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做一个会思考的投资者—《价值投资实战手册》

多数散户投资者似乎都走过类似的路:因牛市入场,以技术分析“见长”,狠狠交一笔学费后,痛定思痛,转向价值投资。我也未能免俗,听消息买股票、看金叉死叉确定买卖时点、甚至还缴费加入游资群……一坑不落。而当我开始大量阅读价值投资类书籍和文章后,却发现对价值投资的理解一直是支离破碎的状态,买卖股票始终离不开“炒”字。以下是我学习价值投资后仍不时会冒出的疑问,我想也是多数散户投资者熟悉并关心的问题。

中国过去二十年,房地产收益那么高,但上证指数十年前三千,十年后三千,长期不涨,还是投资房地产更稳妥些,A股明显的坑散户吧?

隔壁王大叔炒垃圾股,天天暴涨,赚钱才是硬道理,基本面分析有意义吗?

巴菲特说:“规则一,绝对不要亏损;规则二,千万别忘了规则一”。可我一买入就亏损套牢,是不是有问题?

买股时机如何把握,如何实现精准“抄底”?

企业不是低估了吗,为什么买完之后继续跌?

到底是集中持股还是分散持股?可不可以单票满仓?

明知道大盘要下跌了,为什么不减仓呢?

大额限售股就快解禁,为何不先卖出回避?

财经大V说:“今年宏观经济不好,不宜炒股,等大盘企稳了再说”,今年空仓是不是比较好?

资金少,是不是炒小盘股赚钱更容易些?

价值投资者是否代表长期持股?

证监会换帅,改革决心很大,看来有一波大行情了吧?

A股正处在漫漫熊市,场内资金本来就少,为何还不停发新股?

高管增持,公司推出员工持股计划,说明股票已在底部区域,可以买了?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我反复研读老唐的一系列文章之后(这些文章多数后来被归整成书,也就是《价值投资实战手册》)。对于没有专业背景、却又对投资非常感兴趣的我来说,偶遇老唐是幸运的。书中内容帮我把散乱的知识点串起来,对我投资体系的建立至关重要。

看不少朋友以书为原点,结合自身经历,谈对投资的理解。我想换个角度,反思自己曾出现的思维误区,总结一些学习方法,希望也能对同在探索价值投资的朋友有所启发。

一、真知,行不难

当我拿到书,再通读一遍后,仍旧对书中自序所提“真知,行不难”感触颇深。围绕投资提出的诸多问题,绝大多数还是要回归到对股价波动和估值的理解。

1、价值投资不需要信仰

大道至简,细细琢磨到尽,我认为价值投资思想其实就是一种朴素的经商思维。让我深刻意识到这一点的,是书中P36的《投资无需“接盘侠”》,这章节模拟了一场超级大熊市:1994年至2018年,泸州老窖股价每半年下跌5%,期间采用机械的分红再投入策略。最终能获得的财富令人瞠目。

股价下跌不是会降低投资者的收益率?为何收益反而更高?反直觉的结论让我一度困惑背后的逻辑,直到仔细研读第二章《如何估算内在价值》的相关章节时,我恍然大悟,这不就和家里以前做的小买卖一样吗?关键点就在于企业是否赚取真金白银(或称为真实盈利、自由现金流)。

我老家在一小县城,父母曾与2位朋友一起承包水库养鱼,合同期限6年,第1年是投入期,第2年开始捕鱼出售。实际从第2年开始,扣除鱼苗购买等必要投入后,股东每年都能拿到现金分红,预计6年后,这笔买卖至少能有1倍的回报,相当于12%的年复合收益率。当时最大的风险就来自于当地的一小撮地痞,他们时不时明目张胆的钓鱼,其中一位股东因害怕冲突曾想过折价出售股份。不过后来,地痞的问题解决了。6年后的回报接近2倍。

至始至终,我家更多关注的都是水库的运营管理,丝毫不担心当时股东的低报价,甚至还想过盘下股东准备卖出的股份,因为我家把账算清楚了,水库养鱼大概率是笔稳赚不赔的买卖,买下那部分折价股份,会提高我家的整体收益。

这里有个非常关键的前提:把账算清楚,确定能够不断赚取真金白银。这点如有保障,那么股东的低报价就是我家出手的好时机。回到书中泸州老窖的例子,如果能够大概率确定它赚取的真金白银不断增长,何须顾虑越来越低的股价,相反,应该感到兴奋,真金白银意味着分红有保障,分红可用于购入更多的股票,也就是所谓的“下跌赚股”,注意,每份股权所对应的真金白银并未随之减少。如股价“不幸”低至0.00001分,真会富得流油(不分红的结论一致,书中有详细论述)。

倘若泸州老窖期间赚的不是真金白银,比如存在大量低质的应收账款,越来越低的股价对于投资者就是一场灾难,低估值是“价值陷阱”。

其实,巴菲特打过农场主的类似比喻,也告诫过“盯紧球场上的球员,不要总看记分牌”。这些我曾多次在不同的投资类著作和文章中看过,奈何实际投资中一旦遇到股价大跌,又容易陷入纠结恐慌中,担心股价常年不涨,即使买的便宜。归根结底,在于没有彻底理解“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这是一个有代表性的思维误区。我只看到第一层——买之前要研究企业,但没参透第二层——买完后不需要接盘侠,不依赖牛市挣钱。不理解第二层,不仅容易在股价巨幅波动时患得患失,还容易在研究企业上产生偏差,抓不住重点,过分关注一些表面信息。

这是在我看了《聪明的投资者》、《股市真规则》、《安全边际》等诸多经典价值投资著作所提出的问题,并且颇为得意的运用着“市场先生”、“安全边际”等高级词汇。

(书籍公众号:木槿醉汉 免费分享收藏的100本书籍 )想阅读的自己拿

实际上,阿里巴巴入股时对分众的估值、分众2018年股价腰斩、分众回购股票的价格区间、分众年底限售股解禁,这些不应该是买入分众传媒的依据,因为上述事件并不影响分众传媒的盈利能力(但阿里巴巴与分众的协同效应、分众回购股票用于员工持股有影响,注意区别)。真正应该关注的是分众传媒的真实盈利是否会持续增长(商业模式、行业竞争格局及天花板、财务、护城河等的分析),继而毛估估目前分众传媒的内在价值,判断是否值得买入。

有位投资大咖曾说:“价值投资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能力”。以我现在的理解,价值投资并不需要信仰,它就是经济规律的一种体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即,资本逐利,一个真实盈利不断增长的企业,股价很难长期低于内在价值。我们以显著低于内在价值的价格买入这样的企业,在基本面没有恶化的前提下,无论价格向哪个方向波动,盈利已是必然。

2、掌握临界知识,提升学习效率

《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一书提到过“临界知识”的概念,所谓临界知识,便是我们经过深度思考后发现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或定律。

《价值投资实战手册》的前两章——正确面对股价波动和如何估算内在价值,既有站在巨人肩膀上对重要价值投资理论的梳理分析,又融入老唐自身的理解和实战经验。在我看来,这是投资中重要的临界知识。两章内容虽仅占全书37%的篇幅,但信息量巨大。我花了大半年时间消化,绝大多数章节,我研读过不下3遍,一些章节超过5遍。不过磨刀不误砍柴工,理解股价波动和估值原理对提高学习效率大有裨益。比如前文所列问题,不再是也不应是纠结对象,我自然而然的将主要精力集中到理解目标企业上。

静下心来,扎扎实实的把股价波动和估值原理两个基本问题想透,其他很多问题将迎刃而解,这就是投资的捷径。

2、多读书,好书要反复读

好的投资著作和文章,值得反复阅读和揣摩,3遍,5遍甚至是10遍。我现在学习的范式之一是,遇到好书,先看3遍。

此外,对于重要书籍和文章,可以梳理成知识框架,打印出来,便于复习。这是从注册会计师培训机构那受到的启发。以下是我自己制作的《手把手教你读财报》部分知识框架。之前在雪球上也看过不少球友晒过类似的图,我觉得,这是很棒的学习方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价值投资实战手册》手把手教你价值投资
授业解惑的人生导师
最小阻力线方向——《世界上最伟大的交易商》笔记
【值得拥有】股市秘籍,绝不一闪而过!
投资白银的好处
股市实战手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