第1~5胸椎两侧棘突旁开2cm处作点按,使胸部有微胀感为度,操作2~3分钟。
三、腰椎相关病症
适用于一些突出的症状与阳性体征者,进行调骨理筋手法后,根据临床症状进行。
1.下肢麻木疼痛:在局部病灶处,作深部叩击或点按5~8次。沿神经走行方向,由近到远、进行推拿疏理法。
2.下肢肿胀:下肢肿胀多属静脉回流障碍。由下肢内侧从远端向近端推按,每侧2~3分钟。
3.排尿异常:排除尿路系统等实质病变后,在腰骶部梨状肌处进行点按疏理2—3分钟。消除由马尾神经或阴部神经受刺激而引起的排尿异常。
四、其他方面
(一)脊椎性伴排尿紊乱
排尿的次数、尿量、时间及控制力的异常,包括尿频、尿急、尿量过多或过少、排尿困难、尿储留、遗尿、尿失禁等,统称排尿异常。脊柱相关疾病所致的排尿异常,属于功能性排尿异常。
[手法治疗]
1.腰骶部软组织损伤手法
(1)腰臀部软组织的松解、舒筋、推按等治疗手法,可缓解腰臀部肌痉挛,促进局部血循环,改善腰脊柱动力平衡,减轻或消除对支配膀胱和括约肌神经的激压。
(2)梨状肌损伤治疗手法
①梨状肌松解、舒筋法:患者俯卧,两下肢自然分开。医者站立床沿,右手拇指(体型肥壮者可用肘关节)按梨状肌体表投影,自内上往外下、由轻到重理按5~6次,至患肢酸胀或发热为度。最后用掌根松解患侧臀肌。
②直腿抬高内旋牵拉法:患者仰卧,医者站立于床沿,助手按压患者健肢膝踝关节并固定之。医者由手握患肢踝关节后缘,左手掌扶按患膝。在反复和缓慢抬举患肢至50~60°时,内旋患肢,并逐渐加大患肢抬举的角度至患者能忍受为度。
2.腰骶部骨关节损伤手法治疗,纠正脊柱静力失衡,缓解骨关节创伤性炎症对支配膀胱和括约肌神经的激压。
(1)腰椎后关节紊乱治疗手法(以腰4棘突偏右为例)
①坐位腰椎旋转复位法之一:患者端坐,两手手指交叉于头后。医者坐在患者身后另一椅,右手从患者右腋下穿过,绕颈后搭在患者左肩,左手拇指按压腰4棘突右侧。嘱患者前屈35°,右侧偏45°。医者右手顺势往后上旋拉患者的同时,左拇指往左前方推按患椎棘突。此时可闻关节复位响声,手法毕。
②坐位腰椎旋转膝顶复位法:患者及医体位同上。医者坐在患者身后另一椅,右手从患者右腋下穿过,绕颈后搭在患者左肩,左手拇指按压腰4棘突右侧,左膝顶住患者右侧臀部。嘱患者前屈35°,右侧偏30°。医者右手顺势往后上旋拉患者的同时,左膝往左前方顶推患者右臀。此时可闻关节复位响声,手法毕。
3.骶髂关节错位复位手法
(1)骶髂关节前错位复位手法(以右侧为例):患者仰床沿,两下肢伸直。助手按压左膝上部,医者站立于患者右侧,右手握患者右踝或小腿近端,左手扶按右膝。先屈曲右侧髋膝关节,内收外展5~6次,再往对侧季肋部过屈右髋膝关节,趁患者不备用力往下压,此时可闻关节复位响声或手下有关节复位感,手法完毕。
(2)骶髂关节后错位复位手法(以左侧为例):
①俯卧单髋过伸复位法之一 :患者俯卧沿,医者站立于患者左侧。右手托患肢膝上部,左掌根压左侧骶髂关节。先缓缓旋转患肢5~7次。医者尽可能上提患者左侧大腿,过伸患肢,左手同时用力下压骶髂关节,两手成相反方向搬按,此时可闻关节复位响声或手下有关节复位感,手法完毕。此法适用于体弱及肌肉久发达患者。
②俯卧单髋过伸复位法之二: 患者俯卧,医者站立床上,左足立于患者右侧,面向患者下身,右足跟置于患侧骶髂关节处,然后双手过伸提拉患肢至最大限度(即患侧骨盆距床板约10~15cm),并保持这一高度。右足跟猛力下蹬患侧骶髂关节(此时患者腰椎由过伸位恢复到伸直位),此时可闻关节复位响声或足下有关节复位感,手法完毕。此法适用于身强体牡、肌肉发达的患者。
③患肢牵抖复位手法(以右侧为例):患者仰卧床沿,右下肢靠外侧,两手拉住床头(或由助手牵拉其两腋下)。医者右腋失住患肢踝部,右手绕过患肢小腿后侧搭在左前臂中段,左手紧握患肢小腿中上段,在持续对抗牵拉的情况下,用力往下牵抖患肢。此法适用于孕产妇及年老体弱患者。
3.手法注意事项
(1)年老体弱及骨质疏松患者,禁用腰骶部骨关节的复位手法,只宜作腰骶部软组织的松解、舒筋手法,且力度宜轻。
(2)伴有骶髂关节错位的孕妇,只可作“患肢牵抖复位法”予于复位。禁用腰臀部的按压手法。
(3)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曲消失或后突以及腰椎前滑脱患者,禁用“单髋过伸复位法”。
(4)严重臀肌挛缩患者,慎用骶髂关节“屈髋曲膝复位法”和“直腿抬高内旋牵拉法”。
(二)颅脑外伤伴颈椎外伤后综合征
颅脑外伤伴颈椎外伤后综合征指颅脑及颈部外伤急性期过后,仍残留有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烦躁、易怒、颈部疼痛及上肢麻木等症状。这些症状主要由颅脑损伤和颈椎损伤引起,但无相应明显脑的器质性阳性体征,可诊断为脑外伤伴颈外伤后综合征。此病占颅脑外伤10~15%。
[手法治疗]
1.头部手法
(1)叩击法 单手或双手手指并拢,呈半屈曲位,用指尖轻叩百会穴、角孙穴及头部反应点约20~30次。
(2)点揉法 用拇指指腹分别点揉印堂、睛明、攒竹、阳白、太阳、百会、角孙、风池及风府等穴各约10秒钟。
2.颈部手法
(1)理筋解痉法
①按捏推拿法 用手掌或手指腹于颈后两侧进行柔按推拿,然后用拇指与其余四指构成钳形,对局部肌肉肌腱进行捏拿,形如拿物,反复多次。
②分筋理筋法 分筋是指用指腹对肌肉进行垂直分拨,理筋指顺肌纤维方向进行推按,两者交替使用数次,以放松痉挛的肌肉。
③适当选用调骨手法,参见前“脊柱损伤性疾病整治手法”。
产后腰腿痛综合证,多发生在妇女产后,由于分娩时难产或分娩后过早下地活动致下腰段与骨盆环损伤,未能及时修复以致产后出现下腰、下腹或下肢疼痛等多种症状。故又称产后骨盆环损伤综合证。
骶髂关节损伤者,多发生于单侧。局部疼痛,常反射至大腿后侧,仰卧睡觉不能持久,歪臀跛行。检查骶髂关节局部压痛,髂后上棘高隆,位置偏下为后错位;如髂后上棘凹陷,偏上为前错位。单腿直立或单髋屈曲内收时骶髂关节疼痛加剧,“4”字征试验多呈阳性反应。耻骨联合损伤者,局部疼痛,或通过阴部神经反射至会阴部引起胀痛。检查耻骨联合部位有压痛,或触及耻骨联合间隙变宽,骨盆分离试验可呈阳性。
腰骶关节与骶尾部损伤者,表现为腰骶或骶尾部疼痛,站立行走时局部疼痛剧增,坐蹲卧位时局部疼痛减轻。腰骶关节或骶尾关节压痛,腰部过伸或过屈时,腰骶部疼痛加剧。
骨盆的肌肉损伤者,主要表现是髂后上棘下外侧或髂前上棘前下方疼痛,多发生在一侧,常放射至下肢后侧或前内侧。多在梨状肌与髂腰肌部位压痛,下肢抗阻力外旋或前屈时局部疼痛加剧。
盆腔脏器功能紊乱者,可因骨盆损伤或炎症刺激局部脊神经或植物神经,引起盆腔脏器功能紊乱而出现症状。如下腹胀、便秘、尿频、尿急、排尿障碍、产后月经过早、过迟来或月经不调等。多有下腹压痛,有时触及小硬块,肠鸣音多亢进,常合并附件炎。
X线摄片检查,轻者骨盆可正常,重者可有两髂后上棘不对称,双侧骶髂关节间隙不等宽,或患侧间隙模糊等。有的出现耻骨联合分离,或腰骶角增大等。
[手法治疗]
初以整复关节错位为主,续施以调理手法以促进局部损伤组织的修复。
(1)单髋过伸、过屈复位法 适用于骶髂关节后、前错位所致者,
(2)侧卧位斜扳法 适用于骶髂关节错位者
(3)侧卧位挤压法 适用于耻骨联合分离者。
患者侧卧位,下位的髋膝关节伸直,上位的髋膝关节屈曲,助手把握上位的踝关节,医者站于床边,双手置于患者上位的臀部外侧,,在助手反复伸屈髋膝关节时,医者用力往下压,操作数遍后,对侧再按此方法步骤操作数遍,最后嘱患者双手抱住下肢极度屈曲,医者协助起伏动作,反复数次,手法完毕。
(4)梨状肌分筋理筋手法 适用于梨状肌损伤患者
(5)腰骶角增大者,可让患者取俯卧位,术者于骶骨后侧将骶骨向前压。
(6)肌肉痉挛粘连者治疗手法 用分筋理筋、松解手法。
第六节 四肢大关节损伤性疾病手法
一、 肩关节三步整治法
1、适应症:肩关节周围炎(粘连型);一般肩关节周围炎不宜坐位整治者;肩关节陈旧性扭挫伤。
2、操作要点:
第一步:患者俯卧位,医者站患者同侧,双手半握拳状,于局部滚推3~5分钟;
第二步:患者仰卧位,医者一手握着上肢,另一手于啄突前下方3cm处(松肩穴)点按3~5分钟;
第三步:患者仰卧位,医者一手置于疼痛部位,另一手扶持上肢腕部,使肩关节成30~45度角,向上牵拉,逐渐拉高。
3、注意事项:
①手法操作不宜用暴力,用力以患者能忍受为度。
②每次肩关节能多抬高2~3公分为宜。
③骨病禁用,骨质严重疏松、严重内脏疾病、妇女妊娠时、年老体弱者慎用。
二、肘关节屈伸推拉整治法
1、适应症: 肘关节陈旧性扭挫伤并关节紊乱症;肱骨外内上髁炎并肘关节紊乱症。
2、操作要点:患者端坐位,患肢伸直外展60度,医者站于患肢外侧;一手抓握患肢腕部置于医者同侧的髂前上棘;令患者放松患肢肌肉,此时,医者略用力使患肘伸屈内旋活动,然后伸直位,医者将托付肘部的手向内外推拉,常听到“咯”一声,手法告毕。
3、注意事项:
①医者推拉力不宜过大,患者肘关节不宜免强过伸,以防关节扨挫伤或鹰嘴骨折;
②于肘关节上下及周围软织织按摩松解充分,疗效更佳。
三、腕关节旋转整治法
1、适应症:腕关节扭挫伤后,旋转时疼痛;尺桡下关节分离。
2、操作要点:患者端坐位,肘关节半屈位,一助手扶持肘部,医者双手分别置于手掌尺桡侧;医者用力向远端牵引,继续按背伸---桡偏---屈曲---尺偏顺序进行。
3、注意事项:
①做完手法,医者一手拇食指夹持尺桡骨下端,另一手于局部痛点揉按1~2分钟;
②如有尺桡下关节分离者,用棉布(宽5cm,长60cm)固定腕关节2~3周或保持关节位置每周换固定一次。
四、 髋关节“?”号整治法
1、适应症:髋关节陈旧性扭挫伤;儿童髋关节骨膜嵌顿;
2、操作要点:患者仰卧位,以右侧髋关节为例,一助手固定骨盆,右侧患肢髋膝关节各屈曲90°,医者立于外侧,左手扶持右膝关节下方,右手扶握患肢踝部,按正“?”号做旋转手法,再做反“?”号手法。左侧按相反方向进行。接上法反复操作两次后,将患肢置于伸直位。
3、注意事项:
①如整复不成功,可服用抗炎药,加患肢单腿皮肤牵引3-5天后再行整复。
②治疗后3-4周内避免患肢激烈活动或过度负重。
五、膝关节三步整治法
1、适应症:膝关节陈旧性扭挫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2、操作要点:患者仰卧位,医者站于患肢外侧。
第一步:松筋法,医者于膝关节周围软组织采用点按松解,分筋理顺法3-5分钟(膝关节后侧可用俯卧位);
第二步:理髌法,医者于髌骨体上先用揉髌法(用拇指于髌骨上揉动,然后于髌骨周围刮理);
第三步:扩膝法,医者活动膝关节数次,使一手前臂置于膝关节后侧做支点,将膝关节尽量屈曲,然后去掉作支点的手臂,再直接屈曲膝关节2-3次。
3、注意事项:
①手法从轻到重,使软组织充分松解放松;
②如膝关节内外侧间隙宽窄不一致,宜在牵拉位情况下用掌推变窄一侧,以利调理不正常状态;
③治疗后功能锻炼,宜在30°斜坡上下行走,多做股四头肌收缩活动;在恢复期,不宜多走阶梯或蹲下起立活动。
六、踝关节四步整治法
1、适应症:踝关节陈旧性扭挫伤;踝关节与跖跗关节错缝;跟痛症。
2、操作要点:
①点按:于解溪穴(前踝处)、太溪穴(内踝与跟腱水平连线中点)、昆仑穴(外踝与跟腱水平连线中点),用力点按1~2分钟;
②旋转:患者坐位或仰卧位,医者一手扶持踝上部,另一手扶持足,先沿顺时针方向旋转3~5遍,再逆时针方向旋转3~5遍;
③背伸:将踝关节背伸加压,反复操作3~5遍;
④叩击:患者俯卧位,膝关节90度,医者一手扶持患肢足部远端,使其尽量背伸,另一手握半拳,于足底近端作叩击5~10下。
3、注意事项:
①手法过程,如有肿胀或肌痉挛于局部揉按数分钟;
②手法注意功能锻炼,上下斜坡(30°为宜)行走,每次5~10分钟,每天1~2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百病推拿,送给想学和喜欢推拿的你!
王友仁推拿治疗筋伤疾病验案举隅
推拿手法 胸椎正骨整脊手法 科理筋手法 科脱位复位手法
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推拿治疗
常见的关节脱位及手法整复,都在这里了!
点穴按摩法治疗膝部损伤后功能障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