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股市领悟的精华部分

股市领悟的精华部分

2016-07-01 22:44阅读:851
微博--期货操作手 进行精简和逻辑梳理
微信公众平台: 京城操盘手;微信号:jingchengcaopanshou
本篇摘自一篇文章《股市高手的领悟》,作者 是 李杰,但文章 里啰里啰嗦、啰啰嗦嗦,废话太多,而且说到了基本面,就模模糊糊、缺乏逻辑、不知所云,有点自恋。
不过我扫了几眼,里面有少部分的内容,还可以,我就把这些不错的内容,摘取下来,重新把逻辑梳理了一下,整理,以作大家的借鉴。
投资上有2个常见的错误:
1、在资产上升大周期的初期被高估值吓到;
2、在资产顶部区域又从历史路径中给当下的高估值找合理性;
最近投资圈很流行电影《大空头》,08年保尔森的传奇故事确实引人入胜。但就像我以前说的,超级胜利和超级失败一样,往往是某种极端基因所铸就的。保尔森以此封神,但之后11年、12年、14年和15年其基金都出现亏损,13年至今黄金基金更是亏损65%。极端性有利有弊,但与之为伍你肯定需要一颗大心脏。
在读书上的历史泡沫案例时,人们可能会嘲笑当时人的愚蠢。可实际上大家对照一下自己,在07年和15年上半年的时候是什么状况?我觉得自信能给自己打80分以上的应该不多。人是一种群体性动物,从众行为曾经在数万年间保障了人类的安全,这种刻在基因里的潜意识,正好是投资世界里的致命伤。
常识在很多时候会被遗忘,甚至在市场狂热期间常识会被羞辱,但历史无数次的告诉我们站在常识的一边你最终会成为赢家,虽然这个过程可能是煎熬的,但你需要理解煎熬的存在本身就是超额收益的壁垒。那些看起来容易的、特别符合人性诉求的、与市场的走势形成正反馈的行为,反而处处是陷阱。
不少人都曾有'一战成名'的惊人准确的市场预测,这根本不稀奇。但这些阶段性概率的幸运儿一旦把某次神准归因为自己的'神奇天赋'或'独门技术',悲剧就注定在前方等待了。历史的垃圾堆里,早已堆满试图频繁精确预测市场的自大狂们了,但历史也告诉我们,一定还会有下一个。
在投资上多总结经验教训是好事,但好事儿办糟屡见不鲜,最典型的是用最近一次的市场表现和得失来反思,而市场下一次的情况往往正好打击到你这次总结出来的教训。有效的反思一定要触及投资的核心规律,不能局限在阶段性市场运行特征上,重点是长期可靠和扎实逻辑与自身执行能力的

结合。
证券市场有一种特异功能,就是专门摧毁你的短期经验。先用一种温度慢慢炖,等你适应了得心应手的时候可能就换汤了。对这种特征,要么你是十八班兵器样样精通,以万变应万变。要么你就抓住根本我行我素,以不变应万变。但不管哪路风格,最终几个周期下来发现其实盈亏同源,你努力了一辈子的左右逢源其实只是个美丽的幻象。
在投资上,技术要从属于策略,策略要从属战略,战略最终从属于信念和价值观。投资失败和成功的程度,技术层的影响其实很小,策略层的影响有限,大部分结果取决于投资战略是否正确和基本信念的牢靠程度。但绝大多数人每天的眼里都是技术,几天换一个策略,从不思考战略,永远未曾理解和坚守信念。
以天为单位看待收益的人,相信的是奇迹和运气;以年为单位瞄准收益的人,相信的是天赋和能力;以3-5年为周期规划财务的人,相信的是胆识和眼光;以10年为单位思考财富的人,相信的是常识和复利;以更长周期看待财富的人,相信的是时代和命运;很多事情,不是从学识智商分野,而是从格局开始的。
其实大多数人的财富都是时代给的,特别是要敬畏周期。'永远繁荣下去'的幻象背后是缺乏常识和自大,在繁荣的顶点上杠杆更是典型的财富自杀行为。
投资中有很多技术性问题,但在技术之外更重要的可能是对时代的思考和观察,在时代和历史的车轮前,个人的那点小聪明其实是微不足道的。投资不能天天说格局和视野,但若完全没有这些作为后盾,那投资可能就沦为了鸡毛蒜皮和过度精明的游戏。
真正的交易区间只占整个投资时段大约不足10%的部分,所以安排好其它90%的时间不但影响着你的投资回报还决定了你的幸福指数
对于悟性好的人来说,投资的核心真理用1页纸5分钟就能说明白。但这5分钟的道理,不经过个5年以上的实际投资历练,很难真正理解其中的复杂辩证性,并由此精炼出适合你个人的投资方法。
大多数人往往认为投资的最高境界是'入手就涨',其实投资真正的奥义是'入手就赢'。这一字之差其实反映的是认知层次上的天壤之别。前者是被市场牵着鼻子走,试图做日常市场波动的主人,后者是立足于坚实的安全边际和妥善的赔率测算,是做自己行为的主人。一切结果的差异本质上都是思维方式的差异。
关于投资需要多少财务知识,我觉得笼统的讲当然越多越好,但如果说下限,那就是:能够让你对公司的经营状况有个大致的判断,比如是保持正常,出现恶化的征兆,或者出现好转的迹象。财报分析的重点是结合公司经营的环境和目标去看是否正常,是去理解它生意的本质,财务分析的目的是理解公司的经营处于什么状态,以及判断它处于什么价值创造周期,需要建立投资思维,而不是会计思维。
在市场的不同阶段,估值和业绩具有防守和进攻上的辩证性。当市场处于模糊期间时,低估值是防守因素,业绩增长是进攻性要素,可持续的业绩增长是最核心的驱动力。当市场处于极端低估时,业绩增长变为防守因素(用来确保低估值的可靠性),而估值反转则成为最强进攻性要素。前者的核心是价值牵引,后者的奥秘是均值回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冯柳投资哲学:成功的秘诀是做逆向选择题
一篇被转疯的股市高手的体悟,字字千金!
再跌几百点又如何?
弄清布局四季度的背后逻辑,择股层面才有方向
行业、投资、股市、自我,私募人的深度思考
高毅资产冯柳:我找的是能够把聪明人吓傻的机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