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才是怎样炼成的(七十五)—公孙弘之二

作者:史毅

从刘邦起兵到汉王朝定天下,从始到终都能看到儒生参与的影子,他们在战时拿着刀枪去拼杀的作用不大,但在和平年代,逐步活跃在政治舞台上。其中,公孙弘职位算是最高的一个。在他身上有哪些优劣得失之处,值得我们效法和记取呢?此文主要探讨这个问题。

书生起码应该具有的优点就是书读得要好。汉武帝当政后,公孙弘两次应召贤良文学之士,第一次是在建元元年,他已六十岁,但考试及第,被以贤良征为博士。皇上派他出使匈奴,回来报告情况,不合汉武帝心思,认为他无能,以养病为托词免官,他回到了山东老家。看来外交和军事不是他的长项,头一个回合便败下阵来。

第二次是在元光五年,朝廷又诏征文学之士,菑川国仍然推荐公孙弘。公孙弘又到长安应试,这次有百余人,他的对策被天子擢为第一,成了状元郎。公孙弘第二次被拜为博士,皇上委派他出使西南夷,视察民情。他回来奏事,百般陈说西南夷置郡无所用,武帝不听他的说辞。

看来,他在政见上和皇上有分歧,皇上意在开疆,公孙弘却持保守。不过,政见归政见,能力归能力,书生只要能考试高中,就算是尽了本分。

诚然,书生唯务读书,但读书不单纯是为了考试及第,而是为了多闻博识,多闻博识才能为皇上提供咨询。司马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中记载:

“公孙弘恢奇多闻……辩论有余,习文法吏事,而又缘饰以儒术,上大说之。二岁中,至左内史。”

这是公孙弘做为儒生能获得提拔的第二个优点:多闻博识,用儒术逐渐征服汉武帝。

其第三个优点是俭节。公孙弘曾说:

“人主病不广大,人臣病不俭节。”

都尉汲黯说公孙弘“位在三公,奉禄甚多,然为布被,此诈也”。因为这个事,皇上亲自过问了他。公孙弘回答说:

“有之。夫九卿与臣善者无过黯,然今日庭诘弘,诚中弘之病。夫以三公为布衣,诚饰诈欲与钓名。且臣闻管仲相齐,有三归,侈拟于君,桓公以为霸,亦上僭于君。晏婴相景公,食不重肉,妾不衣丝,齐国亦治,此下比于民。今臣弘位为御史大夫,而为布被,自九卿以下至于小吏,无差,诚如黯言。且无汲黯忠,陛下安得闻此言。”

公孙弘的书读得活泛,这番话说得公庸得体、滴水不漏。既能引经据典,不偏不执,于己又能明贬实褒,且扬人之长,道人之忠,给皇帝以谦让君子的印象。难怪被拜为丞相,封为平津侯,他这三寸不烂之舌,锻炼得锋利着呢。

公孙弘第四个优点是不与皇上廷争面折,避免事情搞砸。史书中说:

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

他曾与汲黯及其他同僚约好在朝堂上提出谏议,届时汲黯先行发言,公孙弘推辞未作表态,继而转向支持帝说。史书中写道:

“汲黯庭诘弘曰:`齐人多诈而无情实,始与臣等建此议,今皆倍之,不忠。”

皇上问公孙弘事情原委。公孙弘说:

“夫知臣者以臣为忠,不知臣者以臣为不忠。”

这个话说得实在是耐人寻味,但皇上以此为然。故左右幸臣愈是诋毁公孙弘,皇上愈是厚遇他。

俗话说,家有千万,主事一人。不能大小事都与皇帝争得面红耳赤,皇帝的威信是需要大臣去理解和维护的。元朔三年,公孙弘被拜为御史大夫,权力炙手可热。当时已在西南夷、东边沧海和北地朔方设郡。公孙弘一直坚持认为“罢敝中国以奉无用之地,愿罢之”。于是汉武帝组织朱买臣等重臣与公孙弘辩论设朔方郡之便。共发十篇策论,无一支持他的观点。公孙弘立即认识到自己的短视,向皇帝道歉说:

“山东鄙人,不知其便若是,愿罢西南夷、沧海而专奉朔方。”

能少数服从多数,不死倔烂强,也是为人处事的一大优点。

公孙弘还有一个优点是不推卸责任,不恋栈。在他任丞相期间,淮南王、衡山王谋反,他认为这是宰相的失职,上书皇上说:

“`力行近乎仁,好问近乎智,知耻近乎勇。'知此三者,则知所以自治;知所以自治,然后知所以治人。天下未有不能自治而能治人者也,此百世不易之道也。

今陛下躬行大孝,鉴三王,建周道,兼文武,厉贤予禄,量能授官。今臣弘罢驽之质,无汗马之劳,陛下过意擢臣弘卒伍之中,封为列侯,致位三公。臣弘行能不足以称,素有负薪之病,恐先狗马填沟壑,终无以报德塞责。愿归侯印,乞骸骨,避贤者路。”

人贵有自知之明。古人作文虽有诸多谦让礼貌、虚以委蛇的应酬之语,但公孙弘的这段奏章是真诚的,实在的,知道自己一个书生出身的份量,谨小慎微,主动承担责任而让贤。可能正因为如此,皇帝才愈发看重他,让他位极人臣。

公孙弘的缺点,据史书讲:

“为人意忌,外宽内深。诸尝与弘有卻者,虽详与善,阴报其祸。杀主父偃,徙董仲舒于胶西,皆弘之力也。”

公孙弘是个胸府颇深的人,内心虽有忌恨,但能藏住事,在人情复杂而又险恶的朝堂上,哪怕佯与人善,也是必要的。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大家一起共事,怎能没有磕碰,但不能无辜构害人命。公孙弘未做葬良心的事,说他“阴报其祸”有揣测之嫌。

主父偃的被杀,有两样罪行:其一“受诸侯金,以故诸侯子弟多以得封”;其二是“使人以王与姊奸事动王”,“劫其王令自杀”。

第一项罪名主父偃认账,第二项不认账。武帝想放他一条生路,公孙弘主张诛之。这是个量刑的不同。倘若主父偃无罪,杀他则有悖天理,而有罪则另当别论。

至于董仲舒,是自己论说灾异而犯事,杀头之罪。皇上赦免他,公孙弘提议他事奉胶西王亦无不可。

总之,公孙弘虽然一介书生,行义修德,又赶上了一个好时代,汉兴八十余年,正好征召贤良,以广儒学,因以举弘为首位,不能不说是读书人的幸事。他能做到“从一而终”,难能可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公孙弘
汉武帝名臣公孙弘,凭什么六年从白丁到丞相?他真的是阴险小人吗
揣摩术:公孙弘官运亨通之密钥
【武帝】二十一、皇上总是圣明的
公孙弘是不是心机险诈的小人?!
这货真是苍髯老贼,皓首匹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