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年江苏总结的数千百岁老人的长寿秘诀,引出的对长寿的探讨

长生不老是人类永远的梦想,从古到今,从东方到西方,从帝王将相到平民百姓,人们从未停止过对延年益寿的追求和探索。前些年,网上疯转着一篇颠覆人们三观的数千百岁老人身上总结出的长寿秘诀,后面还特别注明:别误解,锻炼不重要。别误解,饮食习惯不重要。这些结论真的正确吗?

首先, 我们看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研究,2013年,江苏某地出版了一本《欢度百岁——江苏长寿老人风采》,该书总结了对该省当时存世的5千多名百岁老人中的2千多人的调查,特别是对他们的长寿原因和生活方式进行的探究。

迄今为止,对于这类的研究,基本上都认可健康的生活方式使人更为长寿,不过也承认,如果是和普通人的平均生活方式(当然不是那种极差的生活方式)相比,它的作用是有一定限度的,大致一般都是在8年到10年左右。

目前还没有任何研究说过,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可以超过普通同代人30岁以上,或长命百岁的。因此,说健康生活方式可使人均活过百岁这确实是有些不科学。

2018年,遗传学期刊发表了一篇涵盖5,443万个家族的4亿多人的研究论文,研究人员发现遗传对寿命的影响大约7%. 但是,这是指达到预期的平均寿命而言。而后寿命越长,遗传因素对长寿的影响会越来越大,而对于那些超过同代人预期寿命60年的百岁长寿者,长寿在很大程度是由基因和运气决定的。

根据江苏这份研究的报告,2013年江苏省共有5千多名100岁到111岁的百岁老人。而120年前江苏省的人口已经超过2千万,当时的预期寿命在30多岁左右。到2013年,江苏人口大约是七千多万多,也就是说,上千余名同代人才会出现一位百岁老人。

同时,生物学的特点是总会出现有例外。我们知道,心脏病患者平均比无心脏病的普通人要短寿。打个比方,前者的平均寿命为75岁, 后者为80岁;但这并不排除个别心脏病患者活到100岁的,尽管这个例外改变不了心脏病患者平均短寿这个事实。

所以,从理论上来说,这个研究对普通人的指导意义相当有限。况且,并不知道同代人的各种生活方式如何进行比较?并且也不知道老人们是否准确地记得他们在40年前甚至70年前的生活方式。因此,对这代人比较靠谱的生活方式探究必须是在1950年前就开始收集的资料的前瞻性研究才更为靠谱。

例如,我们每天都会睡着,坐着,站着或动着。其中每一项过多过少都会对健康产生影响。工业化后,现代人类比我们的祖先不知身体活动减少了多少,因此今天的我们知道我们需要增加一些身体活动或锻炼来抵消一天的静坐。

但该研究文章报道说:“绝大多数百岁老人都不经常进行锻炼”. 但是,这些百岁老人是在中国的工业化以前度过他们的青壮年时期的,那个时代由于生产力的低下,所以劳作程度比今天要繁重多了,所以那时的身体活动不是过少而反倒是过多。

有些人对“锻炼”的了解是仅限于体育运动,其实各种的身体活动,包括种地、养花、除草等活动也同样有类似的效果。并且即使是近期的几代人,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在1985年前,光是步行和骑自行车的时间也远多于世界卫生组织关于身体活动的基本要求。

该研究还说:“百岁老人喜欢吃豆制品,早上喝水,早上喝粥,主食粗杂粮,常备葱姜蒜”等,这点倒和改革前我们这一代的生活方式极其相似,或许是老人这一代到目前这一代的常态,后来有些也成了习惯,这确实是一种挺健康的饮食方式,

还有老人因为牙齿不如壮年了,所以比较喜欢吃软的。多数老人常吃肉,鱼,蛋,今天我们常人也常吃这些,只不过不同的是,这些食品是到了八十年代后才逐渐丰富起来,而这些老人在青壮年时期应该很少有这样的待遇。

该报告还说:“爱吃江海河三鲜和当天的菜,还有腌菜。江苏的百岁老人对食材基本上就地取材,从调查来看,吃江海河三鲜的不在少数。 无论江海河三鲜还是蔬菜,从百岁老人们的习惯上不难看出,寿星们都喜欢吃自家地里种的菜,肉要当天宰的,菜要当天采的,鱼要现场剖的。也喜欢吃腌菜”。

这是特殊的年代造成的,八十年代以前中国家庭普遍没有冰箱,因此必须吃新鲜的,而新鲜的时吃不完就只好腌起来,过些天再拿出来吃。不要说百岁老人,就算很多今天的许多人当年吃新鲜和吃腌菜的习惯也保留下来了。经常食用新鲜的蔬菜与食物相信确实也是其中长寿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中报告中还提到:“近九成百岁老人常喝的是白开水,只有约1/8的老人平时喝茶”。这确实是报告中一个特别值得关注和研究的结果。中国人有近5千年的喝茶史,早已形成了一种浓厚的茶文化,保守估计当年的中国最少半数人口有喝茶的习惯。

因此,喝茶者仅占百岁老人的12.5%确实明显比例过低。但是,如上所述,这确实可以提供一个有关长寿的某些研究思路。相信起码,能不一定表明茶对人类的健康作用那么巨大,喝茶者就一定会健康长寿。

所以在这份报告中,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但也存在有很多争议,而很多人认为,其中这些老人的长寿在报告中真正最重要的一点是:乐观自信。这点上倒是为大多数人认可。

报告说,无一例外,被调查的这些百岁老人一般都“非常想得开”,生活满意度和快乐感都比一般人高,并且大多数百岁老人特别自信,人生态度十分宽容。一方面,从心理学来看,乐观自信宽容给人身心愉悦,确实可以延年益寿,是一个值得提倡的健康心理。

另一方面,或许长寿也可使人乐观从容。科学家检查过死人大脑的REST (休息) 因子水平和神经兴奋程度,发现85岁或以上的死者的平均REST因子水平增高和神经兴奋减少。而那些60-70岁死者的平均REST蛋白水平较低和神经兴奋较高。

今天的生活越来越好,人们的物质也越来越丰富。长寿,也越来越成为一个人们特别关注的话题。但生命科学至今还是一个人类还存在无数无法攻克的疑难的尖端领域。或许,生老病死这个自然规律,看开一点,你反倒会获得意外的惊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研究发现长寿也有秘诀
研究2千多位百岁老人后发现:能活到100岁的人,都有这几个特点!
百岁老人养生长寿秘诀:4忌6宜
『长寿集』长寿的特质 长寿秘诀
【百岁老人养生长寿秘诀:4忌6宜】
长寿新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