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京深度(54)九坛八庙:雍和宫内觅真佛

“男雍和,女红螺”,是京城求姻缘最灵验的两座寺庙。每逢月初一十五,香火最为旺盛,尤在春节期间,那场面直叫你怀疑人生!只记得春节后去过一次,烧香的人群排起长队,枭枭香烟笼罩寺空,脚底踩着软绵绵的碎屑。最近以“九坛八庙”之旅,再次走进雍和宫!上篇“冷面君王与雍和宫”,本篇将细品这座藏传佛教寺院的精美与历史!

游人入口在西牌楼下,牌坊正面额题“十地圆通”,十地是大乘菩萨修行的十个阶位,圆通为佛家用语,圆者无缺,通者无碍。接着是由西东北三座牌楼围成的牌楼院,正背面各有匾额,均为乾隆皇帝之御笔。

过北牌楼下检票口,踏上辇道,两旁银杏树成荫,还是早来了几天,不然深秋定是金色的长廊。辇道尽头是雍和宫正门昭泰门,两侧设法物流通处,可赠领三束香。

雍和宫建筑跨越康熙、雍正与乾隆三朝,经历王府、行宫与庙宇三个阶段,沿中线上依次有牌坊、昭泰门、雍和门、雍和宫、永佑殿、法轮殿、万福阁和绥成楼等,两侧有钟鼓楼、碑亭、四学殿、配殿、戒台楼和班禅楼等。

进昭泰门,钟鼓楼及碑亭各分立两侧,轴线正对雍和门。鼓楼旁有一口巨大的铜锅,据说是昔日雍和宫用来熬制腊八粥之用,史载清咸丰朝以前,每年腊八节都要熬粥五大锅,首锅奉祀于佛前,二锅献于朝廷,三锅分赠王公和大喇嘛,四锅送予文武百官,五锅本寺僧众分食,余食施舍给信众百姓,要喝上一碗雍和宫的粥真难!

东西两座八角碑亭,内置乾隆御制“雍和宫碑”,记述了雍和宫改建为藏传佛教寺院的缘起:雍和宫是先帝擢升亲王、登极君位居住的福地;是我降生、成长并继承帝业的地方;这里是培育真龙天子的圣地;不能让这座美丽的殿堂长久闲置,遵循古制辟为尊祖奉佛之地…

雍和门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原为雍王府的正门,府改寺后为天王殿,相当于汉传佛教中的山门。门前蹲着的两只大铜狮,久经香火熏陶,更加精美灵动。殿内雕龙宝座上大肚弥勒菩萨,笑容可掬地保佑着世人与信众的平安。

过雍和门,依次为铜鼎、御碑亭、须弥山和主殿雍和宫。碑亭前的这尊铜鼎,高达4.3米,由清宫养心殿造办处铸造,图纹精美,据说艺术价值极高。碑亭内立乾隆《喇嘛说》御制四方碑,以满汉藏蒙四种文字镌刻,记述制定和颁布的“金瓶掣签制度”。

雍和宫成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后,这里便成为了大清掌管全国藏传佛教事务的中心,由乾隆帝设立的金瓶掣签制度,其用于执行该制度的两尊金瓶,一尊送往拉萨,用以掣定达赖喇嘛和班禅两大活佛转世;另一尊就颁予雍和宫,用以掣定蒙古、四川、甘肃、青海等地各大活佛的转世灵童。

浓缩板的铜须弥山立于雍和宫殿前,在佛教中须弥山是世界的中心,山顶是帝释天,是天堂的极乐之处,四面山腰上是四天王天,周围环绕的是九山八海,最外层的咸海就是我们人间。放大板的须弥山为颐和园的四大部洲,有时间可去一观。

雍和宫的重大价值和精华,在于深含历史底蕴的藏传佛教艺术,其中以木雕“三绝”最为著名。除“三绝”外,还有堪称国之珍宝的“十绝”,如坛城、大钟、铜鼎、须弥山、御碑亭、大铜锅、铜狮子、掣签金瓶、洗三盆、绿度母绣像等。

主殿雍和宫,原名银安殿,是当年雍亲王接见文武官员的场所。乾隆九年(1744年)改建喇嘛庙后,为雍和宫正殿,相当于一般寺院的大雄宝殿。殿前香烟缭绕,虔诚的信众男女顶礼膜拜,真有点不好意思拍照。

殿内正北供三尊高近2米的铜质三世佛像。中间为现在佛释迦牟尼佛,西侧为过去佛燃灯佛,东侧为未来佛弥勒佛,它们是“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间三世佛,表示无时不有佛,殿内两侧供十八罗汉像。

乾隆九年(1744年),雍和宫殿的两翼设立四学殿,即讲经殿、密宗殿、时轮殿和药师殿,分别为本寺僧人学修显宗、密宗、天文历法和藏医学的场所。上师均由西藏三大寺院(哲蚌、甘丹、色拉寺)派遣,并由七世达赖喇嘛具体办理,师资水平不是一般的高!

继续向后是永佑殿和法轮殿。永佑殿在王府时代是雍亲王的寝殿,雍正皇帝逝后曾将棺木停放于此,永佑含有永远保佑先帝亡灵之意。殿内莲花宝座上供三尊檀木雕制的佛像,正中阿弥陀佛,西侧药师佛,东侧狮吼佛。在西墙供绿度母绣像,东墙供白度母画像。佛教博大精深,藏传佛教更是茫茫而不知所以然!!

法轮殿为寺内僧侣集体诵经的场所,俗称“大经堂”,体现着浓郁的藏式建筑风格。殿内巨大的莲花台上端坐一尊高达6米的铜制佛像,面带微笑,为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西侧木架上供有大藏经(甘珠尔)108部,东侧木架上有续藏经(甘珠尔)207部,两墙壁画为《释迦源流图》,殿内设班禅大师和达赖喇嘛讲经宝座。

宗喀巴大师坐像背后,佛龛中是被誉为雍和宫木雕三绝之一的《紫檀木五百罗汉山》。高近5米,宽3米多,山体全部由紫檀木精细雕镂而成,其上是由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铸成的五百罗汉。龛前还有乾隆皇帝诞生第三日,洗浴所用过的金丝楠木“洗三盆”。只顾被大殿的恢宏气势所吸引,其实并没有细观!

法轮殿两侧是配殿、戒台楼及班禅楼。东西配殿供各路藏汉菩萨像,戒台楼建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为迎接西藏六世班禅大师进京所建,班禅楼则为班禅大师为乾隆皇帝祝寿后的休息之所,现各为佛教艺术文物展室。

法轮殿后是高25米,飞檐三重的万福阁,阁内曾供奉有近一万尊泥塑佛像,因佛福发音相近,故名万福阁。阁内巍然矗立着一尊迈达拉佛,即弥勒菩萨立像,高达18米,且地下还深藏8米,共计26米之巨。这尊巨佛非常之震撼,位列雍和宫木雕三绝之冠,被收录《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这尊大佛是七世达赖喇嘛,进献给乾隆帝和雍和宫的礼物,它是用整棵来自泥泊尔的名贵白檀香木精心雕凿而成。

乾隆皇帝把西藏的治理大权交与七世达赖喇嘛后,为感谢皇恩浩荡,当时尼泊尔国王恰好从印度运来一棵白檀树,直径3米,高达26米,于是七世达赖喇嘛用重金购得,历时2年多运至京城进献。乾隆帝见后十分高兴,随即钦命察罕五世活佛等,于1750年完成了这件佛界精品。深恐不敬,只拍了个侧面。其实能让没有机会亲临现场的人们,也能感受到佛光的慈悲,也该应是功德无量的一件幸事!!

据说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有三个红小兵来砸佛像。第一个爬上走廊,举起斧头想砍断铁索,没想到斧头落下,却正好砍在自己的腿上;第二个人拿过斧头又砍,却一斧砍空,闪下平台,当即昏死过去;到第三个人时,被吓得站不起来了。传说这三个人,后来没有一个活下来,从此也再没有人敢动佛像一下,弥勒佛像就这样安然无恙地保存了下来。

万福阁两侧,飞廊连着永康阁和延绥阁。永康阁内的八角塔形旋转佛龛,每面均供有无量寿佛,称“转轮藏”。延绥阁内的巨型木质莲花,转动起来时开时合,称“开莲现佛”。

万福阁前还有雅曼达嘎楼和昭佛楼两座配楼,雅曼达嘎楼供大威德金刚像、关圣帝和降阎魔护法像。昭佛楼为乾隆皇帝生母钮钴禄氏礼佛之所,正中供释迦牟尼着水纹衣站像,其弟子阿南与迦叶侍立两侧。其护佛巨龛用金丝楠木雕镂而成,雕凿各态金龙99条,为雍和宫木雕三绝之一。忽生敬畏,没有拍照!

绥成殿是最后一排建筑,正中供奉白伞盖佛母像、白度母像和绿度母像,两侧供古印度五位高僧像和格鲁派祖师像,楼上供“五轮塔”,两侧为东西顺山楼,现为经版整理处和寺院僧舍。

自乾隆九年(1744),雍和宫改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后,其崇高的政治宗教地位由此奠定。从此,每日人间香火枭枭不断,承载着信众男女无数的心愿,历久弥香不息…

一半行宫一半佛 ,剑影佛殿两心肠。

最是弥香显应处,男吐心事女配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地区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 北京雍和宫
雍和宫,乾隆帝诞生于此的龙潜福地
300多年秘不示人,西黄寺藏着什么秘密?
珍罕无伦:藏传佛教艺术博物馆——雍和宫中的佛像
【北京的藏传佛教古迹】
北京王府——雍亲王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